仓库安全检查报告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库安全检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开展安全检查。

2、县粮油收储公司自查自纠。为更好的完成粮食安全

酒店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一)根据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晋城市城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单位认真对单位内部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及整改。现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安全管理制度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2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成立了安全委会,按规定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

4建立了安全组织机构,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组建了义务消防队。

5各种制度与方案上墙。

二、培训与持证上岗

1.企业负责人、安全部主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定期培训员工安全自救知识及安全逃生知识;持证上岗人员数量要与岗位相对应。

三、特种设备(锅炉、电梯)

1.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应由具备资格的单位承担,产品有合格证书、安检报告。

2.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限位器、报警装置以及门的安全装置完整,且灵敏可靠。

3.曳引绳断丝数、腐蚀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并定期检查保养。

4.锅炉、压力管道、容器按规定定期检测,安全使用期符合要求。并有专人持证上岗

四、高压配电房

1)配电房通风良好,并采取防雨雪、防火、防小动物出入的措施。

2)铺设了高压绝缘脚垫,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其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并配有符合要求的灭火器材。

五、动力(照明)配电箱

1)箱内外整洁、完好、无杂物、无积水,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2)箱体的PE线连接可靠。

3)箱内接线正确,并配有漏电保护器。

4)外露带电部分屏护完好。

6)室内灯具距地面不低于2.4米,室外灯具不低于3米,照明系统三相负荷平衡,其中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超负荷,电流不超过15A。

8)白炽灯、高压汞灯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

六、消防设备

1.安全通道

1)在消防通道、防火间距内、楼顶顶面无搭建违章建筑。

2)无堵塞、占用消防通道现象,安全出口和紧急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3)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根据疏散人数,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19)的规定经计算确定;疏散通道最小净宽度达到1米。

4)疏散通道安装了指示标志。

2.安全出口

1)80平方米以上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具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19)的规定经计算确定。

2)安全出口门无上锁、堵塞现象。

3.消防器材配备

1)室内消防栓长期保证供水,在每个楼层配置了干粉灭火器,宿舍、食堂、仓库、会议室等重点场所,配备了两具4公斤手提式灭火器,由专人每月检查登记。

2)消防喷淋管网内长期保证供水,压力保持在4公斤。

3)消防车道净宽、净高、承压能力符合要求,未被占用。

4)消防登高面未设置影响消防员登高操作的障碍物。

5)安全疏散楼梯及出口数量、宽度,通道疏散距离符合要求。

6)露天水箱及水池水位指示正常。

7)消防栓泵、喷淋泵、主备泵手动启动正常,能自动切换;主、备电源切换正常。

8)水泵接合器维护保养良好,标志清晰,能正常开启。

9)消防水泵房设置位置、防火分隔符合规范要求,疏散门直通室外或靠近安全出口,应急照明能正常工作。

11)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安装的数量、位置和照度符合防火要求。

12)通讯设备无损坏,能保证正常使用。

13)火灾报警控制器能正常显示各类信号,且操作正常;屏蔽点数不超过有关规定,有声光报警。

14)探测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能正常报警,控制器主备电源切换正常。

15)手动启动排烟风机正常。

16)值班人员24小时在位并持证上岗,能熟练掌握各系统操作,值班记录真实完整。

七、其它

2)食堂配备消毒器具、通风设备,炊具、餐具清洁消毒。

3)仓库内除了固定照明外,不准使用其它电器;仓库设置有醒目的防火、防毒、禁止吸烟和禁止动用明火等标志。

4)每个房配备疏散指示图等。

5)制定安全疏散预案,并能成功进行演练。保安人员能迅速到位,明确自身职责,并携带必要装备开展灭火及救援行动。

6)制定了车辆管理办法,强化安全管理。

7)制定了施工管理办法,在施工期间强化安全管理。

酒店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二)值元旦春节来临之际,根据市旅游局下发的<关于做好节庆期间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经营,本酒店特从用电安全,用火安全,旅客安全,食物安全几个方面对酒店进行彻底自查及整改,具体如下

1、工程部负责对酒店整体用电线路,用电设备做安全检查,确保线路无隐患,设备无故障。

2、安保部负责对酒店的消防设施设备,做好安全维护,按要求添置相应的灭火设备,并做好每日消防安检巡查工作。

3、安保部负责对进入酒店的可疑人员进行询问,监控,驱逐,,确保住宿就餐宾客人身及财产安全

4、餐饮部负责食品安全,确保原材料合格符合进货标准,加工及服务场所卫生符合标准,对所用餐具做到每餐消毒,对中大型宴会做好食品留样,确保食品安全。

5、所有的用电设施设备,责任到人,专人管理。

6、对燃气罐做到谁使用谁负责的制度,加强管理。

7、培训全体员工的安全安检意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紧急疏散演练。

8、加强员工星级酒店礼仪培训,按规定要求着装,提升综合服务质量。

酒店安全自查报告范文(三)根据深圳市旅游局下发的紧急通知(深旅行管【20xx】25号文件),以及公司总经室的工作指示,为落实"五一"及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旅游安全工作,切实消除火险安全隐患。我司于5月7日组织物业服务部、工程部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以及消防维保单位人员对公司所属各部门区域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一、硬件设施:

1、检查消防监控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作情况良好。

2、检查各区域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的配置、使用情况良好。

5、检查消防广播、音像切换系统情况正常。

6、检查各区域消防楼梯、安全出口及消防通道无堵塞、围占现象,防火门、闭门器使用情况正常。

二、安全管理情况:

【关键词】因素;安全管理;措施;事故防范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泛,如工作面分散,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也不尽相同,工程环境千差万别等。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的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形作业有关,还与近年来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施工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经常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安全观念,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领导者的安全观念强,就会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工程安全性就好。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安全操作水平,就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抵制违章作业及冒险施工。因此,保证施工的安全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人是施工工程的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涉及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他们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决定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忽视安全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是屡见不鲜的。

1.2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体系,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1.3施工机械及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

施工机械的质量对安全的影响很大,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的种类多,流动性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查的方法往往会产生遗漏。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重使用,轻管理,导致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加之部分安装人员素质不高,不按安装技术规程进行安装,使安装质量得不到保证,留下了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及技能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全完善的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想使自己的承担项目的安全得到保障,领导者必须要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素质,从而确保安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技能及安全意识,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对危险作业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

2.2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选择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强的人员来担当该项工作,所采购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时,工地负责人应会同业主方,监理方等有关人员时行联合验收,检查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书面材料和实物的质量,确保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施工机械进场时须提供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说明书,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时,须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来安装,安装完毕后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2.3.1项目经理部应认真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项目经理部应把施工现场管理列入经常性巡视检查内容,并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认真听取邻近单位、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反映,及时抓好整改;项目经理部必须结合施工条件,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认真进行施工平面图的规划、设计、布置、使用和管理。

2.3.2编制好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需审核通过;健立、健全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健立、健全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施工场地做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做好现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2.3.3企业或项目部需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各级管理人员需进行日常巡回检查,季节性和节假日安全检查,班组自我检查,交接检查。安全检查主要通过“看”,“量”,“测”及“现场操作”进行检查,确保对安全隐患不放过,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及时进行登记,及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按照“三定”(即定人、定期限、定措施)限期完成整改,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派员时行复查、验证,并记入安全检查记录中。

2.4事故防范与处理

事故是一种意外事件,其本身具有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可预防性,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识事故的属性,才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来防范事故的发生。

项目经理部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有如下内容:1建设工程的基本情况;2建筑施工项目经理部基本情况;3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救护组织;4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5安全事故救护单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告知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期间其内容应当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建筑工程如发生事故后首要的是抢救伤员及现场保护,其次才收集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对事故进行原因、责任分析,最后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经过、基本事实、原因分析、结论意见,责任分析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基本内容。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3月7日,我校刘校长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会后马上组织我校全体中层干部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了林业局安全会议精神并宣读了黑龙江省教育厅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校长提出进一步的严格要求并对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做了全面布署动员,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内安全工作的任务和方向。3月20日,教育局再一次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了四个文件,对学校的门卫管理、安全自检、卫生防疫、食品安全进行了强调和新的要求。为此学校首先制订了《实验小学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在学校广播站进行宣读,让全校师生人尽皆知,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其次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安全教育课、红领巾广播站等各个平台对学生进行防火自救自护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救助能力。三是按照加强领导,防守结合,高效管理安全工作思路,成立了以刘晓英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定期对学校重点部位、关键部门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我校注重发挥制度保障体系的作用,与以往与各个岗位负责人员签订《校园安全责任状》的基础上,完善了《外来人员来访制度》《门卫管理制度》《食品卫生检验制度》《应急预案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以及校舍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制度。学校日常安全工作做到依章办事,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记载、有考评。

三、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追究

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学校分别召开幼儿园教职工会议、实验小学教师、门卫人员、宿舍人员、食堂工作人员会议,分部门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与学校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在明确教职员工岗位安全责任制的同时,强调刘晓英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李晓平副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具体负责人;班主任是所在班级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级管理全面负责;科任老师、班级干部要相互配合协调,具体负责所上的课和分管区域的安全责任;学生干部要注意课间和活动课上同学的活动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学年组长、教研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是所分管区域的第一责任人,除管理好卫生、公物外,对违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上报,要敢于同不安全行为作斗争。

四、自检情况:

我校于3月24日对全校各处进行了安全自检自查。

(一)、检查方式

1、学校每个部门出一个负责人,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刘校长亲自带领,逐一对学校教学楼、食堂、宿舍楼、运动场、门卫及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2、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树立安全意识,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3、学校全面清理卫生。教室、办公室责任到人。

(二)、检查内容及措施:

1、校园校舍管理工作:

我校因是20xx年重新装修的楼体,因此,校舍安全系数比较高,尚未发现有危及师生员工安全的地方。

2、消防工作:

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要求,重点检查了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房屋的用电情况,未发现问题。各处消火栓状态良好。消防器材保管完好,数量、布局合理,消防用电管道通畅。宿舍楼应急灯性能良好,教学楼楼道通畅,共计有东西两处楼梯,2个安全门,处于无闭锁状态。疏散通道无堆积物,能够保证学生学习。食堂供应师生就餐与安全疏散条件良好。

3、值班工作:

4、门卫工作:

5、食品卫生工作:

6、体育设施安全工作:

根据《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对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了检查,场地器材做到有管理制度,有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同时进行定期维护。

7、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我们对学校周边的环境也进行了检查,未发现明显问题。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

(一)我校通过全面检查发现有如下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建议:

1、寄宿制小学与幼儿学校是安全重地,是否能考虑给予我校门卫及重要部门安装摄像设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3484.2O。其中:地下室3层约20228.7O,为车库、设备用房及商业;地上A栋15F,B、C均为栋16F,约53255.5O,为商业及办公用房建筑高度57.35m(主体女儿墙高度),建筑高程相对标高±0.000等于绝对标高500.800m,室内外高差为0.150m。

现场环境情况:

二、雨季施工监理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评价试行办法(建设部);

3、四川省省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评审办法;

4、现行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成都市有关防汛方面的文件;

5、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

三、雨季施工监理质量方面的工作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监控

1.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雨季施工方案;

1.2、审查施工单位分包队伍的资质、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上岗证;对雨季施工所采用的物资、严格检查并作好确认工作,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构配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现场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检复试,复试报告合格的材料才能使用到工程上,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用于工程;

1.3、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准备情况及进场的机具设备,技术性能是否满足雨季施工要求,直接危及工程质量、安全的机具设备不能投入生产运行。

2、施工阶段监控

2.1、原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2.1.1、各种易受潮、生锈的材料应根据情况分别采取垫高、入库、苫(shan)盖等保护措施,并做好库房防火、防雨工作;

2.1.2、根据雨施项目提前准备雨期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塑料布、苫布等;

2.2、土方开挖和回填

2.2.1、土方开挖要集中力量进行,土方开挖后垫层要迅速跟上;

2.2.2、土方开挖前,基坑上口做好挡水埂,沿基坑的顶、底周边设置环状排水沟,以防地表水、雨水流入基坑,并及时抽干集水井的余水;

2.2.3、土方开挖要严格按审核的施工方案进行,对局部需放坡挖土的地方应按比例放坡,放坡有困难或局部坡度不够的地方要妥善支护;

2.2.4、土方开挖视天气情况分段施工,天气好的情况下应随挖随清理,准确及时的做好标高的测量工作,及时浇灌砼垫层;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应在底部保留20-30cm的土层,待进行垫层或基础施工时再进行挖除。基础砼垫层施工时可采取分段修整,分段验槽,及时浇筑砼封闭基底的施工方法,以防雨水浸泡,扰动基底;

2.2.5、重要部位的回填土要避开雨季施工,一般回填土要严格控制其含水率,过湿的土料应预晒晾干,当天回填的土要压实。回填部位有积水的要及时排水,被浸泡的回填土要翻挖晾晒后重新夯填,当回填土达到饱和时则须重新换土;

2.2.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应做好降水与排水工作:

降水与排水是配合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施工前应有降水与排水设计。当在基坑外降水时,应有降水范围的估算。

降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用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

基坑内明排水沟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排水沟纵坡宜控制在1‰-2‰。

2.3、砌筑工程

2.3.1、砌筑工程应分段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以便防护;

2.3.2、雨期施工不得使用饱和砖,以免砂浆流淌影响砌体质量,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复核砌体垂直度;

2.3.3、砌体要严格控制砂浆的稠度,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小;

2.3.4、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宜过高,以保证墙体的稳定;

2.3.5、每班收工时,砌体的立缝应填满砂浆,顶面不宜铺砂浆,应平铺一层干砖,或用纺织袋布盖好,防止雨水冲刷砂浆而影响墙体质量。

2.4、钢筋工程

2.4.2、直螺纹钢筋接头加工完后必须带保护帽,现场对接时方可取下。锈蚀的钢筋必须经除锈处理后方可使用。

2.5、模板工程

2.5.1、模板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通畅,模板拆下后应放平堆放,以免变形;

2.5.2、模板使用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或基层表面浇水降温;模板拆下后应立即维修整理,分规格码放整齐,并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

2.6、砼工程

2.6.1、及时掌握天气预报,混凝土施工应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浇筑混凝土;

2.6.2、雨季施工阶段搅拌站应根据骨料含水率随时调整配合比。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超过摄氏32℃,搅拌站及现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例如预先冷却搅拌用水、运输及浇注过程中加强遮阳等;

2.6.3、浇筑混凝土遇到小雨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对地泵的进料口进行遮挡,浇筑砼时分区域进行,浇筑完一个区域应随抹随进行防雨水材料覆盖;雨大时,应停止浇筑,并按规范要求在次要结构部位留置施工缝;

2.6.4、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浇水养护,但应依据雨季施工的特点及时进行调整,雨停后仍应进行正常养护。

2.7、屋面工程

如屋面防水工程必须赶在雨季施工的项目,必须选择无降雨天施工。保温层应采用干做法施工(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要连续施工,及时封闭。在能做防水层的时候,就及时安排抢做一层防水层,防止屋面工程被雨水浸泡,导致返工。在不能及时做防水层时,要用遮盖物遮盖。

2.8装饰工程

2.8.1、外门窗口、入口要予以防护,避免雨水飘入室内,以免冲刷坏内装饰;

2.8.2、木制品构件,堆放在避免雨水且不宜受潮的室内房间里。半成品木构件进场后要及时刷底油一道,用垫木垫平堆放,防止受潮变形或损坏;

2.8.3、室外装饰工程施工,每班每天的工作面不宜过大,下雨时成品部位要防护,雨后要及时检查,看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

2.8.4、涂料工程涂刷前基层含水量不超过10%,否则应待地墙面干燥后再刷涂料。

四、雨季施工监理安全方面的工作要点:

1、协助建设单位与施工承包单位签订工程项目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责任书,督促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工程项目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责任书。

3、审查安全文明施工的施工保证体系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全面安排部署施工现场的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5、基坑(槽)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特别是雨季施工方案),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配备足够的潜水泵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同时加强基坑的变形观测和应急预案准备工作,一旦发现变形超报警值及防汛安全隐患,应采取,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6、重点检查脚手架的基础稳固、排水情况、连墙件设置及整体稳定情况等,确保脚手架基础平整、坚固,排水通畅,架体稳定。遇大雨、高温、雷击和大风等恶劣天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大风、大雨等天气后,组织人员检查脚手架是否有摇晃、变形情况,遇有倾斜、下沉、连墙件松脱、节点连接位移和安全网脱落、开绳,上下马道的坡度是否适当,脚手板上邦扎防滑条是否脱落等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7、加强对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查。塔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的基础、附着应确保稳定;塔身垂直度应符合要求;各种安全装置应齐全和灵敏可靠,提高设备抗风、防雨、防雷击和防倾覆的性能;

8、抓好汛期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管理,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的标准要求,检查线路、闸具是否破损,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设备防雨设施是否齐全,施工现场是否存在乱扯乱拉现象。恶劣天气时,所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照明、排水和抢险用电外,其他电源应及时切断,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9、加强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要对施工现场的宿舍、办公室、仓库、围墙等临时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加强监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该加固的要进行加固,对不能保证人身安全的,要坚决予以拆除,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10、强化值班,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11、做好深基坑工程的防汛工作

11.1、目前正进行地基与基础施工、基础未回填、设计考虑采用覆土抗浮却还未实施的工程,应切实采取有针对性技术措施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早预防,对可能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明确防范重点危险部位,制定有效应急预案和措施,要有项目部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要对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救援设备、救援物资、应急救援队伍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现场应急预案真正落到实处。

11.2、建设单位按规定委托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深基坑及周边建筑沉降进行了监测,监理要对监测频率、监测点设置位置是否合理,数量是否够,监测数据是否超报警值,及时分析监测的数据,对超报警值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12、下达《监理通知单》:一旦发生隐患或存在有发生隐患除口头督促整改外,必要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责令整改。整改后审签《整改复查报审表》。

内勤的个人总结1今年以来,我们根据上级公司有关竞赛要求,积极配合开展了首季度“岁岁如意”贺岁保险、“幸福家庭”、“合家欢乐”等劳动竞赛活动,并自行组织了摩托车、意外险等突击活动,下面是保险公司内勤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从而营造了一种健康活泼、你追我赶、团结奋进的业务发展氛围。特别是在年末开展的“幸福家庭”突击中,我公司顶住家财险滑坡和年末保源少的劣势情况,合理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自加压力,跑企事业单位,跑个人家庭,一笔笔、一份份,最终以140%的好成绩超额完成市公司下达的任务。

一、狠抓理赔和防灾防损质量的提高。

二、调整经营思路,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公司效益水平

正是由于我司员工勇于承担重任,善于开动脑筋,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责任,因而,在强大的外部竞争中,我司上半年不仅没有丢失任何阵地,巩固了我司财险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还实现了新增业务的突破。

内勤的个人总结220__年在不经意间已从身边滑过,回首这一年,步步脚印!我于20__年__月份进入__公司,在职期间,我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我用最快的速度适应和融入公司,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任职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现将20__年的工作如下总结:

一、内勤日常工作

担任销售内勤一职时,我认真负责的对待工作,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一丝不苟,让自己不出差错。销售部内勤是一个上传下达的重要枢纽。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对客户进行销售政策的传达及业务信函的发送。

3、销售会议的安排、记录及跟踪结果。

4、做好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客户信息档案(涉及用户基本情况,使用品种、数量、价位、结算方式)。

5、各种促销活动情况了解,统计费用报销等协助办理。

6、销售经理差旅费的初审与上报签批。

7、对所经手的各类涉及我厂商业秘密的销售资料、数据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或向外泄密。

9、各月份客户回款额排查、跟踪、跟进。

二、存在的缺点

对于__市场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对产品的技术问题掌握的过度薄弱,不能十分清晰的向客户解释,对于一些大的问题不能快速拿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过分的依赖和相信客户,以至于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本职的工作做得不好,指导力度不够,影响市场部的销售业绩。

20__年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个人也要尽自己所能,多掌握一些技术上面的知识,尽量做到应对自如,从容得体。不断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在更好的与客户沟通的基础之上,能更多的为公司利益着想。

三、部门组织上面的一些小建议

在明年的工作规划中下面的几项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来做:

1、建立一支熟悉业务且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企业的根本。在明年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

2、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业务管理办法。

销售管理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销售人员出差,见客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3、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

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4、销售目标,今年的销售目标最基本的是做到月月有进帐的单子。

四、总结

一年来,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摸索,收获很大,不论在工作安排还是在处理问题时,都得慎重考虑,做到能独挡一面。我坚信工作只要尽心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做了一年的销售内勤工作了,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有些经验,或是由着自己的判断来处理事情不够仔细,所以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也犯了不少错误,事后才知道自己的社会阅历缺乏,或是处理方法不当,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提高自己的素质与休养,多学习为人处世的哲学,才能够超越现在的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内勤的个人总结3办公室是一个单位或企业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服务保障大家工作安全的作用。内勤则是办公室的内部勤务人员,负责办公室内部事务管理、文书处理、报表填写、文件起草等日常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承担者。结合以前的工作经历,谈一些我对办公室内勤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干好办公室内勤工作要处理好“四种矛盾”。

一是处理好大局和小局的矛盾。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部门,其性质主要体此刻服务性上,内勤人员主要是为领导和基层服务。首先是为领导服务。因此,“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就是内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小局工作与大局工作发生矛盾的时候,自觉地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整体。同时尽力做好小局工作,因为小局工作是做好大局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处理好主动和被动的矛盾。办公室工作的服务性职能决定了工作的被动性,但要做好办公室工作,又务必发挥内勤人员的主动性,善于在被动中求主动,变被动为主动。对一些常规性、规律性、阶段性等确定性工作,不要消极等待,要主动着手,提前准备。对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应急事件和突发事件等非确定性工作,要灵活机动,做到忙而不乱。同时要用心适应领导的工作思路,想领导所想,谋领导所谋,把问题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主动做好超前服务。

三是处理好政务和事务的矛盾。政务和事务是办公室工作的两个轮子,政务工作主要有决策参谋、调查研究、政务信息、政务文电处理、政务督促检查、机要档案保密等工作;事务工作一般是指除政务以外的其他各项工作,主要是行政后勤工作,诸如接待应酬、吃住行、安全卫生等。事务工作是搞好政务工作的先决条件,不能把政务看成是大事,把事务看成是小事或可有可无的事。更不能把政务看成是高层次的,把事务看成是低层次的。办公室内勤工作事无巨细,不能有半点疏忽和懈怠。四是处理好“过”与“不及”的矛盾。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必须要把握“度”,掌握分寸。办公室在领导决策中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要为领导决策带给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但不能越俎代庖,要用心谏言献策,但不能瞎掺和。

二、干好办公室内勤工作要扮演好“三种主角”。

首先,要当好领导的“计囊团”。内勤人员是企业领导的参谋助手,是领导的“计囊团”。要不断学习理论,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善于站在全局的角度和领导的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认识;要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找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优、劣势,构成有分析、有推荐、有对策的调查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要围绕领导工作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各种工作推荐,针对实践报告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所提出参谋意见;要为落实某项工作或贯彻领导者的意见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根据客观要求和企业运行的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等等。

三是,要当好机关的“内当家”。要认真抓好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安排好每一次会议,筹划好每一次宴会,调配好每一次用车;要认真抓好公司考勤管理,对各部门员工的出勤状况做好监督管理,按时统计公示;要用心搞好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工作的协调,保障公司各部门工作的统一性和集中性;要切实发挥督查职能,在动真碰硬上下功夫,严厉查处每一个部门和个人不落实的行为,使办公室的参谋服务更加有效,领导的决策真正得到落实。

三、干好办公室内勤工作要做到“五‘得’兼备”。

一是“想得到”。多谋才能善断。办公室内勤人员要立足发展变化的新状况,多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高参与决策潜力;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职责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以较高的政策理论素养和业务工作潜力为领导出谋划策、查漏补缺;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牵动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上,放在状况复杂、矛盾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既要了解面上的总体工作,又要了解近期的重点工作,既要了解上级领导的工作意见和要求,还要了解本单位的实际状况和干部职工的意见和推荐。

二是“管得宽”。办公室内勤工作综合全局,协调各方,承内联外,有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则,既要全面了解领导们各方面工作状况,为领导们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又要协调各方,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确保政令畅通。对于职责内的工作必须要抓紧抓好,并且做到抓一件成一件,件件有交代,项项有落实。对职责以外但没有部门抓的或职责不明的工作,也要义不容辞承担起来,做到工作不留空档,保证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三是“做得细”。内勤工作无小事。这就要求内勤人员在工作中一要细心、细致,二要从细小的事抓起。对任何一件经办的工作,都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敷衍和虚假。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做到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文电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到办公室联系工作的同志在我那里受到冷落,不让办公室的形象在我那里受到影响。

四是“碰得硬”。内勤工作涉及到的事务方方面面,有的还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原则问题上敢不敢碰硬是检验作风是否过硬的重要标志。因此,工作务必讲原则,严肃办事纪律。要按政策办事,决不允许在政策问展工作;要按组织原则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

内勤的个人总结4转眼之间,我来产区工作已是大半年了,想想也快半年的变化使我成熟了不少,经历了不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过去的一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对待销售内勤工作

作为公司的销售内勤,我深知岗位的重要性,一来能增强我个人的交际能力,比如和财务、仓库每天都在有工作上的往来,销售部内勤是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八方的重要枢纽,最重要的就是销售信息,以便及时反馈为销售部业务人员。在一些文件的整理、买卖合同的整理,每笔业务都必须清楚,给财务的单子和仓库的单子,面对这些繁琐的日常事务,要有头有尾,增强自我协调工作意识,这一年来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二来也能增进我的学习,希望通过磨练不断学习和实践,做好个人工作计划,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见识,争取使自己的办事能力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二、日常工作

三、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

在工作中,我从每一件事情上进行总结,不断摸索,掌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自己在为人处事、工作经验等方面经验还不足,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学习他们的长处,反思自己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诚恳待人,态度端正,积极想办法,无论大事小事,我都要尽能力去做。在平时时刻要求自己,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

四、存在的不足

1、在本职工作中还不够认真负责,岗位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存在自我放松的情况。由于销售内勤的工作繁杂,处理事情必须快、精、准。在这方面,我还有很多不足,有时候工作不在状态,遗漏一些重要事情,对自我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

2、对工作程序掌握不充分,对自身工作熟悉不全面,对整体工作缺少前瞻性和责任心,致使自己在工作中偶尔会遇到手忙脚乱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

3、缺少细心,办事不够谨慎。

销售内勤的工作是相对简单但又繁多的工作,这就要求我必须细心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思路缜密。在这方面,我还不够细心,时有粗心大意、做事草率、做事不够谨慎考虑不周全的情况。五、严格遵守公司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员工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做到了无迟到、早退、违规现象。

二、主动学习、尽快适应,迅速熟悉环境和工作内容。

三、工作积极、认真、负责,通过不断学习、虚心请教,总结积累,较好的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与同事之间和谐相处、加强沟通、团结协作,以尽快更好的融入团队。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今后在工作中还需多向领导、同事虚心请教学习,要多与大家进行协调、沟通,从大趋势、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2、必须提高工作质量,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

在每一件事情做完以后,要进行思考、总结,真正使本职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尤其是要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善于自我反省。在每周工作报告中及时的把每周销售情况以及下周计划和建议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均已一一体现。

内勤的个人总结520__年,后勤保卫工作在公司董事会正确领导下,公司各部门大力支持下,以“为生产经营服务,为员工生活服务”为宗旨,围绕公司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及保障,充分发挥部室职能作用,实现了全年“无治安刑事案件,无火灾事故,无重大盗窃”的“三无”目标,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保安工作

二、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公司整体形象及员工的切身利益。为此,今年来,本着“服务于生产,服务于一线员工”的服务宗旨,做了以下几项工件:

1、抓绿化形象。

绿化管理是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勤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即为职工塑造一个幽雅怡人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公司形象。常言道:三分种植,七分打理。在安排专人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对花草、树木打药、修剪等养护,有效防止病虫害,使苗木成活率达到了绿化标准;

2、抓卫生重环境。

环境卫生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抓后勤管理工作的力度,除日常的主要干道及生活区、办公楼和职工公寓保洁外,利用公司放高温假期间,重点对卫生死角、生产车间和仓库门窗、墙面做了专项的除锈与整治,使厂区面貌焕然一新,受到了外来领导及客户的好评;

3、抓基建发展。

为扩大生产,今年新增了基建任务。

1)喷漆工段厂房;

2)修建废品专用仓库;

3)铸造车间手工段漏雨进行维修;

4)模具基地、“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力争年底完成。

4、房电水费收缴。

5、把好食堂质量关提高员工满意度。

职工食堂是后勤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身体健康和生活便利的切身利益。员工心情舒畅的在公司就餐并满意是后勤部反复研究的课题。因而在管理上做到了责任明确:

1)保证餐具清洗消毒及食品卫生安全;

2)食堂工作人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在菜的品种花样上下功夫,荤素搭配,营养配餐,每天菜的品种在5~6个,确保员工可选择到相对喜欢的菜肴,做到饭菜质量与价格合理。一直以来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故。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地方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然基本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但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不足,如:工作不够主动,门卫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管理力度还要提高。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本指南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70号令)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进行编写,对成都市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通常,我们把失去管控或管控不足的风险称之为隐患。所以说,风险可能是隐患,也可能不是隐患,但隐患必然存在于风险上。这就要求对风险的管控要比对隐患的治理的要求更全面、更广泛。

(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安全生产目标,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作业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定性或定量分析风险的后果及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安全生产风险实施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以期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标。

(四)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风险识别是指查找企业安全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各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

风险评价是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

风险评价包括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相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的等级。

(五)风险准则风险准则是评价风险严重程度的标准,是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它体现企业的风险承受度,反映企业的价值观、目标和资源。风险准则应明确风险的度量方法、风险等级的划分,应当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方针一致。

(六)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二)实施1、从人、机、料、环、法、信等方面进行风险识别;2、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的可接受度;3、针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三)检查根据实施阶段情况,结合企业实际,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监测,并重点监测不可接受风险的控制效果。

(四)持续改进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见图2-1:图2-1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示意图三、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策划与准备1、明确组织机构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承担企业风险管理领导职能。

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组织、协调等日常事务工作。

2、初始风险评估对照国家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设备设施安全条件和生产现场作业环境等现状进行排查。了解存在的主要安全生产风险和缺陷,以及现有控制措施。初始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各个阶段的依据。

初始风险评估要考虑但不仅限于图3-1所示的内容。图3-1企业初始风险评估的内容3、制定风险管理方针及目标企业应结合初始风险评估结果及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制定风险管理方针及目标。风险管理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发现、认可并记录风险的过程。

①程序企业风险识别包括公司管理体系风险识别及岗位风险识别。

岗位风险识别程序如图3-4所示。岗位风险识别小组至少包括班组长和岗位作业人员。图3-4风险识别程序②方法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可采用安全检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五问法等。

③内容风险识别过程包括识别那些可能对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源、影响范围、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的后果。应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涵盖企业的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详见下图。图3-5风险识别内容风险识别过程中识别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应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13861-2009)、《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等进行。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能够加深对风险的理解。它为风险评价提供输入,以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以及最适当的处理策略和方法。图3-6风险分析示意图如图3-6所示,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LEC法、故障树法、池火灾事故模拟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等。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包括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相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的等级及管理等级。

风险等级一般分为两种:可接受与不可接受。可接受的风险一般只需加强管理,维持现状;不可接受的风险需要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风险管理等级的确定由企业根据自身组织架构与实际情况,按照识别后的岗位风险等级和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等情况综合确定,一般可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原则上风险等级越高,管理等级越高。

4.风险控制①可选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图3-7风险控制措施示意图如图3-7所示,企业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选用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防护措施、管理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工程防护措施,包括使用设备设施、隔离等降低风险。

管理措施,包括:设立目标,制定完善管理程序、操作规程和技术措施,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现场宣传告知(设置岗位风险告知卡、警示标志标语、职业危害告知卡等),进行检查监督和绩效评估,建立奖惩机制等。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工作服、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等。企业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等标准的要求,为岗位作业人员配备适宜的个体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佩戴。

②对隐患及外来风险的处理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如果构成隐患的要及时在成都市隐患管理系统上进行申报。在控制过程中,要实时的对系统上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

企业应识别影响风险管理绩效的因素,并收集为改进风险管理而监测的数据,具体如下:表3-1风险管理检测内容序号12内容是否执行了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识别范围是否全覆盖,识别方法选用是否恰当,识别记录是否正确填写,并保存完整,识别结果是否准确。

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实施,特别是345针对识别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制定的控制措施。

风险管理培训的有效性评估。

人的作业行为。

910健康损害的监视。

事件的监视。

8作业环境的监视。

7序号6内容员工参与过程的有效性。

工作活动有效性评价。企业应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成功之处以及所需纠正和改进之处。(四)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绩效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与分析,发现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体系运行、检查监测、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风险管理领导机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并纳入下一周期的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计划。

评估可采用的方法如图3-8所示。图3-8风险管理绩效评估方法发生以下情况时,企业应重新进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估:1.发生职业健康损害及死亡事故;2.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发生重大变化。

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应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PDCA循环,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绩效。

②三种时态:过去:过去发生其伤害遗留至今的危险源。

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危险源。

将来: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③三种状态:正常:指正常的施工、活动使用的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

异常:指非正常但可预见的施工、活动使用的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

紧急:指施工、活动使用的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紧急状态下发生的危险源。

④可能导致的事故:从下列20种事故类型中选择: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

⑤风险评价(LEC法),L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表示“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险性”。

②检查依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行业先进经验等。

③检查结果一般分为“符合”、“不符合”。

④风险等级可简单分为“可接受”、“不可接受”,一般“不符合”的项目,风险等级判断为“不可接受”。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详细的风险准则。(二)岗位风险管理汇总表F表1-3岗位风险管理汇总表单位:XXX公司序号车间岗位责任人行业:XXX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等级风险管理等级备注批准人:说明:审核人:统计人:日期:①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确定。

②责任人是指岗位负责人。

③风险管理等级是指根据LEC法计算出的风险等级来确定管理等级,风险等级越高,管理级别越高。

②用途头脑风暴法可以与下述的其他风险评估方法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来激发风险管理过程及系统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的想象力。头脑风暴法可以用作旨在发现问题的高层次讨论,也可以用作更细致的评审或是特殊问题的细节讨论。

③输入召集一个熟悉被评估的组织、系统、过程或应用的专家团队。

④过程头脑风暴法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头脑风暴法组织化程度很高,其中参与人员提前准备就绪,而且会议的目的和结果都很明确,有具体的方法来评价讨论思路。非正式的头脑风暴法组织化程度较低,经常更具针对性。

⑤输出输出取决于该结果所应用的风险管理过程的阶段。例如,在识别阶段,输出可能是风险及当前控制手段的清单。

2.德尔菲法①概述德尔菲技术(Delphi)是在一组专家中取得可靠共识的程序。尽管该术语经常用来泛指任何形式的头脑风暴法,但是在形成之初,德尔菲技术的根本特征是专家单独、匿名表达各自的观点,同时随着过程的进展,他们有机会了解其他专家的观点。

②用途无论是否需要专家的共识,德尔菲技术可以用于风险管理过程或系统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

③输入达成共识所需的一系列方法。

④过程使用半结构化问卷对一组专家进行提问。专家无需会面,因此他们的观点具有独立性。

具体步骤如下:组建一支团队,开展并监督德尔菲过程;挑选一组专家(可能是一个或多个专家组);编制第一轮问卷调查表;测试问卷调查表;将问卷调查表分别发给每位专家组成员;对第一轮答复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再次下发给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重新做出答复,然后重复该过程,直到达成共识。⑤输出逐渐对现有事项达成共识。

⑥优点及局限优点包括:由于观点是匿名的,因此更有可能表达出那些不受欢迎的看法;所有观点有相同的权重获得结果的所有权;人们不必一次聚集在某个地方。避免名人占主导地位的问题;局限包括:这是一项费力、耗时的工作;参与者要能进行清晰的书面表达。3.情景分析①概述情景分析(ScenarioAnalysis)是指通过分析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景,以及各种情景可能产生的影响来分析风险的一类方法。换句话说,情景分析是类似“如果-怎样”的分析方法。未来总是不确定的,而情景分析使我们能够“预见”将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用情景分析法来进行预测,不仅能得出具体的预测结果,而且还能分析达到未来不同发展情景的可行性以及提出需要采取的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②用途情景分析可用来帮助决策并规划未来战略,也可以用来分析现有的活动。它在风险评估过程的三个步骤中都可以发挥作用。在识别和分析那些反映诸如最佳情景、最差情景及期望情景的多种情景时,可用来识别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分析潜在的后果及每种情景的可能性。

情景分析可用来预计威胁和机遇可能发生的方式,以及如何将威胁和机遇用于各类长期及短期风险。在周期较短及数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以从现有情景中推断出可能出现的情景。对于周期较长或数据不充分的情况,情景分析的有效性更依赖于合乎情理的想象力。

如果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的分布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情景分析就会有很大用途。

④过程情景分析的结构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有时,某种变化可能归因于另一个风险带来的结果。例如,气候变化的风险正在造成与食物链有关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这样会改变哪些食品的出口会盈利以及哪些食品可能在当地生产。

局部及宏观因素或趋势可以按重要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列举并排序。

为每个情景编写一个“故事”,讲述你如何从此时此地转向主题情景。这些故事可以包括那些能为情景带来附加值的合理细节。

现在,这些情景可以用来测试或评估最初的问题。这项测试考虑到任何重要但可预测的因素(例如,使用模式),然后分析政策在这种新情景中的“成功”概率,并通过使用以模型假设为基础的“假定分析”来“预先测定”结果。

当对每个情景的问题或建议进行评估时,显然需要进行修正,以使其更全面或风险更小。当情景正在发生变化时,也可能找出一些能够表明变化的先行指标,监测先行指标并做出反应,可以为改变计划好的战略提供机会。

由于情景只是可能出现的未来经过界定的“片段”,因此关键是要确定需考虑的正在发生的某个特定结果(情景)的可能性。例如,对于最好的情景、最差的情景以及预期的情景,应努力描述或说明每个情景发生的可能性。

⑤输出可能不会有最合适的情景,但可以对最终应对各种选项以及随着指标的变化而调整行动方案的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

⑥优点及局限情景分析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未来情况,而这种未来情况更适合于通过使用历史数据,运用基于“高级-中级-低级”的传统方法而进行的预测。这些预测假设未来的事件有可能延续过去的趋势。如果目前不甚了解预测的依据或者现在探讨的风险会何时发生,那么这一点就很重要了。

在运用情景分析时,主要的难点涉及到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分析师和决策者开发现实情境的能力,这些难点对结果的分析具有修正作用。

如果将情景分析作为一种决策工具,其危险在于所用情景可能缺乏充分的基础,数据可能具有随机性,同时可能无法发现那些不切实际的结果。

4.检查表①概述检查表(Check-lists)是危险、风险或控制故障的清单,而这些清单通常是凭经验(要么是根据以前的风险评估结果,要么是因为过去的故障)进行编制的。

②用途检查表法可用来识别危险及风险或者评估控制效果。它们可以用于产品、过程或系统的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它们可以作为其他风险评估技术的组成部分进行使用,但最主要的用途是检查在运用了旨在识别新问题的更富想象力的技术之后,是否还有遗漏问题。

④过程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活动范围;选择一个能充分涵盖整个范围的检查表。为此,应仔细选择检查表。例如,不可使用标准控制的检查表来识别新的危险或风险。使用检查表的人员或团队应熟悉过程或系统的各个因素,同时审查检查表上的项目是否有缺失。

⑤输出输出结果取决于应用该结果的风险管理过程的阶段。例如,输出结构可以是不全面的控制清单或是风险清单。

⑥优点及局限检查表的优点包括:非专家人士可以使用;如果编制精良,它们将各种专业知识纳入到了便于使用的系统中;它们有助于确保常见问题不会遗忘。局限包括:它们会限制风险识别过程中的想象力;它们论证了“已知的已知因素”,而不是“已知的未知因素”或是“未知的未知因素”;它们鼓励“在方框内画勾”的习惯;它们往往基于已观察到的情况,因此会错过还没有被观察到的问题。5.预先危险分析①概述预先危险分析(PrimaryHazardAnalysis,简称PHA)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归纳分析法,其目标是识别危险以及可能给特定活动、设备或系统带来危害的危险情况及事项。

②用途这是一种在项目开发初期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当时有关设计细节或操作程序的信息很少,所以这种方法经常成为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前奏,同时也为系统设计规范提供必要信息。在分析现有系统,从而将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危险和风险进行排序时,或是现实环境使更全面的技术无法使用时,这种方法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输入输入包括:被评估系统的信息。

可获得的与系统设计有关的细节。④过程通过考虑如下因素来编制危险、一般性危险情况及风险的清单。使用或生产的材料及其反应性;使用的设备;运行环境;布局;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分界面等。

对不良事项结果及其可能性可进行定性分析,以识别那些需要进一步评估的风险。若需要,在设计,建造和验收阶段都应展开预先危险分析,以探测新的危险并予以更正。获得的结果可以使用诸如表格和树状图之类的不同形式进行表示。

⑤输出输出包括:危险及风险清单。

包括接受、建议控制、设计规范或更详细评估的请求等多种形式的建议。

⑥优点及局限优点包括:在信息有限时可以使用;可以在系统生命周期的初期分析风险。局限包括:PHA只能提供初步信息。

它不够全面也无法提供有关风险及最佳风险预防措施方面的详细信息。

6.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①概述HAZOP是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Operabilitystudi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也是对一种规划或现有产品、过程、程序或体系的结构化及系统分析。该技术可以识别人员、设备、环境及/或组织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分析团队应尽量提供解决方案,以消除风险。

HAZOP过程是一种基于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的定性技术,它对设计、过程、程序或系统等各个步骤中,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或运行条件的方式提出质疑。该方法通常由一支多专业团队通过多次会议进行。HAZOP在识别过程、系统或程序的故障模式的原因和后果方面与FMEA类似。其不同在于团队通过考虑不希望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以及条件之间的偏差来反查可能的原因和故障模式,而FMEA则确定故障模式,然后才开始。

②用途最初开发HAZOP技术是为了分析化学过程系统,但是该技术目前已拓展到其他类型的系统及复杂的操作中,包括机械及电子系统、程序、软件系统,甚至包括组织变更及法律合同设计及评审。

HAZOP过程可以处理由于设计、部件、计划程序和人为活动的缺陷所造成的各种形式的对设计意图的偏离。

这种方法广泛地用于软件设计评审中。当用于关键安全仪器控制及计算机系统时,该方法称作CHAZOP(控制危险及可操作性分析或计算机危险及可操作性分析)。

HAZOP分析通常在详细设计阶段开展,因为此时有计划过程的全图,尽管设计仍可进行调整。但是,随着设计的详细发展,可以对每个阶段用不同的导语以阶段法进行。HAZOP分析也可以在操作阶段进行,但是,该阶段需要的变更可能有较大成本。

③输入HAZOP分析的主要输入数据是有关计划审批的系统、过程或程序,以及设计意图与效果说明书的现有信息。输入数据可能包括图形、说明书、过程图、逻辑图、布局图、操作及维修程序,以及紧急情况响应程序。

对于非硬件系统来说,HAZOP的输入数据可以是描述所分析的系统或程序的功能和因素的任何文件。例如,输入数据可以是组织图或角色说明、合同草案甚至程序草案。④过程HAZOP主要对分析中的流程、程序或系统进行“设计”及规范化,并审查各组成部分,以发现与预期效果的偏差、潜在的原因以及偏差可能造成的结果。通过使用合适的引导词,对于系统、过程或程序的各个部分对关键参数变化的反应方式进行系统性分析,我们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可以使用针对某个特殊系统、过程或程序的引导词,也可以使用能涵盖各类偏差的通用词。附表2-1举例说明了技术系统常用的引导词。

类似的导语如“过早”、“过迟”、“过多”、“过少”、“过长”、“过短”、“错误方向”、“错误目的”、“错误行动”可以用来标明人为错误的模式。

对于任何无法纠正的偏差,需要对偏差风险进行评估。

⑥优点及局限HAZOP的优点包括:为系统、彻底地分析系统、过程或程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涉及多专业团队,包括那些拥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以及那些必须采取处理行动的人员;形成了解决方案和风险应对行动方案;适用于各种系统、过程及程序;有机会对人为错误的原因及结果进行清晰的分析;对用来说明尽职调查的过程可以进行书面记录。局限包括:很耗时,因此成本较高;对文件或系统/过程以及程序规范的要求较高;主要重视的是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质疑基本假设(然而,这可以减轻分阶段的办法)。讨论可能会集中在设计细节上,而不是在更宽泛或外部问题上。

受制于设计(草案)及设计意图,以及传递给团队的范围及目标;过程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结果,专业人员会发现在寻找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完全客观。

7.风险矩阵①概述风险矩阵(RiskMatrix)是一种将定性或半定量的后果分级与产生一定水平的风险或风险等级的可能性相结合的方式。矩阵格式及适用的定义取决于使用背景,关键是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合适的设计。

风险矩阵也可以用于帮助在全组织内沟通对风险定性等级的共同理解。设定风险等级的方法和赋予他们的决策规则应当与组织的风险偏好一致。

③输入过程的输入数据为个性化的结果及可能性等级,以及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矩阵。

后果等级应涵盖需分析的各类不同的结果(例如,经济损失、安全、环境或其他取决于背景的参数),并应从最大可信结果拓展到最小结果。

标度可以为任何数量的点。最常见的是有3、4或5个点的等级。

可能性标度也可为任何数量的点。需要选择的可能性的定义应尽量避免含混不清。如果使用数字指南来界定不同的可能性,那么应给出单位。可能性等级需要跨越现有研究范围,牢记最低可能性必须为最高界定结果所接受,否则,就把一切最严重结果的活动界定为不可容忍。

绘制矩阵时,结果在一个轴上,可能性在另一个轴上。附图2-1显示了矩阵的部分事例,该矩阵带有6点结果和5点可能性等级。

④过程为了进行风险分级,使用者首先要发现最适合当时情况的结果描述符,然后界定那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然后,从矩阵中读取风险等级。

矩阵定义的风险水平可能与是否应对风险的决策规则相联系。

⑤输出输出结果是对各类风险的分级或是确定了重要性水平的、经分级的风险清单。

结果将取决于分析的详细程度,即分析越详细,情景数字就越高,每个数字的概率越低。这将低估实际风险等级。在描述风险时将情景分组的方法应当在研究开始时确定并且是一致的。

8.故障树分析①概述故障树(FaultTreeanalysis,简称FTA)是用来识别并分析造成特定不良事件(称作顶事件)因素的技术。因果因素可通过归纳法进行识别,也可以按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编排并用树形图进行表示,树形图描述了原因因素及其与重大事件的逻辑关系。

②用途故障树可以用来对故障(顶事件)的潜在原因及途径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在掌握因果事项可能性的知识之后,定量计算重大事件的发生概率。

故障树可以在系统的设计阶段使用,以识别故障的潜在原因并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进行选择;也可以在运行阶段使用,以识别重大故障发生的方式和导致重大事件不同路径的相对重要性;故障树还可以用来分析已出现的故障,以便通过图形来显示不同事项如何共同作用造成故障。

③输入对于定性分析,需要了解系统及故障原因、系统失效的方式。详细的图表有利于帮助分析。

对于定量分析,需要了解故障树中各基本事件的故障率或者失效的可能性。

④过程建构故障树的步骤包括:界定计划分析的重大事件。这有可能是故障或该故障影响面更大的结果。如果要分析结果,那么故障树可能有一部分涉及到实际故障的缓解;从重大事件入手,识别造成重大事件的直接原因或失效模式;对其中的每个原因/失效模式进行分析,以识别造成故障的原因;分步骤地识别不良的系统操作方式,沿着系统自上而下地分析,直到进一步分析不会产生任何成效为止。在硬件系统,这可能是组件故障水平。处于分析中系统最低水平的事项及原因因素称作基本事件。如果基本事件有可能发生,那么可以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要想使定量化有效,就必须说明,对于每个控制节点而言,所有的输入数据都必不可少,并足以产生输出事项。否则,故障树不足以进行可能性分析,但可以成为说明因果关系的有效工具。

作为定量化的组成部分,有必要通过布尔代数来简化故障树,以说明那些重复的失效模式。

除了估算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外,还要识别那些形成顶事件独立路径的最小分割集合,并计算它们对顶事件的影响。

除了简单的故障树之外,当故障树存在几处重复事件时,需要使用软件包正确处理计算,并计算最小割集。软件工具有助于保证一致性、正确性和可检验性。

故障树只能处理二进制状态(有故障/无故障)。

虽然定性故障树可以包括人为错误,但是一般来说,各种程度或性质的人为错误引起的故障无法包括在内;故障树无法将多米诺效应或条件故障包括在内。9.事件树分析①概述事件树(Eventtreeanalysis,简称ETA)是一种表示初始事件之后互斥性后果的图解技术,其根据是为减轻其后果而设计的各种系统的是否起作用。它可以定性地和定量地应用。

②用途ETA可用于初始事件后建模、计算和排列(从风险观点)不同事故情景。

ETA可以用于产品或过程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它可以进行定性使用,有利于群体对初因事项之后可能出现的情景及依次发生的事项进行集思广益,同时就各种处理方法、障碍或旨在缓解不良结果的控制手段对结果的影响方式提出各种看法。

定量分析有利于分析控制措施的可接受性。这种分析大都用于拥有多项安全措施的失效模式。

ETA可用于对可能带来损失或收益的初始事件建立模型。但是,在追求最佳收益路径的情况下,更经常地使用决策树建立模型。

注意,事件树的可能性是一种有条件的可能性,例如启动洒水功能的可能性并不是正常状况下测试得到的可能性,而是爆炸引起火灾状况下的可能性。

事件树的每条路径代表着该路径内各种事项发生的可能性。鉴于各种事项都是独立的,结果的概率用单个条件概率与初因事项频率的乘积来表示。

⑤输出ETA的输出结果包括:对潜在问题进行定性描述,并将这些问题视为包括初始事件,同时能产生各类问题的综合事件;对事项频率或概率以及各种故障发生时序和导致故障事项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估算;降低风险的建议措施清单;建议措施效果的定量评价;⑥优点及局限ETA的优点包括:ETA以清晰的图形显示了经过分析的初因事项之后的潜在情景,以及缓解系统或功能成败产生的影响;它能说明时机、依赖性,以及故障树模型中很繁琐的多米诺效应。

它生动地体现事件的顺序,而使用故障树是不可能表现的。局限包括:为了将ETA作为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一切潜在的初因事项都要进行识别。这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分析方法(如HAZOP,PHA),但总是有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初因事项。事件树只分析了某个系统的成功及故障状况,很难将延迟成功或恢复事项纳入其中。任何路径都取决于路径上以前分支点处发生的事项。因此,要分析各可能路径上众多从属因素。然而,人们可能会忽视某些从属因素,例如常见组件、应用系统以及操作员等。如果不认真处理这些从属因素,就会导致风险评估过于乐观。

1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①概述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②用途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⑥优点与局限优点: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

局限:易受评价人员主管因素影响,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11.五问法①概述五问法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中提成五个问题,然后通过对五个问题的解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的一种方法。

②用途五问法可用于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③输入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可能性、后果、原因④过程问题一: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或异常?帮助找出工作步骤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问题二:出现偏差可能造成的后果?帮助得到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后果。问题二的回答需要辨识小组在自己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不同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问题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发生一个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一个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多个原因共同导致的。问题四:如何防止该偏差、问题或异常的发生?是基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来制定安全措施。解决问题四需要考虑问题三进行,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安全措施。如果不同的原因制定的安全措施相同,需要进行合体。问题五:一旦偏差、问题或异常发生,如何减少人的伤害及损失?是基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考虑,同样也是要基于问题三进行。

制定措施需要考虑3E原则。

五问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范例参考F表2-7:F表2-7五问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参考范例问题岗位工作步骤或活动Q1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或异常(危险有害因素)Q2Q3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飞出后打伤人1、砂轮片质量差2、打磨时用力过猛3、使用切割片替代打磨片4、防护罩缺失手指被打伤1、风扇未停止,直接搬运2、风扇防护罩网孔过大打磨工件砂轮片破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搬运电风扇接触到旋转的扇叶5、打磨者前方有人Q4如何防止该偏差、问题或异常的发生(基于可能性的对策)1、采购合格品牌的打磨片2、操作时要均匀用力,严禁撞击3、打磨时使用专用的打磨片1、安装固定式的电风扇(工程技术)2、必须将电风扇关闭后进行搬运作业(教育)3、将电风扇的护罩加密(工程技术)无Q5一旦偏差、问题或异常发生,如何减少人的伤害及1、打磨机防护罩紧固,防止松脱,严禁拆除人3、打磨方向严禁朝向通道损失(基于严重性的对策)2、打磨作业时,前方严禁站⑤输出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过程表。

⑥优点与局限优点:简单,易于岗位员工操作。

局限:未考虑危险因素转变成风险的可能性。

12.池火灾事故模拟①概述池火灾事故模拟法是一种定量的事故后果预测方法,企业通过模拟液体泄漏遇点火源发生火灾事故的伤害半径,可结合企业已定的风险准则,综合判定风险的大小。

②用途池火灾事故模拟法主要用于计算化工设备设施发生液体泄漏遇点火源发生火灾事故的伤害半径。

③输入确定池火灾计算的几何尺寸和液体燃烧基本参数。

④过程(1)计算池直径根据泄漏的液体量和地面性质,按下式可计算最大可能的池面积。SW/Hmin密度(kg/m3)Hmin为最小油层厚度(m)。

最小物料层厚度与地面性质对应关系见F表2-8。F表2-8不同性质地面物料层厚度表地面性质草地粗糙地面平整地面混凝土地面平静的水面(1)式中,S为液池面积(m2),W为泄漏液体的质量(kg),为液体的最小物料层厚度(m)0.0200.0250.0100.0050.0018(2)确定火焰高度计算池火焰高度的经验公式如下:hLD42[mf/(0gD)]0.61(2)式中:L为火焰高度(m),D为池直径(m),mf为燃烧速率(kg/m2s),ρ0为空气密度(kg/m3),g为引力常数。

(3)计算火焰表面热通量假定能量由圆柱形火焰侧面和顶部向周围均匀辐射,用下式计算火焰表面的热通量:q00.25D2HCmff0.25D2DL(3)式中,q0为火焰表面的热通量(kw/m2),ΔHC为燃烧热(kJ/kg),π为圆周率,f为热辐射系数(可取为0.15),mf为燃烧速率(kg/m2s),其它符号同前。

(4)目标接收到的热通量的计算目标接收到的热通量q(r)的计算公式为:q(r)q0(10.058lnr)V(4)式中,q(r)为目标接收到的热通量(kw/m2),q0为由式(3)计算的火焰表面的热通量(kw/m2),r为目标到池火中心的水平距离(m),V为视角系数。

(5)视角系数的计算角系数V与目标到火焰垂直轴的距离与火焰半径之比s,火焰高度与直径之比h有关。2V(VV2VH)(5)(6)VHAB0.51b1s120.5A(b1/s)tan/(b1)b1s10.5a1s120.5B(a1/s)tan1/(a1)a1s1(7)(8)(9)VVtan1(h/(s21)0.5)/sh(JK)/s0.5a1a1s1Jtan0.52a1s1a1(10)Ktan1s1/s10.5(11)(12)(13)a(h2s21)/(2s)b(1s2)/(2s)其中A、B、J、K、VH、VV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引入的中间变量,π为圆周率。

局限:模型准确性跟人员的经验有关,模拟出的数据不一定准确。

13.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DOW)①概述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七版)是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危险利用逐步推算的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该法通过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提出操作过程的危险度,考虑应采取的措施;然后通过补偿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计算,从而达到预防控制的目的。

②用途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价储存、处理、生产易燃、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

③输入确定计算中需要的各种参数。

④过程确定评价单元;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按照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分别记入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表的“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栏目内;用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相乘,求取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与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Ⅰ),根据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及危险等级表确定单元的危险程度,完成单元危险度的初期评价;根据单元内配备的安全设施,选取各项系数,求出安全补偿系数;利用安全补偿系数,求取补偿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Ⅰ)′按照补偿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Ⅰ)′,确定补偿后的单元危险程度,计算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和暴露面积。

⑤输出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半径、影响面积;影响区域内财产价值;最大可能财产损失。⑥优点与局限优点:大量使用图表,简捷明了。

局限:取值范围较宽,可因人而异,适用于对系统整体进行宏观评价。

成都市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_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卷(答案)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卷(答案)单位一姓名成绩、选择题(60分,每题3分)1.《食品卫生法》开始实施的日期是D。

A1994年10月1日B1994年10月30日C1995年10月1日D1995年10月30日2.《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每A体检一次。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3.食品生产经营者开业前必须B。

A先取得工商执照再申领卫生许可证B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再申领工商执照C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再申领健康证4.强调公共饮食餐具消毒的目的是为了AA杀死餐具上的微生物B漂白餐具C防止传播肺炎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D。

A直接销售B用保鲜袋C用勺子D售货工具6.《食品卫生法》第九条中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D。

A霉变、生虫B含有毒、有害物质C掺假、掺杂D以上都是7.《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D参加。

A建筑部门B单位领导C工程师D卫生行政部门8.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A标识。

A中文B中文和英文C无具体要求D以上都不对9.《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是D。

A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工程验收B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C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D以上都是10.《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A以下的罚款A五千元B三千元C二千元D一千元11.《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A,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

A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B营业执照C卫生许可证D进货单12.《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时,查出凡患有D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A痢疾、伤寒B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C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D以上都是13.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A报告。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B公安部门C政府部门D以上都不是114.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应当采取A措施。

A立即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将病人送到医院就没事了C将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全部抛弃D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时觉得没必要15.《食品卫生法》中所指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是指A。

A一切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人B食品摊贩C职工食堂D以上都是16.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A有权检举和控告。

A任何人B政府部门C负责人17.《食品卫生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处以以下D处罚。

A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B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C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D以上都是18.《食品卫生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可以给予以下哪项处罚:AA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B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C收缴卫生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D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19.《食品卫生法》规定,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或者因其他违反本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责任。

A民事赔偿B刑事责任C民事和刑事责任D以上都不是20.《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是根据卫生许可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果,对其进行风险性分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其中食品卫生信誉度分A四个等级。

AA、B、C、DB优、良、中、差C好、较好、合格、不合格D以上都不是二、是非题、(40分,每题4分)1、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以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最多,尤以湿度高的梅雨季节为好发。

………………………………………………………………………..…(√)2、需要冷藏的熟食品,应当放冷后在冷藏。……………………………….…(√)3、低温能彻底杀灭微生物,所以冰箱可用来保鲜食品。…………………...(×)4、凡隔餐或隔夜的熟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5、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强,故卤菜间安装紫外线可杀灭熟食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6、扁豆和四季豆未炒熟煮透,可因豆中含有的红细胞凝聚素未遭破坏,而引起食物中毒。

…………………………………………………………………………….…(√)7、手外伤化脓者从事食品加工,易污染食品,导致食用者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8、只要食品中不检出致病菌,就是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

……..……(×)9、储存食品的场所可以存放个人生活用品。

A1994年10月1日B1994年10月30日C1995年10月1日D1995年10月30日2.《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每()体检一次。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3.食品生产经营者开业前必须()。

A先取得工商执照再申领卫生许可证B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再申领工商执照C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再申领健康证4.强调公共饮食餐具消毒的目的是为了()A杀死餐具上的微生物B漂白餐具C防止传播肺炎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

A直接销售B用保鲜袋C用勺子D售货工具6.《食品卫生法》第九条中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

A霉变、生虫B含有毒、有害物质C掺假、掺杂D以上都是7.《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参加。

A建筑部门B单位领导C工程师D卫生行政部门8.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标识。

A中文B中文和英文C无具体要求D以上都不对9.《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卫生监督职责是()。

A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工程验收B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C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D以上都是10.《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以下的罚款A五千元B三千元C二千元D一千元11.《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

A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B营业执照C卫生许可证D进货单12.《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时,查出凡患有()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A痢疾、伤寒B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C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D以上都是13.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报告。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B公安部门C政府部门D以上都不是314.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

A立即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将病人送到医院就没事了C将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全部抛弃D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时觉得没必要15.《食品卫生法》中所指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是指()。

A一切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人B食品摊贩C职工食堂D以上都是二、是非题、(40分,每题4分)1、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以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最多,尤以湿度高的梅雨季节为好发。..()2、需要冷藏的熟食品,应当放冷后在冷藏。.()3、低温能彻底杀灭微生物,所以冰箱可用来保鲜食品。...()4、凡隔餐或隔夜的熟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5、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强,故卤菜间安装紫外线可杀灭熟食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6、扁豆和四季豆未炒熟煮透,可因豆中含有的红细胞凝聚素未遭破坏,而引起食物中毒。.()7、手外伤化脓者从事食品加工,易污染食品,导致食用者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8、只要食品中不检出致病菌,就是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9、储存食品的场所可以存放个人生活用品。

2、食品处理区分为、、。

年月日姓名得分3、加工经营场所选址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旱厕等污染源米以上。

4、食品处理区应按照、、、的流程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在存放、操作中产生。的单一流动,并应防止5、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置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宜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各类水池应以6、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工作时宜戴。和,应设专用于标明其用途。

或9、餐饮业经营者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安全负5责任。

1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管理人员,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非题(10题)1、所有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2、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3、贮存食品的场所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4、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在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5、食品添加剂存放与其他食品原料一样。(6、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7、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9、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10、严禁无证经营及超许可范围制售食品。(6答一、填空1、2005、10、1;案2、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3、25;4、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先进先出;交叉污染;5、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独立设置;拖把;明显标适;6、清洁的工作衣帽;洗静、消毒;口罩;7、不得少于2年8、60℃、10℃;9、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全面;10、食品安全管理二、是非题1、×;4、√;7、√10、√三、问答题1、《规范》第四章、二十六条、一至八项。2、《食品安全法》二十七条2、√;5、×;8、√3、√;6、√。

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

()14、颜色奇异、味道特别的加工食品,含食品添加剂多。()1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以后,无需再进行健康检查。

(√)14、颜色奇异、味道特别的加工食品,含食品添加剂多。(√)1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以后,无需再进行健康检查。

(×)16、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17、生熟案板分开有利于防止细菌污染食品。(√)18、轻微霉变的花生米,炒熟后仍可以食用。(×)12

2.本评分实施规范共有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

3.在评分实施规范中的评审描述列中,评审单位应根据达标标准及相应评分方式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现场评审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评审采用查阅文件、现场检查、人员询问和笔试的方法进行。其中:1)参加询问、笔试人员数量(比例)与企业从业人员数(P)的关系规定如下:P≤100,抽10人;1001000,抽5%。

参加询问和笔试的人员必须包含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关键岗位作业人员。

2)设备设施、物品的抽检数量(比例)与企业现有设备设施、物品-3-(H)数量的关系规定如下:H≤10,抽100%;101000,抽5%。

5.参与笔试的所有人员的平均成绩折合成系数计入到第5要素的考核成绩。计算公式如下:第5要素的实际得分=参与笔试的所有人员的平均成绩÷100×第5要素评定得分,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6.本评分实施规范中累计扣分的,均为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止,不出现负分。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方式中加粗的内容),在该类目内进行扣分。

7.标注“”符号的项目为必须整改项。

8.本评分实施规范共计10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10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9.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等要求(见下表),并且完成必须整改项对应存在问题的整改。

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1.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未超过2人;集团公司所属成员企业80%≥60以上无死亡生产安全事故。

2.考评企业为集团公司的,所属成员企业应全体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企业达标标准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标准分值年月日到年月日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未以受控文件形式生效的,不得分;3.制度缺少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考核等任一环节内容的,扣2分;4.制度未能明确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任一环节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相应责任的,扣2分。

1.无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不得分;2.目标未以受控文件印发的,不得分;3.目标内容未包括工伤亡事故率、火灾事故率、生产经营性有责交通事故或物损事故率、安全生产责任书签约率100%、在岗员工安全教育率100%、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100%、事故隐患整改率、职业危害检测合格率100%、职业健康体检率100%等内容的,扣3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一、目标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6-5-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4.目标未按照第3条的要求制定的,每处扣1分。

1.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的,不得分;2.目标年度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任缺一项的,不得分;3.目标未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的职能制定实施计划的,扣2分;4.任缺一个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目标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的,扣2分。

1.无安全目标实施情况的检查或监测记录的,不得分;2.目标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测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扣2分;3.缺少基层及部门的目标检查、监测资料或资料填写不完整的,扣1分。

1.未按制度规定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的(含无评估报告),不得分;2.未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不得分;3.调整后的目标与指标以及实施计划未以受控文件形式印发的,扣2分;4.记录资料未按照档案管理制度保存的,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4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3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

1.未按照要求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的,不得分;2.未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的或未制订新的工作要求的,不得分;3.缺少或无会议记录的,扣2分;4.有未完成项且无整改措施的,每一项扣1分。

3二、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232.2企业主要负主要负责人全10-7-一级要素二级要素职责基本规范要求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企业达标标准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1)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应包括:(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任缺一项,不得分;2.没有履行主要职责的,每缺一项,扣3分。

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20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2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未以受控文件形式生效的,不得分;3.制度中每缺一个环节内容的,-8-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的安全生产职责。企业达标标准的管理制度。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3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2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

31.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不得分;2.未以受控文件形式生效的,不得分;3.每缺一个纵向、横向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扣2分;4.责任制内容与岗位工作实际不相符的,每个扣1分;5.没有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的,不得分。

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6分。

1.无该培训的,不得分;2.无培训记录的,不得分;3.每缺少一人培训的,扣1分;4.被抽查人员对责任制不清楚的,每人扣1分。

1.未按制度规定定期进行适宜性评审的,不得分;2.无评审记录的,不得分;3.评审、更新频次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每缺一次扣1分;4.更新后未以受控文件形式发布的,扣1分。小计30-9-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企业达标标准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未以受控文件形式生效的,不得分;3.制度中职责、流程、范围、检查等内容,每缺一项扣1分。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

建立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4保障死亡、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

4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未以受控文件形式生效的,扣2分。

1.未全员、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不得分;2.无工伤保险缴费凭证和明细的,不得分;3.未足额缴纳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扣1分。

1.有关保险评估、年费、返回资料、赔偿等资料不全的,每一项扣2分;2.受伤员工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不得分;3.受伤员工伤残等级鉴定每少一人,扣2分;-11-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4.死亡、受伤员工赔偿不到位的,不得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小计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40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缺少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要求以及部门、人员职责等内容的,扣2分;3.制度未明确主管部门的,扣2分;4.制度未以受控文件生效的,扣2分。4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各职能部门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汇总。

41.每少一个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2分;2.未及时汇总的,扣2分;3.未分类汇总的,扣2分。-12-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企业达标标准定期识别和获取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清单。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未按制度规定定期识别和获取的,不得分;2.工作程序或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每次扣2分;3.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的,不得分;4.每缺一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文本或电子版的,扣2分。

1.未培训考核的,不得分;2.无培训考核记录的,不得分;3.每缺少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2分。

1.未及时融入转化成规章制度的,每项扣2分;2.规章制度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不符的,每项扣2分;3.规章制度未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每项扣2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16分。

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24.3操作规程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84.4评估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21.未发放的,扣2分;2.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3.每缺少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1分。

1.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得分;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齐全、适用的,每缺一个,扣2分;3.内容没有基于特定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的,每个扣2分;4.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操作程序及应急处置措施,缺一项扣2分。

1.未发放的,不得分;2.规程未发放至所有岗位并在对应岗位醒目位置张贴的,每少一个岗位扣2分;3.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等资料的,不得分;4.每缺一个培训和考核的,扣2分。

1.未进行的,不得分;2.无评估报告的,不得分;-15-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企业达标标准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3.评估报告每缺少一个方面内容的,扣3分;4.评估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扣6分;5.评估周期超过每年一次的,扣6分。

1.未实行档案管理的,不得分;2.档案管理未明确归档部门、归档分类程序和手续、档案资料使用程序、更改销毁办法的,扣6分;3.每缺少一类档案,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对下列主要安全主要安全生产过生产资料进行档案管程、事件、活动、理:安全生产会议记检查的安全记录录(含纪要)、安全档案,并加强对费用提取使用记录、安全记录的有效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记管理。

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100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未以受控文件形式生效的,不得分;3.制度中应有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培训种类,缺少一类扣2分;4.有与国家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不得分。

1.未明确主管部门的,不得分;2.未定期识别需求的,扣2分;3.识别不充分的,扣1分;4.未根据识别需求结果制定培训计划的,不得分;5.培训计划应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不同岗位规定的培训内容制定,缺少一类,扣1分。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8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而上岗作业的,每人次扣2分。12-19-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未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每人次扣1分。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岗位操作人员转岗和离岗一年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未按规定对转岗和离岗人员,及停工6个月以上的复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每人次扣1分。-20-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企业达标标准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有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但未配备相应作业人员的,每人次扣2分;2.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数量配备不足的,每人次扣2分;3.无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每人次扣2分;4.证书过期未及时审核的,每人次扣2分;5.缺少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资料的,每人次扣1分。

1.未进行培训的,不得分。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421.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危害告知的,不得分;2.内容与实际不符的,扣1分;3.未提供相应劳保用品的,不得分;4.无专人带领的,不得分。-21-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24分。

未合理安排的,每处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厂址选择应遵循《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规定。

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安全顺行。

厂房的照明,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照明电气的选型与作业场所相适应:一般作业场所可选用开启式照明电气,潮湿场所应选用密闭式441.未进行照度测量的,不得分;2.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5-24-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防水照明电气,有腐蚀性场所应选用耐酸碱型照明电气,易燃物品存放场所不得使用聚光灯、碘钨灯等灯具,有限空间、高温、有导电灰尘、离地不足2.5米的固定式照明电源不得大于36伏,潮湿场所和易触及的照明电源不得大于24伏,室外220伏灯具距离地面不低于3米,室内不低于2.5米,普通灯具与易燃物品距离不得小于300毫米,灯头绝缘外壳无破损、无漏电现象。

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51.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2.依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A653)现行标准,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除本小项不得分外,追加扣除15分。

1.未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的,不得分;2.未按规定定期检查、检测的,4-25-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置防雷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

厂内休息室、浴室、更衣室应设在安全区域,各种操作室、值班室不应设在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区域。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不得分;3.防雷设施不完好的,每处扣2分。

1.休息室、浴室、更衣室有一个未设在安全区域内的,不得分;2.各种操作室、值班室设在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区域内的,不得分;3.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区域附近的各种操作室、值班室未安装相应气体报警仪的,每处扣2分;4.设置位置不符合规定每处扣1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8分。

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应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4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4-26-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GB4053.1-3)的规定。

移动梯台应符合:操作平台护栏完好符合规定,斜撑无变形,铰接可靠,防滑措施齐全、完好,轮子的限位、防移动装置完好有效,结构件无松脱、裂纹、扭曲、腐蚀等严重变形,不得有裂纹。

电气室(包括计算机房)、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装置、监视装置、灭火装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电缆穿线孔等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设置用发电机房。自备发电机不应与供电网联接,并可靠接地。柴油发电机的环境温度及柴油机的运行温度定子不得超过75℃(E级)、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4无灭火装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的,电缆穿线孔未用防火材料封堵或损坏的,每处扣2分。

431.未设置发电机房的,不得分;2.未进行验收合格就使用的扣1分;3.接地、温度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2分。-27-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转子不得超过80℃(B级)。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胶(皮)带运输机应有如下安全防护装置并确保有效:(1)防打滑、防跑偏、防纵向撕裂;(2)拉线事故开关;(3)防压料自动停车装置;(4)头轮、尾轮、增面轮及拉紧装置应有防护罩或防护栏杆。

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2分。4461.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场所,未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的,每处扣2分;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未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的,不得分;3.防爆型电气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1.应安装而未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的,每处扣2分;2.未定期进行检定的,每处扣2分;-28-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应定期检定。

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

起重机应标明起重吨位,并应设有下列安全装置:(1)限位器;(2)缓冲器;(3)防碰撞装置;(4)超载限制器;(5)联锁保护装置;(6)轨道端部止挡;(7)定位装置;(8)其他:零位保护、安全钩、扫轨板、电气安全装置等;(9)走台栏杆、防护罩、滑线防护板、防雨罩(露天)等防护装置;(10)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安全信息提示和报警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3.未张贴检定标签或标牌的,每处扣2分。

1.未进行介质名称和流向标识的,不得分;2.有一条管线不符合要求(标识颜色非规定中类、标识流向及名称错误、标识宽度、间距、位置不满足标准要求等),扣2分。

1.未标明起重吨位的,每处扣2分;2.每缺少一项安全装置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38-29-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装置;(11)滑线指示灯、通电指示灯、桥下和驾驶室照明灯等。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车间电气室、地下油库、地下液压站、地下站、地下加压站等要害部门,其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2(室内面积小于6m而无人值班的,可设一个),门应向外开。

设有集中监视和显示的火警信号。1.出口少于两个的,每处扣2分;2.门向内开的,每处扣2分。

46所有设备设施建设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10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61.无集中监视和显示的火警信号的,不得分;2.不能正常工作的,不得分;3.未进行验收合格就使用的,扣2分。

1.不符合规定的,每台扣5分;2.存在重大风险或隐患以及有关规定明令禁止的工艺、设备、设施的,除本小项不得分外,每处加扣30分。

1.有一处不符合的,本小项不得分;2.有两处不符合时,除本小项不得分外,加扣18分。-30-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企业达标标准阶段进行规范管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建立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建立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41.未建立变更管理制度的,扣2分;2.发生变更时,未严格履行变更程序的扣2分;3.未实行隐患控制的,不得分。

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中未包含目的、适用范围、人员的主要职责、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制度的执行等内容的,扣1分;3.制度未结合企业组织架构、设备设施、工艺特点等情况的,扣1分。

1.无设备设施台账或检修、维护、保养计划的,不得分;2.资料不齐全的,每次(项)扣2分。

1.未按规定对有关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检测检验检定的,不得分;2.有超期现象的,每台、套、个扣2分;3.无检测检验检定资料的,不得分;4.检测检验检定资料不全的,每项扣2分。2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

按规定对有关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检测检验检定,并归档保存有关资料。48-31-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吊车的滑线应布置在吊车司机室的另一侧;若布置在同一侧,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吊具应有专人管理,在其安全系数允许范围内使用。钢丝绳和链条的安全系数和钢丝绳的报废标准,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的有关规定。

吊运物行走的安全路线,不应跨越有人操作的固定岗位或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且不应随意越过主体设备。

设置的CO等有毒有害气体、物质报警仪应定期检验,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1.未制定吊运物行走的安全路线,不得分;2.安全路线不符合要求的(如跨越有人操作的固定岗位或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随意越过主体设备),每处扣2分。

1.未按规定设置的,不得分;2.全部未定期检测的,不得分;3.未进行定期检测或未张贴标签的,每台扣2分。

锅炉与辅机锅炉应满足:“三证”齐全;安全附件完好,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齐全、灵敏、可靠,排污装置无泄漏;按规定合理设置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给水设备完好,匹配合理;炉墙无严重漏风、漏烟,油、气、煤粉炉防爆式装置好;水质处理应能达到指标要求,炉内水垢在1.5mm以下;各类管道无泄漏,保温层完好无损,管道构架牢固可靠;其他辅机设备应符合机械安全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置、联锁装置缺失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每处扣2分;4.无安装调试、更换记录的,扣2分;5.有超压、超温等现象的,每处扣2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12分。

1.锅炉无“三证”(产品合格证、登记使用证、定期检验合格证)的,不得分;2.安全附件不完好,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不齐全、灵敏、可靠的,每处扣2分;3.排污装置泄漏的,扣2分;4.未合理设置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的,扣2分;5.给水设备完不完好,匹配不合理的,扣2分;6.炉墙严重漏风、漏烟,油、气、煤粉炉防爆式装置不好的,每处扣2分;7.水质处理未达到指标要求,炉内水垢超过1.5mm的,每处扣2分;8.管道泄漏,保温层破损,管道构架不牢固的,每处扣2分;9.辅机设备不符合机械安全要求的,每处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33-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工业气瓶应满足:储存仓库状态良好,安全标志完善,气瓶存放位置、间距、标志及存放量符合要求。各种护具及消防器材齐全可靠。气瓶在检验期内使用,外观无缺陷及腐蚀,漆色及标志正确、明显,安全附件齐全、完好。

气瓶使用时的防倾倒措施可靠,工作场地存放量符合规定,与明火的间距符合规定。

厂内机动车辆应满足: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动力系统运转平稳,无漏电、漏水、漏油。灯光电气完好,仪表、照明、信号及各附属安全装置性能良好。轮胎无损伤。制动距离符合要求。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储存仓库设置、安全设施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标准规范要求的,不得分;2.气瓶存放位置、间距、标志及存放量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2分;3.各种护具及消防器材缺失或不能正常使用的,每项扣2分;4.气瓶超期使用的、漆色及标志不明显的及安全附件不全或损坏的,每个扣1分;5.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1.厂内机动车辆全部未定期检验的,不得分;2.未定期检验的,每台扣2分;3.使用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1分。

4-34-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低压临时线路应满足:有完备的临时接线装置审批手续,不超期使用。使用绝缘良好,并有与负荷匹配的护套软管,敷设符合安全要求。装有总开关控制和漏电保护装置,每分路应装设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临时用电设备PE连接可靠。严禁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设临时线路。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无临时接线装置审批手续的,不得分;2.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设临时线路的,不得分;3.未装总开关控制和漏电保护装置的,不得分;4.临时接线装置审批手续未按《电气安全管理规程》中规定:“一般为15天,特殊情况需延长使用时应办理延期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超期使用的,每次扣2分;5.临时线路未采用橡套软线,且敷设未满足以下条件的:沿墙架空敷设时,其室内大于2.5m,室外大于4.5m,跨越道路应大于6m:临时线路与其它设备、门、窗、管道等距离应大于0.3m:沿地面敷设应有防止线路受外力损坏的保护措施,每处扣2分;6.每分路的空气开关与负荷不匹配的,每处扣2分;7.临时用电设备PE连接不可靠的,每处扣2分。

1.未依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中规定定期进行电缆线路预防性实验记录的,不得分;2.线路的安全距离不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中规定要求的,每处扣2分;3.线路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4.线路的保护装置不齐全、不可靠的,每处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低压电气线路(固定线路)应满足:定期进行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线路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线路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符合要求;线路的保护装置齐全可靠;线路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热和4-35-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渗漏油现象;电杆直立、拉线、横担瓷瓶及金属构架等符合安全要求;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晰;线路排列整齐、无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

电网接地系统应满足:电源系统接地制式的运行应满足其结构的整体性,独立性的安全要求;各接地装置的电阻检测合格;TN系统重复接地布设合理;接地装置的连接必须保证电气接触可靠;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防腐蚀,防损伤或者有附加保护措施;接地装置编号、标识明晰,定期检测报告有效,资料完整。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5.线路绝缘、屏护不良好,有发热和渗漏油现象的,每处扣1分;6.电杆直立、拉线、横担瓷瓶及金属构架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每处扣1分;7.线路相序、相色不正确、标志不齐全、清晰的,每处扣1分;8.线路排列不整齐、有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的,每处扣1分。

1.电源系统接地制式的运行不能满足《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中其结构的整体性,独立性安全要求的,不得分;2.各接地装置的电阻检测应符合要求(TN系统工作接地低于4Ω;重复接地低于10Ω;TT系统工作接地低于4Ω),不合格的扣2分;3.TN系统重复接地布设未按《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中规定的,扣2分;4.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防腐蚀,防损伤或者有附加保护措施),扣2分;5.接地装置编号、标识不明晰,未定期检测的,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36-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金属切削机床应满足:防护罩、盖、栏应完备可靠;防止夹具、卡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完好;各种限位、联锁、操作手柄要求灵敏可靠;机床PE连接规范可靠;机床照明符合要求;机床电器箱,柜与线路符合要求;未加罩旋转部位的楔、销、键,原则上不许突出;备有清除切屑的专用工具。

冲、剪、压机械应满足:离合器动作灵敏、可靠,无连冲;制动器工作可靠;紧急停止按钮灵敏、醒目,在规定位置安装有效;传动外露部分的防护装置齐全可靠;脚踏开关应有完备的防护罩且防滑;机床PE可靠,电气控制有效;安全防护装置可靠有效,使用专用工具符合安全要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

1.安全防护装置不可靠2.紧急停止按钮不灵敏、不醒目,且未在规定位置安装4-37-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求;剪板机等压料脚应平整,危险部位有可靠的防护。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砂轮机应满足:安装地点应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砂轮机的防护罩应符合国家标准;档屑板应有足够的强度且可调;砂轮无裂纹无破损;托架安装牢固可调;法兰盘与软垫应符合安全要求;砂轮机运行必须平稳可靠,砂轮磨损量不超标,且在有效期内使用;PE连接可靠,控制电器符合规定。

工业机器人应满足:装有限位装置,在额定负荷、最高速度和最大伸长量时使机器停止;采用手动操作时,运动时速应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

砂轮机安装地点不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

移动电气设备应满足:定期对绝缘电阻进行检测,绝缘电阻应小于1兆欧,电源线应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橡胶电缆,无接头,不得跨越通道,绝缘层无破损,长度不得超过5米,PE线连接可靠,防护罩等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

电源线未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橡胶电缆,有接头,绝缘层破损,长度超过5米,跨越通道2-39-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完好,无松动,开关可靠、灵敏,与负载匹配。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电气设备(特别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和电线的金属保护管,应有良好的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

传动部位应按照如下情况,设置防护罩、盖或栏:(1)以操纵人员站立平面为基准,高度在2米以下的外露传动部位;(2)旋转的键、销、楔等突出大于3毫米的部位;(3)产生切屑、磨屑、冷却液等飞溅,可能触及人体或造成设备与环境污染的部位;(4)产生射线或弧光的部位;(5)伸入通道的超长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

4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4-40-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工件;(6)超长设备后端300毫米以上的工件;(7)容易伤人的设备往复运动部位;(8)悬挂输送装置跨越通道的下部;(9)高于地面0.7米的操作平台。

危险化学品库应满足:库房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库内有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进行分类、分区、分库储存。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8分。

各联锁、紧停、控制装置灵敏可靠存在重大风险或隐患以及有关规定明令禁止的工艺、设备、设施的,本小项不得分外,追加扣除48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16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4按检(维)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检(维)修。

61.设备设施检维修前未制定检维修方案的,每次扣2分;2.检维修方案未包含作业行为危险性分析、控制措施的,或危险分析与控制措施无针对性的,每处扣2分;3.在检维修过程中未执行隐患控制措施的,扣2分;4.未进行监督检查的,扣1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8分。

1.未按计划检(维)修的,每项扣2分;2.未进行安全验收的,每项扣2分;3.检(维)修方案未包含作业危险分析和控制措施的,每项扣2分;4.未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现场安全交底的,每次扣2分;5.失修的,每处扣2分;检(维)修完毕未及时恢复安全装置的,每处扣2分;6.未经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同意-43-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就拆除安全设备设施的,每处扣2分;7.安全设备设施检(维)修记录归档不规范及时的,每处扣2分;8.检(维)修完毕后未按程序试车的,每项扣2分;9.现场有设备设施带病运行的,每处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6.3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拆除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41.安全设备设施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的,不得分;2.检修拆除未采取切实可行的临时安全措施的,扣2分;3.检修后未立即复原的,扣2分。

6建立设备设施验收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4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未包含责任部门、职责、程序、验收、拆除及报废基本条件等-44-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内容的,任缺一环节扣2分。

3.制度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扣2分。

1.未进行验收的(含其安全设备设施),每台扣2分;2.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每台扣1分。

1.未按规定进行的,不得分;2.涉及到危险物品的生产设备设施的拆除,无危险物品处置方案的,不得分;3.未执行作业许可的,扣2分;4.未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的,扣2分;5.资料保存不完整齐全的,每项资料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小计7.1生产七、现场作管理业和生安产过全程控制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按规定对设备设施进行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按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报废或拆除。64260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企业未对生产作业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每处扣5分;2.分析和控制措施与企业生产作业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每处扣5分。

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不得分。20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4-45-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有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的,不得分;2.未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的,不得分;3.无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的管理规定,或现场未设置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等警示标志,不得分;4.安全路线设置不合理不畅通,宽度低于1.5m,不能到达区域安全出口等,一处扣2分。

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

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21.未按规定设置的,一处扣1分;2.应急照明不能正常使用的,每处扣1分。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8分。4441.无该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中未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内容的,扣1分。-46-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企业达标标准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

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缺少一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的,扣1分;2.制度中未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内容的,或与实际情况不符,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261.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没有实施作业许可的,每次扣3分;2.许可手续不完备的,每次扣2分;3.作业许可没有包含危害因素分析或安全措施的,每处扣2分;4.危险性作业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每次扣2分;5.作业许可证中的危害因素分析不到位或安全措施无针对性的,每处扣2分;-47-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6.未按作业许可证中的要求进行作业的,每次扣2分;7.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无专人负责的,每次扣3分。

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12分。

1.每缺一类风险和隐患辨识的,扣10分;2.缺少控制措施或与企业作业行为、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不相符的,每类扣5分;3.作业人员不清楚风险及控制措施的,每人次扣5分。

1.未执行的,不得分;2.未挂操作牌就作业的,每处扣10分;3.操作牌污损的,每个扣5分;4.每少一个操作牌的,扣5分。

1.无发放标准的,不得分;2.发放标准不符合《个体防护装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7.2作业行为管理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20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

20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20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8-48-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应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备选用规范》(GB/T11651)等标准规定的,每项扣4分;3.未及时发放的,不得分;4.购买、使用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分;5.员工未正确佩戴和使用的,每人次扣4分。

1.在易燃易爆区动火,或设备需要动火检修时,未移到动火区进行的,不得分;2.动火作业无监护人或安全措施不全的,每次扣5分。

1.未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或者有毒物质的浓度未能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不在18%~22%(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2.监护人少于2人,或者未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或者检修人员不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3.设备内照明电压大于36V,或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大于12V的,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在易燃易爆区不宜动火,设备需要动火检修时,应尽量移到动火区进行。

在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检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有毒物质的浓度应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应在18%~22%(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2)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应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检修人员应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3)设备内照106-49-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1)拉闸断电,并采取开关箱加锁等措施;(2)验电、放电;(3)各相短路接地;(4)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2分。6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1分。6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4-50-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企业达标标准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不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如警示标志和安全色的规格、样式、颜色、位置不正确或不明显,或与实际存在的危险因素不相符等,每处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67.3警示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特种设备、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标识及警示标志。

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设备裸露的运转部分,应设有防护罩、未按规定设置标识及警示标志的,每处扣2分。

441.未按规定在作业现场设置围栏、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的,每处扣2分;2.设置不规范的,每处扣1分。4未设置或设置不满足要求的,每处扣2分。-51-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吊装孔应设置防护盖板或栏杆,并应设警示标志。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4煤气容易泄露和积聚的场所,应设醒目的警示标志。

1.未设置的,每处扣2分;2.设置的警示标志不符合《安全标志》(GB2894)要求的,每处扣2分。

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未明确双方权责或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不得分。

1.无审批和验收报告的,不得分;2.未对变更导致新的风险或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的,每项扣1分。

1.未经书面同意就变更的,每处扣2分;2.重大变更(如改变安全设施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项目规模、工艺、设备、原料等发生变化的)未及时备案的,每次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67.5变更对变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变更安全设施,在建设阶段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在投用后应经安全管理部门书面同意。重大变更的,还应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66小计八、隐患8.1排隐患查排查和治230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2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不符的,扣2分。

1.无隐患汇总登记台账的,不得分;2.无隐患评估分级的,不得分;4-54-一级要素理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施。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3.隐患评估分级错误的,不得分;4.隐患登记档案资料未包含:隐患汇总登记台账,隐患排查、报告、举报记录,隐患治理方案、计划、过程、验收等环节资料的,每处扣2分。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企业达标标准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未按方案排查的,不得分;2.有未排查出隐患的,每处扣2分;3.排查人员不能胜任的,每人次扣2分;4.未进行汇总总结的,扣2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8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隐患排查范围每缺少一类,扣3分。

88.2排查范围与方法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101.各类检查缺少一次的,扣2分;2.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检查,每缺少一类检查表的,扣2分;3.检查表内容与企业组织机构、责任体系、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岗位设置及设备设施等不符的,每一个扣4分;4.检查表无人签字或签字不全的,每次扣4分。-56-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企业达标标准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无该方案的,不得分;2.方案内容不全的,每缺一项扣3分;3.隐患整改措施未结合企业设备设施状态、工艺程序等实际情况制定的,扣3分;4.隐患治理工作未形成闭路循环的,每项扣3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208.3隐患治理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1.未进行辨识、评价、分类、分级的,不得分;2.未按制度规定严格进行的,不得分;3.辨识和评估内容与企业生产设施或场所不相符的,辨识选用方法、计算过程错误的,每处扣2分。

1.无重大危险源档案资料的,不得分;2.档案资料未包含:辨识、分级记录,危险源基本特征表,涉及的所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8.4预测预警8小计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804九、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109.2登记建档与备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6-58-一级要素二级要素案基本规范要求案。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其他文件、资料等,每处扣2分。

计量检测用的放射源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对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44201.未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的,不得分;2.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全的,每项扣2分;3.有重大隐患或带病运行,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除本小项不得分外,加扣60分。-59-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1.未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的,不得分;2.检查未签字的,每次扣2分;3.检查结果与实际状态不符的,不得分。

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2.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规规定不一致的,扣1分。

1.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2.一年内有新增职业病患者的,本二级要素不得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66小计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建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604十、职业健康10.1职业健康管理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2)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4-60-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业场所不得住人;(3)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4)职业危害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所有产尘设备和尘源点,应严格密闭,并设除尘系统。作业场所粉尘和有害物质的浓度,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的规定。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每1~2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危害体检,体61.产尘设备和尘源点未封闭的,每处扣4分;2.产尘设备和尘源点没有设除尘系统的,或除尘系统未正常使用的,扣4分;3.作业场所粉尘及有害物质的浓度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规定的,每处扣4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12分。

1.未定期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不得分;2.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未定期检测的,不得分;3.检测的周期、地点、有毒有害因素等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1分;4.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未公开公布的,不得分;5.检测结果未存档的,一次扣1分。

1.无报警装置、缺少报警装置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扣1分;2.无应急预案的,扣1分;3.无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的,扣1分。

1.未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的,扣2分;2.未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的,扣1分;3.产生粉尘、毒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没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3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

2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必要的泄险区。

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46-63-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措施。产生粉尘、毒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

多尘、散发有毒气体的厂房或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1.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无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的,扣2分;2.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未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监测仪表或者工作信号的,每处扣1分;3.维护和检修放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器和设备的人员未配备个人专用防护器具的,扣1分。

1.无确保放射源不致丢失的措施的,扣2分;2.可能受到射线危害的有关人员未配带检测仪表的,扣1分;3.未检测和统计、建档的,扣1分。4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检测、计量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有确保放射源不致丢失的措施;(2)可能受到射线危3-64-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害的有关人员应配带检测仪表,及时检测和统计、建档,以控制其接受剂量不超标。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对现场急救物品、设备和防护用品等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校验其性能,确保发生事故时可靠有效。

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待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21.未定点存放,或存放地点不安全、不便于取用的,扣1分;2.无专人负责,并定期检验和维护的,扣1分。421.急救药品失效未更换的,扣2分;2.设备和防护用品无检维修记录的,扣2分;3.现场急救物品、设备和防护用品未进行定期校验,或结果不合适规定,并未及时更换的,不得分。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60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未明确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或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应急队伍的建立与训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培训、演练与修订,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装备与保障措施等内容的,扣2分。

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企业达标标准建立与本单位生产安全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未建立队伍或指定专兼职人员的,不得分;2.队伍或人员未经应急救援知识技能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不得分。

1.无训练计划和记录的,不得分;2.未定期训练的,不得分;3.未按计划训练的,每次扣1分;4.训练科目未包括体能、技能、专业知识等内容的,每项扣1分;5.救援人员不清楚职能或不熟悉救援装备使用的,每人次扣1分。

1.无完整预案的,不得分;2.应急预案的格式和内容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的,不得分;3.无重点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方案或措施错误的,不得分;4.未在重点作业岗位公布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的,每处扣2分;5.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不熟悉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的,每人次扣2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4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2211.2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2-68-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建立火灾、爆炸和毒物逸散等重大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未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不全的,不得分;2.专项预案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每一个扣1分。

1.未进行备案的,不得分;2.未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的,每个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2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2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11.4应急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培训、演练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企业应按规按应急预案的要定建立应急设求,建立应急设施,施,配备应急装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备,储备应急物应急物资。

资,并进行经常对应急设施、装性的检查、维护、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保养,确保其完的检查、维护、保养,好、可靠。

确保其完好可靠。

企业应组织制定应急预案演生产安全事故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急演练,并对演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练效果进行评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估。根据评估结案演练,每半年至少21.未定期评审或无有关记录的,不得分;2.未及时修订的,不得分;3.未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的,每缺一项,扣1分;4.修订后未正式或培训的,扣1分。

每缺少一类的,扣1分。21.无检查、维护、保养记录的,不得分;2.每缺少一项记录的,扣1分;3.不完好、可靠的,每处扣1分。

1.无演练计划的,不得分;2.未按计划进行演练的,不得分;3.无应急演练方案和记录的,不得分;24-69-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企业达标标准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4.演练方案简单或缺乏执行性的,扣2分;5.高层管理人员未参加演练的,每次扣2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8分。

1.无评估报告的,不得分;2.评估报告未认真总结问题或未提出改进措施的,扣1分;3.未根据评估的意见修订预案或应急处置措施的,扣1分。

1.未及时启动的,不得分;2.未达到预案要求的,每项扣1分。

1.无应急救援报告的,不得分;2.未全面总结分析应急救援工作的,每缺一项,扣1分。

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规定不符的,扣1分;3.制度中每缺少一项内容的,扣1分。

1.有一次未到现场组织抢救的,不得分;2.有一次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扩大的,不得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

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或其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4-70-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1.未及时报告的,不得分;2.未有效保护现场及有关证据的,不得分;3.报告的事故信息内容和形式与规定不相符的,扣1分。

1.事故发生后,无调查报告的,不得分;2.未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的,不得分;3.调查报告内容不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的,每处扣2分;4.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结果、整改措施等文件资料未整理归档的,每次扣2分。

1.事故发生后,未统计分析的,不得分;2.统计分析不符合规定的,扣1分;3.未向领导层汇报结果的,扣1分。

1.未进行回顾的,不得分;2.有关人员对原因和防范措施不清楚的,每人次扣1分。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3212.2事故调查和处理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进行回顾、学习。33-71-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企业达标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方式(必须整改项用“”标出)自评/评审描述实际得分小计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的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测量评估应得出可量化的绩效指标。

通过评估与分析,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并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201.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2.制度中每缺少一项要求的,扣1分;3.制度与实际不符的,扣1分。2十三、绩效评13.1定绩效和评定持续改进1.未进行讨论且未形成会议纪要的,不得分;2.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未纳入下一周期实施计划的,扣1分。

2-72-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达标标准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评定报告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

1.评定周期少于每年一次的,不得分;2.无评定报告的,不得分;3.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和参与的,不得分;4.评定报告未形成正式文件的,扣2分;5.评定中缺少元素内容或其支撑性材料不全的,每个扣2分;6.未对前次评定中提出的纠正措施的落实效果进行评价的,扣2分。

1.未纳入年度考评的,不得分;2.评定结果纳入年度考评每少一项的,扣1分;3.年度考评每少一个部门、单位、人员的,扣1分;4.年度考评结果未落实兑现到部门、单位、人员的,每项扣1分。

THE END
1.空中交通管制员考试:空中交通管制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必看...118、单项选择题 B、C类空域内,同航迹同高度目视飞行航空器,应当从前面航空器的右侧,保持()米以上的侧向间隔超越。 A.300 B.400 C.500 D.450 点击查看答案 119、单项选择题 目视飞行直升机使用同一起飞着陆区起飞、着陆时,最低间隔标准应当符合如下规定:先起飞、着陆的直升机离开起飞、着陆区之前,后起飞的直...http://www.91exam.org/exam/87-3960/3960907.html
2.国际机场使用手册3.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管理规则(2017).pdf3-1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使用手册 本规则所指机场运行企业包括从事航空地面客货运输、机务维护、航空器 及机坪场道清洁、航空配餐、油料供应以及航空货站等业务的企业。 本规则所指驻场单位是指长期或临时驻重庆江北机场为机场提供服务,合 作的单位或组织。包括口岸联检单位、空中管制服务、油料保障、航空运输企 业或代理...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08/8117126031004116.shtm
3.先进班组的事迹材料范文(通用34篇)公司每天用餐人数达700-800人,另外还包括一个客饭小餐厅,员工餐厅实行配餐制,午餐用餐人数多时间短,在45分钟内分三批集中供餐,工作量大,要求供餐速度快、...20xx年4月22日早班临近下班时,他发现工作面运输机机尾有余链,电机明显出现变音,他立刻用喇叭喊话把采煤机停下,把运输机上炭甩空,凭多年检修经验,他果断...https://www.pxwst.com/a/190925.html
1.配餐运输机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适用于卫生程度要求较高的快餐工厂、企事业食堂、食品工厂等进行配餐作业,食品食器传送等领域。 产品参数 名称产品型号外形尺寸mm台面板宽输送带规格mm线速度电功率 配餐运输机XYPC-55000x750x800700mm580x3xL2.7-13.5m/min0.55kW XYPC-7 7000x750x800 ...https://www.xiangying.cn/Products/ysj.html
2.防尘措施范文10篇(全文)皮带运输机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其中包括矿石运输、煤矿采掘、水泥、火力发电等粉料或者碎石物料等相关行业。作业场所的皮带运输段如果比较长, 那么空间内部的粉尘污染情况会非常的严重。为了能够将皮带运输设备的粉尘问题加以解决, 首先应对运输设备的粉尘产生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分析出尘源的控制措施, 这样才能很好地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prdw2ys.html
3.防尘十条措施(精选8篇)综放工作面具有尘源多、产尘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有效地降低产尘量除了实施煤层注水和采用低位放顶煤支架外, 还要对产尘点进行广泛的喷雾洒水。综放工作面产尘点主要有放煤口、支架之间、转载点、破碎机出口、煤仓、溜煤眼及运输过程等处产生的粉尘, 对以上产尘点实施喷雾洒水。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38jn5qh.html
4.《食品营养与配餐》课程作品设计书.doc( )支架顶梁与顶板需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小于7°。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 )当采高超过3米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X光机操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附件二中所列物品及打火机、火柴等,告之不予携带; A. 《民用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规则》 B.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https://www.shuashuati.com/ti/0cb3179a7d2a4250ad9da462d8e9d2bc.html?fm=bd347675172b9f4f90af7f316dbc59d83b
5.项目先进事迹材料范文(通用11篇)在这种情况下,xx总能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与实际工作做到有机结合。20xx年,公司新引进了一台立式自动焊机,由于缺少相应的配套设备,针对运输机中部槽...现在她仍然坚持每天两小时的工余时间,正在自学营养配餐学。 多年来的艰苦磨炼不但使xx学会了把常规菜肴做优、做精、做细,做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香的...https://www.yjbys.com/shijicailiao/4336911.html
6.配餐输送线价格,产品报价该机是采用无极调速方式,使皮带传送进行配餐作业,或直接传送食物的专用设备。适用于快餐工厂、企事业食堂、食品工厂等进行配餐作业和传送食物时使用。 一、 结构特点 该配餐运输机的皮带托板、骨架均采用*不锈钢制成,结构美观、紧凑、强度好,永不锈蚀。与食物接触的传输带采用食用合成胶带,能够耐温(150℃以下)、耐酸...https://wap.21food.cn/baojia/84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