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Chinacreativechallengescontest
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
参赛简章(免费参加)
各参赛院校: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项,也是我国数字艺术设计创意及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大赛皆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赛事力争引领学科发展、优化专业建设、成为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一、活动宗旨
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展示数字艺术与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传播数字艺术设计、数字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最新理念。
二、大赛主题:创艺、创新、创产、创界
三、组织机构
1.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支持单位: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空间显示分会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工作委员会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电子竞技专业委员会
2.大赛设立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大赛各项组织工作;
3.大赛设立国赛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作品评审工作;
5、大赛设立国赛学术委员会,引领高校学科建设、专业提升、人才培养;
6、大赛设立产业委员会,负责创意成果的产业转化;
7、大赛设立高校联席委员会,负责大赛的定位、方向把控;
8.大赛在全国设立30个省赛区(详见下面“各省分赛区一览表”),各省级赛区设立分赛区组委会及专家委员会,负责本省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省赛作品推优、评审等。
四、征稿对象
五、作品要求
(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作品题材不限,须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一)大赛获奖作品公示与真伪查询平台:
(二)各省分赛区一览表:
省份
院校
负责人
职务
联系人
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张旗
院长
夏航
13611279324
3236995396@qq.com
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张爱民
副院长
张小华
15100137731
hbsd3c@sina.com
黑龙江
哈尔滨师范大学田家炳
传媒文化教育中心
哈尔滨石油学院艺术学院
王伟健
主任
贺楠
13936413917
877784297@qq.com
吉林
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梁岩
刘丽
13944006618
zghcyjl@126.com
辽宁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王亦飞
王丹
张云辉
邹雅琢
15842605059
13942805768
83829609@qq,com
天津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钟蕾
罗京艳
13662039864
642263535@qq.com
山东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刘昂
韩晓
15665774000
sychuanmei@126.com
山西
山西传媒学院动画学院
隋津云
李晓寒
18003431245
ZGhcydc_sxsq2021@163.com
河南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魏小杰
严琰
18937120009
zzu_msxy@163.com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动漫研究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朱明建
周艳
杨林通
18164011637
yanglt_1990@163.com
湖南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王健
王龙
18684919590
32181878@qq.com
浙江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丁海祥
湛胜平
15757163101
476171829@qq.co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汪军
蒋正清
13817797861
hlyssm@126.com
江苏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盛瑨
周剑
13951970644
1767520481@qq.com
江西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康修机
书记
刘颖
18855776218
1679620047@qq.com
福建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陈其端
刘冰
15980901517
jmuhcy@163.com
广东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设计学院
广东开放大学动漫学院
陈赞蔚
动画专业负责人
杨子
18924253214
AzureSky1000@qq.com
海南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唐丽春
甘泉
13198988101
991361@hainanu.edu.cn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刘涛
杨家明
13627739069
gxnusod@163.com
贵州
贵州师范学院
杨波
潘健强
15285086694
gz3ccontest@163.com
青海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部
秦彩宁
副部长
雷君一
15297167775
1158146462@qq.com
内蒙古
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
高鹏
王方雷
15904715115
1961244314@qq.com
安徽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
安徽艺术学院教务处
罗耀东
刘勇
副处长
叶明胜
15856956603
ahua_3c@126.com
四川
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
郭道荣
张娟
许志强
15001008080
cdgoods@163.com
重庆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
全媒体艺术传播研究院
殷俊
郭本玲
13635491301
441680804@qq.com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许佳
李丹
13354606050
905829@qq.com
甘肃
兰州文理学院数字媒体学院
李恒杰
黄珍
13919350055
szmtxy@luas.edu.cn
马国俊
18919292699
陕西
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周著
党委书记
祝瑜
13772506313
824603568@qq.com
宁夏
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苏冠元
郝红杰
13709504484
nxhcy2021@163.com
新疆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李青林
马晓亮
舒梅娟
18909936943
17709936379
277120500@qq.com
(三)大赛咨询:
(请于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30拨打咨询)
七、组别设置
1、视觉传达类:
2、产品造型类:
(1)各类产品造型、服装服饰配饰、玩具、手办、教育产品、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
3、漫画插画类:
漫画、插画、绘本、IP形象、游戏角色、卡牌、吉祥物等
在漫画与插画学习和创作过程中艺术灵感的揣摩和捕捉、绘画技能的生长和变化、绘画表现的可能性与多样性的探索。
4、空间设计类(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
物理空间,非物理空间的创意设计。空间MAPPING、环艺设计、景观设计、数字展览、数字展演、数字展示、雕塑作品、装置等均可。
例如现实与虚拟的办公、家居、文化和休闲空间设计(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商业(商业街区、商场专卖)空间结构、灯光设计、装修、软装(窗帘,摆件,挂画,灯具,花艺等)、特殊空间体还需要道具设计(如陈列道具等),空间设计注重动静结合,运用幻灯,全息摄影,镭射、录像、电影、多媒体等虚拟现实技术,造成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展示环境,具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5、文化遗产保护类(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承办):
A、传统文化保护设计:设计展板+模拟动画视频;
B、文物与修复:实物+实物视频(包含修复过程);
C、文化遗产衍生产品:设计(实物)展板+视频(模拟动画或者实物)
6、动画影片类(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
不限主题与制作手段、动画短片,动画电影
以动画制作剧情、人物塑造、叙事、色彩、音乐风格、视觉追求、镜头画面、视听、拍摄剪辑手法、音响及音效等,动画影片制作旨在培养动手拉片、阐述段落视听特点的能力,掌握经典影片创作风格及规律,例如同学们看过的《功夫熊猫》《海底总动员》;勇于探索新动画风格的《埃及王子》;开创动画新时代的《玩具总动员》;美国定格动画另类黑色经典的《圣诞夜惊魂》;颠覆超越经典的《怪物史莱克》;冰川时代的温情戏剧《冰河世纪》,激发想象力和专业创作力,在创作中学习和了解优秀动画范本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为专业动画勇于创新和提高竞争力大有益处。
7、短视频类(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承办):
微电影、各类叙事性短视频、纪录片、剧情片、宣传片、艺术片、实验片等)。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几分钟到30分钟不等」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的新形态、新业态,即新媒体电影,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行,进行付费点播。
8、数媒交互类(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承办):
交互设计、交互装置、交互绘本、应用工程动画、其他交互数字内容、各类游戏、电竞等均可。
作品要求:运用数字特效技术使得众多高难度、普通拍摄无法完成的镜头得以实现。由此数字交互技术得以广泛使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等高级技术形式对影像进行加工处理、合成、修复、生成等特殊先进技术;由数字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机生成影像技术和数字影像合成技术三种技术构成,从创作、策划到前期的摄影、置景、道具,到后期的合成、剪辑等,能创造出许多我们未曾见过的画面,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新奇震撼体验。数媒交互,围绕用户体验而衍生的新型服务互动类设计,涉及移动设备、网站平台、软件平台、智能电视等行业,数字生活对数媒交互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职业前景和就业越来越宽广,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和交互方式越来越多,交互设计远非仅仅文字和图片,而是负责创建在屏幕上的所有元素,用户会触摸,点按或者输入,使交互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常见的交互型媒体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交互式视频学习系统等。
9、8K影像类(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承办):
10、社会创新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承办):
生态危机创意、未来生活创意、绿色低碳环保等,作品形态不限。
创”是一个动词,“新”是一个形容词,始终要比上一次要有新的东西,把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变成“创新”的时候,发现更多的技术可能性,将应用创新定义为源于社会需求、是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置身当前应用环境的变化,社会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全民参与创意提出到技术研发、验证与应用的全过程。发现并解决当前社会的现实与潜在需求,通过作品映射,推动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价值的创新应用、人性化设计和安全可靠创艺;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11、数字摄影类(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承办):
作品为2022年6月30日以后创作的作品。同一件作品只能报送一个类别。
A、艺术类:是指为表达审美意趣、倾诉主观情感而创作的摄影作品。题材可涵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人物、静物、动物和植物,也包括创意影像、观念影像、实验性影像等。对创作技法不作限制。如有需要每件作品除标题外,可有不超过200字的简要说明。
的商业拍摄项目。鼓励新的创意及新的后期处理技法的应用。
作品要求:、
1、报送作品题材、体裁和风格不限,黑白、彩色均可。鼓励新观念的作品参赛,谢绝纯粹用电脑软件制作合成的作品参评,以便于跟其他组别区分。
2、报送作品是否必须相机拍摄(含手机)。
3、每位投稿人最多限投三件作品(组照为一件),组照每组限4-8幅,由作者在作品上编好序号并排好组照中单张照片的顺序。
4、来稿只收电子文件,不接收纸质照片。作品长边不低于1920像素,不高于4096像素的高质量JPG格式,单张照片文件大小限8兆以内。
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已经成为常态。本组别征集的是运用新技术创意衍生的创新创艺作品,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融合的创意作品,各类视频特效、沉浸式特效、数字光影、建筑景观漫游、GIF动画等、数字舞美、数字舞台、模拟训练、虚拟演出等,作品形态不限。
13、中国风创艺类: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作品具备中国文化特色、具有中国文化符号、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具有高度中国特色的视觉识别度、引领与流行并存的创作皆可、作品形态不限。
14、元宇宙未来艺术类(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承办):
A、XR(VR、AR、MR):进行XR数字内容视觉设计,用3R技术进行观念表达的艺术创作
B、数字人:数字人写实形象、虚拟人风格形象、符号化角色形象
C、可视化艺术:实验影像、生成艺术、数据可视化
D、加密艺术:数字资产加密、数字绘画加密、数字摄影加密、数字影像加密
E、科幻艺术:对未来科技与艺术生活的描述。
F、学术理论:结合当前新技术、以及元宇宙发展态势,以“元宇宙理念下的艺术与创新设计”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展开学术理论交流,为未来艺术的发展建构理论基础
15、交通艺术设计类(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
A、桥梁艺术B、服务区创意C、交通环境景观艺术D、交通文化产品F、交通智能化
作品要求:设计作品紧扣交通类艺术设计主题,创意独特、设计合理、具有艺术设计前瞻性和设计独创性。模型设计合理,展示效果好,渲染精美。
作品文件:提交全套设计方案展板、不小于A3幅面、300dpi、JPG、RGB\CMYK,同一作品展板数量不限,内容应包含作品名称、设计效果图、分析图、设计说明等。也可以是实景照片、实物摄影等。打包工程文件(含贴图、模型、材质文件、渲染效果图)。如作品有漫游动画展示,可提交视频,mp4格式。视频文件不超过500MB。展示海报:将作品修改为A3幅面(297mm×420mm)、竖版、300dpi、JPG、RGB\CMYK,用于获奖作品集制作,巡展等展示作用。(视频文件不超过500MB,图片文件不超过10MB)
16、服装服饰类:
作品要求:整体设计符合大赛主题,设计风格不做限制,可自由发挥。结合当前最新国际流行色彩、设计手法、创新工艺进行创作,手绘、计算机绘图表现均可,作品突出原创性、时尚性,作品需带有设计亮点,在深度理解主题内容基础上,需着重突出艺术创意。
作品文件:系列设计至少包含5件套服装单品,展示正面效果图,可加入帽子、围巾、袜子、鞋、包等配饰丰富搭配效果,能清晰展示上身效果或者场景效果,配以设计创意、设计灵感讲解介绍,并附清晰的面料图片、辅料小样照片(30mmx30mm),正面、背面款式图。作品须有搭配呈现以及搭配氛围展示,有助于更全面地展示作品,让评委和导师更深入了解整体设计创意。
作品文件:提交效果图,电子版图片的要求为:A3大小(297mmx420mm)、横版构图、300dpi/inch、JPG格式,文件名不要出现任何作者姓名等信息,文件右下方请标注:组别+系列+作品名称。
17、思辨艺术类:
艺术疗愈、艺术哲学、艺术反思、实验艺术、观念艺术、人文艺术。
作品要求:通过作品的艺术表达,探讨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思考,捍卫真理,探索前沿艺术理念和作品形态,摒弃伪潮流与网络暴力,重塑完整的美学价值判断。在当代科技人文语境下,引导公众树立更为宏大的人生观,构建公众独立的思辨意识。深度追问自我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等议题,实现艺术表达对智能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的引领作用。
八、提交要求(写清具体组别):(作品作者最多不能超过8人,指导教师最多不能超过3人,超过人数限制,组委会有权按顺序保留排名前的作者和指导教师)
(一)所有图片类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手绘、计算机绘图均可,图片为JPG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图片大小控制在5M/张以内;
(二)图片内容应包括产品设计效果图、产品三视图、细节图、应用场景图、设计说明等,设计说明阐述与设计图稿相结合,保证图片内文字的可辨识度;
(三)参赛作品设计说明包括:创意理念、设计目的、定位、目标用户、使用模式等。
(四)所有动态作品需有成品提交,动态类作品请截图四张,放在提交作品文件夹里一起提交。视频成品为MP4格式,清晰度要求:1080P(1920*1080),编码格式:H.264,配备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评奖时无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
(五)配以word或者PPT文档辅以说明,文档内包括剧本、创作背景、脚本、主题、分镜(若有);
(六)交互作品要求提交300字以下作品说明,高保真文件和可交互的demo;
VR作品要求提交300字以下作品说明,1080p正常视角录屏,其中全景vr同时提交360度全景视频文件,实时渲染vr提交可执行文件。高保真文件可以是设计图稿,可执行demo文件用H5或者apk。
九、大赛赛制:大赛主要采用校级筛选(学校不统一组织的,学生可自行投稿)、省级推优、全国评比的三级赛制(教师单元作品直接进入全国评比环节)。校级筛选由指导老师把关报送,省级推优由分赛区组委会组织分赛区专家委员会成员,对作品进行初选,将入选作品提交到国赛组委会;全国评比由国赛组委会组织全国权威专家,对作品进行打分评审后,获奖名单公示一周后,正式公布国赛获奖名单;省级评比由分赛区组委会组织分赛区权威专家,对其余推优作品进行打分评审后,获奖名单公示一周后,正式公布省赛获奖名单。
学生获奖:
教师获奖:
1.教师不能在学生单元投稿;
2.获奖比例为总作品量的30%(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3.投稿作品提交到peixun3000@163.com。
优秀指导教师获奖:(以下二个条件缺一不可)
1、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参赛的作品必须在国赛中获奖(获奖等级不限);
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参赛的作品必须在省赛中获奖(获奖等级不限)。
2、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参赛的作品总数量在60件以上;
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参赛的作品数量在40件以上。
(请提醒学生:填写承诺函时,一定填写指导教师姓名,不要有错别字)。
优秀组织获奖:国赛优秀组织奖,参赛院校全部投稿数量200件以上;省赛优秀组织奖,全部投稿数量在150件以上(学校名称统一填写,避免数据默认成2个或多个学校)。
突出贡献奖:为大赛宣讲超过三所院校(和他人不重复)的老师(包括线上宣讲)。
2、网站投稿:请按组别把作品上传至大赛平台:仚仚-共享艺术www.1xianxian.cn
扫码可观看作品上传攻略:
分赛区评奖:各分赛区请在2023年7月20日之前将评选出的作品提交至国赛;
总赛区评奖:2023年7月26-28日;
一等奖答辩:2023年8月2-5日(地点、答辩方式待定);
最终获奖名单公布:2023年8月25日之前。
十一、参赛注意事项(非常重要,请仔细阅读):
(三)参赛作品必须是赛程内创作、未公开发表的,大赛不接受其它赛事获奖作品;
(四)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并进行媒体公告。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评审阶段或奖项公示阶段,不可更改、增减指导老师及创作人员及创作人员排名顺序,只可勘误错别字。请在提交作品阶段仔细核查,“大赛申请表和承诺函”信息,证书打印以报名表信息为准;
(六)同一作品,只能选择投一个组别;同一作品在不同组别里获奖,将取消全部获奖资格;
(七)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八)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十二、识别二维码可下载以下资料:
1.第17届中国好创意大赛简章正式文件
2.第17届中国好创意大赛申请表和承诺函
3.第17届中国好创意大赛团体汇总表(仅限团体组织参赛院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