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概论》这门课程2个学分,32个学时,总共58个视频,大约600分钟。这门课程内容涵盖了服装的历史、设计、生产、销售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学习这门课,你可以对整个服装领域的知识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能很方便的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你还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加自己的美学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个人魅力。
●1.1概述
●1.2服装的起源
服装的起源主要有五大起源学说,分别是适应环境说、装饰美化说、遮掩羞涩说、吸引异性说和宗教信仰说等几种。一、适应环境说:主张这一派观点的学者认为,服装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身体的需要,是人类起码的生活需要。二、装饰美化说:主张这一派观点的学者认为,服装是为了装饰美化人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三、遮掩羞涩说:主张这一派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和其他动物一样,全身毛发甚长,足以御寒。因此,人类在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里,一直不穿衣服。后因人类的智能不断发达,逐渐开化文明,懂得了礼仪和羞涩,于是产生了用以遮身的服装。四、吸引异性说:主张这一派观点的学者认为,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而起源的。五、宗教信仰说:主张这一派观点的学者认为,服装是为了满足宗教信仰需要而形成的。
●1.3服装的功能与属性
服装的功能一般分为实用功能、美化功能、遮羞功能、标志功能和经济功能。服装的属性体现在服装的艺术性、实用性和社会性上。
第二章服装发展史
本章主要按照史前、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五大阶段对中西方服装史进行了简要阐述。中西方服装史各不相同却也有相同之处,最原始的服装都是从披挂式兽皮开始的。从那以后,中西方服装开始因时代变迁、文化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地域等因素产生了差异,中西方服装不断变化服装风格,样式新颖,种类繁多。
●2.1史前服装
本节分别介绍了中、西方的史前服装。那时的人们已经能使用工具,他们披着用兽皮自制的衣服抵御寒冷。后期,人们学会了缝纫,开始用纤维制作衣服,制衣技术也逐步完善并成熟。
●2.2上古服装
本节我们介绍了中西方的上古服装。西方上古服装我们分别介绍了古埃及、古西亚、古希腊和古罗马四个时期。中方上古时期的服装演变从夏朝到秦汉,服装的形式和种类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
●2.3中古服装
●2.4近代服装
本节介绍了近代中西方服装。步入近代,社会急速发展,服装的缝制和裁剪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变革,款式不断地翻新,服装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西方服装较为典型的是巴洛克服饰、洛可可服饰以及大革命后的服装。中方近代服装则从清代后期开始到文明新装时期。
●2.5现代服装
本节介绍了现代服装。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成就的不断涌现,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对服装潮流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现代服装变化初期,女装轮廓变化成为了该时期的主要特征。随着年代递进,现代服装风格随不断变化的风潮而变化。中方现代服装风格也在不断变化,逐渐趋于色彩艳丽,样式新颖,种类繁多。
第三章服装衣料
本章对服装衣料做了详细的介绍。主要介绍了服装衣料的起源,服装衣料的分类,服装衣料的性能和服装衣料的使用与再设计。衣料的起源主要从纤维产生以前发展到合成纤维诞生,主要可分为面料、里料和辅料等。常用服装衣料中的性能主要包括化学纤维制品和天然纤维制品的性能。对服装衣料的使用和再设计的造型手段则包含纹样再造设计、结构再造设计、破坏性造型设计、叠加装饰设计以及民间工艺处理等。
●3.1服装衣料的起源
●3.2服装衣料的分类
本节主要对服装衣料的分类做了介绍。服装的衣料主要分为面料、里料和辅料。构成服装衣料的主要种类包括纤维制品和毛皮制品,而辅料主要包括衬垫料、填充材料、扣紧材料和装饰材料。
●3.3服装衣料的性能之一
本节先介绍了服装衣料的性能。服装衣料的性能可以大致分为外观性能、舒适性能、耐用性能和功能性能等几大类。接着介绍了常用服装衣料中的化学纤维制品的性能。
●3.4服装衣料的性能之二
本节主要介绍了天然纤维制品的性能。天然纤维面料有棉、麻、丝、毛等,本节分别介绍了不同天然纤维制品的性能。
●3.5服装衣料的应用与再设计
本节介绍了服装材料的使用与再设计。面料的二次设计可分为姐妹艺术、日常生活、民族文化和创新科技等四大类。而面料二次设计的造型手段则包含纹样再造设计、结构再造设计、破坏性造型设计、叠加装饰设计以及民间工艺处理等。
第四章服装设计
●4.1服装设计理念与方法
●4.2服装款式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讲,款式、色彩、面料是服装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几项重要因素,也被称为服装设计的三大构成要素。本节从外轮廓、内轮廓、服装部件几个方面介绍了服装设计的第一个构成要素——款式。
●4.3服装色彩设计
色彩作为服装设计的要素之一,在服装设计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本节从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搭配组合的形式、色彩的感受、流行色几个方面对服装色彩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4.4服装面料设计
面料是服装最表层的材料,是服装设计中最起码的物质基础。本节着重介绍了不同材质面料的造型特点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面料的二次设计、面料的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4.5服装设计的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了服装设计程序的内容,服装设计的程序主要有服装设计的定位、市场调研、资讯整理、设计构思、绘制服装效果图、服装样品的制作、批量生产推向市场等
●4.6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
本节介绍了可可·香奈儿、卡尔·拉格菲尔、克里斯丁·迪奥、亚历山大·麦昆、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几位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
第五章服装结构与工艺
●5.1服装结构设计概述
服装离不开结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有其准确的数据,每个部位数据的变化会使得款式发生变化。本节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服装结构,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由来,以及服装结构设计的作用及其中的重要概念,使同学们对于服装结构有个基本的了解。
●5.2人体测量
“量体裁衣”是大家都熟知的概念。通过人体测量,把握了人体有关部位的基本数据,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时才能使各部位的尺寸有据可依,才能保证服装适合人体的体型特征,本节介绍了人体测量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测量技巧打下基础。
●5.3平面结构设计
主要介绍了服装平面结构设计的内涵;基本款式的制图原理及步骤;从而对如何从款式造型到平面结构设计的过程有了基本的认识;课程学习的重点是基础纸样的设计原理、各部件的结构设计方法原理。
●5.4立体裁剪
●5.5服装工艺设计
第六章服装配饰设计
服饰发展到今天,服装配饰逐渐地演变成为服装表现形式的一种延伸,已成为服饰搭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服装配饰的概念与分类、服装配饰的设计、服装配饰的作用几方面的内容。
●6.1服装配饰的概念与分类
服装及其配饰在其出现之始,就是构成外观风貌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本节介绍了服装配饰的概念,并从材料、工艺手段、装饰部位等方面对服装配饰进行了分类介绍。
●6.2服装配饰设计
本节介绍了介绍一下服装配饰设计的流程,并列了首饰、帽子、鞋靴几种常见配饰设计的方法。
●6.3服装配饰的作用
本节从服装配饰的装饰作用、增强服装本身的艺术表现两个方面介绍了服装配饰的作用,并对服装配饰搭配的统一性原则做了介绍。
第七章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是服装企业管理的核心,主要研究服装企业生产的组织、计划、协调与产品控制,是企业创造服装产品、实现经济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服装生产管理概述、服装生产的物料管理、服装生产过程管理、服装的品质控制与检查等。
●7.1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本节课主要介绍服装生产通常采用的生产方式,成衣工业化生产流程及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服装生产管理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
●7.2服装生产物料管理
●7.3服装生产过程管理
●7.4服装品质控制与检查
本节课主要介绍服装品质控制中的生产前核对、在制产品抽查、品质审核三方面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企业如何顺利地执行品控制度,以及有效的品质检查常用“六程序”、“七方法”。
第八章服装产品开发
服装产品开发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来进行,所谓服装产品的开发程序,是指从调查研究、总体构想、设计构思、产品设计、样品鉴定、确定产量、生产销售及销后服务所经历的步骤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操作特征。本章主要从前期调研、产品企划、产品设计、订货会四个环节来介绍服装产品开发的一般过程。
●8.1前期调研
本节课主要介绍服装产品开发前期调研的概念及意义,前期调研所涉及到的调研内容:包括对现有市场进行调研、对目标消费群进行调研、对引领性品牌的调研、对竞争品牌的调研、对面辅料市场调研、时尚信息的收集等。
●8.2产品企划
●8.3产品设计
本节课主要介绍产品设计环节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设计阶段要注意波段产品设计、产品的系列设计以及设计的表达方式;选购面辅料阶段注意“先小样后大货,先单色后增色”原则;设计样衣阶段要选择合适的模特进行试衣并作出修改;阶段产品设计评议时不仅要对单品样衣进行品评,还需要考虑设计的系列性、可搭配性等。
●8.4订货会
第九章服装表演
服装表演是由时装模特在特定场所通过走台表演,展示时装的活动。服装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既是服装文化的衍生行业,也是可以独立加以欣赏的艺术门类。本章从服装表演的种类和形式、服装模特、服装表演的造型与场地、服装表演的策划和组织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9.1服装表演的种类与形式
本节从商业性服装表演、艺术创意服装表演、竞赛类服装表演几个方面,介绍了服装表演的种类和形式。
●9.2服装模特与服装表演
本节从服装模特的形体美、步态要求、表演风格等几个方面,对服装表演中的服装模特进行了介绍。
●9.3服装表演的造型与场地
本节介绍了服装表演的造型与场地,从本色化妆造型与角色塑造化妆造型、化妆造型的流行趋势介绍了服装表演的造型,从室内和室外两方面介绍了服装表演的场地。
●9.4服装表演的策划与组织
本节从服装表演的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三个阶段,对服装表演的策划和组织过程进行了介绍。
第十章服装品牌
服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服装品牌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对于品牌建设的理论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章从品牌的概念、品牌的核心价值、国内外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品牌的形象与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对于品牌的内涵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对目前的国内服装消费市场及服装行业的发展问题机遇有个准确的脉络。
●10.1品牌的定义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品牌,品牌理论的发展过程,品牌的主要特征,通过学习品牌准确定义使学生对于品牌有个正确的认识。目的是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对于品牌内涵有了基本的轮廓。
●10.2品牌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品牌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强势的品牌意味着市场地位和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对于品牌作用的准确把握非常重要,本节对这一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讲述了目前企业对于品牌认识的误区。
●10.3品牌的核心价值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核心价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核心价值的主要属性,核心价值的提炼方向,核心价值是一个品牌的灵魂,它是品牌与消费者感情连接的纽带。
●10.4国际服装品牌发展现状
国际服装品牌的成功经验一直是我们学习的焦点,这一节课我们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际品牌的发展状况:奢侈品、运动品牌、快时尚。每种类型的品牌近年来发展情况不同,但是他们的品牌发展理论值得我们系统的学习。
●10.5国内服装行业的品牌之路
我国的服装品牌起步较晚,比起国际一些成熟的品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国内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我国服装品牌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介绍了服装企业及消费市场出现的变化。
●10.6服装品牌的形象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所有联想的集合体,它反应了品牌在消费者记忆中的图景。本节主要介绍了品牌形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以及品牌形象塑造的原则和对品牌形象认识的误区。
●10.7服装品牌的传播
创建品牌是接触客户的有效策略,而品牌传播在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品牌传播的原则,品牌传播的特点,品牌传播的主要方式等内容。
第十一章服装市场与营销
服装市场营销是指服装企业对服装消费者的衣着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构想,进而满足其衣着需要,并对服装产品进行设计、生产、定价、销售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及所有活动,以实现服装产品交换,谋求最大利润。它以市场营销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指导服装企业运作实践,为服装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服装营销环境分析、服装市场营销策略、中国服装市场营销现状等。
●11.1市场与市场营销
本节课主要介绍市场的概念,服装市场的特点,服装市场的细分,市场营销的含义及营销过程的简单模型,服装市场营销的概念,现代绿色营销观念的重要意义等。
●11.2服装营销环境
本节课主要介绍营销环境的概念,环境与市场营销的关系,宏观环境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六大因素,微观环境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六大因素,以及每种因素对市场营销所起的作用。
●11.3服装市场营销策略
●11.4中国服装市场营销现状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服装市场未来的消费特点,国服装市场的整体现状,我国服装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及误区、我国服装市场营销的战略发展方向等。
第十二章服装美学
服装由人裁制,裁制者与服装的关系,便是生产关系。后来渐渐产生审美,便有了审美的关系。而人们对服装的选择、穿着和评议的过程,就是对服装审美的过程。本章学习服装的审美形态、审美价值以及审美与时尚。
●12.1服装的审美形态
服装的审美形态,是指服装审美的结构形式,即从不同的审美形态上对服装进行分类分析和描述。它表现为三种具化形式:“形体美”、“功能美”和“艺术美”。
●12.2服装的审美价值
服装的功能是针对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因此就与人构成了价值关系。功能就是价值的表现,是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的产品属性。服装产品的价值属性是多方面的,“实用功能”的价值表现是经济价值,而“精神功能”的价值表现则是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服装产品的审美价值是服装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引起主体审美经验的属性。
●12.3服装审美与时尚
第十三章智能服装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已经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之下,不断创新走向了智能化,智能服装已成为未来可穿戴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本章介绍智能服装的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13.1智能服装的研究现状
智能服装一般是指能模拟生态系统,感知外部及内部环境变化,通过反馈机制做出响应,且保留服装固有风格和服用性能的服装。智能服装的特点就是将高新技术和传统服装功能进行融合提升,使其可以通过服装本身的反馈机制,对环境及自身条件的变化做出实时反应。现阶段智能服装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将智能纤维或智能纱线织入纺织品中,如光导纤维、导电纤维、形状记忆纤维以及相变纤维、变色纤维等,使服装具有了智能作用;(2)外接微型智能电子元器件,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电子器件与纺织品各自独立的模块化技术,电子器件仅作为服装的附件;二是将电子元器件嵌入服装中的嵌入式技术;三是直接由新型纤维纺织物构成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的新型纤维技术。
●13.2智能服装的应用
智能服装的应用范围从一开始的军用、特殊环境使用到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更广泛的民用市场。智能服装的研发与应用在不同的技术领域都有大量的经验与成果。电子信息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生物化学技术、仿生技术、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纳米技术等在智能服装上的应用与创新成为传统行业与新型科技行业交汇的热点。不同领域的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给服装带来了更多的突破与创新价值。
●13.3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
科技性与功能性是智能服装的两大性能,未来智能服装的发展方向在注重科技性与功能性的同时,更应强调产品的人性化,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第十四章服装产品类型
本章介绍了服装的产品类型,主要分三个系列进行了介绍。系列一介绍经典服装,系列二介绍功能性服装,系列三介绍制服与演出服等。
●14.1服装产品常见类型
本节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经典服装。包括衬衫的起源、经典样式、不同分类,牛仔服的历史、变化,西服的历史,风衣的起源、变化等等。
●14.2功能性服装
本节对一些常见功能服装做了详细介绍。常见功能性服装有防弹衣,防火工作服,防电弧服,救生衣,潜水服,电磁屏蔽服,航天服,发电服装,隐身衣,防蚊服,美容纤维服装和太阳能面料服装等。
●14.3制服与演出服
本节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制服与演出服。制服主要介绍了军服,警服和校服等。演出服则包括戏剧服,曲艺服,舞蹈服,礼服,演出服,形象性服装,杂技表演服,体操表演服装和Cosplay服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