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三、充分发挥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作用的策略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陈莉芳.浅谈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导报,2016,10:117-118.
二、学院派服装设计主要特点
1创意性
虽然创意性是设计的基本属性,但在服装设计领域,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具有创意性。创意性是设计富有个性的关键,它是设计师个人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与设计师的生活阅历生存状态紧密相连,也是设计作品与设计者之间存在的一种依赖性。富有创意性的服装设计作品不是为满足时尚受众们的猎奇心理,满足即时的哗众取宠和商业利益,而是会以设计师内在坚不可摧的创新精神为凝聚力,创造崭新的服装观念、形式、穿衣方式甚至是时尚观念。突出的创意性是学院派服装设计的根本,这种创意性源于创作者内在的惯式思维与设计习惯和追求,使得原创作品无以替代。相对受设计甲方制约的市场化服装设计,学院派服装设计的创意性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和表现空间,设计理念、手法、材料、展演方式等都是设计师实现创意的方面,这使得学院派服装设计更具有超凡的魅力和特殊的时尚影响力。
2艺术性
服装设计本身具有艺术性的特质,而学院派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则更加突出其类似于艺术创作的思维模式,具有着类似于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实验性以及表达形式的兼容性。从服饰美学来讲,人的着装一方面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人自身存在价值的反映。人们通过服装表现个性的解放与自由。学院派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中最富有创意的领域,是当代艺术氛围下的产物,其设计与艺术形式一样成为人们表达个性的手段,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对学院派服装设计的影响是本质性的。当今的时尚流行变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学院派服装设计更是呈现高度的自由,而与当代艺术的前沿状态不谋而合。设计师们透过泛化的主题,解构置换的多种手法来传达无穷的艺术性创意。
3时尚性
三、学院派服装设计的实现途径
一般我们认为,学院派服装设计往往处于服装设计“金字塔”的顶端,曲高和寡。而本文所提及的设计的实现途径主要是指当代的学院派服装设计从设计的属性出发,通过艺术特质的实现与企业合作的商业实现两种途径,设计走出校园的局限,挣脱设计师自我限定的藩篱,使得设计最终走向大众,深入品牌,经受艺术、时尚趋势及消费市场的深度检验,最大化地实现设计理想,从而体现服装设计所具有的多重社会价值。
1艺术性的实现
2以企业品牌开发为目标的实现
四、综述
关键词:服装设计;符号学;霍莉富尔顿
一、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服装符号化的运用方式
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服装符号化特性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服饰的显性和隐形的符号表达出来。
1、显性文化符号的运用
显性文化符号是一种视觉符号,有着其直观性、简便性和视觉识别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服装设计思想的内涵。例如在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2013春夏系列作品中,最具艺术风格识别的有大胆的彩色印染、具象的图案、夸张的大首饰等。设计师霍莉富尔顿在其设计作品之前就深层地了解或积淀了装饰艺术风格和民族部落的文化,才能将其巧妙地运用于现代服饰中(见图1)。
设计师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通过服装的外部结构、款式造型、色彩、装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由于显性文化符号是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在服饰设计中,所以她的服饰风格容易被大众认识和理解。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毕业秀开始,HollyFulton就将她鲜艳明快色彩以及夸张几何图形的设计风格带到伦敦时装周的T台上,并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设计人才。她习惯把ArtDeco演绎至极致,用夸张的设计理念改造出新世界的时尚。她设计的首饰,混搭木材、有机玻璃、水晶以及皮革,轮廓大胆,配色明亮,为时尚界带来一股轻松自然的奢华之风。
2、隐性文化符号的运用
在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服装系列中也有含蓄的表现方式。在她2014秋冬服装系列中,她将机器美学和装饰运动风格相结合的想法作为一种视觉上的隐喻出现,反映了Fulton工作的方式――手绘出图案,用机器切割面料,然后在这些衣服上手工加上贴花装饰完成这个循环。这些都听起来太专业、太晦涩了(同样的还有对导演DzigaVertov的纪录片《ManWithaMovieCamera》的引用),不过事实上整个系列都很有趣。在上个月在巴黎的男装会上,手的图案就很流行,在Fulton这里,它包含了三重的隐喻(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手模;她对配饰的喜爱体现在了好几件裙子上一只巨大的、指甲整洁的手上平面化的手链上)。在其中一件上,这只手拿着一个旧式嘻哈风格的手机。不过这个意向远不如螺母、齿轮还有来自FritzLang的《大都会(Metropolis)》的感叹号复古,它出现在一件卢勒克斯织花毛衣上。
Fulton的印花设计实在太吸引人了,以至于她的剪裁设计――考究的大衣,宽大的低腰连衣裙,百褶短裙――都成为了附属,即便它们是那些透明面料细节设计的基础所在。也许要求Fulton去掉一些装饰有些过分;简洁的风格让她气馁。
二、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服装符号化的结构要素
服装符号化系统是通过个体或系列的服装设计过程确定“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的总和,即在服装设计系统展开中,首先设立一个表达其概念的“所指”即确立服装设计风格属性,然后,选用一个或一系列要素形象来实现“所指”的意义,使“能指”与“所指”关系对立统一。其设计系统形成是由其内在要素结构向表层视觉结构的转化过程。
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的服装系列的内在结构要素主要体现在款式、形状、色彩、面料、工艺等,在设计过程中,表层视觉通过这些要素的构建而产生。
下面从色彩、图案中阐释这些符号对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服装设计产生的作用。
1、色彩要素符号在服装设计表层视觉结构中起到的作用
色彩具有情感、性格、文化等信息,并深刻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情绪,病赋予服装强大的生命力。在Fulton2012秋冬服装系列中丰富的色彩、醒目的颜色传递给人喜庆、神秘、热情、兴奋的信息。黑色常把人们的思维引导到一种深沉凝重的思维空间和情感世界中,表现出永恒的魅力。
2、图案要素符号在服装设计表层视觉结构中起到的作用
图案的应用,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觉语言和设计思路。一系列具有典型Fulton风格的几何图案造型开启了表演的序幕,更加深了人们对她是个图案造型设计的积极分子的印象。忠实于她的DNA,她设计了一些大胆的组合:一个窗格图案的衬衫搭配上一个印满心形图案的铅笔裙;M.C.Escher-esque几何立方体搭配上一个照片般真实的老虎图案;另一个有着巨大的口红管造型的铅笔裙,搭配上模糊的毛衣和一个戴满珠宝的脖子。Fulton将图案进行新的分析、选择、整合,考虑其在造型结构上的可行性,兼收并蓄,融汇贯通。
三、符号化元素对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服装设计的影响
服装符号化设计是一种运用符号元素承载信息、进行设计交流的设计方法,通过造型要素构成方式来诠释服装的形态意义是服装符号化设计的关键所在,是服装设计中感性投入、理性参与、情感传达、设计表现的工艺装饰手段。
四、结语
设计是服装的灵魂,个性而专业化的设计是实现服装创新的根本。在霍莉富尔顿(HollyFulton)的服装系列中带有很强的符号化、个性化审美,从而使她的设计熠熠生辉。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服装设计,仅仅采用拿来主义虽是一条不错的捷径,但应该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具有设计的创造力,符号化是对服装元素进行有效设计的主要手段,为使符号化元素的可行性增强,必须不断在方法上推陈出新,在服装的意义和功能上获得市场的青睐,这不仅令服装具有更多层次的物质性能,而且拥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服装设计设计三要素色彩设计
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小岛千枝在讲授立体裁剪时,针对服装设计学特别讲了一个道理:当你为一位小姐或者女士设计了一套服装,而当这位小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人们都在评议这套衣服,有人说这件衣服可真漂亮,颜色更好看,样式也好,那么就说明你的设计失败了,但如果说这位小姐太漂亮了,那么恭喜你,你的设计成功了。
一、服装设计简述
一件衣裳华腴之丽旨在元素运用够不够新特,够不够微妙,够不够尖锐。
服装设计三要素即色彩、款式和面料。服装设计诠释人的整体美,如果没有实现整体美,那么任何局部设计的成功作品,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主要起到一个视觉醒目的作用,给人第一眼刺激。在选购服装时,人们首先看的是颜色,其次是款式,最后则是服饰面料和工艺质量,由此服装色彩作为最具吸引力的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尤为突出,有着特殊意义。
二、服饰色彩中“子”元素在设计美学中的体现
(一)服装与色彩合理搭配
色彩间本无繁杂变化,各种颜色都有各自的特色之美。配色时通常是色与色之间的变化关系,来体现它的美感。
作者分析概括了色彩搭配的三项基本原理:1.要按一定的计划和秩序来搭配。2.色彩之间搭配要主次明晰,各色之间所占的位置和面积可按接近黄金分割线的比例关系进行搭配。3.由搭配而产生的动感是不可少的。
(二)服装色彩设计的“子”元素之表达
相同有色彩染的面料上,各种不同质地呈现出的光泽有所不同。如丝质面料,对于色彩的吸收率,反射率都是很高的,所以丝质面料的色彩艳丽。而棉布就没有丝质面料反射效果好,粗的麻布就更差了。从色彩的浓淡上看,光滑的质地浓淡差距较大,光滑的丝绸反射率一定强,其亮部与暗部色彩明暗浓淡给人的感觉差距大。
2.与各材料的造型风格、表情的关系
同样的纯橘红色,在稀疏的呢子料一类的织物中,表达了沉着、稳重的表情,而在织入金属色的丝绸织物中,则为高贵、豪华的表情,如在树脂织物上,则产生出一种冷峻、理智的表情。在色彩学中都是完全相同的红色,存在于各种不同织物中,就有千变万化的表情。就是说,同样一种橘红,既可显出华丽的表情,又可能显出朴实的性格,还可能变成热情以及理智的模样。因此,我们这里强调的是,首先要把各种色感、质感所代表的表情、性格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理智的感性设计。
3.与穿着者本身体态元素的关联
从体态上来进行服装色彩语言的表达,主要利用色彩视错觉来考虑具体的人体体态,采用适当的服装色彩,使其与着装后的人的精神气质构成一种整体美感。在选择服装色彩时,针对肥胖型的人应避免采用扩张感强的高明度色,如亮白、鲜黄等。而体型纤细的人,宜穿着扩张感强的明亮色调,使比例得到相对调整,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年龄偏大者适用低调、沉稳且含蓄的色彩,如黑色与灰色;肤色与色彩之间,只有用对比色能起到映衬的作用,如皮肤较白皙的人,就很适合穿着纯度较强的色系。
4.其他元素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充分肯定色彩、款式、面料这三大设计要素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服装设计中的各要素更是服饰审美规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特别是在色彩设计方面,尤为重要。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作用,给人眼球一种直接刺激。
作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培养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强大审美能力的人,便可以迅速地发掘美、捕捉住潜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物质,并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量变中精抓亮点,从而引起“质”变的创新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去创造美和设计美。
总之,色彩与我们的生活紧系相联,人们通过感性来诠释它们,发掘事物之美,把服装装饰得绚丽多姿,给人们以不同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庞绮.服装色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关键词】服装设计;设计管理;设计增值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关系着工业设计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设计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设计管理时代。增值就是相对价格的提高,实现等价的财务节约或收益。所谓设计增值就是为设计增加价值,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服装设计管理与设计增值
(1)设计管理是一项逐层递进式的工作,协调各个设计岗位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分解设计任务,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入开发设计人员的工作潜能,保证部门内部的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2)服装设计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的作业链管理,是将管理的内涵融入到设计工作中去,对工作环节和人员进行组织协调搭配,对工作内容和结果进行策划、评价和修正,落实设计工作分工和责任,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最佳工作成果。
(3)服装设计管理中与策划、营销等环环相扣的多层过滤的评价体系不但对设计工作起到了检查和督促的作用,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设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后续工作良性运营提供指导。
所以要想设计增值,离不开设计管理,只有充分发挥设计管理的作用才能使设计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为设计增值,为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
2服装设计管理对设计增值的意义
一个符合逻辑的有创造性的灵活的管理能够带来持续不断的设计发展和创造性的产品开发,以及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与利润的保障。
(1)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出现,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设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
(2)在设计成为一种企业资源和管理手段并进入决策层的情况下,设计的价值在于影响管理层,让产品往一个更好的、更利于用户的方向发展。
设计管理不是把设计局限在设计本身来考虑,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更合理地使用”就是要求产品的设计创新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新产品开发创造出新需求和新市场,从而带来企业利润增加。
(3)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很好地满足公司在业务上的需求,帮助公司达成其商业目标。
3服装设计管理对设计增值的作用
好的设计管理产生的不仅是优秀的产品设计,也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建立起整合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服装设计管理源于服装市场需求细分和工业大生产双方面的需要,适用于既要求有鲜明风格又要求有销售规模的成衣品牌。
设计管理的范畴是贯通消费认知、目标管理、设计营运的综合过程,把设计作为一种商业手段,使企业有效利用设计这一资源,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整体规划战略性发展方向,涉及到产品设计、企业形象、品牌策划、营销方案等各个方面,使各方面的设计规划相互统一、协调一致,使设计活动符合企业目标和市场预测、确保产品的实效性,为企业增值。
(2)摒弃无效设计和过时设计,成功地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为设计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服装行业对设计管理统筹感性效果和成本、效率、速度、市场需求和竞争的综合要求极高。只有不断的更新设计以符合更多人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成功地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为企业增加效益。
(3)优化内部管理,引进人才,提高待遇,扩大团队,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优势。
4结论
服装设计管理观念的引进扩充了设计的内涵和外延,把设计的概念贯穿在服装的产品定位、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和分工,充分调动起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从全局出发,优化企业产品定位、稳定企业设计力量;把设计师的个人才华和科学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提高了产品对市场的把握度。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市场瞬息万变,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已经渐渐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及社会的发展,设计管理是现代服装企业首当其冲的任务。只有管理发挥了作用,才能真正发挥设计的价值创造力,使服装企业能真正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1]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威.服装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路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专业课程设置的切入点,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理念,改变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改变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课程改革目标,采取一定的创新思路,具体如下: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应该科学规划好教学内容。对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也是有着核心的地位,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当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学制缩短,学时减少的整体情况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从原先的传统教学内容改为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相对浓缩和相对拓展的教学内容得到合理科学的设置,尽可能的保证教学质量,这样才有可能完成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计划。具体来说,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就是要合理归纳和取舍有效的教学内容,将知识面合理拓宽,尤其是把需要的知识充实到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当中去,让设计紧贴社会,扩大教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