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玩偶(一个男的!)
活动过程:
1、集地而坐,打招呼(来了这么多老师,向老师们问好!)
2、出示玩偶,引起学习兴趣。
师:看,赵老师带谁来了?(娃娃)它有一个名字叫妞妞。(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妞妞你好!)
师:咦,妞妞的脸怎么黑黑的?怎么办?(洗洗脸)“你来帮她洗洗”几个幼儿帮它洗。
师:小猫咪咪来了,它也来帮它洗脸了。(师唱)
师:小猫咪咪会一边唱一边给妞妞洗洗
3、丁丁来了(出示另一玩偶)他的脸上怎么样?那我们跟着咪咪边唱边给丁丁洗洗(配乐唱)
这边还有点脏,再来洗洗。(又一遍)
师:哦,洗得真干净。
4、厂“哎呀,你的小脸这里有点脏了,你的…赵老师来帮你们洗洗”(配乐洗,不唱)2遍。
师:刚才我帮你洗的哪里?(额头…)
5、师:花房子里还住着许多小动物,这是小熊,它也是脏了,谁愿意帮它洗洗(发玩具)
看看,它哪里脏了,就帮它洗洗。
师:“我们再帮它洗洗,刚才我听到这个小朋友会边唱边给小动物洗呢!(唱)
师:“哦洗干净喽!来亲亲动物朋友,抱抱它”“好,我们送小动物回家吧”
6、师:你会帮好朋友洗洗吗?找个好朋友洗洗。(问奏时:闻闻看洗得香不香,亲一亲他干净的小脸蛋,好,换个朋友洗洗)(3遍)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小猫,知道小猫会喵喵叫,喜欢吃鱼,还会捉老鼠;
《小猫咪咪》篇1一、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掌握,能正确讲述其名称、特征。
二、重点及难点:通过触摸觉来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三、活动准备:大盘子三个(贴有几何图形);小猫六只(头上有几何图形);小鱼若干(幼儿人数的3倍);饼干盒人手一份(里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大正方形两个,反面分别是4个小正方形、2个三角形。
四、活动过程:(一)、老师带领幼儿进入场地,围坐于小鱼周围。(二)、抓小鱼1、幼儿根据小鱼身上的图形分别放入对应的盘子里。要求:图形一样。2、师生共同检查。(三)、喂小猫吃鱼1、幼儿根据小鱼身上图形的形状、颜色分别喂给对应的小鱼吃。要求:图形、颜色都一样。2、师生共同检查。(四)、摸饼干1、幼儿自由摸饼干。2、根据要求摸饼干。规则:眼睛闭好,通过触摸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五)、延伸活动出示两个大正方形(两块魔术饼干),告诉幼儿它会变的,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饼干,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去探索。
2、愿意参与小猫捉老鼠的游戏;
3、产生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经验准备:有关于猫咪的经验;材料准备:教学挂图;小猫头饰;响板。
一、小猫视频
导入播放关于猫的视频
二、观察小猫
师:小猫身上有什么?小猫怎么叫?
执笔人:许雅艺
优点:
1.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幼儿的回答和演唱时的表演也能看出幼儿体验到了要用连贯、轻柔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达成了第一目标。
2.图片的利用不仅简单、便于操作,也能很好的帮组幼儿记忆歌词,活动中我采用教案里配套的挂图、自制的信封以递减的方式,逐步让幼儿成为演唱的主体,这样既让幼儿感受到了挑战性,也表现了活动的主体性。
一、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掌握,能正确讲述其名称、特征。二、重点及难点:通过触摸觉来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三、活动准备:大盘子三个(贴有几何图形);小猫六只(头上有几何图形);小鱼若干(幼儿人数的3倍);饼干盒人手一份(里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大正方形两个,反面分别是4个小正方形、2个三角形。四、活动过程:(一)、老师带领幼儿进入场地,围坐于小鱼周围。(二)、抓小鱼1、幼儿根据小鱼身上的图形分别放入对应的盘子里。要求:图形一样。2、师生共同检查。(三)、喂小猫吃鱼1、幼儿根据小鱼身上图形的形状、颜色分别喂给对应的小鱼吃。要求:图形、颜色都一样。2、师生共同检查。(四)、摸饼干1、幼儿自由摸饼干。2、根据要求摸饼干。规则:眼睛闭好,通过触摸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五)、延伸活动出示两个大正方形(两块魔术饼干),告诉幼儿它会变的,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饼干,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去探索。
教学目标:
1.在猫捉老鼠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动作表演理解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2.喜欢唱唱跳跳,对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小猫咪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小乌龟上山坡
记忆第二段歌词
二、说说小猫咪
提问:这是谁?它可能在干吗?
小结:这是小猫咪,它蹲在屋檐下,可能在等妈妈,也可能在等待老鼠的出现。
提问:它有哪些本领?
小结:它白天睡觉,晚上出门抓老鼠。
三、演演小猫咪
1、熟悉旋律
“今天我我带来了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小猫咪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一、在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咪的情绪变化。
二、愿意在大人忙碌的时候自己游戏、寻找快乐。
重点:能分辨小猫三次不同的叫声,愿意表述自己的想法。
难点:尝试积累自己寻找快乐的方法。
ppt课件、小猫叫声录音
一、猜猜谁来了(环节意图:引起幼儿对猫咪局部的观察,为活动的开展做铺垫,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出示ppt1,问:
1、猜一猜,这是谁的眼睛呀?
2、你见过的小猫咪有什么特别的?
过渡语:原来,你们都见过小猫咪啊!今天我们这里也来了一只小猫咪,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二、小猫咪找朋友(环节意图:通过分段倾听、观察、辨别小猫咪三次不同的叫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猫咪的情绪变化)
(一)叫声一——撒娇
1、看看,老奶奶手上拿着什么呀?
2、小猫咪好象在说什么呀?
3、小猫咪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啊?(引导孩子学学小猫咪的叫声)
小结:是呀,这是撒娇的声音。
过渡语:可是奶奶说:“小猫咪别叫了,奶奶要给宝宝织毛衣。”这回……
(二)叫声二——生气
1、这次的叫声和第一次撒娇的叫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小猫咪为什么生气呀?
过渡语:原来是这样啊!但是奶奶说“你不要吵,你不要叫,奶奶没空陪你玩,自己去玩吧。”
3、瞧,小猫咪找到了哪个朋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呀?
过渡语:可是突然,传来了奇怪的叫声……哎呀,发生什么事情了?
活动目标:
1、学唱三拍子歌曲,初步唱准旋律,唱出歌曲的情趣。
2、随音乐拍出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通过唱出跳音、休止符来表现歌曲的风趣幽默。
3、学会倾听,知道要与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
在幼儿园或家中观察猫咪眼睛的变化。
一、复习音乐游戏《小蝌蚪》
1、复习音乐游戏《小蝌蚪》
2、随时乐意边唱边表演,唱好歌曲中的节奏。
二、学唱新歌《小猫咪真稀奇》
1、讨论:“你们知道小猫的眼睛中午和晚上是一样的吗?”
2、师范唱。
教师以问答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并集体念歌词。
3、教师再次范唱。
中班数学《小猫咪的宴会》活动教案活动过程:一、趣味点名,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1、教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趣味点名的游戏。请你从排头开始,按照“1、2、3、1、2、3、”的顺序,有规律地依次点名,速度要快一些噢!2、引导孩子进行按照“3、2、1、3、2、1、”的顺序玩第二次点名游戏。
二、在帮助小猫咪的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排列规律。1、(出示毛绒玩具小猫咪)教师:点名的游戏真好玩!你们的笑声还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呢!看,是谁呀?(小猫咪)2、观察、学习有规律地排列夹子。(1)教师:今天,小猫要去参加一个生日宴会。小猫非常开心,早上匆忙的准备了一下,可是,因为太匆忙了,一不小心,脖子上的项链断了,这可怎么办啊?小朋友们,你们会帮助小猫吗?(2)(出示夹子)请小朋友观察一下,项链里藏着一个秘密,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帮小猫穿好项链呢?这条项链应该怎么穿?(找出规律:两红三蓝一绿)(3)请部分孩子上前自己选择颜色夹子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教师:这真是一条漂亮的项链啊,我们一起帮小猫带上这条项链吧。3、观察、学习线条的有规律排列,愿意自己独立探索。(1)教师:小猫还去订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猫的裙子做好了吗。(2)(出示长条卡纸)我的裙子怎么还没做好啊,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啊,这可真急人啊。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小猫把这条裙子做好吧。(3)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裙子,这条裙子要怎么做才是最漂亮的。(找规律,三长三短)(请小朋友合作选择线条进行操作)
罗尔和她的小猫篇1课前透视
卡罗尔和小猫的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学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
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谈起,易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