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进入寒冬,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越来越多,北京很多医院的儿科门诊雾化室排起了长队。
雾化吸入是通过仪器装置将药液分解成细小雾化气体,患者经口-鼻将雾化吸入呼吸道或肺部,直接起效,从而帮助患儿稀释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
雾化吸入是需要孩子配合的一项操作,家属更多的是起指导作用。操作之前,给予孩子相应的讲解,示范,良好的沟通,尤其是第一次做此项治疗的孩子,取得孩子的配合,可提高疗效。
4个家长疑惑最多的问题
·如何选择家用雾化机?
现在市面上的雾化机品种繁多,而且价格上也千差万别,少到一二百,多到两三千,使很多家长在选择上犯了难。
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沉积于气道或肺部的有效的雾化颗粒直径在0.5-10.0um,其中以3.0-5.0um为最佳。
因此,在选择上家长们可以参照机器上此项功效来选择。一些雾化机的出雾量是可调节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耐受度,将雾化量由小到大进行调节,直到达到患儿的耐受量。
·如何选择雾化面罩?
5岁以上患儿配合度高,依从性强,可选择用口含器吸入,鼓励患儿尽可能用鼻呼气,用口吸气,从而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儿呼吸道,而小于5岁的宝宝,宜使用面罩雾化治疗。
做之前一定要为孩子清除脸上的油性面霜,嘱咐孩子勿让药液侵入眼睛。雾化面罩需专人专用,应该做好标记,以免混用,造成交叉感染。
·雾化吸入的正确姿势
患儿可采取半卧位、坐位、站位,不宜采取卧位,因为卧位时会使膈肌上抬,影响胸腔面积,从而影响肺内药液量的沉积,降低疗效。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确保呼吸道通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通气功能,使药效充分到达呼吸道深部,以达到治疗效果。
·遵医嘱合理用药
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用药,需定量、定时使用。不可随意增加、减少剂量、次数等。以免影响效果。
儿童常用药物一般依据孩子的体重给药,因此家里除必备雾化仪器外还应准备注射器,以便精确地抽吸药液。
有些药物可以一起混用,有些药物切记不可掺杂一起,如复方异丙托溴铵不与其他药物同用,否则易产生晶体。
关于操作的几个注意事项
·呼吸方式:吸入时,做深而慢的吸气后屏气2-3秒,再用鼻呼气。吸药后要立即清洗面部,减少皮肤吸收的药量。做完后立即漱口,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结束后,指导患儿深呼吸并咳嗽,尽量将肺里的分泌物咳出。
·协助排痰:将手扣成勺状,由下向上,由外向里,避开脊柱及肾区,左右交替拍打背部,每次大约10-20分钟。冬天,孩子穿衣较厚,可稍微加大点力度,否则起不到震荡的作用,效果不理想。
·雾化器处理:雾化器用完后需彻底清洗,防止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及堵塞出气孔现象。清洗部位包括:口含嘴或面罩、盛药器等,然后晾干备用,注意连接管禁清洗,以免下次使用时造成管中液体回流,污染药液,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