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为啥要给我雾化,这东西扣在脸上闷得慌,我不得不张大嘴喘气”,随着冬季寒潮,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慢阻肺的老病人一波又一波,雾化成了缓解疾病发作的一种杀手锏,一会儿便缓解不适。患者、家属也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攒了一肚。
为啥要雾化?
药物雾化治疗的目的是输送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靶向部位。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近年来雾化吸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药物输出和吸入效率,使药物肺部浓度增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28%~68%的患者不会正确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和干粉吸人器导致雾化治疗无效。
雾化治疗影响因素
药物在呼吸道沉积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溶胶大小、气溶胶的形成和运动方式,以及患者的气道结构和呼吸形式。
气溶胶大小是决定雾化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气溶胶呈动态悬浮,由于蒸发或吸收水分子,气溶胶会互相结合和沉积。当吸水性的气溶胶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吸收水分而体积增大,从而影响气溶胶在呼吸道的沉积。其中3~5um的气溶胶易沉积于支气管或传导性气道;<1um的气溶胶则在气管壁或肺泡后沉积,但其中大部分会随呼出气呼出
1.年龄、解剖特点和认知能力: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使用何种雾化器,如小容量雾化器、加压定量吸入器和干粉吸人器,如果患者正确使用该装置,则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相似。患者的认知能力决定了是否能有效地运用雾化装置,如果患者无法理解和配合雾化装置的正确使用,建议选择无需患者配合的雾化器,如加压定量吸入器和干粉吸人器结合储雾罐等装置。
2、患者的呼吸系统特征可影响气溶胶在呼吸道的输送,如气道狭窄、分泌物较多或支气管痉挛等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时,吸入的气溶胶在呼吸系统的分布不均一,狭窄部位药物浓度会增加,阻塞部位远端的药物沉积减少,从而使临床疗效下降。因此雾化治疗前需充分清除气道分泌物,有利于气溶胶在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积。
4、连接装置:常用的雾化器连接装置包括咬嘴、面罩和头罩。通常根据患者年龄、是否配合以及患者喜好决定,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时,为减少气溶胶在鼻腔内的沉积,首选咬嘴。当患者无法配合使用咬嘴时,可选择面罩。无论选择哪种装置,指导患者经口吸入。持续雾化治疗时选用面罩可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但使用面罩时需注意药物对面部及眼睛的刺激,选择密闭性较好的面罩可减少这种刺激,并增加气溶胶的输送量。
参考文献:
1、雾化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1:805-808
作者:马帅北京协和医学院
郭树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