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后发优势----如何创建垄断企业一个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在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美国市场上对企业的估值更看重的未来的赢利能力,而不会在意企业现在是亏损的。
专利或独门技术是一家公司最实质性的优势,它使你的产品很难或不能被别的公司复制。例如谷歌的搜索算法,它的搜索效果比其他的搜索引擎都好。一般而言,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人们通常会认为,那些优势微不足道的产品只是有了一点改进而已,就会很少有人买,特别是在这个已经很拥挤的市场里。要做出10倍改进,最明确的方法就是创造全新的事物。或者你可以彻底改进一种已经存在的事物:如果你能做到10倍好,你就可以避开竞争。举个例子,PayPal使eBay上的业务提升了至少10倍。之前邮寄一张支票至少要7~10天,而PayPal使买家一拍下商品就能付款。卖家立刻得到收益。亚马逊做出的10倍改进人人可见:他们提供的书至少是其它书店的10倍。微软和诺基亚都推出过平板电脑产品,但都不好用,直到苹果2005年发布了iPad,将平台电脑从不好用变成了很好用。
网络效应是一种指数式的传播方式,它能使一项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变得更加有用。例如,你的朋友都用Facebook,你注册就很有意义。网络效应作用很大,但是除非你的产品在网络群组规模尚小时对初期用户已经具有价值,否则无法收到网络效应。矛盾的是,享有网络效应的企业必须从非常小的市场做起。如Facebook早期只是从校园开始。
软件开发享有非常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因为产品需要重复的投入,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一个好的初创企业,在刚开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之后的大规模发展潜能。像Twitter已经拥有2.5亿用户,它不需要为了得到更多的用户而添加定制的特性。
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因此打造一个强势品牌是形成垄断的有力方式。当今最强势的科技品牌是苹果。
破坏性创新是指一家公司可以用科技创新低价推出一种低端产品,然后逐步对产品做出改进,最终取代现存公司用旧科技生产的优质产品。如个人电脑瓦解了大型机市场;
公司有“先发优势”,可以第一个进入市场,在其它竞争对手还在起步时,你可以独占市场。但先行一步是策略,而不是目标。真正重要的是这种先行要成为未来的现金流。如果别的公司出现并取代了你,那么第一的优势是无用的。反而是那个最后下手的人更好,最终可以在被教育过的市场里取得重大进展,获得垄断地位。下面是一些初创企业的第一个项目的例子和思考,都是一些实例,可以参考和借鉴。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很多成功的创业公司最早获得用户的方法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笨”。这些“笨”的方法一般只在获得种子用户的最初期那个阶段进行,它们没法大规模地去推行,它们看起来很慢、吃力、劳神伤财...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笨”,可它们却把一个公司从0变到了1。没有这最早的0到1,就不可能有后来的1到10,10到100。
现在我做这些项目都是起步阶段,实现了边缘小市场切入,从痛点做起,多少借了公司和市场的势。但是现有的产品实现和规划都只是做到了主功能勉强能用,都没能做到:1)单点极致,2)有极吸引用户使用的爆点,3)对现有系统实现三、四倍,更不用说10倍的改进。回头来看,所有这些产品成功都将会是一半一半的概率事件。所以,现阶段,虽然产品都立项并启动了,后面要做的是对我做的每个产品,做竞争力提升规划并实施,这将会最终决定产品的成败。可以说,这些产品要成功的第一步,是让我自己就觉得这个产品很牛,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会真正大大地改进用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