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其中,腾讯视频似乎决心最大。在行业中首个尝试喜剧综艺排播带“笑吧”,意图用《轻轻松松喜剧节》《喜人奇妙夜》《喜剧大会》《非常敢想队》《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斗笑社》《单排喜剧联盟》等多部喜综的“量大管饱”,来承包用户一整年的快乐。
不过从量变到质变不仅需要数量,比如今年最先面世的喜综《轻轻松松喜剧节》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哪怕腾讯在喜综赛道确实有着领先的创新意识,但有时候过分领先也意味着与行业现实的脱节。
1
然而身处在热赛道的《轻轻松松喜剧节》,很难说真的回应了市场的期待。在上下集共114分钟左右的内容中,只有徐志胜的脱口秀与李川、张维威、田泽一的《总裁请就诊》两个表演在微博与抖音等站外具有一定热度,其他表演则在“还有成长空间”与“学生式作品”的两个等级徘徊。
虽然我们不知道多少观众有被“欺骗”的感觉,但在去年喜综缺位的前提下,今年第一档喜综只是一个线下活动的预热,多多少少也会让市场失望罢。
当然,对于腾讯视频而言,用单期综艺的形式既为线下活动预热,也为后续的多档喜综拉高市场期待,着实是一次大胆的、强创新意识的尝试。但或许是对自身内容足够自信,也让其忽视了用节目做宣传那么节目品质也会对品牌口碑产生影响。比如关于五一期间在上海举办的“轻轻松松喜剧节”,据大麦数据该喜剧节有1.3万人“想看”,却只有187人对喜剧节的其他城市巡演“许愿”,或许这场线上预热并没能激发多少全国喜剧内容爱好者的热情。
而当我们知道了《轻轻松松喜剧节》的目的后,很难再纯粹从一档综艺节目的标准来评判它,只能说这个出现在2024年的“新喜综”,也确实是当下喜综赛道的一种真实写照。
2
广撒网的布局会适合当下喜综市场吗?
人才成长速度跟不上综艺舞台的消耗,这是目前涉及文化圈层的综艺赛道都在面临的困境。《轻轻松松喜剧节》就是这样,有才华、懂市场的人才有之,但需成长与磨练的人更占大多数,把这些人拼凑到一起还只做一顿饭,自然会得到用户没被满足的结果。
诚然,喜剧赛道有不少优秀人才,把他们聚到一起做出爆款喜综是有可能的,像是与米未共同打造的《喜人奇妙夜》就有强强联手的爆款相,目前在腾讯视频上的预约数已经达到32.4万人,集结德云社演员们的《斗笑社第三季》有8.2万人预约,垂直脱口秀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也有1.3万人预约,但片单中其他节目还能分到多少行业里的优秀人才为观众带来足够的情绪价值?
喜剧人才青黄不接的现实摆在眼前,去年喜综的缺位多少也是受到这一现实的影响,行业需要暂停重新思考喜综的市场价值,等待人才的成长。然而仅一年后腾讯就采取矩阵式的内容布局赛道,其中有多少内容真正能满足市场需求是需要画一个问号的。
当下,其他长视频平台对于喜综赛道采取“专攻”策略,腾讯却“广撒网”布局确实是其资源与能力具备足够优势的体现,但当“量大管饱”的愿景与行业现实碰撞,培育市场的期望或许就会转变为对喜综市场“消费降级”的教育。
毕竟好的食材有限,却要不停为市场奉上一道道新菜品,这样真的有利于打出“喜剧”的招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