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颢,现任东南商报社编委兼摄影部主任。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英国博尔顿(Bolton)大学摄影硕士研究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元摄影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首届摄影十佳。
出版摄影作品集:《遇见》(2009年);《乡望——一个从大陆复制到台湾的村庄》(2011年);《那些年》(2014年)。
在德国威斯巴顿市、第十届中国摄影节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
2014年11月24日,宁波药行街上,两个行人借着隔离栏躲避路上的积水。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喜欢上摄影,到现在也有30年的时光了。摄影也从一开始的创作,单纯到只剩下了记录。
2014年我去了一趟欧洲,以摄影为目的的旅游,街头所见,大都是一成不变的古城,以及悠闲甚至感觉木讷地喝着咖啡的人们。而回头看看我们的30年,城市发展之快,人们生活变化之大,已经到了十年二十年就是一轮变化的时代。我曾经想在报纸上开一个小栏目“寻找城市的老墙门”。布置下去后,结果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哪里还有居住着居民的老墙门。现在的老墙门只有三种,一种是封了,没人居住,等待改建。一种是原地建起的新的老墙门,美其名曰老街,实际上是无人居住的商业区,大都还空着,一到晚上让人瘆得慌。还有一种已经永远留在了照片里。
所以对中国纪实摄影人来说,这是最好的30年。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成了摄影记者,数码相机也快成为“鸡肋”了,拍照功能强大的手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便利。媒体刊发的照片,由专业摄影记者的专利变成了大众摄影的“狂欢”。人数几十倍、几百倍超过摄影记者的“草根摄手”,或者叫签约摄影师,正以“人海战术”,占领着报纸上的图片阵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