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少年张三丰》,张卫健饰演的张君宝拥有和动物交流的能力。那个时候就幻想如果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该有多好,这样就可以知道这些动物在想什么了!
其实早在2001年日本第三大玩具制造商(Takara)就推出了一款“犬语翻译器”,也算是将童年的愿望给实现了“一半”。这是一个专门翻译“犬语”的翻译器!当然,这个翻译器还做不到像人与狗狗之间双向交流。只能将狗狗的声音翻译成文字,让人了解它们想表达了什么意思!
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这款翻译器只能将狗的的叫声翻译成文字显示在屏幕上。到了2009年的时候,Takara又推出了新版本的“犬语翻译器”,新版本具有语音功能。2011年的时候,香港威斯特推出DOG-BOX,通过语音识别和三维行为传感识别技术,不仅能翻译狗叫声还可以翻译狗的肢体语言,
目前的“犬语翻译器”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高,可保持在94%左右。在刚推出的时候也有较好的销量。这也不得不说Takara的创意和意识。谁会想到做一个翻译狗语的翻译器呢?该项发明还获得了2002年的“IG诺贝尔奖“。
目前这项技术还在继续完善中,在有些情况下,还是会出现翻译偏差。如果技术可以完全突破情感的复杂性,可能就是“机器进化”的时代了!像这样的“犬语翻译器”运用到搜救犬、导盲犬身上的话,或许能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方便。人类在感知方面还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对声音、光线等等。如果可以开发出一种能翻译多种动物语言的翻译器,可能人类可以从动物口中探知更多的“秘密”。
通过行为传感器将狗的肢体语言移动方位、距离、速度三个要素通过三维信息计算出来。例如:当小狗把身体后端抬高,前端俯低时,尾巴会起劲儿地摇动,它是在对你说:“一起来玩吧!”如果你表情严肃,它会用特别友善的方式表达,以期引起你的注意。
收集狗声和肢体动作的样品,经动物学家翻译后,储存在狗语数据库里通过复杂的算法及不断对比。通过DSP复杂的算法及不断对比识别宠物的叫声和肢体语言、翻译成人类语言,并以语音形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