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果你愿意和导盲犬一起进剧场,请转发支持这位“剧场经理”
本周日,如果你来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观看下午场的《驯悍记》,也许你将会看到导盲犬陪着视障人士一起走进剧场……
这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今年推出的“导盲犬进剧场计划”——将在每周日场专设视障人士携导盲犬观剧座席。
导盲犬进剧场计划
点击视频了解“导盲犬进剧场计划”▲
从2013年起,作为首家接受导盲犬进入的剧场,话剧中心在不断改善设施提高服务的同时,也提醒普通观众在遇到导盲犬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到“三不一问”。
新上任的剧场经理导盲犬艾杰▲
在这座城市阳光温暖的午后,我们一起走进剧场,让艺术之光点亮更多人。
#缘起《推拿》
8年前,话剧中心推出了一部话剧《推拿》,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从事推拿工作的视障人士,剧组也走进了推拿店,体验他们的生活。
后来,这部剧上演时,剧组邀请了店里的推拿师傅来剧场欣赏,当时身为该剧制作人及主演的王一楠接触到了导盲犬及使用者的群体,并邀请导盲犬珍妮和主人陈燕来到剧场观看话剧《推拿》。
2013年,导盲犬珍妮和主任陈燕来到剧场▲
2013年10月15日,话剧艺术中心第一次让导盲犬走进剧场,同时也成了国内首家接受导盲犬进入的剧场。
据了解,为了那“第一次”,当时剧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01
首先,他们让珍妮提前一天到剧场“踩点”、“认座”,使用了比现场演出声效分贝还要高些的音量以及闪光灯等光效,来观察珍妮对声光电的适应力。
02
其次,他们提前一周在微博上告知观众演出会有导盲犬到场,并在售票窗口贴上告示以及陈燕和珍妮的照片,如果有观众实在无法接受导盲犬的出现,也会提供同等价位的其他场次观看该剧。
导盲犬珍妮的提示海报▲
第一次试水,珍妮很给力,当时它身穿有“导盲犬”字样的红背心,陪伴主人陈燕找到了座位,在话剧上演的2个半小时里,珍妮始终趴在陈燕脚边,没发出任何动静。坐在陈燕一边的普通观众对身边出现导盲犬也没有任何异样的神色。
当时,陈燕和珍妮被安排在第一排杨眉▲
于是,在2017年启动修葺工作时,一个更加长远的“导盲犬进剧场计划”也被写进了设计方案中,2021年,随着话剧艺术中心大厦的修葺工作完成,畅行设施更加完善,“导盲犬进剧场计划”也水到渠成。
#贴心防滑
“导盲犬进剧场计划”具体说来——
就是自2021年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大剧场艺术剧院将在每周日场专设视障人士携导盲犬观剧座席,大剧场的1排13座、1排19座将作为视障观众及导盲犬的专属座位。
橙色标注的即为视障朋友及导盲犬的专属座位▲
之所以安排在周日的下午场,是因为考虑到白天光线好一点,更方便视障人士和导盲犬出行。
(工作日9:00-17:00)
TELEPHONE
不过,视障人士进剧场,还是需要工作人员的帮助,例如如何从剧场大门进入后找到具体的座位,这一路就需要工作人员的引导。
陈理说:“我们剧场的大厅地面铺的是大理石,导盲犬爪子在上面容易打滑,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给它们铺条毯子。”
工作人员会为视障人士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在剧场看到可爱的导盲犬也是一件新鲜事。
剧场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宣传该计划,从上海导盲犬学校聘请了提前退役的导盲犬艾杰,作为剧场的“名誉经理”,拍摄了宣传短片,呼吁大家遇到工作犬遵守“三不一问”规则。
1月17日,艾杰光荣上任▲
并发表了“嘤嘤嘤”的就职感言
所谓“三不一问”指的是——
不喂食、不打扰、不拒绝
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ATTENTION
当然,可能也有观众会害怕狗。
所以,剧场也会给每个观众在购票前做温馨提示,在有导盲犬出现的场次,会明确标注在演出的宣传单页上,以便提醒对此介意的观众,可以选择购买其他场次的演出。
艾杰的训导员朱君(中)和艾杰在受聘仪式上▲
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说:“我们充满热忱地欢迎导盲犬带着它们的主人来到剧场,为那些还未体验过戏剧的美妙的人群开启一扇新的窗。”
#马上评|“艺”家人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而今,一条导盲犬,是上海文艺给予大家一个温暖的抱抱。
新上任的剧场经理艾杰▲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艺之包容,已不单单是指文艺类目的包罗万象,文艺形式的创新发达。这份包容,更是对于传播对象的广而纳之。
拆掉门槛,扫清障碍,让更多的人被文艺之光照亮,因为,我们都是“艺”家人。
生活中,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舞台上,荧屏上,多有现实的写照。
但所有形式的艺术呈现,归根结底都是要让世人认识真挚与善美,看见生机与希望。
文艺的意义之一,便是那份暖意,让你在不那么如意的日子里,获得力量“艺”起前行。
“导盲犬友好剧场”的指示牌▲
当珍妮走进剧场,当艾杰成了名誉经理,相信,它们所唤起的心上那份美好,不仅仅限于它们的主人,还有所有人。
理所应当的文娱活动,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却是生平的奢望。
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其他所有领域,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不敢想”变成“我也行”,消弭界限,大爱无疆,才是和谐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