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
有个农夫牵了一只山羊,骑着一头驴进城去赶集。
三个骗子知道了,想去骗他。
第一个骗子,趁农夫骑在驴背上打瞌睡之际,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系在驴尾巴上,把山羊牵走了。不久,农夫偶一回头,发现山羊不见了,忙着寻找。这时第二个骗子走过来,热心的问他找什么。
农夫说山羊被人偷走了,问他看见了没有。骗子随手一指,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林子中刚走过去,准是那个人,快去追吧。
农夫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当他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却发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哭得比他还伤心。农夫挺奇怪: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就问那个人哭什么。
那人告诉农夫,他带了一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走到水边歇歇脚,洗把脸,却不小心把袋子掉到水里了。农夫说,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如果农夫给他捞上来,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
有一群鲤鱼不甘心在浅滩平凡度完一生,于是它们成群结队地来到龙门,一个个想要跳过去,脱胎换骨成为龙。但龙门高大巍峨,瘦小而缺乏锻炼的鲤鱼们费尽力气却根本跳不过去。于是,一条条摔得鼻青脸肿的鲤鱼转而找到了龙王,要求龙王降低龙门的高度,龙王拒绝了。但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鲤鱼们态度很坚决,它们集体跪在龙宫外面,不管刮风下雨从不后退。龙王动了恻隐之心,大幅度降低了龙门高度。这下,大部分的鲤鱼都轻而易举地跳过了龙门,一个个兴高采烈。
但不久,这种兴奋劲就不见了。因为这群鲤鱼发现,虽然自己变成了龙,但原来的同伴也变成了龙,自己和别人比较起来,依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原以为成龙之后,会大大改变人生的情况根本没有发生,一切还是老样子。鲤鱼们又去找龙王,向他倾吐心中的迷惑。
在一个集市上有一个傻乞丐,他经常成为人们取笑的对象,因为如果你把10元钱和1角钱放到他两个手掌上,他一定会挑面值小的拿。而且这个试验屡试不爽,每次乞丐都拿那个面值小的。于是人们就经常用这个方法逗弄他,寻开心。
而生活中却常常有一些自认为很聪明的人,他们觉得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谁要是选择了小面额的钞票谁就是傻瓜。于是社会上就充斥了这样的一种现象,人际关系一次用完,做生意一次赚足,然后就再也没有来往,理由很简单,他们选择了那张大份额的钞票,也把这种关系一次耗尽,自然就没有下次了。正是这种贪婪的索取,使得他周围的人渐渐的疏远了他。
一位勤劳的农民,从自己的菜园中收获了一个大得不得了的南瓜,他又惊又喜,把这个南瓜献给了国王。
国王很高兴,赐给农民一匹骏马。
这件事很快家喻户晓。
一个财主动开了脑筋:献个大南瓜,就能得到一匹骏马,如果献一匹骏马,国王会赐给我多少金银珠宝抑或美女呢?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就烧开了。
青年想了一会,摇了摇头。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
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小镇里正在举行宠物狗大赛,训练有素的宠物狗们表演着各种绝活。最后一只出场的狗却有些另类,它随意跑了一圈,叫了两声就回到主人身边。这引起观众的一片笑声,也难怪,它只是农夫养的家狗,很显然它将会被淘汰。
正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从两米多高的看台上摔了下来。其他参赛狗都乖乖呆在主人身边等着比赛结果,农夫的狗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趴在地上,小男孩不偏不倚地摔在了狗的背上。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老人和他的驴来到了一块草地。驴显得非常兴奋,立刻就奔进了草地里面,嬉闹起来。
驴子仍旧很悠闲地啃着嫩草,他心里明白他只是头驴子。
大智慧:这头驴子很聪明,他明白自己的处境,无论到哪里都是吃苦被人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