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这么一种职业,他们的工作服通常是黄色,每天在家办公,从来不用赚钱却有着花不完的钱,他们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帝们基本都把当皇帝奉为自己终生的主业,并偶尔会发展一些副业,而有些皇帝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和宋徽宗赵佶了。
乾隆皇帝酷爱写诗,恨不得随时随地都能作诗,以至于一生写下了四万三千多首诗,如此惊人的总量几乎能与收录了两千多位诗人的《全唐诗》比肩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如果放在今天,乾隆皇帝一定能成为顶级流量,时常占据各大版面头条、微博热搜。然而乾隆的诗究竟怎么样呢?我们来看这一首: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飞雪》爱新觉罗·弘历
作品赏析:此诗看似简单,却颇有雅趣!雪与芦花融为一体,将雪的形态描绘得淋漓致!!
乾隆皇帝作为一代诗人,却是个精于治国的皇帝。他重视社会稳定,实施宽严相济的政策,不仅整顿吏治、普免钱粮,还重视农业、体恤商贾,兴修水利,推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使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一手将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实现了国家兴盛繁荣的景象,然后又亲手将它推向了无尽的衰败……
而宋徽宗赵佶就不一样了,赵佶作为一个皇帝,却是一位如假包换、不折不扣的画家、诗人、书法家,堪称中国历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帝王。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幼时就爱好笔墨丹青,能文善画,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非凡的兴趣。加之宋徽宗赵佶的家境实在太过富裕,长期受北宋王室收藏的大量历代书画名作熏染,在不断的临摹练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赵佶的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桃鸠图北宋赵佶绢本28.5×27cm)
在赵佶亲政时,经常会召见米芾探讨书画艺术,并网罗古玩字画,广集画师,大力扩充翰林画院,兴办画学,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还组织编撰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挺拔秀丽、飘逸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宋徽宗赵佶在诗书画各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在绘画方面对花鸟画尤为擅长,但对人物画、山水画也有较好的修养。赵佶的花鸟画作品或柔美细腻或水墨朴拙,人物山水画作品也力求严谨。赵佶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画中注重意境的表现和趣味的传达,充满祥和的气氛,将中国古代宫廷绘画推向最为兴盛的时期。
(瑞鹤图北宋赵佶绢本51×138cm辽宁省博物馆藏)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立轴绢本81.5×53.6cm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的绘画蕴含大量的写实特性。赵佶注重写生,观察物象细致入微,追求物象的生动变化,并遵循形神并举,力求形似达到神似。其画风精湛逼真,笔法严谨细致,讲究绘画的气韵和意境。赵佶擅长“经营位置”,在构图布局上往往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并开启了南宋刘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变革之门。
(雪江归棹图北宋赵佶手卷绢本30.3×190.8cm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在绘画中尤为提倡诗、书、画、印的结合,尤其是花鸟画上,经常以诗入画。这个观点最初源于苏轼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苏轼提出“诗画一律”的观点,认为诗词可以为画做补助和解释,使画面传达的讯息更加清晰明确。这种诗画情感互补的观念正与赵佶产生巧妙的共通性。而赵佶通常将诗书画印四者结合于画中,诗题、款识、签押、印章已经融为画面的一部分,使其作品更具意境情怀,这也成为元明以后文人画普遍存在的艺术特征。
(听琴图北宋赵佶立轴绢本147.2×51.3cm故宫博物院藏)
(腊梅山禽轴北宋赵佶绢本197×6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作为皇帝的赵佶昏庸无能,幼时的养尊处优,让他为人轻佻浪荡、个性散漫,通身的“风流才子气”深入骨髓。初登帝位时赵佶年仅18岁,更是不务正业,迷恋声色犬马,经常微服出入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在宫内,赵佶的皇帝日常几乎都被绘画诗歌所占据,对治国用人之道和国家的运行发展漠不关心,这都导致了赵佶皇帝生涯的短暂和昏暗。
(祥龙石图北宋赵佶长卷绢本53.9×127cm故宫博物院藏)
靖康之难后赵佶被掳北上,结束了一生的华丽奢靡,开始了一段漫长的阶下囚生活,最终因难以忍受残忍的精神折磨而离开了人世。虽然赵佶的政治生涯如此不堪,但是其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书法和自成一派的“院体”花鸟画始终散发着炽热的光亮,我们终究无法掩盖赵佶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造诣以及对中国艺术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五色鹦鹉图北宋赵佶长卷绢本53.3×125.1cm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文会图北宋赵佶绢本184.4×123.9cm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池塘秋晚图北宋赵佶纸本33×237.8cm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枇杷山鸡图北宋赵佶团扇绢本26.9×27.2cm故宫博物院藏)
(梅花绣眼图北宋赵佶册页绢本24.5×24.8cm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秋色图北宋赵佶纸本81×47cm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竹禽图北宋赵佶长卷绢本33.8×55.4cm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柳鸦芦雁图北宋赵佶纸本34.5×224.5cm上海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