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狗”始终是行业内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一些不良商家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销售宠物活体,在直播间中活泼可爱的狗狗,买回家一周左右便会出现呕吐、咳嗽、便血,甚至死亡等情况,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危害了宠物的生命。
宠业家消息,5月19日当天,央视财经记者实地调查了位于江苏徐州沛县的宠物市场,揭秘了宠物活体销售直播间的套路。
沛县宠物线上买卖代购:作好宠物短视频就能赚钱
央视财经记者卧底的是江苏沛县宠物市场,这里聚集了许多从事宠物线上买卖的代购。
在暗访过程中,这些代购向记者表示,想要通过宠物活体赚钱,宠物的健康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制作好宠物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大多是表演淘狗过程中的讨价还价环节。
代购们通过直播“砍价”,可以将上千元的宠物狗砍价到几百元,然而被砍价的商家,其实也是配合演戏的代购。
在拍摄视频过程中,商家会先喊高价,然后通过镜头看不到的手势来告诉代购底价,两人则在高价和底价之间表演砍价戏码,为买家设下圈套。
出售宠物活体前,代购会询问是否要自费做宠物健康检测,如果消费者在代购这里花钱做了检测,宠物落地24小时内如果发现不健康则可以保退换;如果不做健康检测,只保证宠物路上健康不死亡,一些代购为了展现体检的真实性,还会拍摄整个体检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市场价格三项检测的成本只要18元,而代购则开价120元。
谎报、伪造疫苗接种情况
当地宠物医院也配合提供伪造疫苗本
在沛县宠物市场,宠物体检也像做戏,即便“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代购和商家也会蒙混过关,直接给消费者发走。
有些直播或者拍摄体检过程的代购,商家也会配合将检测结果调包,给到消费者宠物完全健康的假象。
众所周知,正规的线上活体销售会附带完整的疫苗本,用以告诉消费者宠物所接种的疫苗情况。但在沛县,代购们会对消费者谎报宠物的疫苗接种情况,甚至还会伪造宠物的疫苗接种记录。
沛县宠物市场内部的华康宠物医院也会配合这些代购来伪造疫苗接种记录册。记者暗访中看到,对于前来索要假冒疫苗接种记录册时,工作人员会给到一份空白疫苗接种记录册,在询问宠物出生日期、性别、品种三项内容后,就写上注射日期,并贴上疫苗贴,签字、盖章后,以单价5元售卖给代购们,且还会叮嘱这些代购不要对外宣称这份疫苗接种记录册子是从他这里购买的。除了宠物医院造价,当地一些小商店也会销售疫苗接种记录册。
在宠物活体售卖的上游,养殖户们告诉记者,养殖的宠物在一个月左右大的时候,就会被销售出去,由于宠物年龄太小,养殖户一般都不会给宠物接种疫苗。他们的对外统一口径则是“小一点的要说打了两针,大一点的就说疫苗齐全”。
宠物运输专走夜路躲避监管
运输过程威胁宠物健康
在宠物活体运输方面,一旦买家支付金额,代购就会立即将宠物送到这里的运输点。每天傍晚,这些宠物就会被装上不透气的面包车运输到中转站,根据收件地址的远近,运输方式也不一样。
当地的长途汽车运输车站以及小商品批发市场,都存在违规运输活体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没有防疫的检测和登记,这些运输活体的车主都会选择夜间运输来躲避监管。
可以说,不管是从上游养殖户,到宠物医院、代购,再到运输等,沛县宠物市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星期狗”销售产业链条。
沛县当地已立案调查
写在最后:加强宠物幼体的源头管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对繁殖环节实施严格监管,对从事繁育的人员和场所作出资质审核,防止带病宠物流向市场,也是提高动物福利水平的体现。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多部门不妨联动起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惩违法违规商家,积极介入宠物活体销售市场,加强部门间协作管理,全面落实《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免疫、检疫、流通监管等手段,遏制“星期宠”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