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负面词条充斥着整个建筑圈。对于曾经辉煌如今萧条的建筑专业来说,就业难薪资低的问题早已存在。建筑生纷纷跨界转行也成为了一大不可忽视的大趋势,也几乎成为了业内人公开的秘密。
01
令人"疯狂"的·高薪职业
去年年底热播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4·建筑篇》一时之间在火出建筑圈,关于建筑行业话题的讨论也是一波高过一波。
作为众所周知的“秃头专业”,大家也免不了拿综艺中的精致镜头与现实中drama的悲惨经历做对比——加班熬夜、无数次改图、工资不高、没有发展前景......建筑行业的这个“冰窖”恐怕不像综艺里展示的那么温暖轻松。
圈内网友真实吐槽
累成"狗"也不过五千五
就业怎么办
全球最大的薪酬统计网站Payscale也在其官网上显示了美国本科和美国硕士建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水平,其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美国研究生建筑毕业生薪资排行
回到国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从客观上分析建筑业并不算垫底行业。但结合职业本身的辛苦程度对比,情况也不是很可观。
如今行业内卷如此严重,建筑行业的“高强度工作+低薪资回报”,也变成了众多建筑学生选择转专业的理由。
那么建筑生究竟
有哪些新出路
除了职业本身的心酸外,建筑就业市场环境的紧缩,也使得不少民营建筑设计公司出现了大规模裁员降薪的情况。
对于目前还奋斗在建筑行业一线的学生来说,平日里也少不了吐槽:“学建筑,不谈工资,谈的是情怀”。可是学生时代对建筑学的憧憬和情怀,在真实职场环境下又能坚持多久呢?
在现在的建筑行业大背景下,建筑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预警:建筑生们纷纷转行,是否成为了流行趋势?他们又有哪些出路呢?
02
转专业·是否可行
无论是国内本科or国外留学,我们选择的专业多多少少都与未来就业方向有关。在就业选择上,我们都会遇上一系列的“麻烦事”:建筑行业不景气、地产建筑蛋糕逐渐缩小,这些都迫使新生代建筑生们有了不少了想法和困惑。
小站也结合几位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为大家剖析一下建筑转专业的真实现状。
转专业的未知与勇敢
HanxiaoZhang
南京大学建筑学姐CMU交互offer到手!
我其实很早想出国了,而且我基本上大一大二的时候是想是学建筑,我非常喜欢建筑,是想过出国读建筑的。
大三开始的时候就就认识到了交互领域,因为我大二暑假做了策展的实习,是对media一块特别感兴趣,但是国内其实没有机会。我大三下学期就去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的工业设计进行了交换,在那边也接触到了很多,像Technology-aideddesign方面的,修了arduino的课程,也认识了一些学习游戏的同学,大家就玩的很好,发现挺有趣的。也把我对人和环境的互动一块的兴趣拉满了。
“从建筑到交互,我相信交互更包容。”
但是交互可能更加平易近人一点,从出发点来看,无论是调研还是设计,都很注重人本身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的产生会通过一系列问卷、访谈和分析非常切实地产生,而不是设计师理所当然的认为。最可贵的是,这种对目标用户的共情不是狭隘的,而是也会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产品本身规模的扩大而拓展到更多的弱势群体。甚至是考虑了包容性设计后,做出来的设计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会提升他们的体验。她个人也非常喜欢在做交互的过程中体验到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以及作为设计师真的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小小的快乐和方便。
TedHuang
同济大学建筑学长斩获CMU/UW等七连offer
我认为不管是做建筑、产品还是UX,最重要的还是设计师需要有批判性的眼光,面向未来的态度,做设计是为了解决当下时代的某个矛盾,批判某种社会现象,抑或是构建未来生活方式的展望等等。作品集是设计师的脸,更应该成为设计师的宣言,而不应该仅仅作为拿去找工作或者留学的几页pdf或图片。
受本科建筑学的熏陶,Ted是个喜欢熬夜的夜猫子,进入午夜之后思维会更活跃(其实是失眠,打算去精神科看看)。从小在深圳的罗湖口岸旁边长大,随着城市化的过程搬了好几次家,所以也喜欢到处旅游,同时在现场观察人的行为和情绪(很多次被同学觉得应该去做侦探才对)。这也是为什么他喜欢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因,通过细致观察来挖掘行为者的痛点以及需求,并把这种需求转化成解决痛点的设计策略。
FromTedHuang
ThomasGlser
YiqiChen
武汉大学建筑学姐潜入CMU学交互
不太愿意被现实条件和规则约束,于是选择搭建一座艺术与技术的桥梁。愿用一颗诚挚柔软的心去体察人间的千姿百态。
问道是怎么想到从建筑转到交互专业的时,她开始回想起大学的生活。
"大学里随着对建筑学了解的越深入,就越觉得建筑需要屈服的现实条件和规则太多了,没办法完全实现我想做艺术的想法,也可能是因为逃避型人格,选了比较轻松的一条路。"
在大学时选择建筑专业是因为当时的她觉得建筑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建筑这个专业教会了她怎样去设计环境。然而无论是当每次在研究怎样去设计建筑可以给人更好的感受时,还是去进行建筑游学时,总是感觉到建筑现在还是有着很多的限制。
建筑的受众一般仅仅是使用它的人或是建筑学学生,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建筑仅仅是每日生活的房子,建筑的艺术性对于普通人来说接近于零。因此Yiqi认为在交互的帮助下,建筑能做的远不止提供场所这么简单。
数字媒体这一手段可以赋予建筑更多的艺术性,并且形式相较于建筑也更加轻盈且具有可复制性。所以她选校的时候选的很多都是偏艺术的项目,就没有去选传统交互强校。
大三暑假米理的游学工作坊
转还是不转
跟从你的内心
关于究竟要不要从建筑学转行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要遵从你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目前的新兴产业对我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它们更新迭代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对于想要跨界转行的人群来说,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和动力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对于是否要转专业,小站建议大家还是先明确自己适合和喜欢什么,然后在做选择,千万不要随大流!
03
就业前景极佳的·专业
其实无论是坚守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还是计划跨界转行或已经转行成功的建筑生来说,其中最本质的初衷和期望都是想要更加良好的就业前景。
不断创新变化的
设计高校
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随着新兴技术对建筑传统的学科边界产生冲击,同济大学也在积极地创新变革。它每年都会举办DigitalFutures,期间会邀请来自新媒体艺术、建筑、交互设计、机械臂等交叉学科的院校师生参加。例如,去年10月,同济就邀请到了UCL巴院的讲师/硕士生举办了一场DigitalFUTURESTALKS。
DigitalFUTURESTALKS:InsideUCLBartlett
MUDDYCHARLESCLASSICCOASTERS
SymbioticClothing
ZhiyueWang(Luna),JiaxuanRen
新兴技术发展的时代
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
InteractionDesign交互设计
"全世界都在劝我学交互"
交互设计是一门多样且跨专业的交叉学科,主要涉及了包括设计学、艺术、社会学、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等在内的一众学科。如今提到交互设计,大家想到的更多的是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Interaction)、用户体验设计(UserExperienceDesign)、用户界面设计(UserInterfaceDesign)、服务设计(ServiceDesign)。
人机交互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但是目前随着互联网越来越火热,现如今除了常见的移动应用程序、艺术装置、VR/AR等项目,交互设计还包括以下研究领域:新媒体互动艺术设计、展馆体验设计、沉浸式游戏设计、触感通信、数据可视化、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未来概念式交互设计、跨专业融合交叉项目、整合创新设计.......
新媒体艺术装置
DigitalMedia数字媒体
信息传播的时代,媒体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体的概念也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不断迭代,直至发展到如今的数字媒体(DigitalMedia)。
数字媒体可分为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两个研究方向。数媒艺术属于交叉学科,涉及交互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数媒技术则是一个结合了数字技术、媒体与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GameDesign游戏设计
游戏设计专业作为新兴的跨领域综合型学科,逐渐出现在国外顶尖院校之中,如卡内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伦敦同艺术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等。
▽点击了解游戏专业申请经验
04
跨界转专业·成功案例
这么多年来,小站接触到的众多学子中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转专业学习。除了建筑景观规划环艺等设计专业外,还有法学、管理学等专业。最终他们也成功拿到梦校offer,去往国外继续深造。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学长学姐的跨界转专业经验吧~
南京大学建筑
录取
CMUMETALS
LeiZhang
同济大学建筑
TUD/GeorgiaTech/NYU
武汉大学建筑
CMU/NU/Utah
CMU/UCB/UW/PU/UMD/RIT/IUB
XiaohuiWang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
RCAIED
ZijunLin
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建筑
CMU/Parsons
Brealy
山东建筑大学
风景园林
IUB/NU/Parsons/RIT/Savannah
Ashley
研究生
UCL
CassieCui
北方工业大学
GSA/LU/KU/
Brunel/York/CityU/PolyU
WWW
华南农业大学
UW/IUPUI/ASU
BihanLi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Parsons
HaiyunWu
四川大学
CMU/NYU/PU/
NU(wl)
XintongTan
宾州州立大学景观
ACCD/Parsons
KexinLing
重庆大学景观
UCL/Edin/
Goldsmiths
XueyangPi
浙江农林大学
IUB/RIT
ZhiyueWang
爱丁堡大学景观建筑
四川农业大学
园林设计
UCBerkeley
JiaxuanRen
同济大学环境设计
GuoChen
华中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
UAL/Edin/LU/
Polimi
TianjiaoWang
本科西安交通大学
法学硕士
UWHCI+D
好姑娘
武汉理工大学
海事管理
UCL/PU/LU/ACCD/RIT/NYU
/IIT/PolyU
YuhaoZhu
上海海事大学
工业设计
GSA/Goldsmiths
最后,小站想告诉大家,无论转专业与否,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并且坚定的走下去。没有绝对正确的道路,也没有完全错误的道路,遵从你的内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