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类APP应运而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用户体验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陷。本文通过挖掘地铁乘客的潜在需求,从出行场景出发对用户从进站前、进站后、乘坐中、出站前、出站后的全旅程进行情感分析,基于用户体验理论寻找设计优化突破点,探讨轨道交通类APP的情感化设计流程。这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类APP的用户满意度、对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用户体验;城市轨道交通;APP设计;情感化设计
1.1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以及5G技术的背景下,移动网络的普及使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可用性功能,而是渴望拥有更高的使用体验,满足其情感化需求的产品[1]。“用户体验”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提出,他指出用户体验是一种注重用户主观感受的设计理念,涵盖人对系统体验的所有方面,包括工业设计、图形、界面、物理交互等[2]。国内外学者们对其内涵界定不同,但大多是从用户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强调用户体验是感知到的情景、服务,满足需求感的心理层面感受。一款好的用户体验的产品,能够做到让用户在使用的全过程中产生很好的情绪反馈,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1.2情感化设计
作为世界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根据对情感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在其《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将设计及其目标分为三个层面:本能、行为和反思[3]。本能层的设计的基本原理来自人类的内在,即使是基于该原理的最简单的设计也会很有吸引力,其对应的产品属性是外观设计;行为层的设计指的是效果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效率。行为层的设计包含四个要素:功能、易于理解、有用和实际的场景。功能是第一位的。响应行为级别的产品属性是产品使用的乐趣和效率;反思层的设计很容易随文化、经验、教育和个人多样性的不同而改变。在这里,认为反思层是人与产品之间交互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关系,其产品属性是自我形象,个人满意度和记忆力。
2轨道交通类APP现状分析
3基于用户体验的轨道交通类APP情感化设计流程
3.1确定目标用户及其场景需求
3.2基于出行场景化展开城市轨道交通类APP的情感化设计
4结语
互联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轨道交通类APP的普及。因此更加需要注重对交通出行类APP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使城市轨道交通类APP在满足核心功能的诉求基础上,提高整个出行的服务体验。一款被用户和市场认可的城市轨道交通类APP需要具有好看的界面、完善的功能、引发共鸣的情感等特点,每一个特点都需要紧紧围绕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进行展开和设计。通过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类APP的用户体验,让用户可以从中感受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归属感,这样的城市轨道交通类APP才会与用户达到友好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国凯.基于用户体验的绿色出行APP界面设计与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
[2]郑杨硕,朱奕雯,王昊宸.用户体验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模型与评价方法[J].包装工程,2020,41(06):43-49.
[3](美)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许勃.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搪胶玩具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
[5]何泰,许开强.交互设计中的产品情感化研究[J].工业设计,2017(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