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煮岁月,慢煮茶。”继露营热、飞盘热后,乘着复兴国风的浪潮,围炉煮茶在国内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社交热潮和新消费趋势。喜欢“日咖夜酒”的年轻人端起了茶杯,爱上这一份人间烟火。
截至目前,抖音#围炉煮茶#话题下视频播放量已达60.3亿次,小红书上关于围炉煮茶的笔记多达74万篇,话题浏览量也已超过1200万人次。
其实,“围炉煮茶”并不是“一夜爆火”的新鲜事物,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翻红”。在我国,“煮茶”是一种流传已久的茶艺技艺,古称“茶宴”,讲究“以茶引言,用茶助话”,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是朋友间以茶为宴席的一种品茗清谈之举。可以说“围炉煮茶”出圈,背后折射的是深层次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也是传统生活美学的复兴。
然而,对于喜爱尝鲜的年轻人而言,光是“围炉煮茶”还未过瘾。随着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创业新蓝海的不断涌现,一种全新的喝茶方式——24小时共享茶室正悄然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成为社交生活的“新宠儿”。
共享茶室,这一面向年轻人的“茶文化”传播空间,它凭借自由又私密的饮茶氛围,打破了年轻人对品茶的刻板印象,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潮流、新选择。既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消费需求,也消弭着年轻人与茶之间的距离。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持续火热的传统文化回归潮的又一例证,是当代年轻人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新玩法的生动体现。
风口上的共享茶室渐成年轻人新宠
当下,年轻人正在与传统文化破圈相拥,爱上喝茶的年轻茶客,开始重新审视茶文化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喝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选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年轻人喝茶,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隐于高新CBD一栋高层写字楼的却慢慢24小时共享茶室现在已成为西安很多年轻人体验“慢生活”的精神角落。
这里没有传统茶室的沉重感,也没有咖啡馆的热闹嘈杂。整个茶室采用“新中式”装修,尽显东方美学意境。茶室24小时营业,顾客线上下单,提前预订自己心仪的茶室,自动生成开门二维码,到店后扫码开门。茶室是智能化的门禁灯控,扫码同时可同步自动接通水电等茶室内的全套设施。
茶室分为大厅和包间,大厅有茶叶自助选购区,茶叶品种丰富,有金色山脉、佛香滇红等,依据种类,定价各有不同。每个包间按小时收费,平均每小时50-100元,包间既适合三两朋友小聚,也适合公司团建、商务会议、文化沙龙等。
进入包间,一张古色古香的横条桌,几张藤椅,十分清雅。茶桌上还搭配了煮水器、奉茶器、茶杯等泡茶器具,以及基础茶包、茶歇。不同包间内还依据顾客的特殊需求放置了投影仪、白板、麻将桌等设备。
谈到成立这家茶室的初衷,联合创始人敬佩告诉记者,之前在职场,每次遇到开会、头脑风暴需要在公司以外的场所寻找灵感的时候,考虑到对私密空间的要求,一般会选择星巴克,但是现在星巴克也很喧闹,再想找一个满足条件的安静地方就很难,他发现这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之后,他从传统茶文化复兴中获得灵感,想让茶文化与共享理念相融合,把传统茶文化用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包装、表达出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茶文化,基于此搭建了这样一个共享茶室。
茶室隔音效果很好,从顾客进入茶室到离开茶室,全流程自助,期间没有茶艺师的打扰也没有服务员的推销。
茶叙渐成趋势,茶社交正年轻化
茶,自古以来,就是人与人的连接符号,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年轻的“茶文化”,是变化也是传承。传统茶在保留原有品味、调性的同时,也在努力向年轻人靠拢。与此同时,一直被推崇的“慢饮细品”的饮茶方式也被习惯了快节奏的年轻人接受,渐成年轻人的“社交新名片”。
城市匆匆,我却慢慢......
年轻人“反向消费”,不抠“钱”但抠“物”
“以前我喜欢去传统茶室,自从知道西安也有共享茶室后,和朋友们就常来共享茶室了,这里环境安静、私密、价格也很实惠。”王女士表示,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想去茶室静坐细谈,但是传统茶馆价格贵得让人望而却步,而共享茶室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24小时共享茶室,打破了年轻人与茶的弱链接,不仅提供了一个好玩有趣、隐秘舒适的“第三社交空间”,还激发了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传统茶文化的认同,对“茶系”慢生活的向往。
从围炉煮茶到共享茶室的火热,都从侧面反映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演变,他们把社交和消费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用消费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主张,也愿意沉下心来,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他们更加追求精神“治愈”,既期盼美好生活,又希望日子能够多一些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