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曲折,但令人期待已久的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第37届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展2022终于即将在7月25-28日来临。这一次推出全新平行展DesignDome设计万象,聚焦全球设计及国际艺术生活,其中“设计新生态”版块核心展区——国际设计师对接展,由全一线独立设计师、设计工作室、机构联合组成,集中呈现国内外优秀的年度设计成果。
在我们与14组设计师的对话中,他们对于这种合作作出了各自的解读——在设计师王文琦看来,这种合作更多的是在“寻找‘1+1=0’的可能性,寻找最为本质的特征、形态、情感。”
为来设计工作室则告诉我们在对接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所谓“分歧”,而产生非常大分歧大多数是因为——“目标不够清晰和精准。”经验丰富的设计师SezginAKSU认为设计师应该适当控制自我,否则反而会对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以“对接最好的设计”为理念,这些优秀的国内外设计师们与商业项目纷纷展开合作,如同当下设计界的一道缩影,集中呈现“甲方”与“乙方”如何、如何沟通、如何达成共识并且生产出令人惊艳也令市场买单的作品。
Stilt置物架
1/请介绍一下在本次对接展中展出的作品?作品灵感是什么?
我想介绍其中一个叫做Stilt的家具,它是一个灵活的置物架系统,灵感来自于干栏式建筑——其基础出于环境原因而被抬起。抬升的底座带来轻盈优雅的视觉效果。Stilt是一个专属于‘物’的干栏式建筑。干栏是横与竖,漂浮与重力,是线和面的构成。
IceCracking长凳
2/身为设计师除了创作也需要为产品赋能并持有商业思维,您如何权衡个人的创作自由和甲方的需求?
我对探索和拓宽设计的边界充满兴趣。包括生物材料的创新应用研究,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下的形式探索,设计的可持续性研究等议题。
LoungeChair2022
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我们采用“以手为脑”的模式为出发点,由资深设计师李乐、张明硕担任工作坊导师,不同的年轻设计师以“寻找看不见的力”为主题,发掘材料特性以及结构的众多可能性,在这个阶段持续挑战用材料产生更多的形态、以及力与力之间的关系。
八角设计工作坊探索过程+罗英煌:网,既可作为媒介,也可以造物
在中期的时候,我们会开始加入其他材料进行结合去寻找更多灵感,两种材料如何产生碰撞,创造出新的可能,我们经常会说“1+1>2"的多样性,但其实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在寻找“1+1=0”的可能性,这里的“0”不是指创作无用的东西,而是找到两种(或者多种)材质最为本质的特征、形态、情感,寻找它最纯粹的东西。当每个设计师在以手为脑的阶段寻找出更多不同的形态组合,我们开始对部分的形态进行设计转化并放大,在这时会把重心放到材料特性、生产工艺、加工条件、功能设计等方向上,有的时候甚至会把第一个阶段所有的探索都推翻掉。这个过程对于年轻设计师是挑战最大的部分。
八角设计工作坊作品+刘畅:翻转叠影之间,捕捉无限的光
八角设计工作坊作品+余元培:折白,对塑料片材进行特殊弯折处理后,材料本身会呈现出有序可控的白色线条
我们会把设计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探索可能性,第二个部分是作品的完成度。可能性阶段只有抛开所有的束缚才能找到更多的机会点,在完成度的阶段把第一个阶段的机会点落地成可以商业化的产品是需要充分考虑甲方、考虑市场、考虑用户,才能真的做出来有意思的作品。
八角设计工作坊作品+陈洁:在与金属材料的接触中,开启弹力与形变的对话
3/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如何化解分歧最终达成共识?
在项目开始之前,双方要尽可能的去沟通彼此的核心需求,我们会把甲方当作要一起成长3-5年的合作伙伴,这样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双方都会更愿意去探寻分歧本质,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市场数据,可能是行业经验,可能是技术的挑战,长期的良性合作关系会用更积极的方式拥抱分歧,在分歧中找到更全面可行的设计方案。
我们会把工业设计方向的重心更多地聚焦在设计工作坊,以设计工作坊的形式出发,不局限于单一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伙伴。设计工作坊是由1-2个资深设计师带着10-20个年轻设计师一起集中共创,围绕材质、结构、领域、特定人群进行探索,从可能性出发,向真实落地方向不断推进。同时资深设计师的行业经验也会帮助年轻设计师向更成熟和专业的方向发展。
2018年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工作坊这种形式,以“Yensuo”的身份参加米兰卫星展,展出的5个作品最近几年也逐渐在各个展会上面露出,几个作品的年轻设计师也逐渐成熟的开始踏入这个行业,这是八角工作坊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从2019年至今,我们陆续开展了陶瓷、宠物、母婴、泡沫、鞋履、家居等多个主题工作坊,服务过品牌包括:飞利浦、若有光、小卫Simpleway、东华大学、设计万象等,同时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与更多的企业、品牌、工厂进行合作,一起为充满潜力的创新设计作品提供落地打样机会和市场建议等等。
八角设计工作坊作品+戴宏羽:当光好似音符般跳动,它会是什么形状?
质光设计产品图片
1/请您介绍一下在本次对接展中展出的作品?作品灵感是什么?
这次带来我的个人家具系列COLLECTIONSU。“SU”即是“苏”,我在设计中用了很多园林元素,而江苏正是以园林出名;另外,“SU”在意大利语中是“上方”的意思,象征着这个系列的定位,所以在设计,材料还有工艺上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还会不断去完善,希望能形成一个高端奢侈的系列。这种东方和西方、中国和意大利,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形式上的结合,也是对我的教育背景和设计风格的一种体现。
太湖边几
作为提供设计服务的设计师,对于甲方的需求当然首先需要尊重。虽然甲方会有所限制,但这也是展示设计这项“技术”的机会。为了满足创作自由,我也会自己去开发产品,不过即使是自己的产品,也会设下一些限制。我认为有限制的设计更好做,没有约束的设计反而会让不知如何下手。
完善已有方案,多给客户一些选择,尽可能及时响应。
质光设计产品:紫金展示架
希望能作为品牌的艺术总监,从多个角度与品牌展开合作,实现统一的审美输出。我还希望能跨越到其他的领域,做一些与之前不同形式的工作。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也希望生活一直有新的惊喜。
《独白》后装灯产品
这一次的展览我们将以灯具作品为主,同时也会展出花器作品。这次展出的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每一件都会有各自的情绪表达,也会有看似对立的特性共存于一件作品里。它们的设计灵感并不是某个很具象的东西,有的时候是一种感受,有的时候是某次经历、某个生活片段。
花器
比如这次带来的e’motion壁灯,最初是被阳光洒在水面上的光影所吸引,但我们并不想复刻那个光影,更吸引我们的,其实是那个静中有动、引人想象、进而认识自己情绪的感觉。所以我们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创作光影,希望能把那种情绪表达出来。而我们又把外型设计得极为简洁,甚至有点冷峻,不开灯的时候它其实是一个比较硬朗的存在,开灯之后它的存在感便立刻为光影让道,这增加了一些戏剧性的对比感。
e’motion壁灯
如果是为甲方做的项目,那么甲方的需求是需要特别去重视的,尤其是项目的动机和目标;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将自身的设计能力、设计经验转化为甲方和我们共同认可的结果。不同的项目所给予的创作自由度有所不同,甲方作为项目发起者和运作者,一般都会有明确的商业考量,作为设计服务的一方,需要在这个考量的范围内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将自己的设计能量转化、输出。
最关键还是坦诚沟通,双方需要坦诚沟通项目的动机和目标,愿意投入多少资源,是否能客观地看待设计的价值,设计方的设计能量场在哪里等等;有了这些了解,设计的过程中逻辑性就能更明确,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会比较想尝试联名的合作方式,和甲方一起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朴舍设计作品
Air-Sanlang
Contour-Sanlang
一个设计的最初想法总是由画在纸上的线条组成的。试图用一个轮廓捕捉一个形状。Contour是一套非常图形表达的家具,通过轮廓和表面之间的对比来作强调。这一系列由椅子、餐桌、餐厅桌、凳子和酒吧凳组成。
FlowStadium-seat-JuYi
这件作品以重庆市的节奏和流动为灵感。动态的形状在视觉上彼此连接,座位与座位之一节一节,就像一个人群衔接着另一个人群。
座椅经过优化,便于安装,也便于用户使用。铝制框架很容易用标准螺栓安装到任何场馆部分。使得任何更换都变得简单、快速和方便。座椅和靠背可以做成各种颜色。在场馆内组合成图案,或适合当地球队的颜色。
作为一个设计师,重要的是把需求看作是一种挑战,无论它是关于生产限制还是特定的用户。同样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不受限制的机会。当我们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时,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了解我们的极限在哪里。而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在哪里有最多的创意自由和机会。
创意过程需要在项目中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客户已经对最终结果有了非常明确的设想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给他们他们要求的东西,但我们也会给他们其他我们认为是更好的设计的建议。
我们很期待与老客户合作新项目,我们知道他们的工作方式,对他们的需求也有更好的理解。同样,他们也知道我们的设计流程。因此我们可以更专注于设计。
为来设计工作室作品:2001凳
我们认为大众随机产生的需求是极其有价值的,这些需求中大部分是基于自发性状态、临时而且随机的。这种随机性产生的需求大大拓宽了原始产品的定义。例如大家在街头累了的时候会去下意识地寻找就近可以倚坐休憩的东西,在这种情景下,坐具的外延便大大延伸了。基于这个逻辑,观察大众在街头的行为做为灵感设计了3件产品:以路边栏杆为灵感的1900椅;马路牙子为灵感的山丘组凳和规范停车围挡为灵感的分合公共座椅。
2001凳是尝试用数字化设计的方法“生长”出来的一个坐具。其灵感就是树。
为来设计工作室作品:1900椅
对设计师来说,不同的设计项目和产品需求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诉求,就会产生不同的使命。所以项目目标的确立最重要。
有些设计更强调创意,有比较多的理念、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输出,更注重企业和设计团队品牌基因的表达,甚至是对人来现状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面对这类设计诉求,设计师更多的是通过作品提出问题,通过创作引发思考;另外一类设计项目,是由用户、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设计师必须面向大众市场和受众群体的痛点,发现和挖掘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他们,实现项目目标,这就需要强大的商业思维。
我们首先会清晰的划分两种不同使命的设计项目,区分需求、再细化和分解甲方的需求,最终才会做设计。
不仅仅是设计团队和企业之间由于所处视角不同而意见相左,一个企业的不同部门也一样。但这也许并不是真正的分歧,而是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磨合过程。这些过程可能会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因为一个项目、产品、品牌的成功,不会只是设计或者销售某个环节的成功,一定是所有团队整体努力的成果。所以需要设计机构和企业磨合后产生正向的化学作用,达到1+1>2的效果。事实上,当我们目标确立好之后,都向最终目标使劲,不会产生太大的分歧。以过往经验来看,产生非常大分歧的情况,大多数是因为目标不够清晰和精准。
为来设计工作室作品:分合公共座椅
我们主要有2种合作形式:
1、对于设计师独立作品,可以跟拥有销售渠道的企业或品牌合作。企业或品牌负责营销与服务。
深度委托设计与常规委托设计不同的是,设计师的报酬主要由其设计的产品推向市场后的销售情况来决定。这是为了让设计师和企业能够达成更默契、更紧密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通常需要双方有比较好的前期合作基础和信任度。
为来设计工作室作品:山丘组凳
AIDOSandLARES300
今年我们将在DesignDome展示的为Gevanco设计的新产品CAPRI。CAPRI是一个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休息室系统:长凳、坐垫凳、咖啡桌、面板等许多不同的部件,让用户创造完美的氛围。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卡普里岛,它是意大利的一座壮丽岛屿。坐在悬崖上,独自或与其他人一起欣赏美景和日落。Capri凭借其多样化的作品,帮助我们在完美的地方创造完美的氛围。请坐下来享受吧!
AKSUSUARDI&MGMINTERIORS系列作品
很多人因为我们做创造性的工作而认为成为一名设计师很棒,好吧,这只是事实的一半!设计是最好的商业。一方面,我们要非常有创意,同时我们必须成为一个商人!我们对客户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们在我们的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资源,他们有兴趣销售产品,我们也一样。如果这行得通,那么我们就有了双赢的局面。因此,设计师和品牌紧密合作以最终获得最佳结果非常重要。
这背后的秘诀是创意与商业的结合!
通常只是在开始时双方可能会有分歧,一旦双方相互了解,事情就会变得更好,这也对双方都有利。特别是设计师应该控制他的自我,否则会对合作产生负面影响。秘诀在于与您的客户进行专业而认真的合作。
我们是一个多样化的设计工作室。这使我们能够面对不同类型的项目、设计、室内、零售甚至建筑。目前,我们正在中国寻找新的挑战,不仅在设计方面,而且在零售设计方面(在欧洲,我们与CalvinKlein、TommyHilfigerSephora、Levis等重要品牌合作)。
CoastlineTable海岸线边桌
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为了回应2022年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的邀请,作为2022的可持续发展C位青年演讲者。所以这次展出的作品也算是对于这次可持续大会演讲的现实回应。这次展示的作品主题叫ReshapeTheCoastline《重塑海岸线》,灵感来自于海边防止海浪侵蚀海岸的水泥四足体TETRAPOD,想通过该作品/艺术装置,来引起一些对海洋塑料污染的思考。
同时MorphaDesign作为一家国际设计工作室,也希望能通过一些展览来探讨国内家居行业对于可持续制造的可能性,共同寻找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将充分利用我们作为一家综合型设计工作室在为不同制造产业开发新品的时所形成的多维度视角,去实现一些跨产业的资源整合,让不同产品以及材料在各自其可持续生命周期的闭环上环相扣。以影响更多人参与到推动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的行列。
TailRockingChair尾巴摇椅
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因为设计毕竟不是艺术,一根木头一根金属可以在艺术上违反自己的属性去做一些表达,但在设计却往往需要顺从物质的属性才能实现最大价值。我们需要平衡商业,生产,流通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我们为产品赋能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产品的社会价值出发,去评估开发的产品对于社会是不是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增量,我想价值导向的开发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思维。
如果希望有100%的创作自由,我们会去做艺术,而不是设计,我们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开。
1/3边桌落地灯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们创立工作室之初就开始在构思解决方案了,因为共识是一切合作的基础。我们的做法是打造一个比较弹性的合作流程,我们分为从P0-P3四个步骤,在每个步骤中,我们更多是去激发参与项目各方的想象,去引导而不是去指导,提供范围而不是特定的目标结果,我们希望能挖掘出合作各方各自的背景,阅历和资源优势。最终共识不是达成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生成的,目前来说,我们处理得还不错。
我们其实这两年在国内逐渐和企业形成了一种设计创意合伙人的合作模式,不像过去只停留在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关系。因为其实很多时候,合作的方式和流程对于合作的产出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甲乙方关系容易因为利益纠纷或者其它限定,对创造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而我们现在希望能和更多和企业站在利益的同一边,甚至成为合伙人,一起去开发更具社会价值的产品。
GODIBATHROOM高第卫浴
波浪茶几
本次作品主要是以摇椅和其他椅子系列为主,采用一部分中式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碰撞设计,结合人体工学设计。让每一个摇椅都可以复合不同身高的人。
逍遥椅及其零件
不管是个人设计还是甲方需求,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创造优秀作品,只是甲方在市场定位和产品成本会有一定的限制,自由创作的产品成本定位限制会小一点。
我觉得设计遇到分歧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跟甲方一起探索一个适合甲方的定位和生产工艺以及成本的设计。适合的设计才是最好的。
接下来的设计我可能还是依然会探索实木与各种材质的组合,热弯技术以及五轴数字加工在家具制造的应用。
欢乐结,谢穗坚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某种程度上还是我一直以来设计理念的延续,我希望借由产品传达自然的美感,于人文的温度。此次我的新品当中有几件沙发坐具和椅子,软体沙发的设计通常受到工艺和房屋尺度的限制,较难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我在思考这几件产品的初期,我希望能够传递给人自然中的一种温和意向,将一些我们本就熟知的意向符号在生活中得以新颖的体现。
其中一件产品我选择了落雪作为设计主题,雪是我曾经的记忆,是现在的幻想,雪象征了美好与干净,雪花落下能够将世界柔软,将一切的不美好修饰干净。于是我运用雪后的柔软语言作为设计初衷,将这种抽象却又能够唤起人们印象的视觉要素运用到不同的产品设计当中。
Evachair柳毅作品
我想商业和创作并不应该是一种冲突的状态,我想更健康合理的方式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设计是由人主导完成的工作,不可避免的会带有设计师的个人风格与设计理想主张,这其实是与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产品风格是相似的。如果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双方有可能理念相同、也可能理念相悖。但是双方理念的相似与相悖又不能说明产品的成功与否。
在我的过往合作中,与我理念相近或者理念相差很远的合作方我都有过。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都会尝试去理解甲方的商业状态,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新品对于他们的意义,我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去分清一定需要坚持的部分和可妥协的部分,在沟通中我也会尽可能的说清为什么我要坚持,通常情况下这都会在讨论后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我会去尽可能思索甲方委托我的原因,是我过往的哪些要点吸引了甲方,如果在这次的合作状况下融入我之前作品的那些可能的吸引过人的设计亮点。
总之,我知道随着设计能力,设计影响力的越来越大,会自然的吸引到成熟的、想法清晰的甲方,他们会处理好一切设计之外的事情去支持设计的完成,但是我知道当下自己离那种程度还差的远的多的多,我需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能够合作的客户,在为他们考虑的基础上融入我的设计理想。
Ballsofa柳毅作品
在我以往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多数时候是因为制作难度与甲方产生分歧,他们会因为成本或售价因素而质疑这样做是否值得是否可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去通过比较的方式去说服我对于这种设计做法的逻辑性所在,另一方面我也会利用更多模型制作的方式去说服这种制作方式的可行性,而且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解决分歧。
先解决存在的原因,再给出可能的解决方式,这也是推进甲方加工能力的一种途径,当然我也经常可以理解生产人员对于新方式抵触的心理原因,但大多数情况下简单安全的做法可能很难创作出“新”的产品了,尤其是在当心,需要大家都冒险一点。
Waltzchair柳毅作品
我希望受到的委托是与我共同去勾画全新的事物,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去共创一个新的品牌,或品牌中的全新产品系列,当然这不表示我一意孤行,而是希望没有历史包袱的去探索,我希望能有机会去创造一个与我有很多关系的产品世界,有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中感到愉悦,他不厚重、不沉重、不媚俗但是他又是有责任的、有担当的。
水木之上,谢穗坚作品
LOOOPSTOOL(环凳)
DeForm(品牌yensuo),今年会继续在对接展中展出。作品源于对回收PVC工程水管的重塑研究,通过自制的成型工具与方法,塑造独一无二的柔性之美。
在商业项目上,我们通常都会与甲方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对话,了解甲方对于产品的预期以及供应水平,再结合调研在可实现的范围内对产品进行初期的规划,这样这的沟通能较好的为整个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限定一个执行的边界,让我们能更好的调度甲方资源进行创作落地,同时也在交流中为甲方梳理思路。
Yensuodeform
我们会结合上一条中说到的初期规划,作为分歧中的依据,判断分歧会对项目中的环节产生哪些影响,如成本,周期等等,需要双方都能以更专业的理由去传达各自的意见,毕竟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我们很期待能长期的去为一个品牌进行每一季的设计哈哈,也期待能与一些品牌进行一些更先锋性的项目。
StudioKAE作品:树架
本次主要将展览我们的新品,衍生自去年的实木家具项目。新系列继续围绕着工作室秉持的工艺探索和材料肌理的创新。灵感来于中国古老的制瓷工艺中的玲珑瓷制作工艺。此外还会展出我们新的手工玻璃杯具系列。
StudioKAE作品:PlaitLamp
U-pot花盆
我们往往在尊重甲方的基本需求下引导他们尝试新的工艺;探讨更有趣的用户行为,以前瞻性设计打开市场差异化。
其实就是客观坦诚地阐述清楚各自的理由就可以了,如果每个设计点有自洽的逻辑,也不会导致很大的分歧。
我们希望的合作模式是真诚的,都是向着共同目标而去,而不是急切的想要出一款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能深入地探讨交流,相互配合,不断地打磨迭代样板,不单单只是简单地去做一个形式上的设计,更多地去钻研背后的工艺,做到精益求精。
StudioKAE作品:Crush
Shero蝴蝶椅
通过敦煌文化中传统的飞天元素加上现代的设计风格形式,形成一种新的东方时尚美学表达。在新时代消费群体成为主力的今天,挖掘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从而通过设计语言多角度诠释“国潮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产生共鸣,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追求自由、保持个性,不断延续文化价值与设计创新的生命力。
MINIMAL"YI"1
首先设计师其实不是完全的追求自我,而是要挖掘需求,感受生活,发现美好,用设计语言表达美学和文化价值。至于和甲方的关系我觉得是更像是一种合作,甲方是对客户需求了解最多的,设计师更像是通过这些需求来与自己的设计风格相结合,作出超出客户预期的产品。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引领用户审美。所以设计师与甲方不是敌对关系,应该是合作共赢。
摇椅Rollce明星联名款
这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以及彼此信任建立的过程,在合作初期彼此的需求要仔细的沟通好然后在创作过程中从设计方向、设计概念的明确,再到设计草稿设计模型的呈现,我们逐渐的清晰化这个产品的设计形式,那么这个过程就不会走偏。如我上面所说,甲方与设计师是合作关系,那么在大的共识之下,小分歧也可以轻松地化解。
未来产品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一件装置可能是一件灯具,一张地毯也可能是一幅插画作品,从家具来看,无论是装饰性、艺术性、功能性都将得到更大幅度地融合。对于设计师来讲,这也意味着被赋予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未来我期待可以和更多艺术家,不同专业的设计师,碰撞出更多创作的火花,所以不仅仅是家具品牌,我也期待和服装、配饰等多样化品牌商开展更多的跨界合作。
摇椅Rollce
AmbrogioSlide
对我而言,谈论我的工作和我的产品一直是一件困难的事。不同的产品来自不同的材料应用,从玻璃、金属、铝到装饰材料。
而我的灵感可以来自于任何地方......灵感总是在我们身边,每一次,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灵感。作为设计师必须要拥有把握灵感的能力,并将这种外界的“输入”转化为实际具体的想法。
你说得很对!
今天,作为设计师仅仅拥有创意是不够的,你需要拥有真正的商业思维,必须了解市场,必须知道可能成为现实的未来趋势。设计师的工作正是在创造力和大规模生产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客户的要求、工业技术、生产方式等等,你就不可能完全自由地开始创意过程。
JubeVistosi
创作自由和客户要求之间的平衡恰恰就是一个成功产品的诀窍!如果我们设计的东西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光有最好的想法是不够的,没有商业头脑也是不行的。
对我而言,我是用“四只手”来设计的,两只手是我的,两只手是客户的,因为在一起合作我们会做得更好。
Bombom_Infinitidesign
从意大利到美国,从北欧到亚洲,我们在所有的国家都有合作,其中既有大型公司,也有小型手工艺品牌,但我们的热情、设计态度和设计过程始终是一样的。
我认为今天更重要的是设计得更少,但更好的是如果客户总是问你“再来一个产品”,我们也在改变关于数量和质量的心理,我的意思是,我们总是认为质量比数量好,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家具的世界已经变了。今天,在大流行病之后,一些东西正在发生变化......幸运的是,是以更好的方式进行的。我们展望未来,同时也要理解现在的市场真的很复杂。
Assisa_BBB
Stepbystep多功能架
这次展会将展出一个儿童家具新品系列(Giokoso)。这是个模块化的产品系列,展现和表达孩子们的独有个性。产品的形状和功能由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想象力互相结合来体现。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多一点自主性多一点快乐的空间。
欧讯设计设计作品:儿童储物、沙发以及坐垫小凳
拥有很好的同理心能力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达成共识。设计师经常需要了解如何从客户并不是很清晰明确地表达中抓住主要的设计概念,因为客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哪些是设计概念。创作自由并不意味着做我想做的,设计为客户服务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的,设计师需要用创意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标。
同理心、好奇心和创作力让我在不同项目的不同意见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好奇心让我去了解不同的工艺、材料、意见,找到适合项目的最佳素材;创作力让我能将这些原材料更好地应用达到最佳效果收获一个有价值的项目成果。
根据公司和项目情况的不同与设计师有不同的合作形式,每种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合适的。我个人认为长期合作的提成制是种不错的形式。这种合作形式往往让设计师和品牌方长期共同探讨深入了解,而且都有不断提高更新现有产品的动力。
随着数据和技术的发展,比如区块链、NFTs,将来设计师与品牌方之间可能会有更多合作可能性。数据是透明的可监控的,提成式合作就有保障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