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智能网关专项赛
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师组成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参赛对象为中国境内高校2023年在籍的所有本科生(含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大赛以三级竞赛形式开展,校级赛——省级赛——国家级赛(简称“国赛”)。国赛只接受省级赛上推的本科生的参赛作品。
各省级赛通知与负责人联系方式请参考如下官网链接:
大赛国赛共组合为6个决赛区,其中:
物联网应用/数媒动漫与短片:厦门;厦门大学;
二、大赛作品内容分类及说明
2023年大赛分设11个大类,分别是:
(1)软件应用与开发;(2)微课与教学辅助;(3)物联网应用;(4)大数据应用;(5)人工智能应用;(6)信息可视化设计;(7)数媒静态设计;(8)数媒动漫与短片;(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10)计算机音乐创作;(11)国际生“学汉语,写汉字”。
“物联网应用”包括以下小类:
(1)城市管理。
(2)医药卫生。
(3)运动健身。
(4)数字生活。
(5)行业应用。
(6)物联网专项。
北京博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其中的“物联网智能网关专项赛”提供支持!
详情请见附件1:赛题、赛具介绍。
三、赛事规则要求
3、本大类每个参赛队可由同一所院校的1~3名本科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4、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5、每位指导教师,在国赛中本大类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6、每校参加省级赛的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自行规定;每校每小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2件;每校本大类入围国赛的作品不多于3件。
7、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含作品演示)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四、赛项介绍
五、评审标准
物联网智能网关专项赛的评审标准,与实践赛保持一致。
六、赛前培训
中后期(定向)线下培训省区集中培训、个别学校专门培训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