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比脸干净的年轻人,集体逃离“价格刺客”奢侈品消费观

在日本学者三浦展的研究中,这种趋势似乎早有显影。随着经济发展,他曾划分出四个消费时代。

在“第一消费时代”到“第三消费时代”里,消费与娱乐经历了从中产阶层到以大众化为中心的过渡。为了提高销售率,制造商开始提倡“个性化”,高档品牌的消费主义开始盛行。然而到“第四消费时代”,人们却不再执着于拥有或攀比,反而乐于在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保持精彩的生活体验,并喜欢通过租用、共享产品来获得乐趣。

平替趋势会让消费力遭遇重击吗?在天图投资CEO冯卫东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冯卫东是70后,他见证过中国经济与消费市场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路,同时也是国内较早一批开始研究消费市场的投资人之一。当大家都在讨论互联网产业时,他早早就把目光锁定在消费领域。他所在的天图投资,参与的投资成功案例包括周黑鸭、三顿半、小红书、江小白、鲍师傅、茶颜悦色等消费者熟知的品牌。

我们正在走入一个怎样的消费时代?平替趋势之中,是否再无品牌成长、爆发的空间?我们和冯卫东聊了聊。

“平替”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新周刊》:你怎么看待“平替”这种趋势?

冯卫东

比如我们过去,在工业基础比较差的阶段,东西能从无到有地做出来就不错了。虽然能做出来,不过质量也较差,所以大家那时候都在期盼能找到更好的东西,整个经济欣欣向荣,大家都在找优替。

冯卫东,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CEO。(图/受访者提供)

这些新品牌里面鱼龙混杂。但在优替时代,大家都在喊着消费升级,他们不断去猎奇、尝新尝鲜、拓宽消费边界,那是一个寻找优替的过程。而现在,经济增长放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一定会找平替。当人们觉得未来收入难以改善,平替就会成为一种现象级的社会学现象。

当然,消费者的选择始终存在优替和平替两种方向,我们把它称为追求性价比的统一逻辑。“优质优价”也是性价比,人们即便买奢侈品,也会倾向于寻找便宜的。不辞辛劳地海外代购,就是理性的表现,也呈现了追求性价比的一致性,只是得看消费者要追求哪个档次的“性价比”。许多人平时省吃俭用,但他们去看场演出、追个星、旅游一趟,花钱都很大方,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优替。

《新周刊》:“平替”的观念转变,背后的驱动因素都有什么?

:平替产品本身倒没有带来什么深刻的观念转变,因为消费者始终都在追求性价比。当品类的创新枯竭后,消费者可能会去找便宜的、差不多的东西。“智商税”这个词的出现也是基于此。过去某些“高大上”的品牌,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力去引领产品的提升和进化,消费者花钱购买,就变成智商税了。

新的消费价值观正在养成

《新周刊》:日本学者三浦展曾提出“下流社会”的概念。所谓“下流”,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人的购物欲望、生活热情也在全盘下降。书中提及,日本年轻人意识到阶层差距已无法拉近,阶层开始有意识地向下流动。你认为,日本会成为中国消费趋势的镜子和警示吗?

:能成为部分的启发参考。三浦展提出,“下流社会”里,当向上的机会枯竭,大家会干脆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升自己的满意度,不要那么累,消费欲望也降低一点,然后用另一种方式寻找生活的意义。而且消费不是简单地降低,它会产生新的消费价值观。日本非常流行“古着”这样的二手衣服、二手家具市场——他们不去奋斗追求收入的增长,但是通过二手物品的利用和共享,来提高消费效率。

所以,日本的人均GDP增速在将近30年里是趋零的。不能说日本的消费社会没有变化,或者幸福度没有增加,以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是进入了另外一种增长模式——经济净福利(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经济净福利指标越高,代表一个国家在提高国民福利方面的表现越好)的增长,通过提升消费效率来获得经济福利的增长。但在GDP的概念维度上,是几乎没有增长的。

在“明确地悲观”的状态下,消费者自然会寻找更有效的消费方式。它不是指消费者会去开源增加收入,而是去节流,提高消费效率——买不如租,租不如共享。所以日本经济增长停滞,年轻人的收入甚至比父辈的还要低——现在的年轻一代都有这样的特点。

中国和日本也有不同。日本各地发展是比较均衡的;中国的纵深则比较大,一线、二线城市与低线城市的发展有不均衡、不同步的状况。一些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已经从“第三消费时代”过渡到“第四消费时代”,而四线城市可能还处于“第二消费时代”到“第三消费时代”的过渡。中国还有“巨国效应”。我们的人口约是日本人口的11倍有余。三浦展也观察到,在日本出现的哪怕再小众的消费,放在中国市场,都可能在人口规模以及发达的电商中转化成巨大的量。

我年初去日本研学的时候,与三浦展做了交流。他认为他所提出的四个消费时代,是基于日本的社会发展观察得出的,与我的观察也比较契合。三浦展的理论虽然不完全适合中国,但背后有深刻的规律,比如收入变迁、教育变迁,在全世界来看都有类似的变化。其中包括单身经济的趋势——日本的“第四消费时代”,还有一个特征是存在年轻人不结婚的现象,即使结婚也有部分人选择丁克。

《新周刊》:过去,人们通过消费寻找自我,从产品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差异化。然而在《第四消费时代》中,三浦展提到一个重要趋势是“去品牌化理性消费”,它似乎对应了当下的平替行为。年轻人是否真的不需要“品牌”了?

:我也和三浦展探讨过这个问题,我和他的看法不一样。“去品牌化”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趋势,而是在某些品类的创新枯竭、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倾向——大家都差不多,我就不再认品牌了。

我认为大众始终还是有“认”品牌的需求。在社交化消费下,日本还是有各种各样需要“认”品牌的产品,比如威士忌。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些公司看起来是去品牌化了,实则它只是用一个品牌把其他不需要品牌的商品汇集,变成了一种渠道品牌。譬如无印良品、大创、名创优品,这些都是渠道品牌。

像毛巾、拖鞋、指甲刀、杯子这些产品,大多数人是闭着眼睛买差不多的就行。这不像过去,买花生、瓜子也要看品牌,它的功能足够用就行了。我们把这叫作“性能过剩”。大部分企业能做好的产品,在我的书《升级定位》的理论里面叫作“弱势品类”,是消费者不需要专家品牌的产品。他们只需要一个渠道品牌就好了,让渠道帮他们把关。

《升级定位》,冯卫东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6

有许多产品仍旧是需要品牌的。大学有名牌学校,部分人买的包包、西装、手表有品牌,请朋友喝酒也一定得有品牌,这都是涉及面子的东西。品牌除了保障价值,还要彰显价值。所谓的不需要品牌,其实只是品类创新枯竭、性能过剩以后,大家不需要品牌来保障差异化而已。只要创新仍然源源不断,产品、技术所带来的差异,都需要“品牌”来确保“我的东西比别人做得更好”。

日本仍然存在大量的品牌。我和三浦展曾探讨过网红店现象。一些街边的特色小店,不管它原先有没有品牌,一旦火了以后,就会吸引许多人专门跑去打卡,进而使许多全国连锁品牌跟着把店开在附近。游客去那里是为了打卡,他们大部分的消费还是依赖大品牌。

2022年10月6日,上海,在盒马“生鲜奥莱”店,市民正在选购商品。(图/受访者提供)

大品牌的流量大,承受能力也强。地方品牌往往会在租金竞争中被挤走,当地的商业运营商还要为它们提供特殊的租金优惠,才能把它们留下来。这些都是三浦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所以,现在年轻人买平替,他们买的也是某种平替品牌。

“环保主义”也是一种消费观念的平替

《新周刊》:在你的观察中,年轻人寻求的“平替”,实际上想要替换的是过去的产品的哪一部分?他们真正想要寻找的又是什么?

:消费者需要品牌制造一个价格之外的理由来给他们的决策撑腰。他们要的平替,除了要与大牌质量相当,同时还能提供一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比如无印良品,它提倡的就是不浪费,爱护环境。它提供了一种生活哲学、一种理念,以此为“购买便宜物品的行为”抵挡鄙视链(无印良品在日本属于平民品牌)。

人还是有追求社会地位的需求,这是根植于我们基因深处的潜意识。现在有很多媒体推崇环保的生活哲学,优衣库也是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在日本也是高性价比的品牌。消费者能理直气壮地穿优衣库,没有一点自卑感,除了社会文化的支撑,还是需要品牌提供可能性。

实际上,它的“环保标签”与过去的“炫耀性消费”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炫耀的东西不同。过去是高歌猛进的时候,当时人们刚从贫困中脱身,价值观还比较单一,只想变得更有钱、更富裕。到了后来,大家发现阶层跨越很难,富人消费的都是高定、私人定制,他们有自己的消费方式,这是另一个世界。只要是大众买得起的所谓的奢侈品品牌,在他们看来其实都是无差别的。穷人用这个去彰显有钱,可能还会沦为“笑话”。

三浦展所提出的“第一消费时代”,也有提及“镀金者”这一类人,即模仿富人的人。但不管你怎么模仿,怎么像,骨子里始终还是不一样。当一些人发现追逐、镀金的方式无效以后,他们就会转向另外一种方式,彰显另一种价值观,比如说自己是“实用主义者”“环保主义者”“极简主义者”。他们不是彰显“我有钱”,而是表达“我有品位”“我有独立的审美”。极简主义现在变成了一种生活美学,这样一来,消费者在不多花钱的情况下也能找到自信,找到一种文化支撑。

追求平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新周刊》:以你的经验来谈,“万物皆可平替”的消费观对市场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它是否有推动市场往积极的一面发展?负面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这都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平替并不是说不消费了,而是更理性地消费。平替和优替是始终存在的,平替推动了成本的节约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推动了品牌去创造差异化,让自己不可被平替。平替逻辑是一直存在的,只要品牌的技术进步放缓,那么背后就有靠规模经济、靠降本增效来摒弃你的平替。

如果过分地推动平替产品生产,是不是会让很多人不敢去做优替、做贵的东西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消费者还是愿意买单的,或者说至少有那么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买单。因为消费者的收入也是“分层”的,永远有人去追求新事物。

平替让从前只有上流阶层才消费得起的东西变成大众化的消费,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比如以前的“大哥大”,能用得起的都是富豪,到了现在,各个阶层都用得起,这个过程也是平替的力量。

《新周刊》:在三浦展的“第五消费时代”预测中,“元宇宙”“孤独”成为消费的关键词——社会越来越“孤独化”,年轻人走向低社交时代。与他人联结的断裂,是否会加剧影响人们的平替消费观?

:会有一定的影响。不和别人打交道了,我穿衣是不是可以随便一点?很多“彰显价值”的品牌都会受到影响,这也会影响人的消费观。现在,大家对游戏的消费越来越多,刷短视频的人也越来越多,AI的诞生,还会进一步减少人对其他人的依赖。新技术的发展推进了社会心理中孤独的一面,但人从骨子里还是希望和别人交流的。AI也能帮助我们找到更适合交流的人群,推动更多的兴趣社交。

THE END
1.小调查:你磕黄圣依的颜吗?#杨子形容黄...来自消费实拍#杨子形容黄圣依是整容样板#】#黄圣依说没条件展示妻子所有的功能#在最新的《再见爱人4》中,画师问杨子“黄圣依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他形容出来的竟是电影《功夫》中“芳儿”的样子:“长发齐腰、碎花裙子、白衬衣...”。杨子说:“她就是整容的样板,她很精致,要么说天生老天爷赏饭吃的电影脸。”被问到给另一...https://weibo.com/6176066263/OF9BiB71K
2.“炒粉姐”精致出摊,生活就该有此“精气神儿”新京报快评有人为坚持精致出摊的唐女士点赞,表示“认真对待自己生活的态度值得学习”,也有人认为其打扮太过“违和”,没有必要,还质疑这是在借机炒作。 对此,唐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回应,没有营销炒作的人愿意每天做七八个小时的炒粉,之所以这样打扮,一方面是以前做过美发美甲的工作,职业习惯使然;另一方面是“打扮得漂亮能给我带...http://m.bjnews.com.cn/detail/1667095233168689.html
3.嘻嘻娱乐官方前央视主持人曹颖近况,做起带货主播,模样大变完全不...申请哈佛被质疑 高晓松回应网友与营销号 易烊千玺在晒出新捏的 霉霉比伯赛琳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 苏醒直言没钱 杨幂晒绿植姐妹篇 意外惊喜! 马伊琍与神秘...沙溢被狙渣男? 人设崩塌? 被骂无知后 恭喜!王家又有喜啦 “最惨太子爷”! 超级洗脑京上线! 张翰打扮精致来跑男走秀 刘芸晒艾瑞巴蒂组合照 有种赢在...http://www.qiyi.com/v_19rtr1rsoc.html
1.打扮精致出摊被质疑女摊主回应打扮精致出摊被质疑 女摊主回应 “精致妆容是种生活态度“近日,广东东莞,人流攒动的街边摊有个女摊主在娴熟的炒着粉,然而让人停留驻足吃上一份炒粉,不是因为她的炒粉技术而是因为精致的妆容和讲究的打扮,如果你路过这个街边摊,你会作何感想?炒作?还是……...https://dongguan.0xu.cn/station/information/society/3735b5332906b334f4702bf7d29b31a0.html
2.打扮精致出摊被质疑女摊主回应精致妆容是种生活态度打扮精致出摊被质疑 女摊主回应 精致妆容是种生活态度 几乎每天下午5时,都能在广东东莞大朗镇水口新综合市场看到这样一幕,一名女摊主穿着时尚,画着精致的妆容,头发盘在耳后,一只手颠着锅,一手挥着勺子,一阵“咣当咣当”的声音过后,一份热气腾腾的炒粉便出炉了。这对夫妻便是在社交平台走红的“东莞炒粉姐”唐欣...https://tj.fjcxin.com/8530.html
3.明星为何争做探店顶流?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时装周走秀,在颁奖礼争艳,在舞台上引吭,在影视剧里变脸,是明星的传统主场,但这些大众只可远观的场景,总是少了些烟火气和亲和力。 与其高高在上,不如与民同乐。 女星当名媛容易被嘲“太装”,男星扮霸总又被嫌弃“油腻”,因此,越来越多的明星袒露了吃货本色,走进街头巷尾的小店,争当探店达人。 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9217123
4.你被“照骗”坑过吗?新闻而当实物与图片不符,消费者要求退款时,一些商家往往会以“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为由拒绝。事实上,鉴于拍摄角度、光线不同,实物、实景与照片有些许偏差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味用精致高超的P图技术、花样百出的安利话术来误导消费者,就不是简单的宣传和“引流”了。https://mzj.sh.gov.cn/lnb-xw/20241107/c7f29fbbfdbf42329cce8b203a4f644e.html
5.+音东莞“炒粉姐”火出圈:穿着精致是生活态度南方plus逐渐,唐欣火成了网络上的“炒粉姐”。她收获了不少人的点赞,也要消化网友“炒作”“作秀”“摆拍”的质疑。 面对网友的质疑,唐欣决定干脆就直播七八个小时给他们看好了。她说:“我一般是晚上6点开播,12点结束,出摊就直播。有哪一个人能因为‘作秀’而日复一日、坚持一边站着一边炒粉这么长时间呢?”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27/c7117070.html
6.“地瓜妹妹”被疑是炒作地瓜妹妹:身正不怕影子斜“地瓜妹妹”被疑是炒作 地瓜妹妹:身正不怕影子斜 12月1日,“地瓜妹妹”济南街头卖地瓜。 鲁网12月2日讯(记者 罗燕)一夜之间,“地瓜妹妹”王艳红火了。辞掉体面的工作,走上街头摆摊筹钱救白血病哥哥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网友,也引起不少人质疑。作秀?炒作?面对质疑,王艳红背着家人偷偷的哭了,但今天仍旧坚持出摊。https://www.media.sdu.edu.cn/info/1002/16867.htm
7.清远:美食节不旺场导致亏本摊主质疑没宣传到位惠州:小区业主携孩子乘电梯 被大型冰箱砸中 2024-10-31 19:48:28 广州阿姨半夜耳朵嗡嗡响 蟑螂在耳道生活了5天 2024-10-31 19:40:33 广州荔湾:附近工地噪音扰民 业主半夜被惊醒 2024-10-31 19:36:21 清远:美食节不旺场导致亏本 摊主质疑没宣传到位 2023-09-16 19:50 更多 03:30 广州番禺:小区出入口...https://www1.gdtv.cn/tv/c86a0d3cd2c56a91cdcf14c42d62265d
8.《[HP同人]和平时代(LM/SS)》千二^第1章^最新更新:201408可怜的医生再次擦了下额上的汗,手帕都快被汗水浸湿了。 这真的是人们口中极度崇尚纯血丶厌恶麻瓜,眼高於顶的马尔福? 当他提起医疗箱,跟着家养小精灵离开马尔福庄园时,脑海内仍不断冒出问句质疑自己五十几年来对於马尔福家族的评价,这也导致回到圣戈芒後,在同事兴灾乐祸的打趣下,不加思索地将今日所看见的事一...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211554&chapterid=1
9.东莞网红“炒粉姐”回应炒作质疑:精致妆容是种生活态度看看东莞网红“炒粉姐”回应炒作质疑:精致妆容是种生活态度 近日,东莞一位炒粉摊老板娘妆容精致,脚踩高跟鞋在摊位颠勺火了,人送外号 " 炒粉姐 ",一时风靡大街小巷。在被网友质疑后,现在这位网红再次回应,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回应质疑了。责任编辑:陈莉辉媒体...https://www.workercn.cn/c/2022-10-30/72109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