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云阳立足大山区、大库区、大城区特点,不断探索生态宜居、功能完备的山区库区城市建设新路子,构建起森林拥城、水脉贯城、绿道连城、百园满城的全域山水公园城市格局,推动迎宾大道综合品质不断提升,“有品质、有温度、可阅读、可流传、可观赏”的特色迎宾大道全面呈现;推进城市阳台服务能级不断升级,打造生态、经济、人文、美学价值全面彰显的城市地标阳台,亲水亲绿、全龄友好的城市休闲阳台,整洁有序、精巧美观的私人阳台,云阳影响力、辨识度进一步提升。
构建“8+17+N”全域迎宾大道体系
推动综合品质不断提升
迎宾大道是展示云阳城市形象的重要门户,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踏上已完成改造的高铁大道至迎宾大道沿线,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花卉绿植一路随行,走在绿化带里心情格外愉悦。通过坡坎崖整治、杂草清理、植株补植,迎宾大道越来越精致。
在高铁云阳站,风雨连廊无缝衔接出租车上下客区、公交站台、汽车客运站,旅客纷纷感叹“这些年云阳越来越有温度”。
走进云阳镇硐村,居民们在新建的休闲长廊里晒太阳、聊天、看江景,十分惬意。该镇重点挖掘老城文化和记忆,通过整体风貌、特色墙绘等方面的打造,塑造和延续老城景观特色。休闲长廊周边还修建了停车场、篮球场,改善了停车难等问题,居民健身休闲也有了好去处。
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云阳以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之势,“推动迎宾大道综合品质不断提升”的执着追求。2023年,云阳整体构建了“8+17+N”全域迎宾大道体系,热情大方、创新灵动的迎宾大道面貌全面呈现。从市民最能贴切感受到、日常生活高频需求的服务着手,以迎宾大道为轴,全面串联观山观景、亲水亲绿、休闲休憩、楼宇庭院等城市阳台,结合微地形展示云阳山水之美,不断增强城市辨识度。
放眼望去,迎宾大道犹如数条巨龙盘旋在云阳大地上,气势恢宏,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新跨度与新气度。以大道的远见,指引着城市的发展方向,预见一座城的未来。迎宾大道不仅是城市的主干道、景观大道、生态大道,更是一条幸福大道。
两路一桥八重门,负山抱水看云阳。未来,迎宾大道范围更宽广、内涵更丰富。大道包含高铁—高速东互通路段、磨磐寨隧道口—内环大道隧道口、长江大桥,沿线聚集了云阳八大代表性的节点,是未来景观、文化要素的展示地,初步规划打造成“八重门”。其中,“时代之门”凝聚云阳开拓包容的时代精神,建设具有云阳味的精神地标。“印象之门”将滨江景观、居住小区和社区公园串联,展示城市现代生活风貌。“郊野之门”将山景与建筑融为一体,打造近悦远来的标志性画卷景观。“梯城之门”保留崖壁原始生态风貌,将城市阶梯、崖壁建筑和社区公园串联,彰显梯城拾级而上的生活记忆。“磐石之门”“两山之门”综合彰显云阳开拓建城精神,展示城市发展的时代印记。“云江之门”“追忆之门”与生态的呼应。
同时,以道路全要素实现山水融城品质提升,活化改造道路两侧及交汇口未利用边角地、低效地,梳理设计道路两侧单调防护绿化林,打造行驶视廊中枢密有致的城市景观绿化空间。以生态、文化艺术等要素柔化美化护坡界面,修复山体风貌。强化对云阳几座跨江大桥外观设计,实现一桥一景。聚焦无障碍、人行系统设计,打造城市友好门户。
改造效果图
2024年,县住房城乡建委将进一步挖掘云阳山水之美,持续增强道口辨识度,提升入城仪式感。推动八大城市入口综合提升,做到“常绿常新,花开四季”,打造彰显城市精神、体现城市特质的“精致门厅”。全面完成17个县级出入口提升打造,做到“入境见景、停车进景、漫步入景”,塑造门户公共艺术景观,形成更多有特色的打卡地。继续开展以道路交通为主的通道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干净、整洁、有序”,提升乡场镇“入户花园”,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画美”的美丽风景线。
以交通牵引、融合互动,城乡发展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提能升级城市阳台
公园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3年12月,云阳县沿江库岸环湖绿道项目顺利通过住建部官方网站公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云阳生态涵养成果,云阳经验在全国推广。
喜讯传来,云阳人民为之鼓舞、为之骄傲,这是继云阳龙脊岭文化长廊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时隔近十年,云阳再次获得该奖项。这也意味着,云阳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市阳台服务能级不断升级,云阳城市影响力、辨识度进一步提升。
云阳为何屡获殊荣?
从2014年开始,云阳将库岸治理、生态修复和城市品质提升有机结合,围绕“骑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赏、文史科艺可品”的建设策略,规划实施云阳县城沿江库岸环境综合整治。历时7年精心雕琢,修复沿江库岸14处,治理河堤33公里、护坡7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30公顷,过去的库岸“伤疤”,蜕变成城市绿脉。自行车道、漫步道、跑步道串联8个主题公园,内嵌各类场馆12个、体育场地46.81万平方米、休闲广场117公顷。通过库岸环境综合整治,云阳城市安全韧性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完善,城市风貌焕然一新,实现市民“一天的公园、一年的公园、一生的公园”美好愿景。
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生态价值加速转化,云阳又有新作为。2023年,云阳以更加拼搏奋发之姿,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和公园城市建设有关要求相融合,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生态空间系统更加完善,宜居宜业魅力充分彰显,加快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全域山水公园城市:全面推动33公里环湖绿道提能升级,沿江推动环湖绿道向“两江四岸”延伸,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阳展览馆、云阳博物馆等地标阳台;打造“五指印江”江上枇杷园、桃源人家等满足健身、娱乐、郊游需求的全年龄休闲阳台。此外,云阳还建成中心公园、节点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87个,全面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5分钟到公园,10分钟观景点”。
提能升级后的环湖绿道,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换效益逐步显现,人城境业有机融合的崭新画卷逐渐形成。小游园内,市民骑行健身、休闲漫步、打卡娱乐,一步一景、步移景换,游在其中、乐在其中。于2023年10月建成开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理论宣传、主题展览、文化活动、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在这里,每周都会举办各类文明实践特色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即将建成的云阳展览馆生动展现巴文化、盐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留住城市记忆,把艺术搬进大自然,把文化融入城市中。以环湖绿道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多元餐饮、智能创新等8类一级业态,建成梯城阅读吧、婚旅基地、展览馆等53个细分业态,每年开展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半程马拉松等各类品牌赛事100余场次。新增夜市街区、两江夜游、婚恋产业等业态30余个,新增就业岗位6000余个。日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年综合收入超20亿元,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提升”。
“2024年,我们将着力推动‘城市家具’美丽蝶变,坚持‘设施景观化、景观艺术化’,全面提能升级城市阳台,加快环湖绿道提能升级,持续推进恐龙地质公园建设、龙脊岭磐石城保护利用项目、卧龙广场环形跑道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动感活力。”县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介绍。
到2027年,云阳力争打造全类型城市阳台200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以上,城市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实现全面更新,城市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增强,“三生”融合、城乡一体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域山水公园城市基本建成。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牵引
引导市民打造“最美阳台”
漫步云阳的各个小区,和“最美阳台”不期而遇。
这些绿叶摇曳姹紫嫣红的阳台,位于双江街道桂湾移民安置房小区。在小区居民的精心布置下,各类花卉植物点亮了小区阳台,为小区增添了不少温暖与惬意。
“这些花是我从‘鲜花赠市民’活动中领回来的,我就把自家阳台打造成了‘小花园’。现在推开窗就是满眼绿植红花,心情变得更愉悦了。”该小区居民徐先生感慨,之前的老旧小区改造让房屋从“旧”到“新”,道路从“堵”到“疏”,环境从“乱”到“美”,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提档升级”,现在就连这“方寸之地”,也能为城市增色。
在实施桂湾移民安置房老旧小区改造中,县住房城乡建委重点围绕楼道、环境、管理,完成水电管网改造、建筑立面排危、消防设施整治,消除了小区公共安全隐患;整合利用边角地、夹角带规划设计停车位,修建小花园、小广场;探索创建小区管理体系,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强化小区管理服务,提升了小区品质,切实实现惠民有感。2023年,云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45个,惠及居民34514户383万平方米。
对此,县住房城乡建委以“改小区——改片区——改辖区”老旧小区改造为牵引,布局实施了桂湾移民安置房小区至公园广场3公里连接慢行步道,串联起小区、公园、山体、水系等元素,打造老旧小区片区化,实现小区居民“出门见景,推窗见绿、四季见花”的绿色舒适生活愿景。同时针对缺乏便民服务设施问题,统筹整合资源,新建30人制幼儿园、教育研学基地各1处。盘活闲置公共用房,改建小区活动室、老年人关爱中心3处,补齐了小区功能。此外,该委通过持续开展“最美大道”“最美小巷”“美丽庭院”评比和“十万鲜花送市民”等活动,引导市民绿化美化自家阳台小院,营造城市立体绿化空间。
桂湾移民安置房小区改造前
桂湾移民安置房小区改造后
今年是市委明确的改革突破奋斗之年,也是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当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不断扩大开放格局,以数字化变革引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建设现代化示范县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建设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这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云阳将围绕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七个之城”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聚焦“生态化、人文化、现代化、国际化”,加快打造城市标志性要素,推动迎宾大道、城市阳台建设,带动城市功能拓展、品质提升,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域山水公园城市,让“近者悦、远者来、观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