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司法局对近年来在本市司法鉴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8个先进团队和20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法医、物证、声像资料、环境损害……这20名先进个人如何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详见↓
法医类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高东
高东,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副主任法医师。作为一名党员,他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身边同志共同践行“以科学捍卫公正”的院训和“六个一”的为民服务理念。
面对全国各地送检的大量疑难复杂案件,例如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上海市仁济医院医患纠纷案、全国首例防疫人员被打案、女童跳舞致脊髓损伤系列案等,他从不畏难,带领团队勇于挑战、善于挑战,得到广泛认可。他围绕周围神经损伤这一鉴定难点“十年磨一剑”,科研课题、技术标准、法医学专著、学术论文硕果累累。他致力于提升全行业的鉴定理念和水平,每年为全国各地司法鉴定人培训授课,受到广泛欢迎。
在平凡的司法鉴定工作中,高东用自己的实干,践行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追求。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何为
何为,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检法医师。作为机构鉴定骨干,他始终秉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司法鉴定人初心,每年参与法医临床和法医病理的各类鉴定上千余例。面对每一个当事人都能从技术、规范和法律多角度耐心讲解,细致的进行检查,受到当事人的称赞和表扬。2019年9月受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委派,对口援助西藏日喀则地区开展司法鉴定工作,同年被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个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饶渝兰
饶渝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法医师。作为一名司法鉴定人,她每年参与大量法医毒物鉴定工作,并致力于围绕鉴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等7项科研项目;主持教育部、复旦大学教改项目各1项;发表SCI论文32篇;并为上海中小学生开展多场科普活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司法鉴定所邵阳
今年疫情期间,他带领医护人员进驻定点医院,收治全市感染新冠的精神障碍患者,工作50天,收治患者200余名。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司法鉴定所吴永明
吴永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司法鉴定做所长。2013年担任司法鉴定所所长以来,他长期耕耘在司法鉴定第一线,曾获所在医院“记大功”及“优秀员工”荣誉,连续担任二届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理事、二届农工党公利总支主委。
吴永明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个人专业工作能力较强,所带团队业务能力也较出色,以身作则,严守法律法规,严把鉴定质量关,无错鉴、无假鉴,鉴定质量及公信力得到司法行政部门与同行业的肯定,鉴定所工作有良好的声誉及知名度,曾被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2018年度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
张德雨上海法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鉴定所
张德雨,市司法鉴定协会法医专委会委员,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司法鉴定领域评审员,上海法衡司法鉴定所负责人。
他从事司法鉴定16年,完成各类鉴定案件2万余件。他积极参与科研和教学工作,完成专业论文20余篇,带教多名助理。带领团队开创浦东地区毒品鉴定、酒精检测、医疗纠纷等鉴定项目。常年在公共法律服处义务提供鉴定咨询,多次在“东方110”解说法医鉴定案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009曾获“全国司法鉴定先进个人”。
李耀梅上海润家司法鉴定中心
李耀梅,副主任法医师,上海润家司法鉴定中心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以来,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客观、公正、及时、有效进行鉴定,秉承认真勤恳,任劳任怨,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按时完成鉴定中心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出具鉴定意见书近4000余份。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被鉴定中心评为先进个人。
余波上海迪安司法鉴定所
余波,上海迪安司法鉴定所法医物证室主任。作为司法鉴定人,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起司法鉴定,执业7年以来始终踏实干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物证鉴定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践行着迪安鉴定“科学匠心,润法泽物”的使命。
他主办的3000余件法医物证鉴定案件,无一差错,出具的鉴定意见均获得办案单位的认可采信,无有效投诉,受到了当事人和办案机关的一致好评。作为机构质量负责人,他全面负责机构质量管理运行和认证认可工作,确保所有鉴定均能“合法、科学、独立、公正、高效”的完成。
陈红上海原思标物司法鉴定所
陈红,上海原思标物司法鉴定所鉴定人,质量负责人。鉴定工作中,她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积极为上海公安禁毒和疑难案件侦破提供鉴定技术支持,并于2020年被评示范类A级鉴定人。她长期致力于高水平专业化实验室体系建设,带领团队获得CMA和CNAS双认证。主持了上海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1项,并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物证类
周光磊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周光磊,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鉴定人。她从事文书鉴定19年,善于解决疑难复杂案件,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她对首版中文《共产党宣言》赠书人题字开展鉴定,认定赠书人是陈独秀先生,为党的百年生日献礼。同时参与8项国家标准制定,参与“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8项课题研究。她坚守廉洁公正,坚持服务为民,赢得了委托方和当事各方的信任。
王连昭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王连昭,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人。他善于将理论研究与鉴定实践相结合,近3年间主持司法部、上海市依法治市委员会等省部级课题2项,在省部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他发挥所长,连续3年驻场进博会参与涉外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主动向各展馆介绍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的作用和功能,并现场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类司法鉴定等法律问题,树立起良好的法律工作者形象。
刘忠铁上海联合道路交通安全科学研究中心司法鉴定所
刘忠铁,汽车工程高级工程师,道路交通事故高级司法鉴定人。他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坚守“科学、独立、客观、公正”原则,高质、高效完成多起重大、紧急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和鉴定工作,团队曾获得“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三届)。深入事故现场,践行鉴定人“在现场”工作要求。注重司法鉴定科学属性,主持“道路交通事故典型场景搭建技术规范研究”、“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安全风险特性分析”等项目研究。
王勇上海任直司法鉴定所
王勇,上海任直司法鉴定所机构负责人。他带领机构始终坚持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升鉴定质量及服务质量作为机构的首要任务,致力为司法和行政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鉴定服务;近年来,机构秉持鉴定为民理念,他带领机构对经济困难群体减免鉴定费用10余万元,累计为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数百件。获多个当事人送来锦旗致谢,树立起鉴定为民的良好形象。
声像资料类
郭弘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郭弘,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声像资料与电子数据鉴定研究室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她兼任全国刑标委信息分委会委员、智能语音技术标准化工作组委员、电子物证检验分委会专家、上海市检查机关智联检查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国家认可委主任评审员、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电子证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导师,并在多所高校担任兼职教授等。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项目10余项,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司法鉴定技术规范研制30余,,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一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和第二届“宋慈杯”全国优秀司法鉴定文书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伟航上海上信计算机司法鉴定所
吴伟航,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事务管理中心(上海上信计算机司法鉴定所上级主管单位)技术支撑部主任。入职上海市互联网络交换中心后,他曾参与多项技术创新和课题研究,并于2003年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吴松洋上海辰星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
李毅盘石软件(上海)有限公司计算机司法鉴定所
李毅,盘石软件计算机司法鉴定所负责人、司法鉴定人,信息安全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数据取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他多年从事电子数据取证鉴定技术研究,研发了国内最早的电子数据取证软件。他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参编专著三本、译著一本,拥有多个取证技术专利、参与制定多个取证标准制定,曾连续三届在宋慈杯司法鉴定文书质量评比中获奖。
陆道宏上海弘连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所
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以来,他在办案中秉承科学、公正、准确、规范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参与编写、翻译多部取证专业书籍,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他曾受邀参与多起重大取证课题的研发、分析、指导工作和第三届国际司法警政刑侦科学教育文化会议、阿里网络安全取证峰会的主题演讲。2018年参与了司法部和公安部的多项取证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推动行业发展,促进电子数据取证技术不断创新,自2018年起,陆道宏主导并成功举办了“网络空间取证峰会(FIC)”,现已发展成为行业内的年度重点活动之一和研讨议题广泛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
环境损害类
马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马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环境损害和毒物化学的科研鉴定工作。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政治上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党性修养。工作中他以自身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完成了一批社会反响巨大和复杂疑难性案件的鉴定。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以第一完成人制定行业技术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译《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导论》专著1部。
黄波涛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
黄波涛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实验与检测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他承担起环科院司法鉴定中心从无至有的体系建设和环境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在司法局和生态环境局的考评中均为A类优秀。
在鉴定工作中,他率先建立了适应司法鉴定要求的工作规程和环境调查监测技术;参与了上海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制度研究;参与编制了我国首个环境损害致人身伤害司法鉴定的纲领性技术规范。疫情期间他主动驰援一线,积极参与各项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