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式英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21世纪的今天,世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越变越小,世界逐渐从各个国家,变化成为地球村。在这个庞大的村庄里,生活着各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英语逐渐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主要语言。而英语本身在进化当中也出现了分化,出现了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两大语系。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毕竟还是同属于一种语言,语音,语法和词汇大致相同,但是,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又确实存在着一些差异,差异最大的还是在词汇方面。下面就来浅谈一下英、美英语在这几方面的差异。
一、语法方面
1.1在某些情况下,英式英语使用现在完成时而美国人用一般过去时,尤其是在表达提供消息的时候。例如:他刚回家了。Hejustwenthome(美语)Hehasjustwenthome.(英语)
1.2介词的用法不同,例如:在周末。ontheweekend(美语)attheweekend(英语)
1.3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中对have一词的用法不同:
英式英语中have通常用于谈论拥有,相互关系时,常常会使用have的现在完成时来表示,例如Ihavegotanewcar.我有一辆车。在美国英语中,have不仅代表拥有,在谈到各种动作时,have可用作一个动词(在疑问式和否定式中与do连用),在谈到各种状态时,也是这样。(所以,美国用法比英国用法要简单得多)Ihaveaproblem.我有个问题。
二、词汇方面
英美在词汇的差异方面存在着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两方面的差异。
2.1同词异义。同词异义现象又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2.1.1完全异义
一些词出现在美国也出现在英国英语中,但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可称之为“完全异义”。我们可以来看一个关于这方面的例子来理解,例如,publicschool在英国实际上指私立学校(美国英语为privateschool),而在美国才指公立学校(英国英语为councilschool)。
2.1.2双向局部异义
有些为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共同的词大部分词义在两国是相同的,但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还分别有着各自特有的意义。例如ship是英语中常用的词,它所表达的“船”,“装船”,“安装桅杆”,“雇水手”等概念,应为英、美人所共同熟知。此外,英国人还用它表示“海运”(conveybysea),而美国人可以用ship泛指任何形式的运送,不论是海运还是陆运,火车还是轮船(conveybyanytransportation:marine,railway,motor,vehicle,etc.)。
2.1.3单向局部异义
一些词基本属于英、美英语的词汇共核,但在一国英语(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中另有附加意义,称之为“单向局部异义”。例如英国人知道senior这个词,但是他们通常不用美语中作“大学高年级生”解释。
三、拼写方面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拼写上都经历过从古至今的变异,而且其变异的程度都非常的大,现代英语中的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也存在差异,可以看看以下的例子:
3.1有些单词,美国英语以-ter结尾,而在英国英语中却以-tre结尾,其意义没发生变化,例如theater/theatre,center/centre,meter/metre
3.2有些单词,美国英语以-or结尾,而在英国则以-our结尾,且意义没发生变化,例如labor/labour,honor/honour,color/colour
3.3有些单词,美国英语以-og结尾,而英国英语却以-ogue结尾,且意义没发生变化,例如:catalog/catalogue,dialog/dialogue
3.4还有一些单词的拼写,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其拼写有些不同,但其意义未发生变化,例如:analyze/analyse(分析);check/cheque(支票)。
四、语音方面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同英美英语中少量的语法差异相比,发音差异就有规律多了。
4.1以wh开头的词,英国人读[w],美国人则读[hw],例如:while[wail]/[hwail];white[wait]/[hwait]。
4.2在英音中“r”只在元音之前才发音,而在美音中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发音。例如:letter[′let]/[′let(r)];flower[flau]/[flaur]
4.3英国人把-u和-ue的长元音发作[[ju:],而美国人发成[u:].如:due[dju:]/[du:];tube[tju:b]/[tu:b]
4.4英国人把字母a读成[a:]的地方,美国人一般读成[],例如:laugh[la:f]/[lf];half[ha:f]/[hf]: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这两大类英语:英国英语(BritishEnglish)和美国英语(AmericanEnglish),虽然在读音,拼写,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这两大类英语是有一些区别的,但这些区别并未使说这两类英语的人们之间达到互不了解的程度,而且这些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李赋宁,英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二、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的对策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范围的文化历史中的人,对文化会产生一定的自知之明的感觉,并且对文化的发展和未来都有一定的认识。在对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英语相互结合,从而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并且把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和对外弘扬,采取英语创新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映的措施,不断地培养高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2.教学素材
3.教学方法
4.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的目的
5.规范英语课程教学
在对欧美一些国家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习使用的课程教材是具有兼容性的教材,在进行外语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独立性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将本国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其中,从而可以使得本土文化可以传播的更好。除此之外,在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课程的质量,培养专业性的人才。
三、结束语
本着应用型、实践型和“必须、够用”的原则,改革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对不符合这些原则的学习内容给予必要的删减,而对于一些有启发性和创新意义的内容随时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改革单一的考试方式,增强考核的导向作用。根据英语教育专业的特点,在专业核心课程,比如《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教学法》等课程要采取提问、讨论、平时作业、说课、讲课、论文及开卷考试、技能考试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最大程度做到学生课程学习与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相结合。在技能考核方面,还可以采取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即“半工半学”考核。
2各项技能比赛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在校期间的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各项技能比赛与英语教育专业说开设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把口语课与讲小学英语课本上的故事比赛结合起来;把语音课的语音技能训练与语音语调比赛结合起来;把美术书法与简笔画、板书设计比赛结合起来;把英语教学法与说课、讲课比赛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未来所从事的教师岗位的职业技能。
3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为主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力求让英语教育专业各位任课教师都能根据职业技能要求,通多对课堂教学采取讲授-见习-模拟-评价的环节对学生进行随堂教学实训,让学生充分感受职业氛围。改变那种传统惯用的灌输式实训授课程序,采用启发式的实训教学程序。这种教学程序的改变能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创新潜能,进行各种创新尝试,通过自主实践体验认知专业理论,使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实训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视频演示、网上信息等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实训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方便。
4校内实习实训与校外见习相统一
5建立校外毕业实习与校企产学结合相统一的模式
2语言元功能思想对“沉默式”英语教育的启示
时下,针对英语课程的改革引发了不少的热议。作为一门外语,英语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有没有必要学,而是如何才能有效的学好并最终学以致用。[8]因此,在厘清英语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英语教育进行反思与改进是应对“沉默式”英语的应有之义。
2.1从应试到应用:语言学习的观念转变对于英语教育而言,要转变我国“沉默”的窘迫现状,就需要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并把握英语教育的核心理念从而转变语言学习观念。英语学习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形成的是被动的学习态度,为考而学的消极学习动机必然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方向及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可能从语言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突出英语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淡化应试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固化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语言学习的动机。语言是进行人际交流的工具,在注重应试环境下的笔头训练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实践应用。
2.2从理论到实践:英语课程的适当调整我国“沉默式”英语教育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却造就了一批纸上谈兵的理论家。在课程设置上,英语语言的实践性在理论课程的主导下几乎销声匿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语言概念功能失调的典型表现。因此,英语的课程设置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强调理论性的基础上应加大实践课程的份额,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兼顾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在完善授课方式的过程中转变教学中单一被动的传输模式,使英语学习在巩固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互动与实践,从而打破“沉默”的怪圈。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高中英语教师可灵活运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知、体验、适应语境中的语法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动画片《蜡笔小新》的片段或动画截图,播放里边的一些台词。
如:“小姐,你敢吃青椒吗?”这句话应该怎样翻译成英语?首先,小新这个动漫形象的出现,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轻松、活泼的动漫情境之中,再逐步引导学生了解Doyoudaretoeatgreenpeppers掌握“dare”这个情态动词的用法。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英语,是一门具有实践性质的语言学科。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提倡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也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以“值日”为主题,师生之间可这样进行交流:师:Haveyouemptiedthedustbin生:Yes,Ihaveemptiedit.师:Butthedustbinisfull!Someonethrewwasteintoitagain.……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发挥,并让学生在对话中思考并掌握:完成时,是对过去行为对现在产生影响的强调,等等。在师生互动这种真实的语境下,让语法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促使学生更加牢固深刻地掌握语法知识,同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以任务为驱动的语法教学策略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以任务为核心,以各项任务的完成为目标,来实现语法学习与掌握的目的。任务的设定应符合课堂教学的发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从而促使其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提高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论文摘要: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学生们普遍英语基础薄弱,教唱英文歌曲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仅不会影响正常教学,而且会对英语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口语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的语感。
一、在课前征询同学的意见,整理大家所喜爱的英文歌曲,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在学唱英语歌曲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法和句型
我们在学唱英语歌曲的时候,不难发现在歌曲中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语法和重要句型。学生们在学完一首英语歌曲时,常常都能记住其中的英语歌词,在记住歌词的同时,也能记住一些常用的重点句型。例如:在歌曲“iswear”这首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iswearlikeashadowthatisbyyourside。同学们可以在这个句子中注意到like的用法,作为介词“像,如”的意思以及定语从句的用法,shadow作为先行词,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三、学唱英语歌曲还能够帮助同学们纠正发音,提高他们的口语和听力能力
平时同学们在学习英语时,对一些单词在句子中的重读、弱读、连读等不是很清楚。学习英语歌曲可以增强语感,在唱英语歌曲时,自然而然地就纠正了平时一些发音的错误,这也是我们平时所忽视的地方。如歌词followmearound中的“e”和“a”要连读(元音音素+元音音素连读)以及it’slikeiliveathousandlifetimes(前者不连读,因为it’slike和后面的从句属于两个不同的意群)。英文歌曲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正确的语音语调、富有情感的表现力。
四、学唱英语歌曲时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新词汇
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很多同学在牢记大量新词汇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有不少同学今天记住的单词,一两天过后就遗忘了,这也成为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一道普遍难关。所以我向同学们推荐利用学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来牢记单词。这样不仅能够快速地记忆单词,还能够把单词牢牢记住,当你唱一首英语歌曲时,那首歌的英文歌词自然就能一一浮现在脑海中,这样使记单词的过程既不枯燥,而且还不易忘记单词,使记忆的周期延长了,也能体现出寓教于乐的乐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教学;方式;途径
一、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势在必行。因为我们必须要在小学这个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就把“文化意识”教学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有文化背景的环境下学到地道的英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教学,也是新英语课程对新世纪小学英语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二、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教学实践及理论告诉我们,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主要实现方式与途径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课外活动则可作为其重要的实现途径。
(一)课堂教学是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方式
2.巧设悬念,激起探究。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要巧妙设疑,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外文化的蕴含和差异。
例如:在教授问候语“Howoldareyou?”时,教师可请一名学生配合,由学生问老师答,当学生问完“Howoldareyou?”后,教师只是说:“Ah,it’sasecret.”此时,教师便可以问学生:“Whyisasecret?”这个极其简单又极富挑战性的问题,立刻就把学生引人积极思考的状态——为何老师不直接回“Iam…….”而是用“Ah,it’sasecret.”代替,其中有何特殊含义。最后学生在教师更为具体明确的解释中了解到:在英美国家,人们是非常忌讳别人问及他们的年龄、工资以及个人活动等私事。在这里,“It’sasecret.”便是一种回避的方法。所以,当与外国人交谈时,除非他们毫不介意,否则最好不要问诸如“Areyoumarried?”、等这类令他们非常尴尬的问题。取而代之的应是如“Niceday,isn’tit?Lovelyday?”等等。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较自然地导人课文教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课文文化的注意,激发其获取知识、探究异国文化奥秘的愿望更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质量。
3.创设情境,培养意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典型教学情境,正是进行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情境是小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小学生心灵世界的培养基地,为发展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从而获得对异国文化更深刻的认识。在DoyouusechopsticksinEngland?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多次设置情境,如在参加聚会与外国朋友进行文化差异的对话交流中,教师可设置如下的情境Youarenowinaparty,youarehavinganewforeignfriend.Youarechatting,talkingaboutthedifferentculturebetweencountries.这样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中英饮食文化的对比,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强化他们的语言文化认识,也能避免“中文思维交际”。
(二)以课外活动作为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课外是一个广阔而多彩的天地,它比课内更富有吸引力。课外氛围若是充满了英语气息,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空,创设利有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
1.通过学习园地渗透“文化意识”教学。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英文内容总是兴趣盎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室内设置“英语学习园地”,进行英语文化宣传。“英语学习园地”应尽量做到“新、奇、趣”,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同时保持学生的兴趣。园地的内容可以是利于学生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警句,也可以是英语诗歌和儿歌。教师也可根据班上学生的英语水平,编写一些国外小孩经常玩的游戏,如bingo游戏、猜谜语等。也可以设置展览台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资料。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这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语感。
2.通过课外活动提高“文化意识”教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听报告讲座、参加英语文化知识比赛、开展英语角活动、参加课本剧排练等。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与一些说英语的外国朋友接触,或者把外国朋友请进校园,让学生亲自感受地道的英语,亲自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的多彩多姿,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促进他们参与跨文化交际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跨文化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
2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素材,实现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关键
3用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精神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在提高经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材缺乏高职特殊性。高职教育虽然也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但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它也具备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具体到教学,首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不能照搬本科教材的模式,而是应当开创自己的特色。但事实恰恰相反,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与本科教材内容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教材缺乏高职特殊性。
2.教学方法不科学“。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产生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但是,这只是一种尝试,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案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案例背后并没有涵盖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知识,而且内容陈旧且不丰富、数量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一系列不足限制了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博采众长,而不是偏向某一种教学方法。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广泛借鉴各种先进经验和方法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刚刚走出满堂灌的模式,又进入了高度依赖单一教学方法倾向的死胡同。
3.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不符合要求。教学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发现自身不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目前的市场营销教学中理论知识考核占据了主要分量,考核范围狭窄,命题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干预过多。实训考核缺乏一个规范健全的标准。课程考核中实践环节的考核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这对于“市场营销”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实为舍本逐末。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果不考量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理论的学习效果再好,高职院校也培养不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断规范,企业的营销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市场对营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改革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反思”一词由来已久,从中国的儒家思想到西方哲学中都强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反观、修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或行为观念。但最先对教学行为中的“反思”(reflectivethinking)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在1933年,他论述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能够使人们的行动具有深思熟虑和自觉的方式;是个体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反复、持久和周密的思考。考文德希德曾说过:“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美国学者C.L.Posner也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单公式,Experience+Reflection=Growth(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总结了杜威、伯莱克等国外著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国学者将“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和理性,是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总言之,“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
国内学者将教学反思活动涉及的方面内容做了归纳,包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技能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7]Bailey等人归纳出反思型还有以下表现:审视、制定计划并试图解决课堂实践中的困境,意识到他/她带入教学的假设和价值观并对它们进行质疑,注意他/她所工作的学校环境和文化环境,参加课程开发,为学校的改变付出努力,为个人的专业发展负责。根据上述关于教学反思的内容和表现的总结,“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研究”教学改革项目对54位浙江树人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含专职和外聘)进行了有关“反思型大学英语教师”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多年龄层的大学英语教师是否有自觉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行为、是否成为反思型教师。
三、大学英语教师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