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曾经说过,疫情开放后,免疫力是最好的防御,免疫力高,那么疾病自然不容易找上门。特别是小孩、老年人等人群,体质较差,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必须注重提高免疫力。
在冬季除了勤加锻炼,还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补充热量和体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减少生病概率。
什么是免疫力?
人人都知道免疫力,增强免疫力可以抵抗疾病。但是,到底什么是免疫力,恐怕很少人能说得清楚。
其实所谓免疫力,就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依靠免疫系统,人体可以识别“自己人”和“敌人”。当发现外界的病毒、细菌等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者体内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时候,免疫力就会出动,进行清除。
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实现免疫功能,首先是皮肤、黏膜和分泌物,在入侵者入侵的时候发挥第一道防护作用。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炎症反应、抗菌蛋白、温度反应,对入侵者进行打击。最后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可以发挥更强的作用,快速、猛烈地击退入侵者。
而病毒和免疫力,就是敌对的双方。病毒想要入侵并引发疾病,就需要突破这三道防线。
建议有钱没钱多吃6样,强免疫少生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吕和副主任医师建议:平衡膳食是维持和提高人体机体免疫力的基石,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都是参与机体免疫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平衡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物种类达12种以上,每周达25种以上。搭配合理即每餐有谷类或薯类+蔬菜类+奶类(或蛋类、禽畜肉类、鱼虾类、豆制品类)。
1、鸡蛋
虽然鸡蛋的个头小,但营养价值却不输其他食物。尤其是鸡蛋中含有优质蛋白质,生物效率极高,可以跟肉类相媲美,蛋白质是身体上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参与免疫系统生成,维持机体最基本的生长发育。
不过,有些人担心蛋黄中胆固醇超标,只是吃蛋白,这是错误的行为。相对而言,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集中在蛋黄中,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和卵磷脂等,都是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因此应吃一整个鸡蛋,水煮鸡蛋最好。
2、牛奶
牛奶有着白色血液的美誉,其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和钙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尤其是乳清蛋白含量较高,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蛋白质,促使免疫力发挥其作用,对抗致病菌;同时也含有乳铁蛋白,这属于免疫调节剂,能作用于天然免疫应答。值得一提的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消化吸收率较高,因此每天需喝300~500毫升牛奶;如果出现乳糖不耐受,不妨以酸奶或奶制品替代。
3、全谷物
全谷物当作主食食用,虽然口感不太好,不过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以及植物化学物等。就拿B族维生素来说,能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健康。每天吃全谷物类的量应达到50~150克,可选择燕麦、胚芽米、玉米和高粱以及荞麦等。
4、新鲜蔬菜
新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参与免疫系统成熟的整个过程,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帮助改善细胞膜稳定性,同时也能提高细胞免疫力。虽然蔬菜中不含有维生素A,不过含有的胡萝卜素在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主要集中在菠菜、胡萝卜和西兰花等深色蔬菜中,保证每天需吃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到50%左右。
5、新鲜水果
大多数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这属于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抗细菌和病毒能力。维生素C可以从猕猴桃、鲜枣、柑橘类水果和黑加仑中获取,每天需吃200~350克水果。
6、含锌的食物
锌元素保护免疫系统健康,参与多种酶生成。一旦体内缺乏锌就会损害T细胞功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所以应多吃含锌的食物,如贝壳类和瘦牛肉等。
建议每天摄入蔬菜不少于6两,其中深色蔬菜占1/2(如菠菜、油麦菜、生菜、紫甘蓝、胡萝卜等)。每天摄入新鲜水果4~7两,300毫升液态奶。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建议此类食物每天摄入2.5~4两,每天1个鸡蛋。
哪些食物要少吃?
专家建议: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成年人饮酒,一天饮酒酒精量不应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低度白酒50毫升、高度白酒30毫升,成年人做到不劝酒、不酗酒、适可而止。
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推荐喝白开水或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注意烹调方法的选择、饮食卫生、适量运动和维持理想体重。做到每日三餐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