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州区东市街道施家山社区党委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行科学化管理和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社区党委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推动了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社区建设共上台阶,先后多次被评为信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该社区的庆丰小区被选树为全市城中村示范点。
党建+“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服务新模式
“我的身份是党员,是一名基层的干部,我愿意发挥余热,让广大居民在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感受到暖暖的爱心。”施家山社区的党委书记高兴地说道。近年来,施家山社区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社区服务为抓手,通过“党建”+“三社联动”(社区、社工组织、社工)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思路,革新服务方式,探索多方面的社会治理模式,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社区党委坚持在创新工作理念、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始终把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放在第一位。成立了以专业社工为队伍的志愿队,引领社区把志愿者服务工作推向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运作新阶段。进一步落实了“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和“五位一体”服务模式。社区党员队伍起到了核心引领作用,做到了“党员引领志愿队、志愿队带动群众”的效果。社区还积极动员辖区单位、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探索形成了“党委领导、社区统筹、群团助力、社会参与”的党建模式,促进社区服务不断更新升级。如今,红色党课、社区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已成为施家山社区最靓丽的风景线,而红色服务、绿色环保、蓝色文明等各种志愿服务更是构成了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的最佳名片。
党建+网格化管理,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自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行以来,施家山社区把党建工作下沉到小区、院落、楼栋,逐步形成以社区党委为引领,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新模式。根据楼栋所辖范围、楼栋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及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党员分布等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网格,促进了各项工作精准化、精细化管理。网格员坚持每日两巡查制度,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管理模式,对本网格人、事、务全面掌握,实时更新,维护落网辖区治安稳定,促进和谐、平安社区创建。网格化的推行保障了居民的诉求及时传达至社区,有的放矢的开展服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社区以网格化管理工作为载体,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控违工作细化到人,有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促进了优质服务,提升了计生、卫生、控违工作水平。
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有效促进了“创国卫”工作开展。通过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包保单位定期开展卫生整治活动,确保辖区内脏、乱、差整改清理到位。社区还整合各职能部门、辖区单位、包保单位等,完善了路面、路灯、下水管网、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此外,动员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创卫宣传力度,巩固提升创卫成果,打造美化、绿化、净化、整洁的社区环境。
党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助推基层多元共治
今年2月,施家山社区绿景家园一家宠物店私自安装排污管,将污水直接排放到绿化带,导致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小区居民意见很大。东市街道控违办现场核实后多次下达整改通知书,但该店主并未按期整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人大代表知情后,反复上门做工作,最终该店主同意拆除排污管道,对下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困扰小区居民多时的烦心事终于得到解决,大家纷纷为人大代表务实的工作点赞。
依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党委找准党建工作与人大工作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平台建设与社区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通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突出服务群众,推进依法办事,提升能力素质。在去年开展的“送温暖、促和谐”关爱孤寡空巢老人行动中,社区党员志愿者以“一对一”帮扶方式帮扶独居老人,并在人大代表的帮助下,为5位低保孤寡老人办理了养老服务,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辖区重点项目茶圣中路棚改征迁工作中,社区党员干部全力以赴的参与征迁工作,并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进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拆迁征收的宣传和沟通工作,实现了政府、企业、被征收群众的三方满意,真正做到了既和谐拆迁又凝心聚力,确保重点项目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