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穿梭在城市之中,不论日晒雨淋,也不论沙尘风雪。
他们来去总是匆匆,头盔与汗水也往往模糊了他们的脸。偶尔停下来,往往是在等红绿灯的时候。
即使午后短暂休息,蓝牙耳机也往往挂在耳朵上不敢摘下。他们有自己的使命感,就是按时送达每一个订单,因为每一个订单的另一头,都是一个焦急等待的你。
外卖骑手这一行,靠双手挣钱,公平也辛苦,每多送一单,就多挣一份钱。
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单王”,那是靠拼命努力换回的荣誉。
如果你遇到大声唱着歌经过身边的外卖骑手,不妨问一问他们,正在唱的这一首,是什么歌?
是什么歌,支撑他们一天又一天,热浪里穿行、大雨里奔跑?
是什么歌,陪伴他们星光里送餐、电动车替换电池换了一块又一块?
是什么歌,激励着用这份收入撑起一家生计的顶梁柱?
是什么歌,安慰了在异乡独自打拼的年轻人?
如果你有机会问一问,不妨也留言告诉我们。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三位饿了么骑手的故事,“单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单王”,故事都写在他们的歌单里了。
邓家晟
23岁
单曲循环曲目:阿冗《你的答案》
在众多外卖骑手里认识邓家晟,是因为他在网易云音乐上的歌单,就叫《饿了么新晋单王必备》,简介更是霸气:“立志把公司配送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几乎每一个配送员的心里都有一个当“单王”的目标,但是把这个目标写在歌单里的,也就邓家晟一个。
整首歌单155首歌,清一色全是电音。
他从小就爱听电音,一听就能嗨起来,就像“脑袋里在开party”,送餐路上听电音,仿佛小电驴也能骑到飞起。
高峰时刻不听歌,因为系统提示一声接一声,得专心听单。每到夜深人静跑夜宵时段的时候,耳机里的电音歌单就会响起来,陪他冲刺一天又一天的单王。
△外卖“单王”的歌单
邓家晟成为外卖小哥的第三个月,北京入了冬。
2019年11月30日那一晚,送餐途中的邓家晟遇到了一场大雪。在南方生活了几年,邓家晟对风雪没有一丝防备。
雪花夹杂在风里打在头盔的挡风玻璃上,眼前的路一片模糊,不戴头盔的话,雪花会斜着打在眼睛上。那可能是成为外卖骑手以来,邓家晟遇到过最恶劣的天气。
天气恶劣,平台会给每一单额外补贴,加上夜宵时段本身运费就高,即使跑起来艰难,邓家晟也不愿意提早下线休息:“我就把头盔(的玻璃)掀起来,眯着眼骑慢一点,要是骑得快了根本看不清路。”
“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所有的恐惧/我能/找到答案……”
那个雪夜,他的耳边一直单曲循环着《你的答案》给自己鼓劲。其实风雪的声音早就盖过了耳机里的音乐声,但是那一刻似乎并不需要听清歌手如何唱出每一个字,歌词本身就在他心里,一遍又一遍。
△雪夜凌晨一点,邓家晟发了一条朋友圈
17岁离开家,邓家晟已经数不清北京是漂泊的第几个城市。因为和女友分手想要换个环境生活,朋友介绍了一份北京的工作,他辞去做了一年多的健身教练工作,提上简单的行李去了北京。
那份工作没能拿下,他回到暂住的地方想了一天。“我就想,还要不要继续留下来,因为我也不知道留下来能干啥,后来一咬牙想算了,来都来了,找份工作接着干。”
离开上海时他只怀揣着上一个月的工资,每个月还有4000多元的分期债务要还清,可谓是“手停口也停”。在58同城上看到饿了么通州果园站招聘外卖小哥的信息,邓家晟觉得工资还不错,当天就去应聘上岗了。
跑着跑着,邓家晟就掌握了窍门,开始独立接单,过上了被系统提示催着跑、奔波在日晒风雨里的“蓝骑士”生活。
过了午间高峰期,邓家晟和兄弟们一般能休息两小时左右。有时兄弟们会凑在一起点几个炒菜,或者一人一碗面解决午餐。“这一顿午餐一定要吃饱,四点多钟开始接单以后,可能会忙到九点乃至凌晨下线以后才能吃晚饭。”
做教练时常常和朋友们去酒吧、KTV聚会的他,成为外卖送餐员之后,偶尔放松的机会就是下班之后和兄弟们一起吃晚饭,喝一点酒——谁也不敢喝多,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又是新一天的工作。邓家晟心里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多跑单、多挣钱。
有时候兄弟们会起哄让邓家晟教他们减肥,也真的有同事按照邓家晟列出的训练计划坚持了两个月,肌肉线条初见雏形。“干这行其实都不用刻意减肥,每天我们的身体负荷都已经很大了,平时饮食上稍微注意一点就能瘦。”
可惜的是,那位瘦下来的兄弟骑车把手摔骨折,休养了两个月之后又得重头练起。
△身材令兄弟们羡慕,偶尔邓家晟也帮兄弟们做计划
短短几个月的外卖小哥生涯,让这个原先“收入赶不上开销”的23岁小伙,一下子成长起来。
过年回老家之前,邓家晟还清了债务,终于觉得轻松了一些。“真正苦过之后就知道了,以前不懂事感觉钱花了就花了,无所谓,但是接下来要是成家立业,就再也不想过透支未来的生活。”
今年3月,家里给他介绍了一个老家河南的对象,两人谈得不错,加上对方家里一些原因他们认识不到半年就决定订婚了。
他说未来他一定会和老婆一起开一家店,有特色的那种小饭店,来日相认的记号就是店里的歌单:只有电音。
如果陌生的你曾经听过他的歌单,凭着这一点认出了他,免单!
欧健
26岁
单曲循环曲目:李荣浩《麻雀》
欧健比邓家晟大三岁,在成都郊区,他已经做了三年的饿了么外卖骑手。从今年7月开始,他开始用视频记录自己每天的送餐生活:一天工作了17个小时、单子接太多怎么送才不超时、配上新头盔被客户追着要拍照、下雨天没空给客户顺路带东西得了差评……
△欧健用视频记录自己每天的送餐工作
最近他的骑手歌单里,单曲循环着一首《麻雀》。
这首歌是他在暴雨天气送餐时,无意中发现的。他说,每次听着这首歌,仿佛都看到自己在雨中奔跑送餐的情景。
最近的一支视频,背景音乐用了《麻雀》的一部分,唤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我相信在远方讨生活的朋友,也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这首歌。”
“仿佛看到了我自己”“加油!陌生人!”“去年送外卖的时候天天重复听着这BGM”一条条留言,都来自和欧健类似的普通人,其中有不少,是深有同感的同行。
△一首《麻雀》收获许多共鸣和问候
相比起厂里的工作,欧健说送外卖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平。“只要你努力,系统就会多给你派单,做得多就挣得多,不像在厂里,可能还要拉关系、搞小团体,就算做得好,工资也不一定高。”
欧健年纪不大,已经频频在视频里以老骑手自居。他也确实有这么说的底气——没做过单王,真的不好意思说自己资格老。小伙子虽然常常说跑多跑少靠运气,但是在兄弟中一天70单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他所在的配送区域,有商铺、有小区也有写字楼,有的时候运气不好连着接几个订单都是小区里的,爬一个六楼再爬一个五楼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往往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敢休息,因为停下来喘口气,下个订单可能就要超时了。
△雨天,奔驰在路上
在欧健的日常视频里,最常见的开头就是看看他的兄弟“老邹”的车还在不在,是不是比他先上线。骑手之间常常相互调侃,你晒黑了,或是你比我更黑,也常常相互鼓励:“今天订单少,过会儿单子说不定就多了。”
四川夏季多雨,雨季骑车在外面跑,一不小心就会从里到外淋得透湿,但欧小健对夏天又爱又恨,夏天雨季单子多,有补贴,能挣更多的钱,但是雨天路滑,跑单不方便更危险,也更累。他最怕的是小雨天:“下得小了,补贴起不来,而且客人会觉得小雨出门不要紧,订单也会少。”
△令欧健又暖又甜的订单备注
看了他的视频,有人留言呼吁说不要给骑手差评,因为外卖小哥不容易。欧健却觉得,该怎样就怎样,做这行靠自己的努力挣钱,需要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不需要拿我们的辛苦来道德绑架。”
我问欧健,将来有什么目标,他想了想说,“还是以后做到了再说。”
过了下午的相对淡季,欧健又开动摩托、上线接单了,哼着的还是那首最爱的麻雀:“日子不就都你这样/天会晴就会暗/我早已习惯/一日为了三餐/不至于寒酸……”
肖勇
28岁
单曲循环曲目:赵雷《理想》
说起饿了么单王的歌单,沈阳的饿了么配送员肖勇也有话说。
骑车送餐的时候,肖勇最常听的是赵雷的那首《理想》。
肖勇在天津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两人相恋,很快谈婚论嫁,他们一起开了一家宠物店,生意也不错。
直到发现妻子怀孕,关于前途的选择摆在了两人面前:是继续留在天津发展,还是放弃生意还不错的小店,回东北老家去?
“天津属于直辖市且临近首都北京,房价更是高到让我们连首付都拿不出来。当时我就想,为什么这个城市那么繁华,我却这样微不足道。”肖勇回忆道,“犹豫又挣扎的时候,这首歌我听了好多好多遍。”
最终肖勇决定带着妻子回到沈阳,妻子在家带娃,他送外卖养活一家三口。
△肖勇在送外卖的路上
养家糊口的压力大,肖勇在沈阳的感觉就是一天不赚钱心里都不踏实,在沈阳的骑手团队里,肖勇是出了名的一天不落、日日开工。
三年来收入最高的一单,肖勇在大雪里整整骑了五公里,加上平台的红包雨奖励18.8元,那一单他收入30元。
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是雨雪或者高温天气,肖勇越是坚持在岗位上。
当然,平时的订单收入不可能那么高,肖勇的收入还是靠一个一个订单积少成多,最多的一天,他接了80单。
“骑手这个行业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也能挑起一个家的大梁,”肖勇说,“现在娃也长大了,要送幼儿园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肖勇的理想并不复杂,就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一首《理想》里有多少辛酸,就有多少向前闯的动力。
“理想今年你几岁,你总是诱惑着年轻的朋友
青春被时光抛弃,已是当父亲的年纪。
理想永远都年轻
你让我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高温天气出发前,肖勇和兄弟们干一瓶藿香正气水
三位骑手的故事或许平凡,但是每一个在为自己理想拼搏的人,或许都能从中获得一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