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官方一直“低调”,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在地歌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抖音外卖正在狂飙突进,不断开城、不断创新“玩法”。
今年2月,抖音生活服务自建“团购配送”团队,先期在北京、上海、成都试点外卖业务;随后,抖音外卖拥有直营团队的城市又新增广州、长沙等。
7月,抖音外卖在业务试点的六座城市引入第一批区域代理商,数量约40家。
而现在,第一波试水之后,抖音外卖正在覆盖更多城市。
据“抖音生活服务-学习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除第一批引入区域代理商的六座城市外,抖音外卖又新开通24座城市,覆盖城市总数达到30座。
因此,抖音外卖第二批引入的区域代理商,大部分是抖音生活服务的服务商,“老服务商更懂抖音的流量体系,更会做直播。”上述观察人士说。
显然,在早期试点跑通业务模型后,抖音外卖一方面需要扩大业务规模;另一方面,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平台的流量生态,抖音外卖亦在寻找错位竞争的突破口。
抖音外卖代理商
在各个市场,抖音外卖的区域代理商正在拼命地“开疆拓土”。
一位华南某省区的抖音外卖区域代理商张宏(化名)告诉地歌网,目前自家签约商户的费率为15%-18%,除抖音抽走2.5%外,其余归代理商。
黄平川的团队在8月底拿到抖音外卖区域代理商的名额,9月初开始搭建地推团队,“电销在公司联系客户,地推出外陌拜(陌生拜访)签约客户。”
关于收费模式,黄平川的团队采取“一次性收费”的方式,即直接向商家收取一笔入驻费;后续如果商家需要协助配图、上品,代理商还会收取运营服务费。
在商家佣金方面,黄平川表示,目前团队的盈利点主要来自上述的一次性入驻费用。在商家端,除抖音外卖2.5%的技术服务费外,不再额外向商家抽佣。
在更多的调研中,地歌网发现,抖音外卖区域代理商政策非常“灵活”,并无定则,各代理商不仅在签约费率上比美团、饿了么20%以上要低很多,甚至部分区域代理商采取了除官方2.5%佣金之外的“零佣金”模式。
显然,在生活服务这一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废墟”背后,再度迎来强悍的“野蛮人”抖音外卖,他们携带着“视频化”新式装备入场,希望在这片“废墟”上建立新的理想国。
但竞争策略有所不同。
黄平川说,目前入驻抖音外卖,单店或小型连锁店的价值最高,烤肉、甜品、火锅等高客单价、计划性购买需求强的品类,也是抖音外卖现阶段的核心品类。
由于目前抖音外卖采取聚合配送模式,相对高昂的配送费依然是短板,区域代理商给出一种配送收费模式:5公里以内由商家和消费者共同承担配送费;5公里以上的配送费由消费者全部承担。
(抖音外卖提供的配送方案,受访者供图)
同时,抖音外卖也在试图突破配送短板。
一位长期专注外卖配送的服务商告诉地歌网,“今年7月开始,抖音外卖开始测试独立的履约服务商,要求是需要具备基本的同城配送运力。”
显然,同城配送的“基建”能力,是抖音外卖能否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一环。
聚合配送增加订单履约的不确定性,而建构履约服务商体系作为抖音外卖的“独立运力”,有望缓解配送费高、履约不及时等问题。
同时,地歌网在调研中也发现,由于区域市场内高客单价的头部商家相继入驻抖音外卖,一部分代理商开始专注挖掘垂直品类,比如螺蛳粉、捞汁小海鲜、卤味店等。
时势造英雄。在刷视频本身成为一种“社交大场景”之下,抖音宛如一只八爪鱼,正在激进地推进各种“流量变现”商业场景,而本地生活服务,这个市场规模百倍于实物电商的场景,抖音显然要试一试:有没有鱼,先下了网再说。
或许,这个“莫须有”的领域,会成为抖音下一个利润高增点。
至少,目前“打了鸡血”一般的区域代理商们,热血沸腾,希望能搭上这班新的“复兴号高铁”。
流量变现的暗战
在本地餐饮领域四面出击的抖音,真的只是一家餐饮平台吗?
地歌网走访了多位抖音外卖商家,他们一致表示,在抖音如果不拍短视频、不做直播,外卖就没有订单,即使自己不做内容,也要找达人、服务商来帮你用内容引流。
每一个爆款产品、每一家优质服务商,对抖音而言,都是转化交易的“榜样工具”。
据地歌网了解,外卖商家如果需要达人直播带货,BD负责人可以对接抖音商业化部门撮合商单,但内部撮合商单的效率慢,往往商单发布5-6天后,撮合工作群中只有商家、官方运营和BD,鲜有达人进群接单。
显然,这个商业习惯还没有被广泛认知。
所以,如果商家有更多预算,抖音外卖BD会推荐享库、食物主义等抖音服务商,为商家提供一对一运营帮助,包括达人对接、店铺装修、商品组合等“视频化”全链路服务。
当然,服务商并不白干,这些“特色服务”是要收费的。
苏州一家抖音引流服务商告诉地歌网,他们的基础产品年收费超过1万元,主要帮助商家运营账号,包括视频策划、剪辑视频、关键词投流等,如果商家需要买投流产品或找达人直播,服务商会单独收费,比如达播(达人直播)抽佣比例为10%-15%。
当然,对商家而言,最节约的方式是店播、自主创作短视频,而且,抖音鼓励店家自播,毕竟,这是抖音希望看到的远景。
更重要的是,商家自播同样需要投流、同样需要购买抖音上不同类型的流量产品,有品牌意识的商家会投入更大成本运营抖音流量——所有的这一切,都有助于抖音的交易GMV和流量变现。
似乎,闭环了。
流量本身便是商业价值。
字节系的产品变现逻辑正是如此。自抖音崛起后,字节跳动快速开拓电商、生活服务、游戏和教育等各种业务线,希望找到更多的“离交易最近”的场景,试图实现流量变现的绝世神功。
热战“不断”
而且,得益于多年以来的流量变现能力,字节跳动现金流高度充沛,确有实力在本地生活赛道打一场持久战、消耗战。
最关键的,当直播、短视频成为大趋势之一,作为新进入赛道内的抖音外卖,上来便是重量级TOP选手,身后是庞大的用户流量池和高频习惯,以及推荐算法作用下持续提升的用户粘性。
勇夫必自重赏。
但当一家拥有超6亿日活的超级娱乐平台杀了进来,即便是听起来,也会吓一跳,本地生活服务的“僵局”或将出现巨大变化。
更何况,抖音的战略野心并不止于外卖、到店业务。
据《晚点LatePost》,抖音内部各个目标的优先级已经调整,比如“用户出于非娱乐需求打开抖音的频次”等指标越来越被看重,曾与日活并重的“用户使用时长”的优先级有所下降。
据地歌网了解,今年8月底开始,抖音正在北京、深圳、杭州、重庆、福州招募本地生活拓店服务商,面向超市、便利店、宠物店和水果生鲜店等试点配送到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