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BIM,智慧建造;建筑工程技术;植入
当前,BIM技术的发展和革新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BIM智慧建造技术人才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市场需求,现阶段需要大量的掌握BIM智慧建造技术的专业人才,来弥补智慧建造人才的空缺,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大本营,应当承担起培养BIM智慧建造人才的重任,培养能够将BIM智慧建造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建筑人才,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进行完善和改造[1-3]。
1BIM智慧建造的概念
智慧建造是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宝明博士提出来的新兴建造理念,也是建筑市场化信息化技术化的必然产物,杨宝明的智慧建造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含义,第一个层面是从社会宏观层面而言的,是指在整个建筑产业里,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第二个层面的主要含义是充分利用技术化信息化的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BIM智慧建造技术有机的融合起来,为BIM智慧建造技术的学习、推广、应用、普及提供数字化功能化基础,推进建筑业向“智慧建造”迈进的步伐。
2BIM智慧建造的应用现状
3BIM智慧建造入课的必要性
4结语
关键词:舒适、生态、健康、美观
Abstract:comfortable,healthy,efficientandbeautifullivingenvironment,ourcommonpursuit.Justas"thesunshineaftertherain",alargenumberoflivableresidentialandgrandpublicbuildingsinth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process,inevitablywillconsumelargeamountsofnaturalresourcesandenergy,andth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ducedifferentdegreeofnegativeeffects.Intheimprovementandimprovelivingenvironmentthequalityatthesametime,howtopromotetheeffectiveutilizationofresourcesandenergy,reducepollution,protectingthenaturalresourcesand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sthekeyofconstructiondevelopmentfaceproblem,butalsothepersonageinsidecourseofthemajorissuestoaddress.Willtheconcep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obuildingthelifeofthefusionprocess,namelydevelopmentecology,greenbuilding,buildingtechnologyinthefuturehasbecomeaninevitabletrend.
Keywords:comfortable,ecological,healthy,beautiful
生态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关于生态建筑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有人将生态建筑等同于绿色建筑或节能建筑等等,我认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前者比后两者意义更加广泛。因此比较合适的隶属关系应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在考虑“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生态建筑可以等同于“绿色”和“健康”建筑的组合体。
从宏观上看,整个自然界由一个神秘的链条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生物链,如果链条中任一环节受到破坏,整个链条的平衡状态就不复存在,问题也就随之产生。譬如说,假如人们破坏了一片植被,就会发生动物减少、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一幢建筑物不考虑地形条件或气候条件,就可能造成山体滑坡、气流不畅,难以安居。从微观方面看,每一种生物都有特殊的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本领,拿人体自身来讲,冬天皮肤毛孔关闭,夏天皮肤毛孔扩张,就是适应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自然反应。建筑就像一个生物体,也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把绿色发展观引入建筑领域,即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综合进化为目标并优先考虑建筑的环境属性。绿色建筑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绿色建筑可以从Reduce,Reuse,Reunite,Recycle(简称4R)来理解
Reduce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即节能、节省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研究表明:全球的能源消耗中,45%用于满足建筑的取暖、制冷和采光,5%用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因此,如果通过绿色设计降低建筑的能耗,就能减少全球的能耗,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很大的作用。
大自然是主要的能源供给者,像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应该很好加以利用。例如,英国推出一套既节约能源又有益环保的建筑系统,其冷气系统使用无氟氯烃作介质,冬天利用太阳能取暖,燃气炉作辅助系统;制冷系统采用水作制冷剂;通风系统经巧妙设计,经过滤后进入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
节省:即减少建筑结构系统的要素,通过精简优化组合达到改善建筑性能、节省材料的目的。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在建造、使用过程中,总要产生大量的固、液态废弃物,应采用集中回收处理的方法,以生物技术进行分解降解;在建筑形式方面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Reuse即建筑的再利用。
对自然资源进行再利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和资源消耗,以及由于建造新建筑和拆除旧建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Reunite即建筑材料的再结合。
对旧建筑解体后所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和旧建材,我们应对其重新利用,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集中处理,在建造新的建筑时,使其能够再次发挥作用,这样就不会为新建和生产新的建筑材料而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每年生产建材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25%,废气排放量10965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为355亿吨,生产粘土砖每年破坏土地2亿立方米。这些数字触目惊心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定程度上说,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就等于创造了价值。
Recycle即再循环。
按照生态学观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总是不断循环重复使用的,因此在绿色建筑中应体现循环使用,效仿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机制,使建筑原料-建筑-建筑废料,循环不断,并加强循环中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和技术开发,变废为宝。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首先是在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中融入生态概念。通过建筑设计来创造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满足人们舒适性要求的建筑物理环境,包括建筑声、光、热,包括空气温湿度、日照、风速以及噪声、采光等,使局部环境朝有利于人体热舒适方向转化,从而提高居室内外物理环境的舒适度。
其次要提高建筑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当前比较好的技术手段是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中引入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即在建筑建造之前,利用计算机对建筑在实际使用时的能耗状况进行分析模拟,然后再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建筑和能源系统的设计进行改进,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生态住宅中可资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的利用包括两方面:太阳热能应用系统,即太阳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光电系统,即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当然,在生态住宅中利用太阳能并非简单的安装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热水器,更多的是和建筑物本身有机地结合来综合利用太阳能。如设计被动式太阳房,将太阳能利用和建筑物的自然通风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优化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天然温差的利用
地球上冬冷夏热,夜冷昼热,如果能够将夏天的热量转移到冬天,或者将冬天的低温转移到夏天去(日夜的情况类似),如设计夜间通风和地下通风等,可以节约很多宝贵的矿物能源。
地下能量的利用
指对地下和地表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储能)的综合利用,即将地热水、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乃至工业废水废热、生活废水废热中的低品位冷量和热能用于建筑的能源系统中。
相变材料的利用
物质在进行固、液、气相变时,可以吸收或者放出大量的热量,利用相变材料的这一特点,将白天的热量存起来晚上用,或者是把夜里的冷量存起来白天用,也是一个很好的节约能源的途径。
节省水资源及废弃物处理也是生态住宅的技术体系之一,节水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节水设备的使用和污水处理。由于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在考虑能量循环、材料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时,不应停留在某个小区的层次上,而应将其置于区域乃至城市的大环境中来全盘考虑。
关键词:绿色城市建筑设计要点
前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确保人类居住舒适、健康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最高利用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减少建筑物的建筑能耗,进一步实现我国建设文明生态,发展可持续经济的最终目的。目前来说,绿色建筑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上拥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城市建设工作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1、绿色建筑的概述
所谓绿色建筑,实际是指在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在建筑建造过程中使用新型环保的建造材料和建造手段对建筑物进行施工建造,建造完毕之后的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污染,其建筑能耗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并且它还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舒适的、实用的住宅空间。这样的一种建筑便称之为“绿色建筑”,它的理念基
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等,它的存在基础是全人类现在所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绿色建筑中,“环保”和“节能”是其最为关键的两个词,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所有t作都是紧紧围绕这两个词语进行展开的。
2、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2.1确保使用者的健康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以及最终服务对象都是人。或者说建筑使用者。使用者的健康是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就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绿色建筑在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引起重视的重要因素。因此,绿色建筑中的建筑材料要保证无毒、无污染,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以及电磁场辐射等建筑环境不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具体的注意事项如下:选择
材料、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时尽量减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织物等潜在的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设置进风口和必需的出风口,引风入室。改善室内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辐射温度和气流等,提高人体舒适性。提高水质量,有条件的可以选用直饮水。合理进行自然采光,既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又满足视觉美学的需要,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改进细部设计和建造方法,以及采用吸声材料来提高建筑的隔音效果。
2.2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能耗
狭义上的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运行能耗,即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其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日常用能,比如空调、照明、洗衣等日常生活中能源消耗。广义上的建筑能耗则包括建筑物在建造、使用以及建造前对建筑材料制作的全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如此来看,绿色建筑中降低的建筑能耗也可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说:
2.2.1减少建筑材料的能耗
减少建筑材料的能耗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减少建筑材料的制作能耗,即在建筑施工之前,合理地选择符合建筑自身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建筑材料,而这些被选择到的建筑材料在其生产能耗上必须是所有合适的建筑材料中最低的,且具有较高回收利用率的材料,比如钢材、铝材等。二是减少建筑材料的运输能耗,即尽量选择与所建造建筑在同地区,或者同一片区域内的建筑材料,减少材料运输过
程中的能耗和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2.2.2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
3、合理利用资源
3.1清洁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清洁能源,在建筑中可将强太阳能的利用,如设计并建造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电力墙和太阳能光电玻璃,将太阳能转化为建筑本身需要的电能和热能。此外,风能也是一种开发利用较为方更的一种清洁能源,除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外,还可以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致热设备,将风能转化为建筑内可直接使用的能源。
3.2可再生材料的利用
建筑中加大木材、废纸/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材料的利用,不仅较少建筑的投资,还可减轻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问题。
4、降低环境负荷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使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固体、污水与气体等污染物带来最小的环境负荷。
4.1选择环境负荷小的建筑材料
建筑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带来较高的环境污染。建筑师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应具备生态和经济的意识,选择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的材料,如生态水泥、绿化混凝土、高性能长寿建筑材料、家居舒适化和保健化建材等。可使用预制模数构件来减少建筑垃圾。
4.2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在建筑的造型设计、材料选用和工艺设计都应便于施工,减少施工的能耗和降低其带来的环境负荷。
5、满足经济合适性原则
人们通常认为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投资成本要高很多,这也是其推广的最大障碍之一,其实从长远来看,如果加强绿色建筑的管理,采取综合性的设计,可大大降低建筑的建造和后期运行的费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事实上,绿色建筑由于能源、资源的节约会大大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其自适应性设计也会显着降低后期的哦维护和改造费用,并降低环境成本,其整体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选择环境性和经济性平衡的建筑材料,并建立整体建筑系统投资优化的概念,从设计、建造和使用运行都全局来考虑其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保证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同时为人类营造一个舒适、健康、文明的住宅空间。随着目前生态环境形势的越加严峻,建筑物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拖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建筑物的建筑能耗,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实施和推广绿色建筑
刻不容缓。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也是符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的,它不仅是建筑行业完成国家所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指标的重要手段,还是实现我国建设文明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宇振.生态技术与建筑设计[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设计理念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1节能能源资源: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产节约型材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1.2以合理的设计达到建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节约
在建造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结构工程师可以根据经验和计算使钢筋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下尽量减少钢筋的用量,在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还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1.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1)太阳能的利用:设计太阳能住宅。光热转换是人类直接采集太阳光能量的方法。转换装置,基本上分为平板式集热器和聚光式集热器两类。因此可以利用阳光直接射在黑色粗糙表面上变热设计出太阳能住宅,另外还可以利用反射镜或透镜聚光产生热原理,在屋顶上装上薄铁皮制成的集热板上,当集热板被晒热,光变成了热。当空气从集热板下面流过,就可以把热量带走。需要时可通过风道,送到房间里取暖。太阳能住宅的另一优点是光电转换。就是通过光电器材,将太阳能直接变为电能。最通常的光电器材是硅电池。其原理是硅晶材料在光的照射下释放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在计算器、收音机、汽车上都能用这种硅太阳能电池。
(2)风能的利用:风能是一种清洁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通过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后,用于发电、提水、致冷和致热等。
1)风力发电。
利用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
2)风力致热。
风力致热的主要原理是“搅拌液体致热”,即风力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使液体变热。“液体挤压致热”是用风力机带动液压泵,使液体加压后再从狭小的阻尼小孔中高速喷出而使工作液体加热。
(3)建筑材料。
环保型材料主要有:1)基本无毒无害型。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环保装饰材料主要有:(1)环保地材:植草路面砖是各色多孔铺路产品中的一种,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2)环保墙材:新型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层薄沙浆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浆粉面,具有阻热蓄能效果。(3)环保墙饰: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具有保湿、驱虫、保健等多种功能。(4)环保管材:塑料金属复合管,是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间为铝,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而且不生锈,无污染。(5)环保漆料:生物乳胶漆。(6)环保照明: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利用高效、安全、优质的照明电器产品,以达到节约电能、保护环境为目的。
(4)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的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5)绿色施工: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外排放及资源再利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同时在建筑施工现场减少对场地的干扰,减少对绿色植物的破坏,减少噪音,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水资源的利用等等。从而实现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消减污染,满足环境需求,最终实现绿色施工体系。
2.满足经济适应性原则
事实上,绿色建筑由于能源、资源的节约会大大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其自适应性设计也会显著降低后期的哦维护和改造费用,并降低环境成本,其整体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选择环境性和经济性平衡的建筑材料,并建立整体建筑系统投资优化的概念,从设计、建造和使用运行都全局来考虑其经济效益。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因此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星光砖;绿色建筑;微能量
中图分类号:TE42文献标识码:A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发展迅速。如何健康人居,降低建筑能耗已迫在眉睫。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大力推行健康住宅或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这样表示,“城镇化要转向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作为城镇化最基本的细胞——人类的住房必须要更新形式,从传统建筑转向绿色建筑。未来,必须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中。”
未来的建筑与居住将向低能耗方面发展。当今,建筑和居住的能耗占社会整体能耗的比重过大。所以说,建筑和居住能耗的降低与节约,对于环境改善的意义将非常大,而星光砖将太阳能与LED这二大行业特点的节奏运用与自然界中的微能量加以组合,以建筑物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砖”为代表,完美地将普通的砖块赋予其能量块的模式,以节能降耗形式的LED光为表现形式,较为深刻地展示出太阳能、光能与建筑物的融合,这也将成为绿色建筑未来的亮点。
星光砖的产品以微方案形式体现太阳能与LED行业整体融合解决生态城市、人文与自然的微能量微景观的综合服务。就低碳、绿色、环保、微公益等方面,引导绿色建筑的消费与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增长。星光砖因其产品特点,已成为深圳市节能低碳领域,深圳市中小企业、创新产业的示范产品,并成功进入到深圳市国家级大梅沙的海鲜街栈道,海滨公园和深圳湾红树林公园大学生运动会馆的火炬中心,作为展示模版运用。
自2000年全球开展绿色建筑运动以来,我国颁布了若干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国内一些顶级地产商、设计院早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应用筑想“绿库”来把控绿色选材关卡,从部位选材和绿色技术方面着手,严格控制绿色部品部件品质、采购成本、绿色技术实施,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品质。星光砖以其独特的选材,全部采用环保理念的绿色材料,与行业内的环保材料公司进行合作,如塑木行业的“格林美”合作,建立起城市矿山为代表的废旧电池回收示范,与深圳市龙岗区城管局合作,建立太阳能垃圾分类试点回收体系,组建国内绿色环保材料的示范基地,用星光砖为选材建造绿色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站—“星光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宣传了环保与绿色节能及建筑物建造体系的功能性革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