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cad模型转布局一般方法就是调取模型中某张大图里面某个部分,而不让别的部位显示出来。比如说调取在某栋大楼某层的平面图中的某个房间的平面图,而不让别的房间显示出来最佳答案mv空格,重新画个视口就行了嘛,通过调整视口得到你想要的效果,复杂点的mv+p画出任意形状的视口。对了视口用不打印层画你的连接看不见图片你直接打印勾选居中打印比例自适应窗口选择打印范围要是必须在中间的话你就提前画个与打印纸张相同的矩形与圆居中对齐那样就可以了有很多使用cad的朋友,对cad的认识还只是介于其模型空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cad的图纸空间(布局空间)的使用方法:大家知道,autocad20
3、1所示。3)设置打印设备在如图1所示的“打印设备”选项卡中,配置打印机。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根据自己计算机windows系统下安装的打印机选择所要应用的打印设备。例如:我的计算机用hplaserjet1020激光打印机打印a4文件的,那么在“名称”下拉列表中就选择“hplaserjet1020”。如图2所示:4)设置打印图纸尺寸单击图1所示对话框中的“布局设置”标签,切换到“布局设置”选项卡中,在该选项卡中设置图纸尺寸等内容,如图3所示:5)设置图纸边距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出图比例不符合要求,就是图纸边距没定义好。具体作法:单击图1所示的“打印设置”标签,切换到“打印机配置”选
4、项卡中,单击“特性”标签,弹出“打印机配置编辑器”对话框,如图4所示。在“打印机配置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设备和文档设置”选项卡,选择“用户定义图纸尺寸和校准”中选择“修改标准图纸尺寸(可打印区域)”选项。在“修改标准图纸尺寸(z)”下拉列表中选择“a4”,如图5所示。设置好后,单击“修改”标签,进入“自定义图纸尺寸可打印区域”选项卡中(如图6所示)。文件名”选项卡中,这时在pmp文件名(f)下方,会出现一个缺省的文件名,单击“下一步”,进入“自定义图纸尺寸完成”选项卡中,单击“完成”即完成了出图打印区域的设置。单击“打印机配置编辑器”中的“确定”,会弹出“修改打印机配置文件”对话框,在这里出
5、现了修改后文件保存的位置及文件名,单击“确定”即回到“页面设置”选项卡中,再单击“确定”,即进入到“布局1”的视口状态。如图7所示。在“布局1”中,会出现虚线的线框,如果这个线框不是这样(也就是不符合国标要求),说明打印区域设置的不对,在“文件”菜单中选择“页面设置”命令,重新此步聚的操作,直到符合要求为止。6)插入标题栏在“布局1”中插入本单位的自定义标题栏块。具体作法:a.选择“插入块”命令,插入已经做好的标题栏。b.插入点为:0,0,比例为1:1,保证插入的标题栏跟“布局1”中虚线的左边线重合。如图8所示。如果没有重合,说明插入点不正确,要进行适当的调整。7)做视口,建边框a.
6、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将0层(或粗实线层)设置为当前层。b.在“视图”菜单中选择“视口”中“一个视口”的命令,当命令窗口提示:指定视口的角点时,利用捕捉端点工具,选择已插入标题栏的右上角,单击选定;命令窗口提示为:指定对角点时,键入:287,0,回车(或确定),即完成了视口的设置。这时,视口的边界线,与“布局1”原有的虚线完全重合。如图9所示8)设置出图比例的方法a.打开“特性”对话框,选中视口边界,通过“特性”对话框中的“标准比例”特性进行设置。b.双击视口边界线,切换到模型空间,键入“z”,键入所需比例的xp倍数。例如:1:2,则键入0.5xp,1:4则键入0.25xp,以此类推
7、。9)打印出图出图时的比例为1:1。说明:本文只针对常用的打印选项(不含绘图仪),并尽量补充介绍一些术语,希望能帮助大家快捷正确的进行设置和打印。背景知识: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通常我们的绘图是在autocad模型空间里进行的,打印时在图纸空间进行。两者区别何在呢?“模型空间”是绘制图纸的,在图纸空间中进行的是安排图纸的打印输出。可以说,“图纸空间”是为图纸打印输出量身定做的,因为很多打印功能在“模型空间”里面基本难以实现。说到图纸空间,就要引出布局和视口两个概念,因为布局是依赖于图纸空间的。打个粗浅的比喻,如果图纸是产品,那么模型空间就是生产车间,图纸空间就是仓库,产品将从这里输出。而布局就是仓
8、库里的货架,将产品分类设置,视口则是货架格子,将产品安排整齐。在autocad2004中,可以用布局处理单份或多份图纸。创建一个或者多个不同打印布局后,每个打印布局中能够定义不同视口,各个视口可用不同的打印比例,并能控制其可见性及是否打印。由此可见autocad2004的打印方法更加方便灵活,打印功能更强大。autocad2004中的打印流程和设置基本流程在autocad2004中,打印的基本流程如下:1在模型空间中按比例绘制图纸。2转入图纸空间,进行布局设置,包括打印设备,纸张等等。3在图纸空间的布局内创建视口并调整,安排要输出的图纸,调整合适的比例。4移动,放缩以调整布局中图形。5打印预
13、方便的设置内定的视口。2)单个视口在新建的布局中创建矩形的区域作为单个视口。3)多边形视口在布局内绘制一个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区域作为视口。4)将对象转为视口将用绘图工具绘制的封闭图形转换为视口。5)裁剪现有视口将现有的视口裁剪为多边形形状。6)按图纸空间缩放其实是设置布局里视口中图形的打印比例,如图5。注意它和在模型空间里绘图比例有所不同,比如你可以在模型空间里1:1绘图,但是可在布局内按2:1或其他比例打印输出。3.调整视口和打印预览在调整视口时先要激活它,然后调整视口内的图形。这一切其实很容易,在视口内双击可激活它,这样就可以象在模型空间中一样编辑更改图形。注意激活视口后,它的边
14、框线变粗,此时可以用平移(pan)放缩(zoom)命令,进行粗调,比如图形在图纸和视口中尽量居中,图形的大小不要超出视口和打印范围。在视口工具栏上选择合适的输出比例,比如2:1。一切调整好了,在视口外双击即可取消激活,此时只能平移和缩放查看图形而不能编辑它。调整完毕,下面要进行打印前的预览。在布局1右键菜单上选择打印,进入打印对话框。如图6。它和进入布局时的设置非常类似,但是注意,在打印范围下,打印范围有了改变:当前选项卡只将目前布局(包含所有视口)中的图形打印,所有选项卡可输出整个cad文件中的所有图纸。单击完全预览,预览时可以用缩放和平移工具查看,如图7。如有不适,可重新调整布局和视口。
15、打印预览没有问题,返回后单击打印就可输出图纸了。关于布局的总结视口是在布局的基础上建立的。布局的一大好处是,大型和多张图纸,能够将不同的图纸指定在多个布局中,每个布局中又能灵活设置比例和不同的视口,如果全部设置正确无误,只需选择打印全部布局就可大功告成。autocad中“布局”的使用2007-10-2911:09autocad的2000版本以后对布局(layout)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改进,后来的2002以及2004都沿用了这种方便的功能。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用户在模型空间中完成打印,一旦掌握了布局的特殊功能,相信很多朋友会放弃在模型空间中打印。一、布局(图纸空间)与模型空间的比较模型选项卡可
16、获取无限的图形区域。在模型空间中,按1:1的比例绘制,最后的打印比例交给布局来完成。通过布局选项卡可访问虚拟图形表。设置布局时,可以通知autocad所用表的尺寸。布局表示图形表。此布局环境称为图纸空间。如果模型有几种视图,则应当考虑利用图纸空间。虽然图纸空间是为3d打印要求而设计的,但对2d布局也是有用的。例如:如果想以不同比例显示模型的视图,图纸空间是不可缺少的。图纸空间是一种用于打印的几种视图布局的特殊的工具。它模拟一张用户的打印纸,而且要在其上安排视图。用户借助浮动视口安排视图。二、建立布局的步骤下边我们用一个实际的例子说明布局的几个关键点。在图纸上绘图要先考虑一下比例和布局,
17、而在cad中绘图没有必要先考虑比例和布局,只需在模型空间中按1:1的比例绘图,打印比例和如何布置图纸交由最后的布局设置完成。在模型空间中绘好图之后就可以进行布局的设置了。cad中有两个默认的布局,点击布局首先弹出一个页面设置的窗口,设置需要的打印机和纸张,打印比例设置为1:1,之后确定即自动生成一个视口,视口应单独设置一个图层以便以后打印时可以隐藏视口线。插入标题栏。用夹点编辑调整视口的大小,放到合适的位置,如下图。但是我们发现图并不完整,这是由于还没有调整打印比例的原因。建立视口时cad默认显示所有的对象最大化,下面开始调整比例。用鼠标双击视口进入视口(也可用鼠标点击最下边的状态栏上的图纸/
18、模型来切换)在命令行里键入z,回车,输入比例因子,此图的比例为1/4xp回车,然后可以用平移命令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这里要注意,一定要在输入比例的后边加上xp才是要打印的比例。视口调整完之后,开始使用打印样式,编辑打印样式表。一般用颜色来区分线的粗细和打印颜色,并不需要在图层中设置线的宽度,保存自己的打印样式表以备以后继续使用。这样,打印前的准备都已完成,只要以后改图的时候不整体移动图,那么这个布局就永远不会变,每次打印的图纸都和第一次打印的模式一样。三、布局中的几个特殊控制1、不打印视口线的两种办法第一,隐藏视口线图层;第二,可以把视口线的颜色设置为255号颜色,在打印时是无色的。2、pslt
19、scale变量控制图纸空间的线型比例0:无特殊线型比例。按ltscale命令设置的全局比例因子进行缩放。模型中的虚线长度与视口中的虚线长度一样。1:视口比例决定线型比例。3、视口中图层的控制如果仅需要在当前视口不打印某一图层,如在当前视口不打印标注尺寸层,具体设置方法,用鼠标双击当前视口进入图纸空间中的模型空间(一定要进入视口里,否则无法对当前视口图层控制),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选中要在单前视口中冻结的图层,在“在当前视口中冻结”。这样就可以实现只在当前视口冻结图层的目的,而不影响其他视口,也不影响模型空间的图层的冻结。这一功能对于一个文件要打印出几种不同表现图来说非常有用,要比打印一次冻
20、结某层,再冻结其他层再打印来说要方便多了。请看下图就是在同一个布局中有两个视口,左边视口冻结了标注层,在右边的视口中冻结了楼梯层,视口之间互不影响,与模型空间也没有影响,实现多表现打印。4、三维消隐打印功能选中要消隐打印的视口(单击视口线),打开特性管理器,里边有个选项“消隐出图”选择“是”即可消隐出图了。当然在布局中还有其它的设置,比如:可以建立多边形视口;在一个布局里可以建立多个视口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打印出3d的模型,等等。autocad图纸转成jpg图片格式办法2011-01-1018:09不久前,有一张cad图纸,因工作需要习惯转成jpg后在photoshop中添加元素。寻找了n种转化
24、刚才打印的文件转成pdf,后面的操作就跟上面一样了。有些朋友想把cad图保存为jpg格式,有人说用jpgout命令或“文件-输出-保存为wmf或bmp格式-然后再改为jpg格式。但是这种方式成的图片放大后简直不堪入目。wmf格式呢又不能消隐着色。其实方法很简单就可以做到高像素的图片:(cad2006为例)打印-如图选择打印机名-其他设置就跟打印一样的了-确定-保存如果没有这个虚拟打印机跟我来添加:以2006为例,其他版本类似。文件-绘图仪管理器-出现如下图照图操作:到最后下一步-下一步-完成ok啦。再看看打印就有了jpg虚拟打印机了这时候的像素达到了2480*3507够清
25、淅了吧autocad入门之十九生成图纸布局在autocad的绘图窗口的左下角有“模型”、“布局1”、“布局2”等三个页面选项,在这些选项上右击鼠标,可以在快捷菜单里新建布局、删除布局或重新给布局命名。所谓布局,其实就是图纸。在模型空间绘制好设计图以后,就要通过下面五个步骤在布局里生成图纸。第一步,点击“布局1”页面选项,进入图纸空间,图纸上仍是一片空白,模型空间里的设计图并没有影射到图纸上来。首先操作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管理器”,在“页面设置管理器”对话框里点击“修改”,进入“页面设置”对话框。“页面设置”对话框里需要修改的有四个项目,一是选定打印机或绘图仪,二是选定图纸的幅面,三
26、是打印样式表,这里选定为“我的样式”,四是选定图纸的方向是横向还是竖向。修改好了以后点击“确定”回到“页面设置管理器”对话框,再点击“关闭”关闭对话框。在布局空间的图纸页面四周有个虚线框,这个框表示打印机或绘图仪所能打印到的最大范围,超过这个虚线框的图形是打印不出来的。第二步,在图层下拉列表中选择“0”或“defpoints”等没有用到的图层。第三步,操作菜单“视图”“视口”“一个视口”,在虚线框内拖出一个方框,这个方框叫做视口,模型空间里的设计图就通过视口影射到图纸里来了。第四步,点击视口的边框,接着再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里点选“特性”打开特性窗口,在特性窗口里的“标准比例”里选择适
27、当的比例,使设计图在图纸上大小合适。第五步,在图层下拉列表中里将视口所在的图层隐藏起来,方法是点击图层列表最左边的灯泡图标,使其变暗,视口的边框就看不见了。接下来就可以在图纸上画上边框和标题栏了。在autocad的最下方有一排按钮,最右边的那个按钮的作用是将视口在图纸空间和模型空间之间进行切换。当按钮上的文字显示的是“图纸”的时候,表示目前视口在图纸空间;点击它,按钮上的文字变成“模型”,表示视口被切换到模型空间,虽然此时还在布局页面,但图纸上的视口又回到模型空间里了。双击图纸空间也会将视口切换到模型空间。当视口在模型空间的状态下千万不要进行视图缩放操作,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改变图纸的比例
28、。图纸的比例很重要,它决定了尺寸标注的比例。尺寸标注一般都是在模型空间进行,但又要在图纸空间里保持文字高度、箭头大小等不变,因此尺寸标注特性比例应该是图纸比例的倒数。比如当图纸的比例为1:2时,尺寸标注的文字高度、箭头大小等的标注特性比例应该是2,即放大2倍,这样在图纸空间里随着设计图缩小了一半,刚好回到原来的大小。因此在模型空间绘制好设计图之后先不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标注,要等到在图纸空间安排好大小布局,确定了图纸的比例后才回到模型空间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标注。点击绘图窗口的左下角的“模型”页面选项,回到模型空间。操作菜单“格式”“标注样式”,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窗口,点击窗口上的“修改”
29、按钮,弹出“修改标注样式”窗口,点击“修改标注样式”窗口的“调整”页面选项,将“调整”页面上的“标注特性比例”选成“使用全局比例”,并将比例设成图纸比例的倒数,如果图纸比例是1:2,就设成2。点击“确定”按钮,退出“修改标注样式”窗口,再点击“关闭”按钮,关闭“标注样式管理器”窗口。至此,尺寸标注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可以在模型空间进行尺寸标注了。如果在“修改标注样式”窗口的“调整”页面,将“标注特性比例”选成“将标注缩放到布局”,那就必须在图纸空间的模型视口里进行尺寸标注,这时autocad自动将标注特性的比例设成图纸比例的倒数。autocad三维技巧之一画一个带孔的立体球(本文发表在软件
30、报2009年第14期)要点:球体、圆柱体的画法,差集、圆角等编辑技巧,用户坐标系的建立和使用。第一步,在autocad2007中操作菜单“绘图”“建模”“球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在模型空间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半径或直径(d):”,键入“50”并回车,一个半径为50的圆球就画成了。第二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捕捉并点击刚才画的球体的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了圆球的球心处。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
31、”,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如图1、图2。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第四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柱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键入“0,0,-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100”并回车,一个穿过球心、半径为25、长100的圆柱体就完成了。第五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右视”,从右视图上
32、可以清楚地看到圆球和圆柱体的位置关系。第六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差集”,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用鼠标在圆球轮廓线上点击左键并接着点击右键;接下来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用鼠标在圆柱体轮廓线上点击左键并接着点击右键,带孔的球体就形成了。第七步,操作菜单“修改”“圆角”,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第一个对象或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在带孔球体的轮廓线上的任意位置上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输入圆角半径:”,键入“3”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选择边或链(c)/半径(r):”,在
33、带孔球体左右两边的直线上分别点击鼠标,再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点选“确定”,孔的两个边沿处被修成圆角,圆角的半径为3。第八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视点预置”,在“视点预置”对话框里选择“相对于ucs”,在“自x轴”文本框内填入“25”,在“自xy平面”文本框内填入“10”,如图3,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真实”,带孔圆球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如图4。autocad三维技巧之二立体漏斗的画法(本文发表在软件报2009年第47期)本文要点:圆锥体的画法,并集、剖切、抽壳等编辑技巧。第一步,在autocad2007中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柱体”
34、,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在模型空间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20”并回车。第二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捕捉并点击刚才画的圆柱体底面的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了该处。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
35、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第四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锥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键入“0,0,2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顶面半径(t):”,键入“t”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顶面半径:”,键入“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30”并回车。第五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锥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
36、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键入“0,0,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顶面半径(t):”,键入“t”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顶面半径:”,键入“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50”并回车。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漏斗的大致形状就显示出来了。第七步,以2mm为半径,以漏斗嘴法线两端为圆心画两个圆,如图1。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剖切”,命令行窗
37、口提示“选择要剖切的对象:”,在漏斗嘴轮廓线上点击鼠标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切面的起点或平面对象(o)/曲面(s)/z轴(z)/视图(v)/xy/yz/zx/三点(3):”,捕捉并点击刚才画的小圆的右象限点;命令行窗口接着又提示“指定平面上的第二个点:”,捕捉并点击另一个小圆的右象限点;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在所需的侧面上指定点或保留两个侧面(b):”,在漏斗嘴右边的那部分上点击一下,左边的那一小部分就被剖切掉了;最后将那两个小圆删去。第九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并集”,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选中全部图形后点击右键,原先的三个图形合并成了一个。第十步,操作菜单“视
38、图”“三维视图”“俯视”。第十一步,操作菜单“修改”“圆角”,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第一个对象或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在图2指示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输入圆角半径:”,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选择边或链(c)/半径(r):”,再次在刚才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再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点选“确定”,圆角形成,圆角的半径为3。第十二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第十三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抽壳”,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三维实体:”,点击漏斗的轮廓线上任意位置;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删除面或放弃(u)/添
39、加(a)/全部(all):”,键入“all”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删除面或放弃(u)/添加(a)/全部(all):”,键入“a”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选择面或放弃(u)/删除(r)/全部(all):”,依次点击图3指示的4个位置后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抽壳偏移距离:”,键入“1”并连续回车三次,漏斗的中心就被挖空,变成1mm厚的薄壳。第十四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真实”,漏斗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如图4。autocad三维技巧之三画一把三维螺丝刀(本文发表在软件报2009年第8期)本文要点:用旋转方法建立三维实体,三维阵
40、列、对齐等编辑技巧。第一步,按照图1的尺寸画出图形,再将图形转换成面域。第二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捕捉并点击刚才画的面域的左上角,坐标原点被移动到了该处。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第四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面域的边线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对象
41、(o)/x/y/z:”,键入“x”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起点角度(st):”,直接回车,面域围绕x轴旋转成了三维实体,螺丝刀柄基本成形,如图2。第五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右视”。第六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柱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键入“2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90”并回车,和螺丝刀柄平行的一个圆柱体就画好了。第七步,操作菜单“修改”“
42、三维操作”“三维阵列”,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圆柱体接着右击鼠标;接着命令行窗口提示“输入阵列类型矩形(r)/环形(p):”,键入“p”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阵列中的项目数目:”,键入“6”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要填充的角度(+=逆时针,-=顺时针):”,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旋转阵列对象?是(y)/否(n):”,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阵列的中心点:”,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轴上的第二点:”,键入“0,0,90”并回车,圆柱体变成6个并且围绕螺丝刀柄排列,如图3。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差集”,命令行窗口
43、提示“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用鼠标在螺丝刀柄轮廓线上点击左键并接着点击右键;接下来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用鼠标依次点击6个圆柱体并接着点击右键,螺丝刀柄上的防滑槽就形成了,如图4。第九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完成了的螺丝刀柄如图5。第十步,按照图6尺寸在空白处画图形,并且将它转换成面域。第十一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面域的边线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对象(o)/x/y/z:”,捕捉并点击面域的左上角;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
44、轴端点:”,捕捉并点击面域的右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起点角度(st):”,直接回车,面域围绕其上边线旋转成了螺丝刀杆的毛坯,在刀杆毛坯左圆心处画一个半径为0.4mm的小圆,如图7。第十二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剖切”,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剖切的对象”,点选刀杆接着右击鼠标;命令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切面的起点或平面对象(o)/曲面(s)/z轴(z)/视图(v)/xy/yz/zx/三点(3):”,捕捉并点击小圆的上象限点;命令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平面上的第二个点:”,捕捉并点击图7中箭头所指的那个点;命令行窗口又提示“在所需的侧面上指定点或保留两个侧面(b):”,在刀杆下
45、半部点击一下,刀杆上被切去一块。用同样的方法再将另一块切去,再将小圆删除,刀杆就完成了,如图8。第十三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刀杆并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源点:”,捕捉并点击刀杆右轴心;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键入“0,0,0”并回车两次。刀杆就连接到了螺丝刀柄上了。第十四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三维隐藏”,完整的螺丝刀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如图9。autocad三维技巧之四画一只凳子本文要点:用拉伸方法建立三维实体,三维矩形阵列、三维镜像等编辑技巧。
46、第一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画一个边长为25mm的正方形。第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画好的正方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205”并回车。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面”,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实体对象的面:”,在正方形的下边线上靠近左下角的地方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选项下一个(n)/x轴反向(x)/y轴反向(y):”,直接回车,坐标原点移到正方形的左下角,x轴指向右方,y轴指向上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步以后正方形已经被拉伸
47、成一条凳子腿,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凳子腿向上的一个面。第四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第五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阵列”,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正方形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输入阵列类型矩形(r)/环形(p):”,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行数:”,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列数:”,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层数:”,键入“1”并回车;
48、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行间距:”,键入“2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列间距:”,键入“175”并回车,原先的1条凳子腿变成了4条。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再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这一操作不是必须的,增加这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三维视图坐标关系。第七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5,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15,-22”并回车;再一次操作菜单“绘图”“矩
49、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5,-10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15,-22”并回车。见图1。第八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上一步画好的两个矩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200”并回车,两条横撑形成了。第九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镜像”,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上一步形成的两条横撑
50、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镜像平面(三点)的第一个点或对象(o)/最近的(l)/z轴(z)/视图(v)/xy平面(xy)/yz平面(yz)/zx平面(zx)/三点(3):”,键入“yz”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yz平面上的点:”,键入“10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直接回车,另一边的两条横撑也形成了,见图2。第十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左视”。再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第十一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
51、/厚度(t)/宽度(w):”,键入“-5,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15,-22”并回车;再一次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5,-10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15,-22”并回车。第十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上一步画好的两个矩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
52、度或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50”并回车,又形成了两条横撑。第十三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镜像”,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上一步形成的两条横撑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镜像平面(三点)的第一个点或对象(o)/最近的(l)/z轴(z)/视图(v)/xy平面(xy)/yz平面(yz)/zx平面(zx)/三点(3):”,键入“yz”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yz平面上的点:”,键入“-125,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直接回车,最后两条横撑也形成了,见图3。第
53、十四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第十五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200,250”并回车。第十六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上一步画好矩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5”并回车,凳子面就形成了。第十七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视点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