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小班教案(精选14篇)

1、乐意欣赏童谣并理解童谣内容,感受饼干掰开后的有趣造型变化。

2、根据饼干掰开后的造型特征展开充分的想象,并将其替换原童谣中的内容。

活动准备:

2、每人准备一块饼干。

3、事物展示台、电脑、电视机。

4、与童谣内容相匹配的符号图。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有关饼干味道、形状的话题。

1、(出示饼干)看,这是什么?

2、饼干可以干什么?

3、你吃过饼干吗?是什么味道的?

4、这块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哦,饼干圆圆。请幼儿说说。

(出示1、2句的符号图)请幼儿说说"饼干圆圆,圆圆饼干"

5、看,老师现在把饼干(做掰开的动作)怎么样?学说词语"掰开"。咦!它变成了什么?(把半块饼干放在实物展示台上)

二、欣赏童谣"吃饼干"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吃饼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中的饼干变成了什么?(欣赏FLASH课件《吃饼干》)

(1)请幼儿说说儿歌中的饼干变成了什么?

(2)(出示3、4句的符号图)"用手掰开,变成小船"变成了几艘小船啦?(两艘)

2、好,我们来把着两艘饼干船吃掉,师:你吃一块,幼:我吃一块。(出示5、6句的符号图)

3、怎么吃的?(啊呜一口,饼干真甜)(出示7、8句的符号图)

4、好,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完整地听一遍。

5、让我们看着图片来念念儿歌。

6、可以让幼儿试着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三、幼儿掰一掰饼干,想象饼干掰开后的造型,尝试仿编童谣。

饼干掰开后除了会变成小船,还会变成什么?我们后面有饼干小朋友去分一分,想一想,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面去。

附童谣:

吃饼干

饼干圆圆,圆圆饼干,

用手掰开,变成小船。

你吃一块,我吃一块,

啊呜一口,小船真甜。

1、初步获得以ab的排序方式进行的简单有规律的排序方法。

2、能根据获得的排序经验调整排序方式,提高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经验。

3、感受排序活动的乐趣。

1、长方形橡皮泥若干、红豆、黄豆若干;

2、教师排好豆子的长方形及环形橡皮泥若干;

3、投影仪、泥工板。

一、引题,激发兴趣。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要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妈妈请他做一些饼干招待朋友。

二、教师示范做饼干。

1、小熊为了让饼干变得好看又好吃,还请来了红豆、黄豆帮忙,红豆豆黄豆豆你跳一个、我跳一个,一会儿就把饼干打扮好了。提问:红豆豆、黄豆豆是怎么跳到饼干上的?(引导幼儿说出饼干上潜藏的规律——ab)

2、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是你跳一个,我跳一个,也就是一个红豆豆、一个黄豆豆。

三、幼儿制作饼干。(长方形的饼干)

小熊的客人太多了,它一个人来不及做了,要不我们帮他一起做吧!

1、提出豆子排序的要求:记住,红豆豆、黄豆豆在上面跳舞是你跳一个,我跳一个的,所以我们要先放一颗红豆豆,再放一颗黄豆豆,沿着直线摆放,只要排一排就够了。你做好了就请你把它放到中间的泥工板上,我看谁排得又快又好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只能排一排。

3、验证:一组组验证,请幼儿发现错误。

(1)师:“哪里错了?”“那红豆豆后面应该跟什么颜色的豆豆?”“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2)幼儿:加一颗上去。(教师请幼儿当场示范)

(3)师:“除了加一颗的办法外,还有什么其它办法?”“我们也可以拿去一颗多余的红豆豆。”(教师请幼儿当场示范)

(4)教师小结:如果排错了,没有关系,发现有两个一样颜色的豆豆在一起,只要拿掉一个或是增加一个其他颜色的豆豆,他们又会变得很有秩序了。(教师边说边用豆豆演示。)

四、幼儿调整饼干。

1、集体活动:找出排序上的错误。

教师出示一块圆形饼干,请孩子们寻找饼干上存在的错误排序:老师也做了一些饼干,可是好像有点问题,你们来帮我看看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2、操作活动:纠正排序上的.错误。

发给每个孩子一块老师事先排好豆豆的饼干,请孩子们进行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且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孩子能力的强弱提供饼干,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圆形饼干,能力弱的幼儿还是提供长方形的饼干)

3、验证:方法同第三环节。

4、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帮我把饼干做得又好看又好吃,这样,我也有饼干送给小熊了。

五、延伸:abc排序。

1、这些饼干一定很好吃,我自己也想做一点吃吃,我要做得更好吃、更好看,你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2、我们等一下到区角中再去一起做,好吗?

活动目标

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初步学习根据形状、颜色进行正确的配对和分类。

2、通过活动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小篮子,内有红、黄、绿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片共9片。

2、贴有标记的饼干盘每组12只。

3、教具同上1,另准备黄色正方形标记牌一张,绿色三角形标记牌一张,小猫头饰3~5只。

4、将幼儿按能力强弱分为红花组、绿花组、黄花组。

5、平时吃小点心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过各种形状的饼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篮子。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篮子饼干,我们一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

请幼儿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自己的饼干,注意对颜色和形状的表述。

2、集体活动:分饼干。

(1)按颜色分。教师拿起一片饼干,让幼儿说说应该放在哪个盘子里为什么然后幼儿往每个盘子里送一片饼干。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个别纠正。)

(2)按形状分。收起分过的饼干盘,出现有形状标记的饼干盘。请幼儿将剩下的饼干按标记都分掉,请一幼儿到前面同时分。分好后检查一下是否分对,分错的重新分。

3、游戏活动:买饼干。

(1)进入游戏情境:小猫开了一个饼干商店,正要进货,我们帮它把饼干送过去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将饼干盘搬到矮柜上排好,作为商店。)

(2)请3~5位幼儿戴上小猫的头饰做营业员:小猫饼干商店开张啦!欢迎小朋友们来买饼干!

①黄花组:出示黄色正方形标记牌,请黄花组的幼儿去买。买好后教师检查一下是否正确,错误的重买。

②绿花组:将绿色三角形标记牌出示两秒钟后藏起来,让绿花组的幼儿去买。买好后请两位能力强的幼儿去检查。

③红花组:请幼儿先讲一讲自己要买什么样的饼干,买完后互相检查,并说一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样的饼干。

4、结束活动。

请幼儿闻一闻、尝一尝饼干的味道。

延伸活动:

活动内容:

好吃的饼干小班

2.在搓、团、揉、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

3.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1.每人一份橡皮泥。

2.各种印花工具(雪花片等),几何图形模具(圆形,椭圆形,正方形)。

3.吃点心时,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形状、花纹。

4.各种形状的饼干及字卡(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一、导入

师出示布偶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想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加,高兴吗?”

“小熊最喜欢吃饼干了,老师给它准备了一盒,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做些饼干送给小熊?

二、说饼干

1.问: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说(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出示各种形状的饼干和汉字(如:椭圆形)

2.师:这些饼干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老师这里有一块饼干也有花纹,你吃过的饼干有花纹吗?

问:你吃的饼干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说,幼儿教案《美术教案-好吃的饼干》。

三、师示范

师:老师先来做一块饼干给小朋友看,好吗?

A.先把橡皮泥用力捏一捏,搓一搓,搓成圆形。

B.把团好的橡皮泥放在桌上压扁。

C.在橡皮泥上用几何图形印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再用几何图形将多余的橡皮泥切割下来。

D.用印花工具在几何图形上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点心盆里面。

四.幼儿操作

1.师放背景音乐

2.幼儿操作,师做巡回指导。

3.请各组将饼干放到前面的桌上。

4.师:“现在,小熊要来选饼干了……”

师以小熊的口吻选饼干,评价饼干。

五.结束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饼干,你们真能干,这些饼干我一个人吃不掉的,你们一起来吃,好吗?

请幼儿先去洗手,再来吃饼干。

教学目标:

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好朋友饼干,体验操作活动和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氛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老师带领小朋友在教室的一角准备活动)师:“今天真开心,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出来玩了,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听着欢快的音乐来快乐地跳个舞吧!

1.师幼一同随“找朋友”乐曲跳舞。

2.请幼儿找个位置坐好。

师:“你们都有了好朋友,那你们知道薛老师的好朋友是谁吗?”(请小朋友猜一猜)师:“我的好朋友就藏在这个小盒子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二、请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老师的朋友是饼干。

1.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的饼干?

(幼:这是圆形的饼干)

2.出示方形饼干娃娃师:这是谁呀?谁能来告诉大家(幼这是方形的饼干)

3.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

小结: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饼干娃娃有圆形的,还有方形的。

三、启发幼儿观察好朋友饼干与一般饼干的不同。

1.观察好朋友饼干师拿出一块夹心饼干,问:“这个饼干与刚才的饼干一样吗?”

幼:不一样师:“哪儿不一样?”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知道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好朋友饼干。

2.利用儿歌了解好朋友饼干的制作。

师:这好朋友饼干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来看看里面的奥秘吧!

打开饼干编儿歌:中间夹层甜甜酱,头碰头,脸碰脸,轻轻合拢真开心!好朋友饼干做成啦!

3.教师按儿歌的内容在幼儿的面前操作饼干制作的方法。并请一名幼儿参与做一做。?

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做好朋友饼干

1.认识制作材师:小朋友来看看桌上有些什么?

幼:各种水果酱;饼干、盘子、毛巾、勺子;师:请小朋友先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站好,再用毛巾檫檫手,才可做好朋友饼干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教师在此处放音乐《饼干歌》)提醒幼儿注意果酱的用量。

先做好的幼儿可与同伴一起讲讲自己是怎么做的?用的是什么酱?

做的是什么图形的好朋友饼干。

3.尝饼干师:这香喷喷的好朋友饼干真诱人,你们想不想来品尝自己做的好朋友饼干呢

语常活动《吃饼干》

1.在吃吃玩玩中巩固对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认识。

2.喜欢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3.在做夹心饼干中感受自己动手做的快乐。

各种形状的饼干、夹心饼干、果酱或花生酱、小勺、小碟子、擦手毛巾、操作盘、幼儿已洗好手

一、吃吃玩玩饼干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啊?(饼干)

2.这些饼干真好玩,它们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师拿饼干让幼儿认识图形。

3.老师在你们的桌上准备了一些饼干,请每位幼儿挑选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与伙伴说说它是什么形的,并且尝尝它是什么味的?再来告诉老师或同伴,好吗?

二、认识夹心饼干

1.瞧,我这里有块饼干,跟你们刚吃的有点不一样,它叫什么名字呢?(好朋友夹心饼干)

2.为什么要叫好朋友夹心饼干呢?(打开看看)

一块圆圆的饼干,一层夹心,再一块圆圆的饼干,2个好朋友手拉手。

3.咦,这里还有一块夹心饼干,跟刚才的一样吗?两层和三层比较,夹心比较。

三、做做夹心饼干

我们也来做做好朋友夹心饼干吧!

1.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讲讲,师根据幼儿说的做夹心饼干)

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不同的夹心,味道也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挑你喜欢的来做夹心饼干。

3.幼儿挑选喜欢的饼干去涂抹果酱,要求每人做二块。

1.你做了什么味的夹心饼干呢?

2.再做一块给谁吃呢?(一块给自己,另一块给你的好朋友或父母)

掌握泥工中搓长、团圆、压扁等基本技能。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印花工具(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营养快线瓶盖、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圈等)、各种形状的饼干。

1.小朋友喜欢吃饼干吗?(喜欢)。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饼干呢?(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等等)、那我们吃过的饼干有没有花纹呢?(有)。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做饼干,好不好?(好)

2.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形;

b.把团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c.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d.用几何图形模具将橡皮泥切割下来。

变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的饼干。将边上多余的橡皮泥去掉,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盘子里,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

3.小朋友自己来学做饼干......(放一点音乐)

4.请小朋友把做好的饼干放在中间的桌子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的最好。

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发他们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

1、体会泥工活动的快乐。

2、能运用捏、搓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激发了幼儿对饼干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重点:能运用捏、搓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1、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印花工具。

2、兔妈妈、羊妈妈的头饰、音乐

第一部分: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请另外一个老师扮演兔妈妈,我扮演羊妈妈,小朋友扮演兔宝宝。

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羊妈妈家做客,羊妈妈用好吃的饼干招待了兔宝宝。在吃饼干过程中,羊妈妈引导宝宝观察饼干上有什么?饼干好不好吃?激发兔宝宝要学习做饼干的兴趣。

(引导幼儿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第二部分:羊妈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制作饼干,兔宝宝观察并模仿做动作。

首先我介绍了做饼干的材料。接着我示范了如何制作饼干并让孩子们跟我一起边说边做捏、搓的动作。接着我引导幼儿观察,用什么将橡皮泥压平?怎么使用辅佐材料做出各种各样印有花纹的饼干?又是用什么东西给饼干印上花纹的?在这个环节里,我重点讲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饼干。

第三部分:兔宝宝自己学做饼干,羊妈妈和兔妈妈一起指导。(放音乐)

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兔宝宝还可以做各种颜色的饼干,印花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卫生。兔宝宝帮羊妈妈收拾好做饼干用的材料。洗手,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自己用情境表演导入活动是非常成功的,这种角色游戏让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活动了活动中,孩子们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另外,我精心准备的操作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让他们乐在泥工活动中,做出了很多有趣的饼干,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我介绍了做饼干的材料。接着我示范了如何制作饼干并让孩子们跟我一起边说边做捏、搓的动作。接着我引导幼儿观察,用什么将橡皮泥压平?怎么使用辅佐材料做出各种各样印有花纹的饼干?又是用什么东西给饼干印上花纹的?在这个环节里,我重点讲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饼干。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对饼干的观察,幼儿会用揉一揉,团一团的方法制作饼干。

2.幼儿会使用辅助工具制作饼干。

3.体验泥工带给的乐趣。

活动准备;

橡皮泥每人一块、各种豆子、音乐(兔气扬眉)、扮演小兔者(选大班幼儿)、小兔服饰、圆形模具。

1.导课:

导课语;小朋友,今天有只小动物来到我们小班,我们一起看看是谁

@《兔气扬眉》音乐响起,两只着装小兔蹦跳入场。

兔;小朋友,大家好!我们是可爱的小白兔,今天是我们的生日,邀请小朋友们来参加我们的生日宴会。我们在家等你们哦!

@小兔随音乐退场!

师:小朋友,是哪只小动物呀

它们来做什么

小朋友们想不想去

@(幼儿一一回答)

师;小朋友,那我们准备什么礼物送给小兔呢

小兔退场前告诉老师想吃饼干哦!

@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幼儿送礼物-----饼干!

师:那我们亲手做饼干好不好(幼儿回答)

2.出示实物-----饼干!幼儿观察,然后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饼干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观察看看!

@幼儿观察并回答!幼:老师带来的饼干是夹心饼干,样子也不一样,有的有芝麻,我吃过!

师:那小朋友看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朋友看是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都是扁的!

师:那我们一起做做吧!

3..发放橡皮泥、圆形模具、各种豆子!

(1)引导幼儿将桌上的橡皮泥揉一揉然后压扁。

(2)使用模具套出形状使其变的美观!

(3)用豆子做饼干上的花纹!

(以上步骤个别幼儿需教师帮忙指导完成!)

4.幼儿彼此观看自己的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

5.参加小兔生日宴会!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吧!(带上自己的作品,送给小兔)

兔;小朋友送我的饼干太喜欢了,我好开心,邀请大家跳舞吧!

(兔气扬眉音乐响起,幼儿与小兔一起欢乐舞蹈)

6.教师小结:总结制作饼干的方法!

7.活动延伸:小朋友们真不错!都会自己制作饼干!回家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做一做吧!

活动设计背景

在生活中,小班孩子对吃的玩的特别感兴趣。为此,我们以兴趣为出发点,巧妙地把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孩子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1、通过各种器官来感知饼干的形状。

2、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3、初步感知3以内数量关系。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感知饼干的形状并能按其特点分类。

难点:学会用感官感知﹑体验每一个事物。养成喜欢动手操作善于动脑的习惯。

饼干若干﹑手洗干净﹑橡皮泥﹑每组一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盒子

1、《饼干歌》音乐,出示神秘袋猜礼物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袋,里面有一样好吃的东西,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把饼干按组分给大家)

2、让幼儿自由观察饼干。

师:请幼儿看看自己盘子里的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出自:屈老、师!

师:我这有3个不同盒子,他们是饼干宝宝的家,请小朋友帮助饼干宝宝找到自己的家,记住饼干宝宝的形状和他的家是一样的。

幼儿分组进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从餐盘中选一块饼干,用感官体验。

师:饼干宝宝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们很高兴…(敲门声)谁呀?我们找一找。(找到事先藏到桌子里面的盘子和饼干)

师:饼干宝宝又来找我们玩了,我们看看出来了几块饼干宝宝?

幼:3块。

师:每组有几位小朋友呢?

幼:3位。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块饼干,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幼:…

师:摸上去是粗糙的。那你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幼:香香的。

师:那么你咬一口是什么味道?

幼:…、

师:饼干哪去了?变没了,你吃的是么形状的饼干?

4、活动延伸

将橡皮你放在活动区,指导幼儿做出自己喜欢的形状的饼干。

1、进一步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体归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3、乐意参加点数活动,大胆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复习感知3以内的的数量。

游戏:按数量指令,点数不同颜色的小饼干。

(评析:孩子有正确辨别红、黄、蓝、绿颜色的经验。我分别以不同布偶小动物的口吻,让孩子分别按不同小动物喜欢的颜色找相应数量的“饼干”,能较好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大多数孩子都能正确找出相应颜色相应数量的“小饼干”。)

2、学习判断数目的多少,并按量归类。

(1)出示贴有数字的大嘴小动物分类盒,提出,按数量“喂小动物吃饼干”的操作要求。

(2)让幼儿找出相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各种小饼干,摆在桌面上。

(3)幼儿按数量给小动物喂不同形状的饼干。

(评析:让孩子找出同样数量不同形状的饼干,主要让幼儿感知数量是不受物体形状等因素影响的;把按数量找出的饼干摆在桌面上,目的是可以检验幼儿是否掌握;喂饼干的操作游戏,幼儿喜欢,但具体喂小动物时,一些幼儿出现没有按要求的数量喂,而是随意,只是感受喂动物的兴趣中。)

3、小结幼儿的学习情况。

4、延伸活动:利用幼儿用书,完成“小兔种菜”操作练习。

反思:

结合学习目标,活动采取小班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共同爱好,分别利用布偶动物,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导孩子循序渐进的进行操作游戏,通过点数“饼干”和“喂饼干”的过程,帮助孩子在游戏的操作过程中,直观感知数量的多少。把饼干摆在桌面上的环节,可以让老师快速直接验证孩子掌握数量的情况;但对于在“喂小动物”环节中,一些孩子没有按数量喂,而是兴趣在不停的“喂”,尊重这些孩子的兴趣,对于按数量归类的掌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延伸活动,帮助他们巩固掌握。

【设计思路】:

这是一次幼儿尝试从颜色和形状两个维度观察事物进行分类的数学活动。小班幼儿的分类特点是能按物体的一种外部特征(颜色、形状)或量的差异(大小、长短)进行分类;会从一堆物体中把具有某一特征的归并在一起。我班幼儿已初步学会从明显的特征进行分类,而对隐性特征比较忽略。根据本班孩子分类水平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尝试有意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去观察物体特征,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并摆放在相应颜色或形状的标记图内。

2、能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同时所拥有的颜色和形状,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重点】:

能够按照物体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并摆放在相应颜色或形状的标记图内。

【活动难点】:

能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同时所拥有的颜色和形状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正方形饼干、圆形饼干、三角形饼干(红、黄、蓝每种颜色各一块)若干、红黄蓝三种形状大饼干各一块、熊妈妈手偶一个及人手一个操作盘。

2、经验准备: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及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熊妈妈给咱们班小朋友带来了一堆饼干,但是在吃饼干之前,熊妈妈说要先考考你们,只有通过了熊妈妈的考验,你们才能吃这些饼干。

2、引导幼儿从一堆饼干中把同一种颜色的饼干挑出来并归为一类,引导幼儿按饼干按颜色进行分类。

①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红色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红色的饼干盒里;

②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黄色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黄色的饼干盒里;

③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蓝色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蓝色的饼干盒里。

3、引导幼儿从一堆饼干中把同一种形状的饼干挑出来并归为一类。

师:小朋友们已经成功通过了熊妈妈的第一个考验,接下来熊妈妈的第二个考验是:要把这堆糖果按照不同的形状进行分类。

①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的正方形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三角形框里;

②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的圆形的饼干挑出来并放在圆形框里;

③熊妈妈请小朋友把所有的三角形的饼干挑出来并放正方形框里。

4、引导幼儿幼儿说出同一块饼干的颜色和形状

师:熊妈妈将随意拿一块饼干,请小朋友说出这块饼干的颜色和形状,说对了就请你们吃。

①熊妈妈拿出一块红色的三角形饼干;

②熊妈妈拿出一块黄色的圆形饼干;

③熊妈妈拿出一块蓝色的正方形饼干。

5、活动自然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成功完成了考验,得到了一堆饼干,请你数一数自己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1、学会把彩泥团成圆圆的小球压扁,能够将小棒子在压扁的饼干上面插几下。

2、感受在活动中与小朋友一起做饼干的快乐。

各种各样的彩泥

一、图片导入

1、出示美味的奥利奥饼干。

2、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那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做出一些好吃的奥利奥饼干?

3小结:我们一起拿着彩泥制作吧。

二、示范团小球

1、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们做饼干,先搓一个圆圆小球出来,再压扁,然后用小棒子在压扁的饼干上面插几下,教师再做同样的一个,再用不同颜色的彩泥做夹心。

2、提问幼儿:老师刚才是怎么做饼干的的?

3、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

4、小结:压扁了小圆,用小棒子插几下,就做好饼干了,把夹心放中间,再放一层。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饼干。

四、展示作品

1、将小朋友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面展示。

2、和小朋友一起交流评价。

活动目标: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画面。2、理解儿歌内容,知道书本里有许多知识。3、培养幼儿爱看书的习惯。活动准备:1、DV“小画报”画面。...

引言:这个世界变得饿黑暗了,坏人越来越多,也伪装的越来越好,小朋友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哦!通过本次小班教案,从小让幼儿养成独立的性格,让幼儿有能分清善恶的思想,引导不要让幼儿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危险找警察叔叔。...

活动目标:1.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2.知道洗澡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体验洗澡带来的乐趣。3.阅读绘本,讲述小动物洗澡的事情,喜欢听故事,感受故事的主要情节。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活动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清水。2、能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现出来。3、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生成背景: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于是我们开展了“橘子和苹果、学本领”这2个主题。在秋天中,这两种水果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贴近幼儿生活的。...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内容简单、节奏型变化不大、乐句重复性强,比较适合小班幼儿演唱。考虑到小班孩子学习的特点,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运用了游戏情境、难点前置、图谱引领、置换歌词等生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引导幼儿主动学...

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教学名称:数学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教学目的: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3。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动目标】1.认识班级的标志和环境。2.知道幼儿园是自己的新家,喜欢自己的新家。【活动准备】1.将班级标记(如苹果)贴在活动室门上。2.小动物(如小象、小羊等)手偶1个。【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认识班级标志。...

目标:1、感受歌曲的优美,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唱歌。2、会用动作表现雪花落下的轻柔和“飘在乎里不见了”的情趣。准备:《小雪花》歌曲磁带、录音机。小雪花的头饰一个。小雪花的胸饰(跟幼儿人数相等)。过程:1、发声练习:北风吹。...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识菊、赏菊、爱菊。2、帮助幼儿获得菊花在秋天开放的常识。活动准备:1、请家长节假日带幼儿到公园或社区赏菊。2、《菊花开》录音带、准备纸张和颜料、水彩笔。...

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的性质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2、幼儿能理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3、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二、活动准备小鸟和大象PPT、表示森林的树四棵,音乐。...

【设计意图】根据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选择了《香喷喷的轮子》这一绘本。此绘本的内容较简单,画面形象有趣,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富有教育意义,便于幼儿接受。...

THE END
1.动物造型饼干教案(9页)动物造型饼干教案【篇一:动物造型饼干,教案】篇一:二上美术第9课动物造型饼干第1课时 篇二:动物造型饼干动物造型饼干 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种类的小动物,掌握动物饼干造型的基本特点。掌握彩泥或橡皮泥黏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橡皮泥塑造出有趣、可爱 的小动物形象,提高想象力。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的造型,掌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517/7065010054002134.shtm
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给小动物喂食》含反思教学反思 《给小动物喂食》活动反思 我的教学活动是小班第一学期的数学活动《给小动物喂食》。活动目标是: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手口一致地进行4以内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认识常见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3.在找一找,喂一喂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的快乐。 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558940&id=39525336
3.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教学反思我设计的这节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动物,旨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和了解各种小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7961941.html
1.小班科学教案:动物做饼干教案及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动物做饼干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https://www.ruiwen.com/jiaoan/4086423.html
2.小班数学教案形状饼干(通用14篇)3、幼儿撕好饼干后放在盘子里,并会说“我做的'饼干是圆形的”,“我做的饼干是三角形的。” 4、幼儿可随意做许多,最后送给娃娃,享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建议: 用相同办法可撕食物或动物造型并可编出各种故事情节。 小班数学教案形状饼干 篇2 活动目标: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22423.html
3.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通用23篇)教学反思: 幼儿对动物很熟悉,所以模仿起来有模有样,兴趣很高,做为活动的热身,小朋友们一边模仿一边表演幼儿还是乐于参与的。幼儿能够听出鼓声的快和慢,并用拍手来表现出来。幼儿在分辨快慢的基础上,很快就能够分辨出来两种鼓声的不同,表现轻重比上一个环节表现快慢的兴趣更高,而且幼儿更喜欢用小脚来表现。从音乐的...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an/529521.html
4.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喂小动物吃饭》及教学反思(共19篇)把饼干摆在桌面上的环节,可以让老师快速直接验证孩子掌握数量的情况;但对于在“喂小动物”环节中,一些孩子没有按数量喂,而是兴趣在不停的“喂”,尊重这些孩子的兴趣,对于按数量归类的掌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延伸活动,帮助他们巩固掌握。 篇3: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喂小动物》...https://www.wcqjyw.com/jiaoxuesheji/jiaoan/1014565.html
5.《饼干》小班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饼干》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饼干》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的内容、情节,丰富相应的词汇和句式。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204763.html
6.幼儿园小班教案《喂小动物吃饼干》含反思12篇(全文)小班教案《喂小动物吃饼干》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体归类,乐意参加点数活动,大胆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喂小动物吃饼干》含反思教案吧。活动目标:1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ogaqt27.html
7.小班公开课音乐教案教学反思 我执教了一堂音乐活动《蚂蚁搬豆》,歌曲的内容诙谐有趣,深得幼儿喜爱。活动开始我利用了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征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将小蚂蚁是怎样搬豆的情景通过游戏的手段一一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创设相适宜的音乐情境,营造氛围,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其次让幼儿在欣赏完故事后,幼儿对歌词...https://www.unjs.com/jiaoan/yinyue/20230330170121_6771256.html
8.蜗牛饼干店反思总结(通用25篇)蜗牛饼干店反思总结 第3篇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诱生想动”教学模式是:带入情境,激趣动情――丰富情境,析难解情――深化情境,品美治情――渲染情境,即兴抒情。 2、“指导学法,导生会动”。想通过以上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在提高审美的同时产生快乐。 https://www.77cxw.com/fl/891156.html
9.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做饼干》及教学反思(精选6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做饼干》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做饼干》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sib2c.html
10.盖房子教学反思(集锦12篇)附:《小动物盖房子》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手工制作活动课。通过通过给小动物盖房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质疑、自主评价、自主反思,鼓励学生开阔创新思维,增长美术知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课堂上传统的、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在知识...https://www.rajj122.com/jiaoxuexinde/fansi/767282.html
11.美术绘画活动教案模板(精选16篇)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美术绘画活动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⒈通过欣赏各种小伞图片,感知伞面的色彩美及造型美。 https://www.cnfla.com/jiaoan/623474.html
12.小班教案《动物幼儿园》含反思(通用19篇)今天小班的小朋友都给小动物喂食了,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它们说谢谢小班的小朋友们,小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班的科学常识为内容,激发孩子的兴趣。 1、导入部分,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哪些小动物,教师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兴趣,让他们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让他们觉得科学就在自己...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4925029.html
13.蛋糕失窃案教案(共19篇)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蛋糕失窃案》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学习分辨它们的不同特征,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2、通过画面内容的提示,启发幼儿学习续编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大胆想像、完整说话的`能力。 (二)情感与人格目标 ...https://www.hrrsj.com/jiaoxuesheji/jiaoan/727846.html
14.社会课程:“遇见公园”——“浅水湾公园”情境教育项目课程叙事...2.请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语言活动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给孩子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及空间,同时在今后设计课环节时也要仔细反复推敲自己的课程,按照园领导的>培训及《纲要》中的要求将每个环节运用特色教学手段进行精彩的设计,不要过于心急,这样一节好的...https://fzzx.rdedu.net/Item/3563.aspx
15.美术教学教案(通用20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间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难点: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三、学习材料 教师用具: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学生用具:网上或书中搜...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2762506.html
16.幼儿园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500字集锦6篇一名好的教师会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写教案是老师工作的其中一项,教师带教案上课可以防止偏离教学方向,写好教案都有哪些秘诀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幼儿园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幼儿园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 小班数学活动小鸡作客 ...https://www.liuxue86.com/a/451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