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要设计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动物数一般为5-10只,一般接种肿瘤6-8周后,小鼠的肿瘤可生长至直径为15-20mm(即小鼠会濒临死亡)时,可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并保存血清,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照相,取部分肿瘤组织作冰冻组织切片(或-80℃保存),作相应的**组织化学染色,取部分肿瘤组织用3%中性的甲醛固定,石腊包埋,作常规HE染色。
二、神经系统**动物模型复制方法
1、脑瘤模型可用甲基胆蒽等化学致癌埋于皮层,或用肿瘤移植的方法复制脑肿瘤。
2、脑卒中模型常用显微手术结扎大鼠、猫、狗的大脑中动脉和将自凝血块注入颈内动脉,引起梗塞。
3、癫痫模型家兔肌肉注射马桑内酯或噪音刺激大鼠等方法常用作复制癫痫模型。
4、脑水肿模型于颈内动脉内注入伤寒内**制作急性模型或外力作用引起外伤性脑水肿。
三、消化系统**动物模型复制方法
1、病毒性肝炎模型常用方法是注射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复制乙型肝炎模型。胆大部分实验动物对甲型肝炎病毒不易感。我国已有报导红面猕猴、恒河猴、人及野生树鼩种毒后出现人甲型肝炎现象。近年来发现某些鸭肝炎病毒的特征与人肝炎病毒十分相似,故用鸭作为人肝炎模型也开始增多。
2、**性肝炎模型慢性或迁延性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着抗肝细胞成分抗体。1959年国外有人用肝组织悬液加弗氏佐剂**豚鼠,成功地诱发了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等病变。也有人报导肝膜蛋白(LSP)加佐剂分次注射产生动物**性肝炎模型。
3、胃、肠道溃疡模型在动物身上复制胃、肠道溃疡的方法较多,但所用的方法不同,引起的溃疡病变也各有特点。常用的方法有:
(1).应激法以各种强烈的伤害性刺激(如强迫制动、饥饿、寒冷等),引起动物发生应激性溃疡。如把动物浸入冷水中或放在应激箱中不断地遭受电刺激,使之剧烈不安,一昼液即能引起胃粘膜出血及溃疡。这种方法简单,成功率达99%以上。
(2).**法给动物投服或注射一定量的组织胺、胃泌素、肾上腺类固醇、水杨酸盐、血清素、利血平、保泰松等可造成动物胃肠溃疡。如给豚鼠小剂量的组织胺,连续数天,可引起胃、十二指肠、食道等发生溃疡。又如可用利血平、血清紧张素、阿斯匹林等诱发大白鼠或小白鼠的胃溃疡。
(3).烧灼法用电极烧灼胃底部的胃壁,可造成象人的胃溃疡病变;用浓醋酸给大鼠胃壁内注射或涂抹于胃壁浆膜面上可造成慢性溃疡。烧灼法复制胃、肠道溃疡模型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溃疡部位可由作者自己选择。
(4).结乳幽门法选用大鼠、小鼠或豚鼠,麻醉后,无菌技术下在剑突下由腹正中切开腹壁皮肤及肌层,切口长约3cm,暴露胃,沿胃向右,辩清幽门和十二指肠的联结处,避开血管,于其下穿线,将幽门完全结扎。术后**禁食禁水。幽门结扎后,可刺激胃液分泌并使高酸度胃液在胃中潴留,造成胃溃疡。这类溃疡复制方法简单,发生快,成功率高,但病变较表浅,严格地说仍然属于胃粘膜急性出血性糜烂,与人类胃溃疡的典型病变差距较大,适于作探索抗溃疡病**研究和胃溃疡发病学方面的研究。
其他还可用外科手术方法从肠道上部排除可中和胃酸的碱性胆汁、胰液或十二指肠液造成溃疡。还可用刺激、损伤或毁损脑组织等方法造成溃疡。
5、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的复制方法采用注射致高血糖因子;手术切除胰腺的全部或大部;用四氧嘧啶(Alloxan)破坏胰岛β细胞,造成胰性糖尿病;注射根皮苷使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发生障碍并破坏酯酶致使葡萄糖磷酸化过程和脱磷酸过程障碍,引起根皮苷糖皮。四氧嘧啶复制的糖尿病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人类糖尿病较好的方法,其实验性糖尿病近似人类糖尿病,体内代谢障碍时有可能产生此种衍生物,胰岛外分泌部不受损伤,几乎所有常用实验动物都可用来进行实验研究。模型胰岛的β细胞不是功能消失,而是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有利于研究胰岛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动物不必注射胰岛素即可存活很久。大鼠造型剂量为12mg/100g体重,家兔为150~200mg/kg体重,狗约为50~60mg/kg体重。家兔根皮苷皮糖尿病造型剂量为0.5%根皮苷按15m/kg体重,皮下注射。注意所用四氧嘧啶和根皮苷溶液必须现配现用。
四、呼吸系统**动物模型复制
1、慢性支气管肺炎模型常选用大鼠、豚鼠或猴吸入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氨水、烟雾等)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现发现猪粘膜下腺体与人类相似,且经常发生气管炎及肺炎,故认为是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较合适的动物。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引起与人类相似的气管腺体肥大。
2、肺气肿模型给兔等动物气管内或静脉内注射一定量木瓜蛋白酶、菠罗蛋白酶(Bromelin)、败血酶(Alcalas)、胰蛋白酶(Trypsin)、致热溶解酶(Thermolysin),以及由脓性痰和白细胞分离出来的蛋白溶解酶等,可复制成实验性肺气肿。以木瓜蛋白酶形成的实验性肺气肿病变明显而且典型,或用瓜蛋白酶基础上再加用气管狭窄方法复制成肺气肿和肺心病模型,其优点是病因病变更接近于人。猴每天吸入一定深度的SO2和烟雾(**丝50g,持续2.5小时),一年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这种模型比较符合人的临床发病规律,有利于进行肺气肿的病理生理及****研究。还可用1%三氯化铁水溶液1~3ml,自兔耳静脉注入,每周2~3次,可在短期内造成肺心病模型。
3、肺水模肿型用氧化氮吸入可造成大鼠和小鼠中毒性肺水肿,或用气管内注入50%葡萄糖液(家兔及狗分别为1及10ml)引起渗透性肺气肿。麻醉下用37~38℃生理盐水注入兔颈外静脉或股静脉使血液总量增加0.6~1倍(血液总量相当体重1/12),可形成稀血性多血症肺水肿。切断豚鼠、家兔、大鼠颈部两则迷走神经可引起肺水肿。家兔(1.5~2kg)耳静脉注入1∶1000肾上腺素0.54~0.6毫克,可使动物发生肺水肿并在5~15分钟死亡,肺系数自4.1~5g/kg增至6.3~12.5g/kg;5mg肾上腺素肌注,8分钟左右大鼠死亡,肺系数20g/kg,静脉注入10%氯仿(兔0.1ml/kg,狗0.5ml/kg)也可引起急性肺水肿。腹腔注入6%氯化铵水溶液可引起大鼠(0.4ml/kg)、豚鼠(0.5~0.7ml/kg)肺水肿。
4、支气管痉挛、**模型常选用豚鼠复制急性过敏性支气管痉挛。用生理盐水配成1∶10鸡蛋白溶液作致敏抗原,给每只(250g体重)豚鼠腹腔内注射0.5ml,致敏注射后1周,动物对抗原的敏感性逐渐升高,至3~4周时*高。此时再用1∶3鸡蛋白2ml加弗氏完全佐剂雾化(在雾化室内),致敏动物在此雾室内十几秒钟到数分钟内,就出现不安,呼吸加紧加快,然后逐渐减慢变弱,甚至出现周期性呼吸,直到呼吸停止而死亡。如果动物致敏程度较轻或诱发时鸡蛋白喷雾的浓度很快,则只发生一时性的支气管痉挛,并不死亡。如改用组织胺喷雾,则不必予先致敏,就能引起豚鼠支气管痉挛。组织胺用量依雾室大小而定,在83~103容量时,1∶1000组织胺的用量0.5~1ml。
狗每周两次暴露于犬弓蛔虫(Toxocaracanis)、猪蛔虫(Ascarissuum)或混合草籽浸出物的气溶胶中可引起实验性**。给用10-8稀释猪蛔虫浸出物皮试阳性狗以猪蛔虫气溶胶吸入,也可引起**。常规动物实验模型制作(复制)方法
5、实验性矽肺模型常选用大鼠、家兔或狗、猴来复制模型。取一定量含游离SiO299%以上的DQ-12型石英粉,经酸化处理后,选取尖粒95%在5μm以下的那一段混悬液,烤干后准确称取需用量加生理水制成混悬液(**),大鼠用50mg/ml,每只气管内注入1ml;家兔用120mg/ml,用尘量按120mg/kg体重计算,在暴露气管后注入,均可复制成典型的矽肺模型。
五、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的复制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既可在整体动物身上复制心律失常,也可用离体心脏或心脏某部分组织块体外灌流复制心律失常。常用的复制方法,有下列几种:
1.心房扑动和颤动性心律失常选用狗、猫等动物,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可用高频率电直接刺激心房壁,使每次刺激落心房肌复极时R或S波间隔;乌头硷溶液涂抹心房外面局部;挤压动物上下腔静脉间的部位,同时给予电刺激;窦房结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硷或甲状腺素制剂。或采用动物整体闭胸条件下,阻塞呼吸道或吸入低氧气体。也可采用离体心房组织块作实验,将含有窦房结的哺乳动物的离体心房组织块浸放于低钾溶液内。
六、Alzhermer病的动物模型
SD大鼠200-250克。用3%****钠(35-40mg/kg体重)腹腔麻醉动物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参照大鼠全脑立体定位图谱),以前囟为零点,选出进刀坐标:前后坐标(AP)1.8mm,中线旁开(L)坐标1.0mm,腹侧坐标(v)4.0mm。首先用牙科钻在上述坐标的钻孔开骨窗,去除颅骨,挑开硬脑膜,用自制双刃不锈钢刀片(宽2mm,厚0.1mm)按上述坐标从脑冠状面插入脑内。然后,将刀向外移动1.5mm,再降刀1mm,并上下抽刀10余次,以完全切断弯窿海马伞。*后将刀片退至L1.0mm处,抽出刀片。
动物分组
1.实验组:10只,按上述方法切断左侧穹窿海马伞;
2.假手术组:10只,开颅并挑开硬膜膜,切断皮质,但不切断穹窿海马伞,*后缝合头皮;
3.空白对照组:10只,做水迷宫行为学检测和电生理检验。以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提供两种数据)定位航行能力。
七、神经系统**模型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典型的实验模型。早在1944年Ferraro根据对一系列实验结果的总结,指出EAE和人的脱髓鞘病有相似之处。1947年Freund等报告,以脑或脊髓加Freund佐剂(FA)进行**,仅需一次注射就能引起豚鼠EAE,而且成功率相当高。以后,以兔、小鼠、大鼠、羊、猫、田鼠及猴等动物用同样方法均能复制成功,以豚鼠*为敏感。这里介绍用同种脊髓加FA进行**复制EAE的方法。
Freund氏左剂的制备参照Paterson的制法,液体石腊(c.p)8.5ml,无水羊毛脂(c.p)1.5ml,结核菌。用上述混合液配成4mg/ml的FA。高压**后使用。
脊髓组织悬液:于实验当时,在无菌条件下先将豚鼠肝素化,然后经胸主动脉用生理盐水灌洗至无血。取出脊髓,除去脊膜,称重,用玻璃研磨器将脊髓研成匀浆,以生理盐水配制成50%悬液。
脊髓-FA乳剂的制备:将脊髓组织悬液与FA按1:1混合,用注射器反复抽注,即成乳剂。
选用体重400g左右的豚鼠,于豚鼠的四个足掌肉垫各注射脊髓-FA0.1ml,每只豚鼠共注射0.4ml。注射后按常规饲养。
**注射半月后,血清中逐渐出现抗脊髓抗体,皮肤试验呈延缓反应,而且豚鼠陆续出现后肢瘫痪,甚至大小便失禁,很易死亡。血清补体结合反应:由豚鼠心脏抽血,以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分离血清。抗原为1%脊髓生理盐水悬液,也经3,000转/分离心1小时,取其上清液作试验用。补体为2应用单位,溶血系统为2%绵羊红细胞及2单位的溶血素。
皮肤试验:将豚鼠背部剃毛,用10%同种脊髓生理盐水悬液0.1ml作皮内注射,注后当时及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本实验在注后当时不见皮肤反应,而在24小时出现红斑或硬结,48小时仍存在,所以是延缓型反应。
组织学检查:在实验终了时处死动物,取出脑及脊髓等欲检查的脏器,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切片、染色作镜检。可见脊膜及中央管周围有明显的**样组织浸润、增厚,脊髓白质内有细胞浸润的小灶状病变及静脉周围呈套袖样浸润。神经细胞有坏死,细胞核消失呈匀质小体,或细胞体消失留下一空隙,以及细胞周围有圆细胞浸润等。在脑组织中可见到脑膜增厚,**样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室管膜及脉络膜亦呈同样变化。小静脉及****周围,则呈套袖状细胞浸润。脑实质内有小胶质细胞组成的浸润灶。有些星状细胞呈核碎裂、胞浆苍白、细胞变形等。上述变化以脊髓的病理改变和瘫痪*为一致,是*特异的变化,仅见于注射脊髓加FA引起瘫痪的动物。血清抗体虽也有特异性,但与瘫痪或脊髓病变的程度无一致性关系;而皮肤反应则既有特异性,又与瘫痪及脊髓病变呈一致性。文献报导还曾指出,这种模型不能用血清抗体进行传递,但用**细胞被动传递则能成功。提示病变的本质属于细胞**机制。至于脑内的变化,特异性较差,用FA或其它组织悬液加FA注射的动物也能发现,唯程度轻的多,可能是FA本身引起的,也可能因为其它组织和脑脊液之间有某些共同抗原性,从而引起交叉反应之故。常规动物实验模型制作(复制)方法
八、动物高血压模型的建立
1.直接刺激**神经法
采用埋藏电极或借助于立位定各器,是刺激大白鼠或猴的侧下丘脑防御警觉区,可使动物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和心输出量增加等。
2.神经反射性高血压
3.肾源性加压物质的注射法
选用大白鼠、家兔或狗,实验前将动物两侧肾脏摘除,手术后几小时或经24小时后,给动物静脉注射或滴注肾提取物、肾素或人工合成的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均可使血压明显升高。切除动物肾脏后几小时,血中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即开始上升。24小时后可增达高峰,大白鼠血中血管紧张素原值可增加14~15倍,狗约增加3倍。从而大大提高了动物对外源性肾脏加压物质的敏感性。
4.体液性加压物质注射法
选用狗、猫或兔按2~8μg/Kg剂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时,可引起血压显著而短暂的升高。给大白鼠静脉注射0.5~3μg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亦可出现与上相似的血压上升。若欲使血压维持长时期的升高,可采取上述**静脉滴注给药。给狗或猫静脉注射0.1~0.6μ后叶加压素或给大白鼠静脉注射0.006~0.008u后叶加压素,均可导致受试动物的血压显著上升,但重复注射易出现耐受现象。
5.**胎盘缺血型急性高血压法
选用妊娠家兔,通过胎盘作“Z”字形缝合,造成**胎盘缺血,手术后血压逐渐升高,于1/2~2小时升达高峰。但注意缝线不要穿过**壁,否则将不发生高血压。
九、附录
主营产品常规动物实验模型制作(复制)方法
3.**成瘾行为研究: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自身给药系统
5.运动疲劳行为研究:动物实验跑台(段氏制造),转轮疲劳仪,转棒疲劳仪,福尔马林疼痛实验研究系统
6.药理实验:stoelting脑立体定位仪,科技型脑立体定位仪(国产研发),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足趾容积测量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