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生肖猪铜雕,十二生肖雕像,城市雕塑
动物铜雕,生肖羊雕像,铸铜雕塑
生肖主题铜雕,生肖马雕像,民俗景观雕塑
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
十二也经常用于其他方面。《左传·哀公七年》中载,“周之王也,制札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后汉书·苟爽传》云:“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
“十二天象”又是古代对天气的统称,即暗、阴、雨、雪、冰、雾、露、霜、风、沙、雷、电;”十二经脉”是中医对人体经络的认知;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饮食有“十二食”;穿衣有“十二衣”……
大型铜雕,生肖猴雕像,园林雕塑
现代艺术铜雕,生肖牛雕像,公园雕塑
抽象铜雕,龙雕像,民俗文化雕塑
古代小说涉生肖的颇多。唐李公佐的《谢小娥传》,主人公梦语“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作为谜面,其中“车中猴”即暗示凶手姓“申”。
白话小说《金瓶梅》、《红楼梦》、《镜花缘》、《老残游记》也描写生肖。《金瓶梅》21处写到生肖,表示年岁6次,媒妁换帖6次,算命5次,反映生肖多涉迷信风俗。《红楼梦》中,贾宝玉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中有“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元春生辰是寅月卯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虎兔相逢“暗示元春的悲惨结局。
昆曲《十五贯》中娄阿鼠作贼心虚,况钟借拆字在子鼠上旁敲侧击令其不打自招。台词三次提及鼠,其一“鼠乃十二生肖之首”,其二“代问的鼠字,目下正交子月,乃当令之时”,其三“鼠属子,子属水”。
古今历史故事、传说、寓言中,涉生肖动物形象的数不胜数,并留下超过2000余条成语。生肖故事大多妙趣横生,寓意深刻,在现代常收录于儿童读物中。
生肖景观铜雕,生肖蛇雕像,历史文化雕塑
生肖虎铜雕,景观雕像,城市雕塑
现代艺术铜雕,雕塑摆件,广场雕塑
柳宗元寓言《永某氏之鼠》,四大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唐代传奇《柳毅传》和《虎变媳妇》,广州羊城得名于仙羊送穗的传说,《明皇杂录》中的北斗七猪,刘基作《楚人养狙》,《聊斋志异》的《义犬》,狡兔三窟,老马识途,呆若木鸡……
清代画家虚谷的《十二条屏》创作于1884年,屏中动物神态各异,根据动物造型构绘不同的植物背景,画面清新冷隽富于变化。
1944年,齐白石历时四年完成水墨画《十二属图》。他在题跋中道,“藯三先生既藏予画多,又欲索画十二属,予以有未曾见者,龙不能画,遂却之。先生令厂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纸,用心四年,始集成”,遂成佳话。
徐悲鸿于1945年冬,在重庆盘溪创作《十二生肖图册》,画了本人很少或未曾画过的鼠、蛇、龙、狗等。这幅图为水墨,设色纸本,动物造型准确,设色淡雅。2014年在北京匡时秋拍以4600万元成交。
当代国画家范曾的《十二生肖图》,借用生肖典故,以其擅长的线条白描中国古代人物形象。此画在北京荣宝斋2004年秋拍以374万元拍出。
十二生肖铜雕,生肖鼠雕像,铸铜雕塑
传统工艺铜雕,生肖鸡雕像,文化艺术雕塑
生肖狗铜雕,动物雕塑,雕塑定制厂家
隋代生肖纹饰开始应用于铜镜。生肖为主要花纹,通常呈十二格排列,每格一个动物纹样,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或是瑞兽、缠枝花、八卦符号环绕,外缘通常为锯齿纹。此后历代都有铸造生肖纹饰的铜镜。
宋代陶谷《清异录·器具》载十二时盘:“唐库有一盘,色正黄,圆三尺,四周有物象。元和中,偶用之,觉逐时物象变更。且如辰时,花草间皆戏龙,转巳则为蛇,转午则成马矣”。
民间剪纸属平面造型,具有鲜明地方性。十二生肖题材剪纸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独立生肖造型,如每年新春贺岁作品;二是生肖祥瑞组合,如“蛇盘兔”;三是生肖与人物结合,如老鼠嫁女;四是生肖大会聚。四种构图都反映动物的生肖特性,区别于普通动物主题。
由于风俗差异,各地对同一主题的剪纸也各有侧重,如“老鼠嫁女”,山东一带注重线条清晰,而陕西一带则表现热闹喜庆。
山东高密的齐秀花,作品超越平面化呈现出立体感,代表作为1997年《金牛奋蹄》并入选生肖邮票;延安高手白风莲创作的写实性生肖系列剪纸;鹤壁市窦马庄村的窦桂书代表作《混搭式五十双喜十二生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