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了排球,跳得了舞蹈这个专业全是能文善武大美女
在服装表演专业的课堂上,2016级几位漂亮女孩正对镜化妆,上粉底、画眉形、抹眼影、打腮红、涂口红,女孩们娴熟地调整着自己的妆容。欢笑声中,她们很快就化好了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呈现在了记者眼前!
作为女生,记者虽然很羡慕她们能上到这么有趣的专业课,却也发出了“课堂上怎么会任由学生化妆”的疑问。该专业的指导老师于丽华向记者解释,这门课程的名字叫形象设计,等于让学生把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综合运用了,“你看,学生们画画也练到了,基础化妆也练了,创意也练了。”
说话间,课桌上的女孩们又动起了手。这次可不是打扮,而是在一张A4纸上画起了人物形象。原来,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不一样的色彩和款式,女孩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设计礼服!第一环节是让学生们想象设计,第二环节会找来其他班级的师生,让学生们看看面前的人物适合什么,根据人物的特征来进行形象设计。
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不应该是在T台上走秀吗,为什么她们画起了画,还设计起了衣服呢?
眼前这位年轻的于老师说话很直率:“我觉得,如果她们仅仅会走秀,将来就业面会非常局限。”
基于此,在2016年开设了服装表演专业后,鲁泰纺织服装学院院长邵彬参考了国内名校的模式,“但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没纯粹把学生按照服装模特表演的水准去培养,侧重于学生多方面的训练,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纺织服装专门人才。”
邵彬介绍,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训练的同时,学院依托科技竞赛、专业赛事、实践团队、校企合作、学生社团、文体活动等平台,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前不久,以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为主组成的学院排球队,拿下了全校的学生女子排球比赛的冠军。她们组建的舞蹈团编排的舞蹈也将亮相学院的跨年晚会。”邵彬说。
“大长腿”个个身怀绝技会跳舞也会设计礼服
这个课程这么有趣,报考需具备哪些条件呢?
“身高低于一米七五是不行的。这个专业还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舞蹈及表演专业基础、文化课等有明确要求。”
鲁泰纺织学院院长邵彬认真地说,服装表演专业开设于2016年,“标准设定高,再加上建院之初知名度低,第一年我们有20个名额,却只招来八个学生。服装表演专业虽是个年轻的专业,但随着学院用心的建设、学生不断取得国家省级专业比赛的优异成绩,专业对外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而招来的第一届学生,明年也将要毕业了。“第一届八个学生一开始都没有美术基础,经过这四年的培训和课堂作业,所设计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于老师平时会跟学生们开玩笑:“带你们就跟带研究生班一个样,一对一辅导。”
邵彬说,令他感到很自豪的是,第一届八个学生设计的作品不久前刚刚出炉,由她们自主设计和缝制的呢子大衣效果非常棒,“这也可以说明,我们服装表演专业的孩子并不是纯粹在走秀。”
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一般既能上T台走秀,也能台下做设计
看着眼前的学生,于丽华忍不住说,她们虽然年轻,但都非常懂事。“她们高中就在各个城市参加艺考,外出吃了很多苦,需要她们独立去面对很多事情。同龄人里面,参加艺考的孩子会成熟很多。”
大二学生杨砚雯获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一方面是老师付出学生努力,另一方面与课程设置也有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学生进校以后,学院按照“3+1”的模式去培养学生:一是通过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强化学生的营销设计制作能力;二是通过音乐舞蹈表演课程,强化学生的表演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三是模特表演的课程。
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吗?
“你谈的这点,也是我招生以后反复思考的问题。”面对记者的疑问,邵彬坦言,这部分学生四年下来如果光学习表演、走秀等课程的话,一是用时太多,二是将来的就业面会比较窄。“因此,我们要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去培养,让学生可以多点开花。”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邵彬说,这部分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课程设置的三分之一为舞蹈编导、民族民间舞、芭蕾集训、舞台实践等的有关课程,四年下来学生能够掌握舞蹈表演、编排技能,舞蹈编导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向。
“第二,我们增加了服装与服饰设计的课程,不是纯粹用于表演,这些孩子通过四年学习,全面掌握了服装设计、制作、营销等实践技能,毕业后到设计公司和企业是很好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