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玩过四驱车的,应该都知道奥迪双钻吧。如今这家靠山寨起家的广东玩具厂,竟然已经发展成了一家市值近百亿的上市公司。
在90年代的中国,有一条屡试不爽的财富密码,就是把日本小孩喜欢的玩意儿搬到国内山寨。
不过,时代变了。这些公司大多已经消亡,就连声名最显赫的小霸王也只能算半死不活。
但有家公司是个例外:从90年代开始山寨日本田宫模型,做四驱车的奥迪双钻。
当年的四驱车风潮过后,它的影子仍藏在各种玩具里,悄悄收割每代人的童年直至今日。甚至还蝶变成一家市值90多亿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翩翩飞舞,投资各种动漫和好莱坞大片。
奥迪双钻,为什么会在山寨企业的大逃杀中,成为时代的幸存者?今天让我们拨开迷雾,重新认识下我的伙伴,奥迪双钻。
1993年,广东商人蔡东青创办的奥迪双钻,开始生产日本田宫公司设计的四驱车。
四驱车在中国的风靡,离不开90年代末《四驱小子》和00年代初《四驱兄弟》的播出。你大概听说过,这两部动画片都是奥迪双钻为了带货,而自掏腰包引进的。甚至《四驱兄弟》中文片头曲里那句“奥妙智慧的启迪”,据说也是他们强加进去的。
用动画片来带货,不得不说:
但你要知道,当时电视可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比如当年NBA上赶着想把比赛免费送给央视播出,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NBA总裁斯特恩甚至还被央视传达室的大爷拦在门口,不让进。
所以更有可能的事实是,奥迪双钻从来就不是一家单纯的山寨玩具公司,他们在传媒领域一直拥有发达的资源网络。而这,最终也会成为他们成功转型的武器之一。
说回四驱车,《四驱兄弟》播出后,全中国的普通男孩都误以为,动画片里两颗星的田宫Logo,在现实中就应该是两颗钻石的双钻Logo,求家长给自己买一台。
而学校门口小卖部则全把四驱车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生意好的还会在门口摆个赛道,放个四驱车上去跑两圈,就会吸引一帮小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
最过分的是我小学老师,在课上卖四驱车,说是智力玩具,有助于提升动手能力,成为科技人才。长大后我总在想,拼高达跟拼四驱车也差不多,原来那帮玩高达的胶佬是科技人才。
说到这,不得不再一次佩服奥迪双钻的手段。一般来说,一样东西只要是小孩子喜欢的,都肯定就会是大人们反对的。
吃零食,身体会变差;看电视,脑子会变笨;读小说,思想会变坏;玩游戏,那甭问,你这小孩整个人会废掉。不过神奇的是,大人和小孩在四驱车上达成了共识。
有了官方机构支持,大人们也开始相信,买四驱车虽然要花钱,但并不是件坏事。
玩过的人都知道,四驱车是个无底洞。想让自己的车跑得比别人快,就要升级配件。充电电池、强力马达、龙头凤尾等,全都得再加钱买,而且最好还是买奥迪双钻的。
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四驱车大神,想看看你们当年花了多少钱改装。
四驱车风潮退去后,奥迪双钻仿佛找到了暴富秘籍,日后的悠悠球、超车王、战斗王陀螺等一系列玩具,都是由他们在背后推波助澜,而且都兼具有竞技属性和升级改造的空间,方便每一代小学生氪金。
相信你已经看出,奥迪双钻绝不是一家普通的山寨公司。买来动画片能让电视台播,办比赛能获得5个国家部委的背书,拥有这种能量的公司,大概率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昙花一现。
巧的是,2006年,广电总局下达“禁播令”,所有电视台不得在晚间黄金时段播放进口动画片。此后,中国小孩在吃晚饭时只能看国产动画片。
这可能是第一部以带货为目的的国产儿童作品。与之相比,上个世纪的《金刚葫芦娃》《黑猫警长》《阿凡提》等国产动画片,尽管是永恒的经典,但却并未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而在海外市场,像小李圆梦奥斯卡影帝的《荒野猎人》,经典游戏改编的《刺客信条》等好莱坞大片背后,也都有他们的投资。
对于早已成年的80后90后而言,四驱车也像是上辈子一样遥远的事了。目前二手平台上,全新未拆封的梦之队四驱车可以标价到800多元,但终究只有少数人会为情怀买单。
直到有一天,人进中年,拥了家庭,为生计疲于奔命的你,在超市给孩子买玩具,才会再一次与双钻Logo不期而遇。
直到那一天,你也许才会想起把四驱车放在枕边入睡的岁月,想起以为自己长大后会成为发明家或赛车手的童年。
参考资料:
1.四驱车没变,但奥迪双钻已不再是我的伙伴,游研社,2018.6.26;
2.迷你四驱30年,可能只有它没有背叛你的回忆,触乐,2017.6.19;
4.广电总局:9月1日起17-20点禁播境外动画片,三湘都市报,200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