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管家认为,肉鸭包括肉鸡,生长周期短正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民众只要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鸡鸭,便无须太过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正常养殖38~48天即可出栏
我国目前养殖的肉鸭多是英国樱桃谷鸭,这个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优良品种,是科研人员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结合全世界不同品种鸭的优良基因才培育出来的。樱桃谷鸭的祖先是我国的北京鸭,它继承了北京鸭生长快、产蛋多、抗病力强等优质基因。其品种本身就具备快速生长的遗传性,且经过多年选育,用料少,长得快,饲养报酬比较高,适合高效生产的需求。
其次,养殖方式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肉鸭生长周期短,除了取决于品种优良和鸭苗质量,饲养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全面的营养也至关重要。过去家里养鸭子大多都是放养,粮食一般也舍不得给,鸭子找到什么吃什么,吃得全面与否,能否吃饱不得而知,现在由专门配方师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配好营养饲料,全面的营养配比满足了肉鸭快速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此外,大规模养殖条件下,鸭舍讲究通风、温湿度控制,营养和环境的改善让肉鸭生长快的特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因此,肉鸭才能实现低料肉比,38天可出栏。
据介绍,幼鸭正常养殖情况下,42天左右出栏正合适,根据加工需求和当地消费习惯,适当缩短养殖期到28天和延长养殖到70多天的情况也有。
事实上,我国一些传统的肉鸭品种,由于生长速度慢,产蛋率低,已面临被淘汰的窘境。现代肉鸭生长周期缩短,28天可长1.9公斤不是什么神话,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它是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偏颇地称之为“速生鸭”是对养殖科技成果的误读。
“速生”疑虑为何持续难消
针对“速生”而起的疑虑并不只针对肉鸭,前些年,肉鸡“速生”风波已起过好几轮,对“激素鸡”的辟谣,对生长速度快源自品种因素和养殖条件改善的科普一直在持续,可是,为什么民众的疑虑总是难以消除
“我们小时候见过的鸡鸭,根本没有长这么快的!”小编朋友的话也许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想法,传统认识深植于心。见到生长这么快的鸭子,第一反应便是怀疑是否有问题。
但据小编了解,在我国有着长期养殖历史、制作正宗北京烤鸭所用的北京填鸭,最为人称道的优良特性即“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60天就可达2-2.5千克。
另外,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民众通常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许多报道总将速生、激素、违禁药物使用等联系在一起,对民众造成误导。
我国的肉鸭养殖正向集约化、工厂化转变,规模化肉鸭养殖场的防疫、消毒及药物使用等都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加上鸭子本身抗病能力较强,很少发病,平时饲养过程中很少用药,更何况如用药不当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还会增加养殖成本。
据小编了解,现在一只肉鸭的毛利润好的时候能到1块钱,不好的时候只有2毛、3毛钱,多投入一种东西就多增加一块成本。而那些促生长类的激素本身成本不菲,一旦检出所付出代价更高,违禁添加并不是明智之选。
选购鸭肉大品牌更有保障
但小编也深知,并不能就此得出肉鸭产品是绝对安全的结论!在一些个别散养户中,由于硬件设施条件落后,缺乏科学养殖知识导致的过度用药、不执行休药期规定以及主观故意违规添加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不法养殖户为了利益,甚至将病鸭提前出栏,这样的鸭子一般个头较小、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