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任性遛狗”导致狗伤人的事件频发,引发大量争端;不文明养犬给群众带来诸多困扰,例如:街道小区随处可见的宠物粪便、犬吠声扰民等等。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养犬是权利,更要遵守规则,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文明养犬亟待治理,刻不容缓。
实现文明养犬,需要提升公民的文明意识。不文明养犬,错不在犬,而在于养犬人。养犬虽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应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上。饲养动物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妨碍他人生活。遛狗拴绳看似是小事,却事关他人和自己的人身安全。养宠人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养犬登记、接种疫苗、遛狗牵绳等等,防止侵犯他人权益。养宠人要对公共环境与他人生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履行好文明养犬的个体责任,做文明的“铲屎官”。
实现文明养犬,需要借鉴他国管理经验。“文明养犬”是一个世界性话题,许多国家都有明确的养犬法律。比如,在美国,若狗咬伤人或致人死亡,狗主人可能会入狱;在英国,如若狗“叫声太大”,主人就可能被处罚5000英镑;在新加坡,狗主人必须对巨型犬投保10万新元的第三方责任险,并提供5000新元的保证金。具体方法多样,但无一例外,都得动真碰硬,让狗主人切实明白“养犬意味着很多责任”。提升规则刚性与执行力度,该管就管、该罚就罚,才可能在全社会落实文明养犬的规矩。
文明养犬反映市民素质,更关乎市民安全以及城市形象。文明社会,应该有序地让宠物与人类生活共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德法共治,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完善细致又贴合实际的法律法规,让养犬人、社会群体、管理者共同塑造文明养犬的城市生态。(漳州气象局王祎婧)
漳州通App
“文明漳州”抖音号
“文明在漳州”公众号
技术服务:厦门比特聚合科技有限公司内容服务:漳州漳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