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药鉴定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以产学研结合打造中药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环节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要求,教学应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按照此要求,校企、校(医)院联合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应成为专业学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采取双导师制的指导方式,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合作单位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由此,校外基地建设也成为决定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等部门,医院临床药学部、药房以及医药公司等实践基地以外,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优势条件,与国家和各省重大工程、重点应用型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挂钩,是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条件。
2构建举措
例如,制药工程与技术方向可设中药工业化制剂原理及技术、制药设备原理、中药药品设计与研发、GMP与技术改造等课程。中药检验与分析方向可设置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建立、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药仪器分析专论等课程。医院调剂与制剂方向可设置中药临床研究管理、中药调剂学专论、中药临床循证评价、中药物流通论等课程。依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应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生产管理实际有机结合,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检测;光谱成像
中药饮片是在中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配制剂的实际需要,对中药材进行一定的加工炮制而形成的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中药材的质量也就决定了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而中药饮片的质量对临床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也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长期以来国缺乏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和控制等有效的法律法规。因此,中药饮片质量的检测和控制对于保证中药疗效和广大人民安全使用中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论文对中药黄连片活性成分进行了检测,现将分析报道如下。
1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及过程分析
1.1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分析中药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1]。由于其主要活性成分多数具有荧光,所以采用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对黄连饮片进行检测。光谱成像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是传统的二维光学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2]。另外,这种技术还集中了光学、光电子学、电子学、信息处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光谱成像技术运用范围很广,可以进行图像采集、显示、处理和分析解释等[3]。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分布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光谱成像技术构建中药黄连饮片是我光谱成像指纹图谱,从而实现黄连饮片的活性成分空间分布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可靠、准确。检测结果可以为入药部位选择及饮片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
中药黄连根部有皮层、木质部、髓部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是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到的,但是看不到的是这三个部位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是不相同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特性的判别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用光谱成像技术分别在三个人工选取10×10像素的小区域内对这三个部位的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发现三个部位的光谱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4],其光谱曲线平均值如下图所示(图1)。木质部、髓部和韧皮部的峰形和峰位相似显示性较大,而峰面积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光谱图像的重构和分类处理,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药黄连各部分的活性成分的空间分布状况。统计三个部位中的像素所占面积的对比情况,结果显示,木质部、髓部、皮层各自占的总面积分别为30.3%、18.5%、51.5%。由此可以看出,中药黄连饮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木质部中含量最高、其次是髓部、皮层中的含量最低[5]。3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讨论
论文对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了解中药黄连饮片中活性成分的分布,有效的对其药用部位进行质量评价。论文以中药黄连饮片为研究对象,结合中药鉴定学与分析化学知识,运用光谱成像分析技术对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对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的检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药黄连饮片不同组织结构中活性成分的分布差异性比较明显,而且这也直接决定着入药部位的如何选择,但目前中药入药部位的选择主要通过经验来判断的,这对药效的发挥及药品质量的控制都是非常不利的。论文运用荧光光谱成像分析技术对黄连饮片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可以通过分析黄连饮片不同组织部位的光谱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检品活性成分的空间分布。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图像分割,获得饮片各组织结构的空间分布及其活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这些数据都可以为入药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4结语
[1]赵静,庞其昌,马骥,等.中药黄连饮片活性成分分布的检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1(6):1692-1697.
[2]李彩虹,周克元.黄连活性成分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药,2010,21(2):466-470.
[3]YounMJ,SOHS,ChoHJ,etal.BerberineanaturalproductcombinedwithcisplatinenhancedapoptosisthroughamitochondriacaspasemediatedpathwayinHeLacell[J].BiolPharmBull,2011,31(5):789.
[关键词]中药;鉴别;数码显微技术;黄芫花
黄芫花为瑞香科植物河朔荛花(wikstroemiachamaedaphneMeisn.)的干燥花蕾。该药辛、温,有小毒。泻下逐水,通便。用于水肿胀满,痰饮积聚,咳逆喘满,急、慢性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1]。并用于人工引产[2]。2006年,该药遴选为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习用药材质量及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6031079)。2011年入选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西省中药材、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研究”专项课题。为了修订《山西省中药材标准》,本院2011年主持了黄芫花质量标准的研究和编制工作,现将显微鉴别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
Motic教师300万像素数码一体化显微镜系统(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酒精灯(江苏省泰兴市龙港玻璃仪器厂);载玻片、盖玻片(秦皇岛市秦宁玻璃有限公司);酒精(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批号:20081008);水合氯醛(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70828);丙三醇(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00818)等。
1.2实验材料
本实验共收集10批样品,其中6批分别采自山西太原、清徐、运城、永济、霍州等地,4批分别购自安徽亳州、山西绛县等地。各批样品经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刘来正副教授鉴定,均符合《山西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黄芫花品种性状鉴别项下规定[3]。
1.3制片方法
(1)用镊子撕取花被上下表皮,水装片。(2)分别将雌雄蕊、药材粉末用水合氯醛试液经酒精灯加热透化后稀甘油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测量[4-7]。
2结果
2.1花被的显微鉴别结果
花被下表皮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多边形等,长至15μm,宽至10μm。下表皮密布长短粗细不一的单细胞线状毛,长度至490μm,直径至19μm,壁厚至5μm。线状毛体部平直或“S”形弯曲,先端渐尖、钝圆或偶有分叉,足部多收缩弯窄并做直角拐曲,且易与体部断离,断离后的脱落痕圆形、椭圆形。有的线状毛表面具不规则螺纹状裂隙。上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呈乳突状。见图1。
2.2雄蕊的显微鉴别结果
雄蕊花药外表皮细胞多边形,长至45μm。花药内壁细胞表面观类圆形,侧面观呈长条形,有不规则增厚。花粉粒类球形,直径16~27μm,表面有细网状纹理,萌发孔多数,散在,不显著。见图2。
2.3雌蕊的显微鉴别结果
雌蕊子房中上部密布单细胞线状毛,长度至490μm,直径至19μm,壁厚至5μm。线状毛体部平直,先端渐尖,足部多收缩弯窄并做直角拐曲,且易与体部断离,断离后的脱落痕圆形、椭圆形。花柱短,由薄壁细胞组成。柱头球形,表面密布毛茸。基生胎座。见图3。
2.4花粉的显微鉴别结果
粉末棕色或棕绿色。单细胞线状毛密布于花被碎片和子房碎片上,或分散存在,大多断裂,完整者长度至490μm,直径至19μm,壁厚至5μm,体部平直或“S”形弯曲,先端渐尖、钝圆或偶有分叉,足部多收缩弯窄并做直角拐曲,有的线状毛表面具不规则螺纹状裂隙,有的内壁增厚形成各种花纹。见图4。花粉粒类球形,直径16~27μm,外壁约3μm,表面有细网状纹理,萌发孔多数,散在,不显著。见图5。被毛的花被碎片、花粉囊碎片易见,导管和管胞呈分支状存在于各种碎片中,直径至18μm,见图6。
3讨论
据文献记载,黄芫花在山西等地当芫花入药。近年来多用黄芫花治疗传染性肝炎、精神病,癫痫等病,尚用于引产,故应与芫花区别用药[8]。芫花线状毛具疣状突起,长度可达833μm,黄芫花线状毛光滑,长度不足500μm,可区分二者。
黄芫花入药部位为花蕾,显微研究发现,花各部分均不含气孔和栅栏组织,而叶片的下表皮分布有气孔,叶肉中的栅栏组织由多列短柱状细胞组成。叶脉纤维长度可达838μm[9]。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38-4439.
[2]康少文,于永芳,魏清波,等.黄芫花中期引产有效成分的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1984,(1):5.
[3]山西省卫生厅.山西省中药材标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47.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18.
[5]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词典(下)[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843-2845.
[6]鱼爱和,范武峰.黄芫花乙醇液的毒性及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1999,(3):119.
[7]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78-379.
[8]董倩.芫花及其炮制品的质量评价[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10.
【摘要】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该文简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以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药材鉴别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及系统学研究、药材的道地性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遗传多样性药材鉴别道地性
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以其快速、准确、所提供的信息量大、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评价、目的基因定位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领域。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以PCR反应为基础,其特点是快速简便、易操作、成本较低、DNA需要量少、无需放射性分析也不会污染等[1]。
1RAPD技术的原理
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是1990年美国杜邦公司科学家J.G.K.Williams和加利福尼亚生物研究所J.Welsh领导的两个小组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子标记技术。Williams称之为RAPD,Welsh称之为AP-PCR(arbitraryprimerPCR)。其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上,是以任意序列的寡核苷酸单链(通常为10个碱基,AP-PCR则为20~30个碱基)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RAPD所用的一系列引物的DNA序列各不相同,但对于任一引物,它同基因组DNA序列有特定的结合位点。这些特定的结合位点在基因组某些区域内的分布如符合PCR扩增的反应条件,即在一定范围内模板DNA上有与引物互补的反相重复序列时,就可扩增出此范围的DNA片段。在不同物种基因组DNA中,这种反相重复序列的数目和间隔的长短不同,就可导致这些特定的结合位点分布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使PCR扩增产物增加、减少或发生分子量的变化。通过对PCR产物的检测和比较,即可识别这些物种基因组DNA的多态片段。
2RAPD技术的优缺点
2.1RAPD技术的优点分子标记的种类很多,RAPD标记技术能够成为最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是因为与其它分子标记技术相比,有很多独特的优点[2]。
①不需DNA探针,设计引物也不需要知道序列信息;②用一个引物就可扩增出许多片段(一般一个引物可扩增6~12条片段,但对某些材料可能不能产生扩增产物),总的来说RAPD在检测多态性时是一种相当快速的方法;③技术简单,RAPD分析不涉及Southern杂交、放射自显影或其它技术;④不象RFLP分析,RAPD分析只需少量DNA样品;⑤成本较低,因为随机引物可在公司买到,其价格不高;⑥无需专门设计RAPD扩增反应的引物,也无需预知被研究的生物基因组核苷酸顺序,引物是随机合成或是任意选定的[3]。⑦每个RAPD反应中,仅加单个引物,通过引物和模板DNA链随机配对实现扩增,扩增没有特异性。⑧较之常规PCR,RAPD反应易于程序化。利用一套随机引物,得到大量DNA分子标记,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系统分析。
2.2RAPD技术的缺点RAPD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①RAPD标记一般是显性遗传(极少数是共显性遗传的),这样对扩增产物的记录就可记为“有/无”,但这也意味着不能鉴别杂合子和纯合子;②RAPD分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复性不太高,因为在PCR反应中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一些扩增产物的改变;但是,如果把条件标准化,还是可以获得重复结果的;③由于存在共迁移问题,在不同个体中出现相同分子量的带后,并不能保证这些个体拥有同一条(同源)的片段;同时,在胶上看见的一条带也有可能包含了不同的扩增产物,因为所用的凝胶电泳类型(一般是琼脂糖凝胶电泳)只能分开不同大小的片段,而不能分开有不同碱基序列但有相同大小的片段。
3RAPD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RAPD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用于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药材鉴别和DNA指纹图谱的构建,亲缘关系和系统学研究,药材的道地性等各个领域。此外,Kitanaka还用RAPD技术对人参和西洋参的杂交一代进行了鉴定。
3.1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任何一个物种来说,其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扩展其分布范围和开拓新的环境。所以,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历史,也能为进一步分析其进化潜能和未来的命运提供重要的信息。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了解不同分类群间的亲缘演化关系,为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为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转贴于
3.2药材鉴别和指纹图谱的构建长期以来,局限于粗放经营的种植方式,药材存在种质不清、品种混杂和种质退化严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药材的出口,现在我国的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仅占4%的份额,这与我们中药大国的身份和地位严重不符,运用RAPD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解决我国药材严重混杂的现状。
3.3亲缘关系和系统学研究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类群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亲缘相近的种类其遗传上的联系也必然相近,运用RAPD技术分析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可以进一步了解药用植物的遗传关系,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药材的分类和鉴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娟等[16]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别8种卷柏属药用植物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并建立了8种卷柏属植物类群亲缘关系的树系结构图,该方法显示了8种卷柏属植物之间明显的种间差异,能为这些植物种以及种下的分类鉴定提供遗传学依据。丁鸽等[17]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铁皮石斛8个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以及分子鉴别等进行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居群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可以作为铁皮石斛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居群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别研究的有效手段。虞泓等[18]对云南常见的3种6个居群59个红景天样品进行了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APD分子标记可很好地用于红景天物种的分子鉴定和遗传背景研究。傅大煦等[19]从DNA分子水平上分析新疆药用桑树资源9个栽培群体的遗传关系,发现RAPD分析结果与新疆药用桑树资源植物的遗传关系的传统划分是基本一致的。Warude等[20]用RAPD技术对余甘子的遗传特性进行研究,证明RAPD技术可以很好的鉴别余甘子的亲缘关系。
3.4药材的道地性古人云:“诸药所生,皆有其界”,可见生态地理因素对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地道药材”是同种异地,是生物学上的“居群”,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由和亲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同一物种的个体群,它的形成是由基因型与环境饰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中药资源的生态地理不仅将揭示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规律,为中药种植区划研究打下基础,而且从生态地理的高度研究地道药材形成的环境原因,并与遗传基因的研究一起为解释药材地道性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打造出我国的“地道药材”商品基地,使中药资源中得到持续利用。
顾华等[21]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研究了来自山西黎城、长治、平顺、壶关、吞留及安泽6个地区11个连翘地方栽培品系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运用RAPD分析手段进行药材道地性研究具有可行性。雷高鹏等[22]对来自四川、湖北、浙江、上海的麦冬的13个居群和两个沿阶草种的RAPD分析,也证明RAPD是一个能有效区分麦冬与其他同属物种以及麦冬道地性分析的方法。李颖等[23]利用RAPD技术、琼脂糖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广藿香的道地性,显示了不同产地广藿香基因组的多态性,为广藿香的道地鉴别和引种栽培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方法。
4展望
参考文献
[1]LeilaMedraoui,MohammedAter,OuafaeBenlhabib,etal.Evaluationofgeneticvariabilityofsorghum(SorghumbicolorL.Moench)innorthwesternMoroccobyISSRandRAPDmarkers[J].C.R.Biologies.,2007(330):789.
[2]丁群英,张显.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甜瓜上的应用[J].果树学报,2005,22(3):271.
[3]王和勇,罗恒,孙敏.RAPD在中药材鉴别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J].中药材,2004,27(1):63.
[4]邹佳宁,宋聚先,常楚瑞,等.贵州天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中药材,2006,29(9):881.
[5]张建清,苏雪,吴琼,等.药用植物党参的RAPD分析[J].中药材,2006,29(5):417.
[6]彭锐,李泉森,李隆云.石斛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基于RAPD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4):437.
[7]潘超美,李薇,贺红,等.不同栽培居群广藿香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9):723.
[8]RoutGR.IdentificationofTinosporacordifolia(Wild.)MiersexHookorThomasusingRAPDmarkers[J].ZNaturforsch,2006,61(1~2):118.
[9]王润玲,唐铖,周晔,等.玉竹及其掺伪品的RAPD鉴定[J].中草药,2006,37(11):1727.
[10]胡挺松,陆一鸣,马兰青,等.红景天属4种植物RAPD分析与分类鉴定[J].中草药.2004,35(11):1286.
[11]周晔,王润玲,唐铖,等.RAPD标记法鉴定中药黄精及长梗黄精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149.
[12]黄芸,秦民坚,杨光,等.RAPD法鉴定射干类中药[J].中草药,2002,33(10):935.
[13]曾明,严继舟,张汉明,等.RAPD技术在葛属药用植物分类和鉴定中的应用[J].中草药,2001,31(8):620.
[14]沙明,张东方,孟宪生,等.DNA指纹谱与HPLC指纹谱对中药地榆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1):815.
[15]GuoWL,GongL,DingZF,etal.GenomicinstabilityinphenotypicallynormalregenerantsofmedicinalplantCodonopsislancelolataBenth.EtHook.f.asrevealedbyISSRandRAPDmarkers[J].PlantcellRep.2006,25(9):896.
[16]李娟,万定荣,陈科力.8种卷柏属药用植物的RAPD分析[J].中药材,2007,30(4):403.
[17]丁鸽,丁小余,沈洁,等.铁皮石斛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与鉴别[J].药学学报,2005,40(11):1028.
[18]虞泓,朱荣勋,李永谊,等.云南常见药用红景天的RAPD分析[J].中草药,2005,36(1):96.
[19]傅大煦,张辉,陈纹.新疆药用桑树9个栽培群体的RAPD分析[J].中草药,2004,35(9):1053.
[20]Warude,Chavan,Joshi,etal.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RAPD-SCARmarkerforidentificationofPhyllanthusemblicaLINN[J].Biol.Pharm.Bull.,2006,29(11):2313.
[21]顾华,盖玲,周铜水,等.中药材连翘道地性的分子生物学探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664.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河套大黄;土大黄苷;清肺抑火片
1方法
1.2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柱(0.25c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5:5:60),检测波长320nm。流速1mL/min,SYG柱温25℃。
1.3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土大黄苷对照品3.39mg,置25mL量瓶中,以甲醇定容,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1.4供试品的制备:取正品大黄及河套大黄,研成细粉,精确称取药材1.0g,加入甲醇25ml,超声处理后,过滤,滤渣用少量甲醇洗涤3次,合并滤液和洗液,减压浓缩,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取清肺抑火片20片,去包衣后精密称量、研细,再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2片量),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5mL甲醇,超声振荡20min,放冷,用甲醇补充至刻度,精密吸取续滤液10mL,即为供试品液。
2.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色谱柱:Lichrospher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5:5: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色谱图见图1。
图1A对照品B河套大黄C正品大黄
2.2线性关系:精密称取土大黄苷对照品14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分别含0.28mg、0.32mg、0.16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品储备液,各吸取对照品储备液50、100、200、300、400、500、600于5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进样测定,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0.37+2648.20m,r=0.998。结果表明,土大黄苷进样量在0.316-3.69ug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
2.3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每次进样量10ul,测得土大黄苷含量,相对标准差RSD为0.28%。
2.4加样回收率试验:精确称取已测定的大黄样品5份,每份0.25g,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储备液1.3mL,对照储备液1.6mL,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同法操作并按上述条件测定。结果为99.18%,RSD为0.82%。
2.5样品稳定性试验:按供试品液制备方法处理,并按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以外标法峰面积计算RSD为0.61%。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在12小时内稳定。
2.6样品测定:取河套大黄样品及清肺抑火片分别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5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计算样品中土大黄苷的含量及RSD。结果显示:河套大黄含土大黄苷4.05%,RSD0.41%;清肺抑火片及正品大黄中不含土大黄苷。
大黄是我国特产中药材之一,以四川西部和甘肃的大黄质量上乘,药用价值最好。我国药典规定的符合药用正品的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和根。近年来,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品种逐渐增多,饮片使用数量也日益加大,加之野生大黄逐渐减少,种植栽培的大黄亦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陆续出现华北大黄、河套大黄、藏边大黄、天山大黄的根伪充大黄的情况,且伪品大黄日益增多。大黄为苦寒泻下之物,其荡涤肠胃、峻下力猛、走而不守,同时也有活血化瘀、破癥瘕积滞的功效。但由于目前中药市场存在着以伪充真、以劣充好、生熟不分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大黄饮片及含大黄成分的中成药的质量、信誉和使用效果,甚至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本研究就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使药材用名实物相符,确保疗效。
综上所述,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性高。但近年来一系列国内外有关中药不良事件的报道,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及疗效产生了质疑。中药复方的药效是建立在多种复杂化学成分综合作用基础之上的,质控较为困难。本文采用HPLC法测大黄真伪及含大黄中成药物中主药大黄的真伪,为更加全面有效建立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了详尽的理论依据,对提高中药复方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为更好地保证原方临床疗效,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保证中药质量、信誉和使用效果,有必要对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台.中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许靖.大黄真伪鉴别[J].天津药学.2001,13(6):51-52
[3]李伟星,焦玉英.药物研究中HPLC的应用.科技论坛:9
[4]易华平.测定不同产地羊藿中羊藿苷的含量[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67-68
[关键词]本草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组学;中药
[Keywords]Herbgenomics;genomics;omic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
doi:10.4268/cjcmm20162101
本草基因组学(herbgenomics)是利用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基原物种的遗传信息及其调控网络,阐明中药防治人类疾病分子机制的学科,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中药及其对人体作用的前沿科学。涉及中草药结构基因组、中草药转录组、中草药功能基因组、中草药蛋白质组、中药代谢组、中草药表观基因组、中草药宏基因组、药用模式生物、基因组辅助分子育种、DNA鉴定、中药合成生物学、中药基因组学、中草药生物信息学及数据库等理论与实验技术。
1本草基因组学的产生和发展
1.1本草基因组学的产生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到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即《唐本草》)到本草学巨著《本草纲目》,两千多年来,中药学的发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寻找天然药物、利用天然药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药学是中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对世界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的提出和完成,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在此背景下,中药学研究逐渐深入到基因组水平从而导致本草基因组学产生和兴起。
2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热
2.1中草药结构基因组研究我国药用资源种类繁多,因此药用物种全基因组计划测序物种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物种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并按照基因组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测序研究。在测序平台的选择上应以第二代及第三代高通量测序平台为主,以第一代测序技术为辅。近年来,紫芝、赤芝、茯苓、丹参、人参、三七等10余种药用植物被筛选作为本草基因组计划的第一批测序物种,其中赤芝结构基因组发表被《今日美国》(USAToday)以“揭秘中国‘仙草’基因组”为题报道(图5),丹参基因组小(约600Mb)、生长周期短、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成熟等原因,被认为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理想的模式植物[23]。丹参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已推动丹参作为第一个药用模式植物研究体系形成。
由于多数药用植物都缺乏系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因此在开展全基因组计划之前进行基因组预分析非常必要。基因组预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利用条形码等技术对满足筛选原则的待测物种进行鉴定[24-25];②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确定待测物种的染色体倍性和条数;③采用流式细胞术[26]或脉冲场电泳技术估测物种的基因组大小,为测序平台的选择提供参考;④基因组Survey测序,在大规模全基因组深度测序之前,首先对所选药用植物进行低覆盖度的Survey测序,用来评价其基因组大小、复杂度、重复序列、GC含量等信息。
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在植物复杂的大基因组组装中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于遗传图谱或物理图谱中的分子标记,可将测序拼接产生的scaffolds按顺序定位到染色w上。但遗传图谱的构建需要遗传关系明确的亲本和子代株系,因此其在大多数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物理图谱描绘DNA上可以识别的标记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距离(碱基数目)。最初的物理图谱绘制多是基于BAC文库,通过限制性酶切指纹图谱、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将BAC克隆按其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排列,不间断地覆盖到染色体上的一段区域[27]。如今,光学图谱OpGen[28]和单分子光学图谱BioNano等[29]依赖于大分子DNA酶切标记的方法常用于物理图谱的绘制。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于短序列拼接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大量涌现,常用软件包括Velvet[30],Euler[31],SOAPdenovo2[32],CAP3[33]等。基因组草图组装完成后,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进行分析和注释,为后续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可以通过GeneScan[34],FgeneSH[35]等工具发现和预测基因,利用BLAST同源序列比对或InterProScan[36]结构域搜索等方法对基因进行注释,利用GO分析对基因进行功能分类[37],利用KEGG对代谢途径进行分析等[38]。
2.2中草药功能基因组研究根据全基因组序列和结构信息,中草药功能基因组研究充分利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方法,对药用植物的功能基因进行发掘和鉴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构建模式药用植物平台、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的解析、抗病抗逆等优良农艺性状遗传机制的揭示等。
中药代谢组学结合中草药结构基因组解析代谢物的合成途径、代谢物网络及调控机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的鉴别和质量评价,药用植物品种选育及抗逆研究,初生、次生代谢途径解析,代谢网络、代谢工程研究及合成生物学研究等几个方面,最终为药用植物品种选育、创新药物研发和质量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中药基因组学从基因水平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基因及其突变体对不同个体药物作用效应差异的影响,以此平台指导药物开发及合理用药,为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不良反应,减少药物治疗费用和风险,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重要信息和技术保障。例如,Sertel等[42]经基因检测得出53/56的基因上游位置包含一个或多个c-Myc/Max结合位点,c-Myc和Max介导的转录控制基因表达可能有助于提高青蒿琥酯对癌细胞的治疗效果[43]。又如,银杏具有显著的诱导CYP2C19活性效应,研究显示不同CYP2C19基因型个体,银杏与奥美拉唑(omeprazole,广泛使用的CYP2C19底物)存在潜在的中西药互作关系。Chen等[44]研究了健康志愿者体内六味地黄丸潜在的中-西药相互作用以及是否受基因型影响。
中草药表观基因学是针对本草基因组计划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和代表不同次生代谢途径的模式药用植物开展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4个领域:分别是DNA甲基化、蛋白质共价修、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调控。中草药表观基因组学将通过研究重要中药材(药用生物)的基因组信息及其表观遗传信息变化,探索环境与基因、基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解析哪些基因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表观遗传变化可能提高中药材的药效品质,哪些表观遗传信息影响中药的性味等。
中草药宏基因组学是以多种微生物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对药材生长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功能活性以及微生物与药材生长相互协作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对于帮助解决中草药连作障碍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的确立是本草基因组学的重大贡献,该体系具有模式生物的共同特征。从一般生物学属性上看,通常具有世代周期较短、子代多,表型稳定等特征。从遗传资源看,基因组相对较小,易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转化相对容易。从药用特点看,需适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生产研究。
3本草基因组学的实践应用
另外,针对同一药材在不同种植区域,开展中草药表观基因组研究,明确不同生产区域的遗传变异,特别是环境不同对药材表观遗传的修饰作用,包括DNA甲基化修饰、小RNA测序分析、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等。此外,土壤微生物也是道地药材生长环境中的重要因素。采用宏基因组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为揭示土壤微生物和药材生长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
随着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中草药结构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功能基因组学方法从大量中药原物种的遗传信息中筛选和鉴定出特定次生代谢途径的酶编码基因,将极大加快次生代谢途径的解析进程,为中药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优化密码子偏好性、提高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量、下调或抑制代谢支路等方法来优化和改造异源代谢途径,按人们实际需求获取药用活性成分[40]。
[1]SangerF,AirGM,BarrellBG,etal.NucleotidesequenceofbacteriophageφX174DNA[J].JMolBiol,1978,125(2):225.
[2]SachidanandamR,WeissmanD,SchmidtSC,etal.Amapofhumangenomesequencevariationcontaining1.42million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J].Nature,2001,409(6822):928.
[3]VenterJC,AdamsMD,SuttonGG,etal.Shotgunsequencingofthehumangenome[J].Science,1998,280(5369):1540.
[4]InitiativeAG.AnalysisofthegenomesequenceofthefloweringplantArabidopsisthaliana[J].Nature,2000,408(6814):796.
[5]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6]ChenS,XuJ,LiuC,etal.GenomesequenceofthemodelmedicinalmushroomGanodermalucidum[J].NatCommun,2012,3(2):177.
[7]GrahamIA,BesserK,BlumerS,etal.ThegeneticmapofArtemisiaannuaL.identifieslociaffectingyieldoftheanti-malarialdrugartemisinin[J].Science,2010,327:328.
[8]YanY,WangZ,TianW,etal.GenerationandanalysisofexpressedsequencetagsfromthemedicinalplantSalviamiltiorrhiza[J].SciChinLifeSci,2010,53(2):273.
[9]李滢,孙超,罗红梅,等.基于高通量测序454GSFLX的丹参转录组学研究[J].药学学报,2010,45(4):524.
[10]HuaW,ZhangY,SongJ,etal.DenovotranscriptomesequencinginSalviamiltiorrhizatoidentifygenesinvolvedinthebiosynthesisofactiveingredients[J].Genomics,2011,98(4):272.
[11]YangL,DingG,LinH,etal.TranscriptomeanalysisofmedicinalplantSalviamiltiorrhizaandidentificationofgenesrelatedtotanshinonebiosynthesis[J].PLoSONE,2013,8(11):e80464.
[12]LuoH,ZhuY,SongJ,etal.TranscriptionaldataminingofSalviamiltiorrhizainresponsetomethyljasmonatetoexaminethemechanismofbioactivecompoun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J].PhysiolPlantarum,2014,152(2):241.
[13]GeQ,ZhangY,HuaWP,etal.CombinationoftranscriptomicandmetabolomicanalysesrevealsaJAZrepressorinthejasmonatesignalingpathwayofSalviamiltiorrhiza[J].SciRep,2015,5:14048.
[14]GaoW,SunHX,XiaoH,etal.CombiningmetabolomicsandtranscriptomicstocharacterizetanshinonebiosynthesisinSalviamiltiorrhiza[J].BMCGenomics,2014,15:73.
[15]XuZ,PetersRJ,WeiratherJ,etal.Full-lengthtranscriptomesequencesandsplicevariantsobtainedbyacombinationofsequencingplatformsappliedtodifferentroottissuesofSalviamiltiorrhiza,andtanshinonebiosynthesis[J].PlantJ,2015,82(6):951.
[16]SunC,LiY,WuQ,etal.DenovosequencingandanalysisoftheAmericanginsengroottranscriptomeusingaGSFLXTitaniumplatformtodiscoverputativegenesinvolvedinginsenosidebiosynthesis[J].BMCGenomics,2010,11:262.
[17]LiY,LuoHM,SunC,etal.ESTanalysisrevealsputativegenesinvolvedinglycyrrhizinbiosynthesis[J].BMCGenomics,2010,11:268.
[18]ZhuYJ,XuJ,SunC,etal.Chromosome-levelgenomemapprovidesinsightsintodiversedefensemechanismsinthemedicinalfungusGanodermasinense[J].SciRep,2015,5:11087.
[19]XuH,SongJY,LuoHM,etal.AnalysisofthegenomesequenceofthemedicinalplantSalviamiltiorrhiza[J].MolPlant,2016,9:949.
[20]LiangY,XiaoW,HuiL,etal.ThegenomeofDendrobiumofficinale,illuminatesthebiologyoftheimportanttraditionalChineseorchidherb[J].MolPlant,2014,8(6):922.
[21]ZhangGQ,XuQ,BianC,etal.TheDendrobiumcatenatumLindl.genomesequenceprovidesinsightsintopolysaccharidesynthase,floraldevelopmentandadaptiveevolution[J].SciRep,2016,6:19029.
[22]士林,何柳,刘明珠,等.本草基因组方法学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10,12(3):316.
[23]宋经元,罗红梅,李春芳,等.丹参药用模式植物研究探讨[J].药学学报,2013,48(7):1099.
[24]ChenSL,YaoH,HanJP,etal.ValidationoftheITS2regionasanovelDNAbarcodeforidentifyingmedicinalplantspecies[J].PLoSONE,2010,5(1):e8613.
[25]PangXH,SongJY,ZhuYJ,etal.ApplyingplantDNAbarcodesforRosaceaespeciesidentification[J].Cladistics,2011,27:165.
[26]DolezelJ,GreilhuberJ,SudaJ.EstimationofnuclearDNAcontentinplantsusingflowcytometry[J].NatProtoc,2007,2(9):2233.
[27]VuGT,DearPH,CaligariPD,etal.BAC-HAPPYmapping(BAPmapping):anewandefficientprotocolforphysicalmapping[J].PLoSONE,2010,5:e9089.
[30]ZerbinoDR,BirneyE.Velvet:algorithmsfordenovoshortreadassemblyusingdeBruijngraphs[J].GenomeRes,2008,18(5):821.
[31]ChaissonMJ,PevznerPA.Shortreadfragmentassemblyofbacterialgenomes[J].GenomeRes,2008,18(2):324.
[32]LuoR,LiuB,XieY,etal.SOAPdenovo2:anempiricallyimprovedmemory-efficientshort-readdenovo,assembler[J].Gigascience,2012,1(1):18.
[33]HuangX,MadanA.CAP3:aDNAsequenceassemblyprogram[J].GenomeRes,1999,9(9):868.
[34]LynnAM,JainCK,KosalaiK,etal.AnautomatedannotationtoolforgenomicDNAsequencesusingGeneScanandBLAST[J].JGenet,2001,80:9
[35]SolovyevV,KosarevP,SeledsovI,etal.Automaticannotationofeukaryoticgenes,pseudogenesandpromoters[J].GenomeBiol,2006,7(Suppl1):S10.
[36]ZdobnovEM,ApweilerR.InterProScan――anintegrationplatformforthesignaturerecognitionmethodsinInterPro[J].Bioinformatics,2001,17(9):847.
[37]JoslynCA,MniszewskiSM,FulmerA,etal.Thegeneontologycategorizer[J].Bioinformatics,2004,20(1):169.
[38]KanehisaM,GotoS,HattoriM,etal.Fromgenomicstochemicalgenomics:newdevelopmentsinKEGG[J].NucleicAcidsRes,2006,34:354.
[39]士林,孙永珍,徐江,等.本草基因组计划研究策略[J].药学学报,2010,45(7),807.
[40]陈士林,朱孝轩,李春芳,等.中药基因组学与合成生物学[J].药学学报,2012,47(8):1070.
[41]ChenSL,SongJY,SunC,etal.Herbalgenomics:examiningthebiologyoftraditionalmedicines[J].Science,2015,347(6219Suppl):S27.
[42]SertelS,EichhornT,SimonCH,etal.Pharmacogenomicidentificationofc-Myc/Max-regulatedgenesassociatedwithcytotoxicityofartesunatetowardshumancolon,ovarianandlungcancercelllines[J].Molecules,2010,15(4):2886.
[43]ScherfU,RossDT,WalthamM,etal.Ageneexpressiondatabaseforthemolecularpharmacologyofcancer[J].NatGenet,2000,24(3):236.
[44]ChenY,OuyangDS,KangZ,etal.Effectofa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iuWeiDiHuangWanontheactivitiesofCYP2C19,CYP2D6andCYP3A4inhealthyvolunteers[J].Xenobiotica,2012,42(6):596.
[45]S林芳,郑司浩,武拉斌,等.基于化学成分及分子特征中药材肉苁蓉生态型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44(3):318.
[46]KongW,WeiJ,AbidiP,etal.Berberineisanovelcholesterol-loweringdrugworkingthroughauniquemechanismdistinctfromstatins[J].NatMed,2004,10(12):1344.
[47]PanTL,WangPW,HungYC,etal.ProteomicanalysisrevealstanshinoneⅡAenhancesapoptosisofadvancedcervixcarcinomaCaSkicellsthroughmitochondriaintrinsicand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pathways[J].Proteomics,2013,13(23/24):3411.
主题词:中药饮片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3
药房中饮片的性状鉴别,大多是采用传统的经验鉴别,即通过看、摸、闻、尝等方法鉴别饮片,对中药饮片易混品种鉴别,运用植物分类学的理论知识,抓住饮片的某些特征,更容易鉴别区分。下面是几组易混品种的鉴别要点:
(1)佩兰与泽兰
佩兰:菊科植物佩兰EurpatoriumfortuneiTurcz.的干燥全草切节。茎圆柱状,叶背面有疏毛,揉之有香气。菊科植物主要特征为头状花序。
泽兰:唇形科植物地笋LycopuslucidusTurcz.干燥全草切节。茎方形有四棱中空,叶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密生腺点。唇形科植物主要特征是茎方、四棱,花唇形。
(2)松贝与小平贝母
松贝: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eHsiaoetK.C.Hsia和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的干燥鳞茎。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大瓣与小瓣高度相等,大瓣、小瓣形态分明。顶端钝圆或稍尖。
小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的幼小鳞茎。大瓣紧抱小瓣,小瓣高不及大瓣,大瓣、小瓣形态界限不分明,大瓣顶端有一棕褐色小点。顶端较平。
(3)山药、天花粉与葛根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eThunb根茎的切片。切面白色、粉性,有光滑细腻感、质脆、易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山药为单子叶植物,切面维管束散列,显细小散在的筋脉点。
天花粉:为葫芦科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unifloraHao根的切片,切面类白色,可见淡黄色筋脉纹或筋脉小点。质坚,细腻、味微苦。天花粉为双子叶植物,切面具放射状排列的导管,天花粉筋脉纹(导管、纤维)淡黄色。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根切片。切片灰白色至黄白色,可见淡褐色环纹及众多褐色小点与微细小孔。质坚韧、纤维性强或显粉性,味微甜。葛根为双子叶植物,切面具放射状排列的导管,葛根纤维性强,顺折易断,横折不易断。
(4)秦皮与合欢皮
秦皮:木犀科苦枥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llaHance、白蜡树
Fraxinuschinensis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szaboana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styllosa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切丝。秦皮枝皮外表面具灰白色点状皮孔,干皮常龟裂形成纵向沟纹。秦皮含香豆精成分,水浸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皮AlbiziajulibrissinDurazz的树皮切丝或块。合欢皮外表裂纹少,皮孔红棕色。水浸液在自然光下不显荧光。
(5)地骨皮与香加皮
地骨皮: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根切片。断面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
香加皮: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ge.的干燥根皮切片。断面黄白色,有特异香气。
(6)桔梗与南沙参
桔梗:桔梗科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根的切片。切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习称“金井玉兰”,可见淡棕色的环纹及裂隙。
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Teraphylla(Thunb.)Fish.或杏叶沙参Adenophorastrictamiq.根的切片,切面黄白色,多裂隙,体轻质松。
(7)白附子(禹白附)与关白附
白附子(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块茎的切片。切面黄色,略呈角质样。质硬。气微,微有麻舌感。白附子为单子叶植物,表面较光华,环节处常有须根痕。
关白附: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coreanum(Levl.)Raipaics块根的切片。切面淡黄色至黑褐色,略呈角质状,常具放射状裂隙,有6~10个麻点。质硬。气微,微有麻舌感。关白附为双子叶植物,表面有皱纹,切面具放射状裂隙,麻点由数个小维管束环列形成。
(8)龙眼肉与荔枝肉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Euphoriaongan(Lour.)的假种皮。
棕褐色,半透明,外面皱缩不平,内面较光亮有细密纵皱纹。质柔软。气微香,具特殊的甜味。
荔枝肉: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假种皮。
黑褐色,不透明,外面皱缩不平,内面较光亮且有较宽细密纵皱纹。
柔软感差。气微香,味较甜而微酸。
1、张遂会,中药饮片易混品种鉴别,,2012.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
教学方法的改变要由原本教师主要讲解操作转变为任务强化式教学,即教师向学生下达实验课程任务,要求学生必须预习实验,通过检索查找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基本内容包括如何选择实验的方法、设备、所用溶剂等,教师对学生实验方案进行讲评,从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与学生探讨找到最佳的实验设计方案,并且对于实验结果的不同不做定性要求,允许实验结果失败。利用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性和探索性,调动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会大幅提高。为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将考核模式的单一性进行改革,合理应用开卷考试、课上讨论、实验总结报告等多样化的方式,使考核更能反映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注重灵活运用、综合运用理论与实验知识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三阶段“实验新模式”,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第一,基本实验操作教学阶段:将基本实验技能操作训练作为主体,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熟悉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全面掌握对于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防范和解决办法,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要求做到掌握合理、迅速、娴熟、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实验操作中涉及的称重、滴定分析、回流、蒸馏、重结晶及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同时,开展技能大赛,寓学于乐。
第二,专业实验操作教学阶段: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培养,并将基本操作能力应用到专业实验操作中,将基本操作能力与专业操作技能合理的结合。如天然药物化学中的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验,既用到了回流、蒸馏、重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又学到了柱色谱、薄层色谱、分液萃取等提取、分离、精制实验技能,同时利用生药鉴定大赛、课题设计大赛等形式促进提高学生掌握、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积极开展并推行“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通过其他辅助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查阅、翻译外文资料、参与教师科研、设计实验方案、申请并直接参与创新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研创新能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主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操作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创新的主要途径。对于实验课程中所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不断增加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学时比例,设计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合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第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本专业在“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探讨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循序渐进、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该体系由课程实践(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实验)、专业实践(课间实习、教学实习、模拟训练)、综合实践(综合实验、科技创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会服务)四大模块构成,见下图。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基本实验技术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专业实践模块设置种植、鉴定、生产、科研及流通等药领域的主要场景,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模块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吃苦耐劳、创业精神、协作创新及团队意识的培养。同时通过整合,减少重复内容,使课程体系的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按专业、梯度、层次、平台有序、合理的运行。
第二,课程实践。对基础实验内容进行合并和优化,删除重复内容,将理论课与验证性实验相整合,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数码显微摄像机等现代教学设备,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并与技能实训和科学实践环节相衔接,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四,科学实践。学生从大学第六学期起可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目标选择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工业生产、新药研究中常涉及的药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炮制等学科方向组成不同的科研小组,或作为科研助手,参与科学研究。通过毕业设计、开展课题设计大赛,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培养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需要为核心设置专业并开发课程。对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专业、课程及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再就业率达100%,各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定位的科学之处,并已经得到职教战线同仁的公认。中等职业教育重在职业能力的提高,而职业能力是指职业活动效果、质量、速度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如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等等。将这些职业能力分解开来,就置换为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与开发,它们始终是社会需求与中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社会需求和就业岗位需要永远是中职教育的活力所在。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和职业教育实践者经过探索,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格在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上。据此,作为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本校来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各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市场调查与分析。企业需求为第一
本校从1990年代开始,成立专业委员会作参谋,请医药行业的专家和往届毕业生参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请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对本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征询用人单位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对人才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期望与要求,对岗位群知识与技能的需要等,将医药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放在首位,了解市场需求人才的特点。自2000年开始,学校连续5年,对于来学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省内外医药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和研究,先后采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到企事业“现场调研”等方式,收集到大量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及最新岗位需求信息。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综合与分析,为学校的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可靠且最新的依据。
二、紧密结合就业岗位需求。科学调整专业并合理设置课程
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需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用人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认为学校的传统专业,如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医药商品经营等3个专业适合社会需求,并已向社会输送了数千名毕业生。但这3个专业包括的职业领域较广,如果在每个专业中根据岗位群的需求设置专门化,则毕业生会更受欢迎。因此,学校近几年相继开设了药物制剂专业、药物分析检验专业、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作为化学制药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开设了中药专业、中医药专业,作为中药制药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几年来,上述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均保持较好的势头。
三、以培养操作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
要培养操作型人才,必须有操作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学校在教学工作任务连年增加的情况下,坚持教师参加实践制度,并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一个指标。每年的寒假、暑假及两个黄金周都是教师参加实践的好机会。教师们赴竹林众生有限公司、辅仁药业、开封制药厂、宛西制药有限公司、天方医药集团公司、杨森药业集团公司、羚锐制药集团公司、麦迪森制药公司、河南省医药公司、周口同和堂连锁公司、禹州药材市场、毫州药材市场等医药企业参观学习,多次到百泉药材交易会和大型制药设备交易会、周口制药设备厂、武汉制药设备厂等工商企业参加实践。另外,每学期都进行教师基本功竞赛,包括普通话、板书、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实验技能、实训技能等。在有限的财力支持下,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如执业药师、会计师、经济师,还包括各类对口的高级工等级证书等,并组织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目前学校已有双师型教师40人,已结业在职研究生42人。
根据培养操作型人才的需要,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我培养的对象需要学习什么”、“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等讨论,通过讨论,端正了认识,摒弃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树立中职学生学习应以“够用为度”的思想,后续课程和实际中直接需要的知识必须讲,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中间接用到的知识略讲,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中用不到的就不讲。根据这个原则,学校编写了一批校本教材,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医药职业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在学生中运用,切合学生实际需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和企业反映良好。
四、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从1998年开始,在学生中实行部分学分制,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为了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我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努力提升自己。在老师的教育培养及个人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GSP认证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药理学等;并熟悉掌握了办工软件:office、word操作技术。在生活中我勤奋踏实、诚实守信,人际关系好;性格上我温和开朗、稳重宽厚,适应能力强。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始终遵循少说大话,多做实事的做事原则。
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等多项大型活动,累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很好的培养了我的交际能力,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这一切都是我不懈努力的后果,也是我所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相信这将是我今后的工作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
最后,谨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衷心祝贵单位事业发达,业绩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法律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人事部经理:
您好!
我现在是大学级法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怀着一颗真诚的、热切的心向您毛遂自荐!
大学四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通晓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校期间,由于各门功课成绩优良,曾多次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
锐意进取,永不自满是我的座右铭。我不满足于自己主修的经济法专业,又辅修了二年本科经贸英语专业。第二专业使我获得了丰富的经管、国贸、英美文化等知识,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此外,在企业管理、应用写作、市场营销方面有所擅长。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我是一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不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我的性格乐观自信、温和开朗、稳重宽厚,因此,我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我的兴趣爱好广泛,音乐和美术启发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排球和体育舞蹈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感。
总之,充实的头脑、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我永远的财富。请相信您的眼光和我的实力,给我一个施展才华、贡献力量的机会!
祝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吲哚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
Theapplicationintheteachingofpharmaceuticalexperimentofthepreparationofindomethacin-β-cyclodextrininclusioncomplexes
LIFei,HAOLi-yong,HAOJi-fu,WANGJian-zhu,GUOFeng-guang
(SchoolofPharmacy,TaishanMedicalCollege,Tai-an27101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pharmaceuticalexperimentsandtrainthestudents′skills.Methods:Discusstheapplicationofthecomprehensiveexperimentsintheteachingreformofpharmaceuticalexperiments.Thepreparationofindomethacin-β-cyclodextrininclusioncomplexeswastakenastheexampleinthisexploratoryresearch.Results:About92%studentsweresatisfiedwiththeexperimentinthelate3years.Conclusion:Toincreasethecomprehensiveexperimentsintheexperimentalteachingbenefitstheimprovementoftheteachingquality.
[Keywords]Comprehensiveexperiments;Experimentteaching;Indomethacin-β-cyclodextrininclusioncomplex
1基本方法
1.1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1.2实验方案的设计
1.3实验方案的完善
采用“Seminar”教学法,组织学生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每个实验小组由一名同学阐述本小组的实验方案,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不同的实验环节进行讨论,将实验方案修改、完善。例如本实验方案确定为四个环节: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包合物的物相鉴定,包括紫外、差示热分析和溶出度法三种方法;对包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1.4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条件,主要考察因素为吲哚美辛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包合温度、有机溶剂与水的比例,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共9组实验条件。每个实验小组做其中一个条件,指导学生使用正交设计分析软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我们在差示热分析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环节采用了示教法,溶出度法验证环节由各小组协作完成,实验数据共享。包合物的定量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由一个小组绘制。
1.5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的理解力。
1.6指导学生书写实验论文
笔者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报告按照一般科技论文的格式书写,明确实验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明确本实验的方法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得到了怎样的实验结果,最后得到怎样的结论。
2教学效果的评价
本实验开展3年来共进行了3次问卷调查,选择建议下一届学生开展本实验的平均比例为96%,对本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满意度为92%,选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为90%。同时,在学院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中,受到了专家和同事的好评。
3小结
在本次实验中,学生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获取有用信息开展实验。在优化制备工艺的过程中,正交设计不仅使学生对影响包合的因素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加强了医用数理统计学与药剂学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正交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尽可能使用软件分析数据,帮助自己更快的分析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按照一般科技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这都有利于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
综上,本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1]王新宏,安睿,唐莹,等.中药学专业综合性实验―中药质量分析学改革与体会[J].药学教育,2004,22(6):360-361.
[2]余和芬.开设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0):18-20.
[3]杨志伟,刘晓晴,徐爱红,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9):7-10.
[4]何邦平,盛春泉,王小燕,等.开放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2):49-50.
按查新项目的检索要求分为只检索国内文献的国内查新和全面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国内外查新,具体项目数见图1。图1显示,2004-2007年国内查新多于国外查新,但2008年国内查新比例为43.9%(186/424),低于国外的查新比例56.1%(238/424),主要是当年仅要求检索国内文献的中医药项目查新减少所致。
1查新学科分布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学科标准分类》(医药卫生)对查新项目进行学科分类,详见表2。表2显示,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项目查新较其它专业多,中医学与中药学次之,再依次是交叉学科、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基础医学、药学,其余学科比例均较小。
表3为部分学科进一步细分后的统计结果。选择研究项目较多或每年数量有所增长的专业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临床医学类研究较多的专业依次是肿瘤学、妇产科学、普通外科学、心血管病学等,而近几年研究也侧重于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内分泌学、口腔医学等,预防医学类的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以及中医学和中药学研究较多,生物医学工程学每年都有项目查新,卫生管理学2008年增为7项。
2项目负责人职称
查新项目负责人的职称统计见表4。表4显示,20.0%的科研项目由正高人员负责,41.4%的由副高人员负责,38.1%的由中级人员负责,副高人员和中级人员所占比例相近。
分析
1科技投入与人才战略
比较偏远的基层医疗单位由于受当地经济、政策、科研投入、管理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专业人员科研水平低,项目文本质量差,低水平重复研究问题。在人才培养上,医药卫生行业的传帮带仍起重要的作用。
2科研水平与知识产权意识
查新目的结果显示,成果鉴定多于科研立项和报奖查新,报奖项目比例由1999-2001年的9.2%上升为14.0%;查引和专利申请的查新比例虽然小,但突破了1999-2001年的零记录,表明研究人员开始注重科研水平和知识产权。国内将论文被SCI、EI、ISTP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和引用的情况作为衡量科研成果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论文查收查引也已成为甘肃省科技奖励申报的必备材料。
知识产权保护对医疗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加大专利产权的保护,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医疗机构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单位,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医院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是除医疗和教学外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专利保护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体现。做好医务人员发明创造的专利保护工作,一要加强医疗机构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二要强化发明人对产权的保护意识,从而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
3科研方向及专业特色
查新项目学科分类可反映我省医疗卫生科研方向及专业特色。从整体上看,临床医学专业仍在科研中占主导地位,中药学、肿瘤学、妇产科学、骨外科学、心血管病学的研究比较活跃,尤其是肿瘤治疗方面。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内分泌学、流行病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传染病学等项目较多,表明研究人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较重视。我国中医药学的研究项目数量较大,也是国内项目查新多于国外查新数量的主要原因,占总数的22.9%,且呈逐年增多趋势。
中医药研究已成为我省医药卫生科研的一大特色。目前甘肃省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0〕32号),扶持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展了“西学中”和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活动,大力提升县级以上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高度重视“陇药”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科技体制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促进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