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医学学科分类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对临床医学概论教学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种新型网络平台逐渐涌现,其中,腾讯课堂以其独特优势脱颖而出,他是腾讯推出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聚合大量优质教育机构和名师,下设职业培训、公务员考试、学校教育等众多在线学习精品课程,打造老师在线上课教学、学生及时互动学习的课堂[1]。诚然,对于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来讲,腾讯课堂有着多种多样的指引作用。
1.2提供多样性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校内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或数据描述,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对于临床医学中一些解剖图谱、人体构造以及一些必要的动图往往只能靠老师纯粹的语言描述,致使学生缺乏直观的想象,总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如此恶性循环。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腾讯课堂能够上传临床医学概论中大部分的图谱,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师生互动、课外交流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自行下载学习学习资料,作为课堂外的补充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1.3提高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创新策略
2.1更新固有教学思维
2.2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互联网+”腾讯课堂临床医学概论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体系,离不开充足的教学管理资源。其一,医类高等院校应努力从目前临床医学概论教学现状出发,结合自身实际需要,设置完备系统化的临床医学概论教育课程,注重腾讯课堂各个亚设备的开发利用,推陈出新,建设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其二,注重新型网络课堂的建设[2],以腾讯课堂为平台,促进网络教师的开放层次,让学生有充足的网络数据材料自主开展学习并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及时巩固复习,线上平台的构建,师生互动更加紧密。
关键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信息技术;信息系统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7.003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智能化生产力,并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理念。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可以实时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支持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人员培训、和应用等过程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可以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1信息技术在指南编制中的应用
1.1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数据库的完善和检索平台的建设,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研究不断开展,文献数量的急剧增多,计算机检索日益发挥出巨大作用。如《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文献检索阶段
量评价甄选了高质量的文献作为指南证据,为制订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总结了研究涉及内容的古今理论及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也为专家问卷调查奠定了基础。
1.2在专家共识法中的应用
Delphi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于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传统的Delphi法专家调查问卷多采用邮寄,意见的反馈速度较慢,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采取电子邮件发送问卷的形式可以提高反馈速度;同时,还可开发网络调查问卷,在线制作问卷、浏览问卷、填写问卷、提交问卷,加入统计处理功能方便问卷反馈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更能体现Delphi法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统计性的基本特征。在“小儿泄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及“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制订中就采用了纸质和电子问卷同时发送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问卷回馈的速度,提高了调查效率[3]。
1.3在循证性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中的应用
循证性临床诊疗指南是在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发出的一组临床指导意见,而证据的收集评价、推荐意见的形成和分级是循证医学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开展循证医学实践,获取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数据库是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组织建立和更新的以中文发表的临床干预性随机对照试验和诊断试验数据库,旨在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系统评价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向国际Cochrane协作网提供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资料。截至2003年12月,该数据库已建立19个专业数据库,并开始向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SUMSearch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研制的整合性搜索循证医学资源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Medline、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NGC)、CDSR摘要、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等多个数据库,并且可对疾病由发病原因到预后整个过程某一环节(如疾病的诊断、治疗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
2信息技术在指南培训、、获取、推广中的应用
2.1在指南培训中的应用
邱氏[5]从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及我国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虚拟现实、视音频、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结合临床技能学习的实际要求,探索临床医学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有效模式及途径,并设计实现了远程临床技能培训平台,集临床教学、临床技能见习、实习、实训中心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一个跨越时空的医学临床学习共同体。
由此可见,网络培训平台对于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培训不应局限于开办培训班,还应借鉴其他培训平台的建设经验,参考现代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搭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培训平台,实现网上报名、审核和在线学习的功能,并提供培训等服务类信息资讯,使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途径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培训服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2.2在指南中的应用
国内医学期刊大多为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数据库收录,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其检索已的指南。很多医学期刊还建有杂志网络平台,包括在线办公和在线期刊两大系统,在期刊上的指南可通过其平台浏览、下载。
中国医药网是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医药信息平台,标准会等行业信息可以通过该平台检索。此外,新华网等新闻网站也是获取指南信息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大多依然采取传统新闻会的形式。可以适当采用线下纸质媒体与线上网络媒体结合的形式,即“线上+线下”,在现场新闻会的同时,进行网上直播,并接受网上提问互动。随着技术的进步,还可实现登记注册、资料下载、视频音频播放、现场提问、项目展示、电子名片交换等功能,使指南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强指南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2.3在指南获取中的应用
如何更好地获取临床诊疗指南是指南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在积极建立指南网站、数据库和搜索引擎。
临床实践指南网站如NGC、加拿大临床医学实践指南网站(CMAInfo-base)、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站(SIGN)、新西兰临床指南网站(NZGG)、英国国家临床示范研究所的NICE、芬兰的EBMGuidelines等都是各国建立的权威性较高的临床诊疗指南网站,也是循证性临床指南的主要英文网站。
另外,还有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卫生科学中心建立的SUMSearch、英国Trip数据库有限公司TRIPDatabase、英国国家保健服务系统DoctorDesk等循证医学多元搜索引擎,均是获取临床指南的重要渠道,也是指南得以传播和应用的基础。
2.4在指南推广中的应用
指南的临床普及、应用推广和评价反馈是一项长期工程。指南的信息化、计算机化、可视化,以及指南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对现有的指南分类汇总,方便用户对临床诊疗指南的获取、理解、编辑和应用,面向全网用户开放,不仅为指南使用者提供服务,也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了解指南的窗口,有利于指南的宣传和推广。
2.5在指南评价中的应用
3小结
信息技术对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各个环节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指南的编制与获取方面,关于信息技术在指南、推广方面的应用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实践。对此,我们应积极研究信息技术在指南的编制、管理、应用、推广、实施和评价反馈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虞舜,汪受传,韩新民,等.《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文献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83-585.
[2]王静.基于本体的中医文献诊疗信息的智能检索示范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3]韩新民,尹东奇,汪受传,等.德尔菲法在中医诊疗指南中的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2010,6(4):50-51.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育处脾胃病中心.“北京市脾胃病名家传承高峰论坛暨中医脾胃病临床诊疗指南标准知识培训”隆重召开[J].北京中医药,2013,32(1):81.
[5]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