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广东24例,福建14例,上海7例,四川5例,山东3例,辽宁2例,广西2例,天津1例,黑龙江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5例,四川4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40例(广西30例,均在百色市;辽宁10例,均在葫芦岛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23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7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1295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27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月1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436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07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686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5537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7471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1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0例(境外输入3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23例(境外输入74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611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6583例(出院14037例,死亡216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例(出院79例),台湾地区19455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1例)。
2022-02-13卫生应急办公室
2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9例(广东19例,上海9例,广西5例,北京2例,浙江1例,福建1例,山东1例,四川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广西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28例(广西13例,其中百色市12例、南宁市1例;辽宁11例,均在葫芦岛市;云南2例,均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天津1例,在西青区;广东1例,在深圳市),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广西)。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937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72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1299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31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月1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397例(其中重症病例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089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6930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5690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4056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4例,其中境外输入33例,本土1例(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当日转为确诊病例6例(境外输入5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7例(境外输入3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04例(境外输入73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6313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6719例(出院14183例,死亡219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例(出院79例),台湾地区19515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1例)。
2022-02-14卫生应急办公室
2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8例(广东27例,山东14例,上海8例,福建5例,辽宁2例,河南1例,四川1例),含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5例,辽宁1例,福建1例,河南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26例(辽宁18例,均在葫芦岛市;广西6例,均在百色市;广东1例,在深圳市;云南1例,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739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91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1304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357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月13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398例(其中重症病例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0980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014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5923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365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9例,其中境外输入31例,本土8例(云南6例,均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黑龙江1例,在黑河市;广东1例,在东莞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9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3例(境外输入2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01例(境外输入727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669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7046例(出院14183例,死亡219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例(出院79例),台湾地区1956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1例)。
2022-02-1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党群办
艾防中心副主任吕繁研究员作为流调溯源组组长,于2021年10月26日至11月5日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内蒙古工作组赴二连浩特市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主要工作包括参与流调溯源和社区防控工作,运用流行病学、逻辑推理和病原学等手段打破僵局,明确了疫情源头,搞清多条传播链。
艾防中心赵德才研究员于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期间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参与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协助建立并维护额济纳旗阳性病例信息数据库;归纳整理新增病例核心信息,参与完成额济纳旗新冠肺炎疫情分析研判并形成分析报告;完成隔离点病例分布情况的专题分析。
艾防中心丁国伟副研究员于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赴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蒙古额济纳旗),参加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流调队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开展个案流调与疫情分析,直接开展了7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深入社区督导检查封控区、管控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内蒙古自治区返京隔离期间,又接到上级紧急任务,于11月9日被紧急派往辽宁大连,参加国家流调队工作,于11月22日返京。
艾防中心金怡晨博士于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期间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执行新冠疫情处置任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协助指导当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梳理疫情传播链条,分析疫情处置和管理中的问题,指导当地开展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此外还参与了社区管控、隔离点管控排查等有关工作。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安排,2022年1月10日下午,参比实验室邱茂锋、潘品良、姚均、吕毅和刘佩等5位同志被紧急抽调参加中国疾控中心组建的核酸检测队驰援天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五名队员中既有参加武汉保卫战、现场应急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又有首次执行应急任务的青年职工,潘品良老师曾在2020年初赴武汉执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60天,具有丰富的新冠防控一线经验。五位队员在天津工作期间既体现了传帮带精神,又体现了同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光荣传统,现已圆满完成检测工作任务,于1月22日返京。中国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队共计援助天津市检测样本26.6万人份,为本次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的及时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02-11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闻舆论与健康宣教组
2022年2月4日,壬寅虎年初四。
瑞虎迎春,新年的钟声还未远去,大家正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宁静的八桂大地。
2月4日晚,百色市德保县报告一名深圳务工返乡人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疫情就是命令。接到指挥部及自治区卫健委的指令后,自治区疾控中心闻令而动,党委副书记、主任林玫同志、党委委员、副主任黄兆勇同志当晚立即率专家赶赴德保,指导现场防疫工作。同时,中心党委尽速动员,派出数十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连夜奔赴德保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5日凌晨6点,中心又派出的包括移动检测车和检测人员装备到达德保,迅速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侦查”到位。2月5日,全区12个地市的疾控支援队伍集结到位后,在我们中心组织下,迅速组建由疾控和公安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流调队,有序开展流调工作。联合流调队员们紧密配合、顺藤摸瓜,由于语言不通、群众理解能力普遍偏低,队员们常常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但他们仍不厌其烦询问,刨根究底,一个接一个病例地调查,确保每个轨迹细节不漏一处,每份流调报告科学准确,每次疫情研判切实可靠。
防护到位。本次疫情严峻,对个人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自治区疾控中心派出的两位消杀专家抵达现场后立即奔波于各个隔离场所备用地点间,对场地设置、工作流程进行指导,对人员防护进行了培训,对落实防护制度提出新规范,用细心、耐心为保护群众和战友们的健康筑起保护屏障。
疫情尚未平息,疾控队员们仍在努力。截止至2月8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共有76名队员奋战在百色疫情防控一线,57名队员在后方保障德保样本检测工作。
每场疫情都是一次大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在自治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自治区疾控中心必将用大气、勇气、锐气,朝气、正气、才气鏖战疫情,奋力打好打赢百色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八桂安康。
2022-02-1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教授团队在国际转化医学杂志ClinicalandTranslationalMedicine(中科院一区Top,IF=11.49)发表题为“Molecularmechanismsgoverningcirculatingimmunecellheterogeneityacrossdifferentspeciesrevealedbysingle-cell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陈东升副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孙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李志彬博士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孙成成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全面比较和分析来自人、小鼠、仓鼠、猴、虎、猫、狗、兔、羊、鹿、鸽子和斑马鱼等12个物种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五种免疫细胞(T、B、NK、单核和树突状细胞)的转录谱特征,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异质性分子特征和细胞间互作关系,及同一种免疫细胞在演化和发育上的保守性。该研究鉴定,12个物种的五种细胞之间214对保守的细胞—细胞互作对,其中最保守的是VIM-CD44,在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之间最常见;T细胞和B细胞之间最保守互作对是CD40LG-CD40、CD40LG-TRAF3、CD40LG-ITGB。研究分析了上述互作对在细胞内所属的信号通路、每一种细胞的发育调控网络,以及参与调控的核心转录因子及其下游靶向基因。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PBMC等免疫细胞发育、成熟、增殖、激活和分化,分析免疫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抗原呈递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机制,揭示免疫性疾病的异常免疫细胞的功能,最终对指导免疫系统疾病中的药物临床前试验有参考价值。
2022-02-13生物谷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防止蛀牙,远远早于牙科领域的出现。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有一个主要领域的进展却滞后了---当牙釉质受损或开始磨损时,可以对它进行替换。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构建出一种牙釉质类似物,并指出有一天可以用它来补充人类牙齿中的牙釉质。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牙釉质之所以如此坚固而又略带弹性,是因为它由钙制成的细棒组成,这些细棒像盒子里的铅笔一样紧紧堆积在一起。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试图通过使用界面非晶相(amorphousintergranularphase,AIP)包被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线生产一种材料来尽可能地模拟牙釉质,其中这些羟基磷灰石纳米线使用一种涉及应用聚乙烯醇的冷冻技术进行平行排列。
这些作者将这种合成牙釉质应用到各种形状的牙齿上,包括人类的牙齿,然后测试它的性能如何。他们发现它有很高的刚度,很坚固,也有轻微的弹性。他们还发现,在大多数测试中,这种合成牙釉质的性能优于天然牙釉质。
这些作者计划继续测试他们的材料,以确保它能经受住严酷的环境,比如人类口腔中的环境。他们还必须证明它在人类身上使用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他们指出,如果他们的合成牙釉质通过了所有这些测试,那么它可能不仅仅用于牙科。他们提出它可能用于包裹心脏起搏器,或支撑因使用或疾病而遭受损坏或侵蚀的骨骼。
2022-02-14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近日,《新植物学家》(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的题为ThegenomeofHippophaerhamnoidesprovidesinsightsintoaconservedmolecularmechanisminactinorhizalandrhizobialsymbi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组装了沙棘染色体级别的参考基因组,探究了沙棘放线菌固氮生物学机制。
豆目、蔷薇目、葫芦目和壳斗目的部分植物能够与根瘤菌或放线菌共生固氮,其中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研究深入。目前,放线菌共生固氮没有好的研究模式植物,因此放线菌共生固氮机理研究少、进展慢。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适应于缺水少肥的华北及西北贫瘠地区,是防风固沙功臣,最重要的是其根部与放线菌共生固氮;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及黄酮等活性物质,是健康饮品的原料供给者,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该研究以采自山西的沙棘为材料,组装染色体级别的参考基因组,理清存在争议的固氮分支植物的演化关系。沙棘与其近亲物种冬枣大约在7-8千万年前分化开;两者分道扬镳后,沙棘又经历了一次特有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2022-02-14医诺维
咖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据估计,全球每天消费30亿杯咖啡。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们饮用以醒神和提高工作效率。有趣的是,长期饮用它对大脑内在功能网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近日,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在Nature子刊"MolecularPsychiatr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Habitualcoffeedrinkersdisplayadistinctpatternofbrainfunctionalconne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机理上揭示了经常喝咖啡对大脑网络的影响。
研究发现,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经常喝咖啡改善运动控制,提高警觉性,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比较了31名经常喝咖啡的人和24名不喝咖啡的人在休息时、工作时、喝咖啡不久后的大脑连接和结构。
通过分析发现,在休息时,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经常喝咖啡的人大脑两个区域的连通性降低,这表明运动控制和警觉性提高。
在大脑的其他区域,包括小脑和丘脑与小脑之间,也发现了更有效的连接模式,表明在运动控制能力方面得到改善。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包括,在经常喝咖啡的人中,在大脑的几个小脑和皮层下区域观察到的动态活动增加,这与减少心不在焉、提高注意力、警觉和觉醒以及增强学习和记忆的效果相一致。简单地说,这些变化意味着专注能力的提高。
该研究是首次对经常喝咖啡对大脑网络的影响进行如此详细的研究。通过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实时观察咖啡对大脑功能连接和结构的影响,以及经常喝咖啡者和不喝咖啡者之间的差异。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为现有咖啡研究中观察到的一些影响提供一种机制上的见解,例如改善运动控制,提高警觉性,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迄今为止,先前的研究表明,咖啡因和咖啡在提高注意力、警觉和唤醒、运动控制以及学习和记忆方面都有作用。这些新发现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为这些效应背后的结构变化提供了见解。
生酮饮食(KetoDiet),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合适配比的饮食方案,起初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非药物疗法。近年来,生酮饮食爆红网络,尤其受到减肥人士的追捧,一度成为减肥界的饮食巅峰。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现晚、转移快和预后差是胰腺癌临床诊治的三大主要难题,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是晚期,且五年生存率更是低至为6-8%,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胰腺癌也被称为“癌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立峰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子刊"Med"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Ketogenicdietandchemotherapycombinetodisruptpancreaticcancermetabolismandgrowth"的研究论文。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创建了胰腺导管腺癌小鼠模型,并给小鼠喂食正常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或生酮饮食,并接受标准的化疗。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联合疗法对肿瘤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健康组织相比,生酮饮食可以更深入地降低肿瘤中的葡萄糖水平,并且显着抑制胰岛素水平。
生酮饮食会迫使身体分解脂肪以产生酮体分子,这些分子可以被细胞燃烧以产生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是3-羟基丁酸酯,它就像一种增压燃料,将电子转储到细胞中,而肿瘤细胞特别擅长吸收这种燃料,幸运的是,过多的3-羟基丁酸酯可能对癌症有毒。
这种过量的电子会导致活性氧(ROS)的产生,这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分子,化疗也会产生。活性氧通过破坏细胞的DNA、细胞膜和其他成分杀死癌细胞。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会增强化疗的抗肿瘤效果。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令人兴奋的,目前至少在小鼠身上看到了生酮饮食结合化疗的益处。未来,希望在人类身上看到同样的好处。
2022-02-13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截至2022年2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04237.6万剂次。
2022-02-14奇点糕
这年头,管住嘴也能治病,也就是饮食干预疗法。
而在这饮食干预疗法中,模拟禁食饮食(FMD)可是香饽饽!
FMD以低水平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相对较高脂肪为特征,从而限制热量为标准饮食的50%及以下。近些年,已有不少动物实验证实,FMD能够延长小鼠寿命,减少和延迟癌症的发生、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肠道菌群等[1-4]。
前不久,一篇发表在ScienceAdvances期刊上的论文提出,FMD与肝细胞癌(HCC)的靶向药——索拉非尼,在治疗HCC中具有协同作用。
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AndreasProkesch和他的同事们发现,FMD不仅能加强索拉非尼的疗效,还能改善索拉非尼的耐药性问题,而这种协同作用依赖于抑癌基因p53的正常表达[5]。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第5大常见癌症,也是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在原发性肝癌中,HCC占75%-85%,是肝癌的主要形式[6]。
对于不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的HCC来说,索拉非尼是一种常用药。这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能够将总生存期延长3个月。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耐药性的问题难以克服,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痊愈的病例[7,8]。
如此看来,索拉非尼在HCC治疗上亟需寻找新出路。而经济实惠、健康无公害的FMD无疑是一个联合治疗好搭档。
这次,Prokesch和他的同事们就对索拉非尼与FMD的联合疗法进行了考察。
首先,他们选用了一种对索拉非尼具有很强耐药性的HCC细胞——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皮下注射给小鼠(NMRI)。并随机分为4组进行不同治疗,分别为安慰剂+随意饮食组、安慰剂+FMD组、索拉非尼+随意饮食组、索拉非尼+FMD组。
在用FMD喂养小鼠时,研究者们选择了5:2断食方案(每周断食2天),而不是隔日断食。他们发现,虽然两种FMD方案都会导致小鼠短期内血糖水平以及体重下降,但如果小鼠采用5:2断食方案喂养,体重从长期来看处于稳定状态;而采用隔日断食方案喂养的小鼠,体重呈不可挽救的下降趋势,长期治疗的话,怕是病还没好鼠鼠就饿没了。
经过超4周的治疗,研究者们发现,索拉非尼或FMD的单一治疗仅显示出肿瘤减小的趋势,肿瘤大小未发生明显改变。与之相比,当联合治疗时,疗效叠加,索拉非尼+FMD组小鼠的肿瘤生长被显着抑制,且总体重未受影响。
这表明,FMD或能以协同效应减轻索拉非尼的耐药性。
总之,索拉非尼与FMD在治疗HCC上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治疗能破解HCC细胞对索拉非尼的耐药性问题,提高疗效。
从机制上看,索拉非尼是线粒体呼吸的非典型抑制剂,会导致癌细胞氧化磷酸化(OXPHOS)过程受损,使癌细胞转为无氧呼吸,通过增强糖酵解来提供能量[9,10](也就是发生Warburg效应[11])。
糖酵解需要消耗大量葡萄糖。Prokesch和他的同事们在HepG2细胞的体外实验中发现,索拉非尼治疗后的癌细胞活力会随葡萄糖剂量的增加而逐渐恢复。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mM时,细胞活力还没啥起色;当葡萄糖添加到5mM时,就有约50%的癌细胞恢复活力。
而在小鼠体内的异种移植实验中,他们发现,FMD喂养的小鼠血糖水平显着降低至约3mM。这说明,凭着FMD就足以将体内血糖降至一定水平,降低HCC细胞在使用索拉非尼后的存活率。
简单来说就是,索拉非尼堵住HCC细胞有氧呼吸的路,转型为糖酵解;而FMD又会导致HCC细胞的糖酵解也没糖可用,从而联手索拉非尼将HCC细胞逼向绝路。
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发现,FMD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能阻断AKT/mTOR信号通路,增加HCC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
值得注意的是,p53能够通过调节葡萄糖转运蛋白和促凋亡蛋白的表达,在FMD+索拉非尼的协同治疗中起关键作用。
当敲除HepG2细胞中的p53基因时,FMD与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的“合体攻击”就失效,不会出现显着的细胞活力降低或是细胞毒性加强。一旦p53重新表达,FMD就又能增加HepG2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了。
2022-02-11健康报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指导原则》明确,医疗机构的设置以医疗服务需求、医疗服务能力、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千人口医师数(千人口中医师数)和千人口护士数等主要指标进行宏观调控,具体指标值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中,2025年全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主要指标中,千人口床位数的指导性要求为7.4~7.5床,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3.2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不低于60%,县办综合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600~1000床,市办综合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1000~1500床,省办及以上综合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1500~3000床。
《指导原则》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平急结合、医防协同、区域协作、医养结合、中西医并重、多元发展,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管理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发展接续性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同时明确了医疗机构设置的五个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区域统筹规划原则、科学布局原则、协同创新原则、中西医并重原则。
《指导原则》强调,合理设置公立医院数量。在省级区域,每1000万至1500万人口规划设置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地市级区域,每100万至200万人口设置1~2个地市办三级综合医院,争取建设达到三甲水平。有序引导部分城市区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精神、职业病等专科医疗机构。在县级区域,原则上设置1个县办综合医院和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县级区域优先设立少数民族医医院。实现省、市、县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
《指导原则》明确,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每个病区床位规模不超过50张。承担区域医疗中心任务的,可根据医疗服务需求适当增加床位规模。在设置审批三级综合医院时,引导三级综合医院提高重症医学专业床位规模及占比,合理配置临床科室资源。新增三级综合医院及其床位应当综合考虑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收治病种难度等因素,原则上平均住院日过长的不得新增。
《指导原则》首次明确了公立医院“分院区”的概念。分院区属于非独立法人,其人、财、物等资产全部归主院区所有。公立医院举办的基层医疗服务延伸点、门诊部、未设置床位的健康体检中心等,以及医联体、医院托管、合作举办、协议合作、对口支援等合作医疗机构不属于分院区。
2022-02-11央广网
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了国家医保局下一步对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的具体计划。
陈金甫指出,提速扩面是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的应有之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品种提速。品种是真正反映临床需要的,从品种提速来说,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谋划的是第七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从三年来的情况看,包括地方集采,平均每个省份集采品种已经累计达到50个,高值医用耗材达到了3种。今年,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地方根据临床需要,围绕大品种和常见病,查漏补缺进行推进,力争每个省份开展的省级集采品种能够达到1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能覆盖到5个品种。
第二,集采覆盖领域的扩面。原来的集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去年拓展到了胰岛素、人工关节。今年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对群众反映多、价格调整空间大的耗材品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今年准备在骨科脊柱类耗材进行集中带量采购。在地方这块,进一步在其他领域进行探索。中成药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经组织联盟采购的基础上,今年要有序进一步扩大范围。在此基础上实现三大领域全覆盖,没有侥幸带金销售的生存空间。
第三,持续增效,扩大老百姓的受益面。三年以来,集采在各地推进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区域联盟、省级联盟中间,存在着已经开展的各地区群众受益率比较高,但是其他没有参加联盟的价格降不下来,集采降价的制度效应当地百姓受益不到。所以国家医保局计划对已经开展集采的品种,要逐步实行其他省份的跟进协同,使覆盖面能够迅速扩大到其他地区。
他指出,今后集采更重要的是规则,不同招标标的的特点非常复杂,需要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又要符合临床需要,又要切实让企业、患者能够共享改革的成果。
2022-02-14新华网
从食物中寻找乐趣来自大脑对食物的反应。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观察了大脑对糖和脂肪的反应。研究人员改变了布丁中糖和脂肪的含量,并让慢性疼痛患者进食。结果发现,一些慢性疼痛患者在摄入糖时,不会出现进食过量这种饮食行为变化,但在摄入脂肪时却会出现变化。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患者的肥胖可能不是由缺乏运动引起的,慢性疼痛可能改变了他们对高脂肪食物等的进食量,从而导致肥胖的发展。
2月12日0时至24时,辽宁省葫芦岛市新增1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此,葫芦岛本轮疫情累计报告43例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葫芦岛市绥中县。绥中集中隔离点情况怎么样?防疫物资储备如何?社区疫情防控怎么做?……新华社记者探访疫情防控一线,回应热点问题。
热点一:集中隔离点情况怎么样?
连日来,葫芦岛市新增确诊病例大多数在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筛查时发现。2月8日至12日,葫芦岛市累计追踪到确诊病例密接879人、次密接617人,这些人员均已进行集中隔离管控,集中隔离点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沿哨点”。
从2月9日开始,这家隔离点一共接收了85名集中隔离人员。由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等13人组成的工作队24小时驻守在这里。
“每天进行1次核酸采样,3次体温测量,6次消毒。”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路畔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隔离区内单人单间,医护人员每进入一个房间进行核酸采样,出来后都要彻底消杀,才能进入下一个房间。
此外,针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人员,隔离点积极与邻近医院协调,保障他们的用药需求。集中隔离人员彦先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来隔离的时候没带够降压药。“我上午10点多找到工作人员协调药品,晚饭后药品就送到了。”彦先生说道。
热点二:防疫物资储备如何?
仓库由3个库房组成,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堆满了防疫物资。绥中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王军说,仓库内共有一次性医用口罩33万个、N95口罩12万个、酒精1.2万升、防护服3万套,至少能保证全县15天的消耗。
热点三:社区疫情防控怎么做?
文化社区党委书记唐莉说,2月8日疫情刚发生,就有300多位居民主动联系社区要求参加志愿服务,其中既有寒假返乡的大学生,也有60多岁的老党员,他们的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65岁的董桂芝是一名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网格员,她每天早上8点都会准时到岗,拿着大喇叭分批次通知各个楼栋的居民下楼采样,并维持现场秩序。
2月13日下午,绥中县飘起了雪花,董桂芝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她带着医护人员走进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妇和儿童上门采样。“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前。这个时候,我不仅不能掉队,还要给年轻人做榜样。”董桂芝说。
2022-02-12新华网
什么是运动护齿?
它是一种抗冲击力的弹性软垫,是戴在牙齿和牙龈上的“保护套”。它能让人们在进行高强度和直接对抗性运动,如滑雪、滑冰、冰球、足球、篮球、曲棍球、跆拳道、拳击等运动时,缓冲颌面部和牙齿受到的意外冲击力,降低牙齿、颌骨、唇、颊、舌等部位的损伤几率,并减轻伤害的严重程度。运动员在咬住运动护齿时,还可增加全身肌肉力量,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时下,2022北京冬奥会的各项赛事进程时刻牵动人心,我们在多个项目中见到运动员口中佩戴的彩色“牙套”,就是运动护齿。
国际运动牙医学会(ISDA)和美国牙科协会(ADA)联合建议,在有身体冲撞潜在危险的项目中,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应始终佩戴运动护齿。
运动护齿一般佩戴于上颌牙列,对于拳击等近身搏击类的运动项目,常上下颌同时佩戴。运动护齿主要包括三类:预成式、口内成型式和定制式。
目前主流的类型是定制式运动护齿,它由专业医生根据运动员的牙列模型进行个性化制作。定制式运动护齿的密合性、稳定性、舒适性、保护性皆优于前两种,甚至可以加入一些个人喜好的颜色,将安全与时尚完美结合。
运动护齿是一次定制、一劳永逸吗?
不是!
一方面,运动护齿使用中逐渐磨损,保护作用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口腔结构在不断生长变化。因此建议,运动护齿每6个月至少更换一次,对使用频率高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者,甚至需要每3个月更换一次。
不同的运动项目,定制的运动护齿是一样的吗?
运动护齿的厚度由运动员的性别和体重、运动项目的对抗程度等决定。一般可用2mm+2mm层压护齿,男子冰球、男子短道速滑、男子雪橇等需要2mm+4mm或3mm+3mm的层压护齿,拳击、篮球的对抗性更强的项目则需要更厚的层压护齿。
运动护齿会影响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吗?
首先,制作运动护齿的材料必须是食品级安全的,无毒性、无刺激。
其次,运动护齿在使用前后均应充分清洁,必要时可使用牙膏和牙刷清洗,但不要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不要使用热水、酒精、日晒等方式消毒,并注意放在专用容器内保存,避免受压变形。
最后,如果运动护齿有磨损或戴用不适,应及时更换。
总之,对于有口颌面部受伤风险的运动参与者,均应找专业医生定制运动护齿。为牙齿提供“神奇盔甲”,守护口颌健康。
2022-02-13人民网
与爱人进行亲密行为时,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一些性传播感染和意外怀孕的风险。
在情人节,无论你计划独自庆祝还是和某个特别的人一起庆祝,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贴心地准备了一些小建议,让你在情人节和接下来的一整年都能拥有健康。
注重心脏健康。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刻不容缓。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吸烟和吸入二手烟,限制酒精的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拥有积极的心情。
合理膳食。从情人节开始,考虑为爱人做一顿健康有营养的浪漫大餐。供应盐和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搭配水果和蔬菜,饭后甜点要少吃。
向爱人传播爱,而不是细菌。经常洗手,注意保暖,保护自己免受感冒和流感的侵袭。当你或你认识的人生病时,避免近距离接触。
预防性病的传播感染和意外怀孕。与爱人进行亲密行为时,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一些性传播感染和意外怀孕的风险。与健康的性伴侣保持长期的稳定关系可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充分考虑爱人的健康。若TA有过敏、哮喘、糖尿病或其他健康状况,避免任何能影响他或她的健康的食物、花、宠物和其他物品。
2022-02-13重庆日报
为了无糖而使用甜味剂来满足人们口感的需求,很多时候不仅达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同时还可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增加。
作为元宵节的主要食品——汤圆,一向被人们赋予了“团团圆圆”的美誉,无论是汤圆糯米粉高糖的外表还是高糖高脂的汤圆馅儿,对于糖尿病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山,搞不好血糖就要蹭蹭蹭的往上窜,于是,糖尿病人开始犯迷糊了:这汤圆到底吃不吃?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此,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医生提醒,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以加餐形式食用2~3个汤圆;而市面上的无糖汤圆,多是噱头,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大快朵颐。
血糖控得好可食用2~3个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主任吴绮楠介绍,对于那些想吃又不敢吃的糖尿病人,只要注意好了以下几点,适当的吃一点汤圆,还是可以的。
首先,那些本身有良好的血糖监测习惯,血糖控制情况还比较好也比较稳定的患者,选择在两餐之间以加餐的形式食用2~3个包馅汤圆或者20~30克不包馅汤圆,不要把汤圆作为主食。吃完汤圆后,最好有一个小小的餐后运动,如散步,做家务等。这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既满足了愿望,也避免了引起血糖大的波动,可谓两全其美。
对于那些血糖暂时离达标范围比较远的患者,如空腹血糖>9毫摩尔/升,餐后血糖>13毫摩尔/升的患者来说,为了不让血糖坐过山车,建议还是先把血糖达标这个小目标实现了来再说吧。
主餐吃汤圆减少其他摄入
吃完饭后,略做休息,然后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等,保持能量的摄入和支出达到动态的平衡,这样的控糖,就是一门完美的艺术。
市面上无糖汤圆不能多吃
最后,现在市面上宣扬的“无糖”汤圆,真的能让糖尿病患者大快朵颐?其实不然,对于什么汤圆,饼干,月饼等由大量面粉或米粉制作的食品来说,无糖真的就是个噱头,最大的真相就仅仅是无蔗糖而已,这些食品本身就是满满的卡路里。要是想当然没有节制的大吃一通,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等。
因此,所谓的无糖汤圆也是不能多吃的。大量的研究显示,为了无糖而使用甜味剂(如糖精、甜叶菊、木糖醇、阿斯巴甜等)来满足人们口感的需求,很多时候不仅达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人体肠道菌群失调、大脑摄食中枢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疾病风险增加。所以,一看到“无糖”两字,咱们反而应该更悠着点。
2022-02-13科普中国
出现眼部发痒,眼睛干涩的情况的时候,可以选择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进行缓解,或者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眼角。
眼睛不舒服,下意识就会伸出手揉眼睛,但是这种揉眼动作很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说法称“揉眼会造成散光”。这是真的吗?揉下眼睛便会带来健康风险吗?
揉眼的后果很严重,特别是这类人!
对于散光患者来说,长期的揉眼会对角膜产生压力,可能会改变角膜表面的形态,从而造成某一个轴向的散光变得更为严重。本身患有眼疾的患者揉眼会加重病情。例如,圆锥角膜的患者也是一定不能揉摸眼睛的。
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散光,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显著下降。这类患者的角膜非常脆弱,揉摸按压可能会加剧病情,对视力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等症状,一定不要揉摸眼睛,最好是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断和帮助。
另外,由于手部可能会携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揉摸的动作入眼,可能会引发感染。
异物入眼不舒服,想揉眼睛怎么办?
出现眼部发痒,眼睛干涩的情况的时候,可以选择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进行缓解,或者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眼角。如果情况持续没有好转迹象的话,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
而遇到异物入眼的情况,首先要对异物进行区分,如果是灰尘、头发、砂石这类普通异物的话,此时揉眼可能导致角结膜划伤。其实不严重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等待眼睛自动分泌泪液进行“冲刷”,还可以使用经过消毒的医用棉签轻轻粘出或者使用干净的清水冲洗,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是电焊、装修等施工过程中的工业原料不慎入眼,伴有眼红或眼痛的时候,此时更不能揉眼,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2022-02-14科技日报
“中医药体验馆新奇有趣,太酷了!中医的穴位按摩、拔罐等,我们在训练中也经常做,非常有效果。”美国的运动员表示。
“中医药非常棒,这里让我学习到很多新知识。谢谢!”巴西的运动员说。
“中医药历史悠久,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将对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拉脱维亚的运动员说。
“我们爱中医!”加拿大的运动员表示。
……
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开幕以来,北京延庆冬奥村有个最火的“打卡点”——中医药展示区,来自冬奥组委,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巴西、日本等国的运动员、官员及工作人员都纷纷点赞。
以“中医之美,世界看见”为主题的中医药展示区面积仅80平方米,却是展示传统中医药精髓的重要区域。“通过智能交互+古籍展示,可谓‘小平台’展示中医‘大国粹’。截至目前,北京冬奥村、延庆冬奥村中医药展示区共接待外国运动员及随行官员700余人,场馆以丰富的中医知识、多样的体验形式、创新的设计理念受到了广泛好评。”2月1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2022年延庆冬奥(冬残奥)村中医药展示区志愿者刘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走入展示区,只见一面硕大的电子屏——“望而知之屏”将中医中药从线下实物搬到屏幕云端,通过8K显示屏展示中医之美。屏幕上的“二十八宿”象征着中医天人相应的基本理念,体现中医所认为的——人的生命节律要与天地变化同频。一个个中医药知识点星罗棋布,以本草之奇、百方之效、名医之迹贯通见证中医药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用一个个“10秒”短视频,展现中医之美与中华文明之美。
通过滑轨屏呈现的3D可视化经络图像,在10秒中可探寻认知某一个穴位、某一条经络背后的奥秘,进而理解腧穴、经络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从而领悟到中医所讲的精、气、神、经络、脏腑等构成人的个体生命,了解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在展示区中最为火爆的是“天人合一”沉浸式体验区。通过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观展现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体悟中医所提出的生命节律随着四季的变化呈现“生长化收藏”的不同状态;领略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感受北京之美、中国之美。其中特别令国外运动员着迷的是“功夫打卡”环节,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被搬上屏幕。运动员可以通过模仿屏幕上的动作,亲身体验中医功法养生的魅力。运动员们纷纷将自己进行“功夫打卡”的照片或者视频通过社交平台向全球传播,博得好评如潮。
中医药展示区不仅仅“科技范儿”十足,医药古籍展览也让参观者领略到中医的厚重历史。一本本泛黄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古籍将中医文化底蕴精彩呈现,特别是一整套成书于宋代的《圣济总录》更是吸引了不少运动员驻足围观。
在中医药展示区有一面心愿球墙,每一个参观者都可以从其上取来一个心愿球,在上面写下对中医药或冬奥会的心愿与记忆后放回墙中。目前,一百多个写满美好祝愿的心愿球铺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英文、法文、俄文……各国文字不同,但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共同认可,也反映了国外友人对北京冬奥会的高度赞赏。
使用当前的肌电假手,即使能够单独控制所有5个手指,用户一次只能做一个抓握动作。美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创了一种可穿戴的多通道触觉反馈软机械臂带,通过向机械手用户传达人工触觉,使其能灵巧使用假手,同时抓握并移动两个物体而不会折断或掉落,即使他们对两个物体的视线都受到阻碍。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研究人员研究了人们能否精确控制施加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握力,用灵巧的人工手同时抓握。在研究中,他们还通过系统地阻止视觉和触觉反馈来探索视觉反馈在这个复杂的多任务模型中所起的作用。他们发现,即使在视觉可用的情况下,受试者也定性地认为触觉反馈比视觉反馈重要得多,因为在抓取的物体被破坏或掉落之前,通常几乎没有视觉上可感知的警告。
新臂带以无创方式集成了多个触觉反馈通道,配有软致动器,包括振动触觉刺激器,以指示抓握的物体是否已损坏。臂带设计用于在对应于拇指、食指和小指的三个位置进行触觉反馈,以传达施加于手握两个物体的力的幅度。臂带还配备了三个位于同一位置的振动触觉致动器,如果抓握中的物体被破坏,它们会振动以提醒受试者。
在研究展示的多功能控制示例中,受试者在用拇指和小指拧开水瓶盖的同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一张卡片。另一个演示是用三个手指抓住一个球,而小指同时用于切换电灯开关。
研究人员表示,实现精细的灵巧控制,不仅需要解释抓握控制意图,还需要补充触觉反馈。这项研究旨在解决触觉丧失问题,这是目前上肢缺失的人进行多任务处理或充分利用假手的主要障碍。研究有助于未来高度复杂的双手操作机器人框架,目标是使上肢缺失的人能够实现目前无法完成的工作和娱乐目标。
心脏具有两个功能性调节特征:机械电信号和自动性,研究人员将其转移到人造斑马鱼装置内。该装置的灵感来自于斑马鱼的形状和游泳动作。人造斑马鱼有两层肌肉细胞,尾鳍两边各有一层。研究人员利用外部光基因刺激控制其肌肉收缩,使它像鱼一样游泳。当一方收缩时,另一方就会伸展。这种伸展会触发机械敏感蛋白通道打开,从而导致收缩,进而引发伸展,以此类推,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可以推动它自主游泳108天。
研究人员说:“通过两层肌肉之间的心脏机械电信号,我们重建了每次收缩都会自动循环的系统。”研究结果突出了反馈机制在心脏等肌肉泵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个自主起搏节点,就像起搏器一样,控制自发收缩的频率和节奏。人造鱼的两层肌肉和自主起搏节点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连续的、自发的、协调的鳍摆动。
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前海洋疾病生物物理学小组博士后朴成进(音译)说:“因为有了两种内部起搏机制,我们的鱼比以前的活得更长,移动得更快,游泳效率更高。”这一创新为研究心律电信号提供了模型,也为了解窦房结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模型。
这种人造鱼的“体能”会随其“年龄”增加而改善。它的肌肉收缩幅度、最大游泳速度和肌肉协调性在第一个月都随着心肌细胞的成熟而提高。最终,人造斑马鱼可达到与野生斑马鱼相似的速度和游泳效率。
论文资深作者、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基特·帕克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造一颗能够代替儿童畸形心脏的人造心脏。”
总编辑圈点
国际战“疫”行动
研究人员称,在去年12月13日到今年1月31日期间,他们对在纽约斯塔滕岛捕获的68头鹿的鼻拭子样本进行了检测,在其中7头鹿的样本中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而且有些鹿体内存在新冠抗体。这一发现表明,这些鹿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且容易被变异毒株反复感染。
研究人员认为,鹿只会将新冠病毒传给同类,但也有人担心,新冠病毒可能会发生变异,从鹿“外溢”到其他物种体内或者进入动物—人的传播链条中。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动物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但美国农业部称,大多数报告感染新冠病毒的动物曾与某个人类新冠病毒病例有过亲密接触。
最新研究负责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家苏雷什·库奇普迪说:“病毒在动物中的传播增加了感染人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为病毒再次变异提供了更多机会。当病毒完全变异时,当前的疫苗就会失去保护效力。”
库奇普迪也表示,奥密克戎从人类扩散到鹿身上令人担忧,也可能存在某种新的、具有疫苗抗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在非人类宿主身上进化,但尚未被人类发现。
美国农业部此前曾报告感染新冠病毒的动物,包括狗、猫、虎、狮子、雪豹、水獭、大猩猩、水貂以及鹿。
AI舆情系统提升了数据的精准性。早期的舆情监测,通常由“关键词”搭配“与、或、非”的判断逻辑进行数据检索,往往需要辅以大量的人工,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而智能化的监测,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内容进行多维度识别,从而提升数据的准确性。
全民互联网时代,舆情无时不有,风险无处不在。目前,中国网民总体规模已超过10亿,网络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的重要渠道。社会舆论也随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网络舆情信息成为舆情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全媒体时代做好舆情工作带来全方位的挑战。
AI舆情系统优势愈发突显
与传统舆情系统相比,AI舆情系统有何不同?
人民在线副总经理汪大伟答道,AI舆情系统是指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中文全媒体资讯自动化分析与大数据情报挖掘的综合系统。与传统舆情系统相比,其有两个明显的转变:舆情监测从“检索”到“算法”的转变;数据计算从“简单计算”到“深度学习”的转变。AI舆情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地对文本类信息进行实体识别、语义消歧、知识图谱构建、话题分类、自动摘要、情感分析,并对于图像类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品牌识别、人脸识别、物体识别和文字识别等。
汪大伟进一步解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用户量的日益增长,舆情智能化发展亟待解决两个需求:以移动化应用为代表的“浅舆情”需求以及需要深度分析的“潜舆情”需求。而无论是“浅舆情”还是“潜舆情”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舆情数据处理平台。
首先,AI舆情系统提升了数据的精准性。早期的舆情监测,通常由“关键词”搭配“与、或、非”的判断逻辑进行数据检索,往往需要辅以大量的人工,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而智能化的监测,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内容进行多维度识别,从而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舆情系统运用垃圾分类模型提升数据精准度,并通过情感分析技术获取敏感信息,实时表现舆论状态,评估舆论走向。在此基础上,系统还能通过事理图谱、热点聚类、文本分类等学习方法,对舆情事件的发展脉络、特征分布、风险等级进行自动阶段性总结,并给出趋势预测。
其次,AI舆情监测的优势,还体现在对“非确定”信息的监测上。长期以来,舆情监测一直存在一个难题,即对一个部门、企业、话题、事件等确定性的“主题监测”相对容易,但对一些“无主题”的监测,则困难得多。
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
汪大伟指出,AI舆情系统提升了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舆情作为重要的社会评价数据,在跟其他维度的数据进行融合之后,再次扩展了应用场景和使用价值。很多政府机构将舆情数据视为社会治理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则常将舆情数据作为大数据风控和智慧营销的重要参考指标。显然,AI舆情系统推动了“网络问政”向“网络理政”的转变。
随着近些年数据风控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理个人征信数据滥用乱象之后,很多金融企业将舆情数据作为重要的风险指标,希望利用舆情数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等。
汪大伟说:“AI舆情系统不仅能够将已有风险归纳为经验知识,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图谱功能,将某一种经验扩充为某一类经验,以此来实现对未来风险的精准预测。此外,AI舆情系统的知识图谱功能,具有推理计算的能力,可以发现以往并未存在但将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满足用户的深层需求。”
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
延伸阅读
媒体智能化初步形成三大模式
2月5日起,北京广播电视台在播出北京冬奥新闻时,屏幕左下角多了一个熟练运用手语播报的“虚拟人”——“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让听障人群更好地感受到了冬奥盛况。从虚拟新闻主播到手语播报虚拟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北京冬奥会新闻播报的一个重要辅助技术,而智能化也早已成为如今新闻传媒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0—2021)》指出,目前媒体智能化已初步形成三大模式,即智慧广电模式、智慧报业模式、商业平台智能化模式。
在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扶持下,我国智慧广电得以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广播电视各业务流程,催生出了智能视频修复、智能视频编辑、广电网络智能分发、广电云监管、多维度审核体系、广电公共应急信息智能服务等一系列智慧广电创新应用。
头部互联网商业媒体平台在市场驱动下率先开启智能化升级转型,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覆盖从汇聚、管理、生产到发布的全链路,智能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疫情催化、全面视频化的趋势下,AI+视频也成为商业平台角力的新赛道。
近日有网民反映北京市部分学校提出“未接种疫苗的孩子每48小时提交一次核酸检测证明”等变相强制学生接种疫苗等情况。北京市教委13日发表情况说明强调,接种疫苗工作要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进行。
2022-02-14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医院热烈祝贺生意好、赚钱多的事时有发生。比如挂条幅祝贺住院病人超4万、高调庆祝手术量破千、张贴“生意兴隆”对联等,这些事均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热议。
与过去类似事件相比,这起事件存在明显不同。因为“事业蒸蒸日上”所指的是医疗事业,而医疗事业的涵盖面甚广,医学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篇数、医疗操作和护理方式改进、推进医改的进度、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疾病预防成效、医疗应急能力、医患关系等,均属医疗事业范畴。这些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和成绩,完全可以称为“事业蒸蒸日上”。此外,作为中医院的一个科室,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也是分内职责。
当然,“事业蒸蒸日上”也可能被误解为看病人数大增,并带来科室收入提升,这是这句话产生歧义并引发纷争的原因。但片面理解、把事情往坏处想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倘若“事业蒸蒸日上”这句话都不能说,那么,医务人员就得十分谨慎地表达事业心和进取心,甚至不能说“多为患者服务”等话语,因为这样意味着病人数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对于医院的批评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正常的事业发展也视为非正当行为。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双方的理解与包容。假如看到该视频的人能够宽容以待,并且习惯往好处着想就应该看到,科室整体搬迁的确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涉事医院也表示,拍视频是想表达对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的美好愿景,非大众所理解的那层意思。该科室的这种庆祝行为是一种简单和节约的仪式,不应当遭受不必要的指责。
即使此事确实引发了误会,那么消除误会即可,没必要“严肃处理”,让医务人员噤若寒蝉,担心一言不慎招致挞伐和追责。
2022-02-14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保障充足的疫苗供应和公平分配是当务之急。
中国始终站在守护全人类生命健康的高度,坚持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以积极深化抗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实际行动,助力弥合“免疫鸿沟”,为世界早日战胜疫情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守望相助——
持续对外提供更多疫苗
目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1亿剂新冠疫苗。全球使用的新冠疫苗每两剂就有一剂是“中国制造”。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收到的第一批疫苗来自中国,迄今获得的大多数疫苗也来自中国。
新的一年,大批中国疫苗源源不断运往全球有需要的每一个角落,为当地抗击疫情、保护民众身体健康继续提供重要支持。
中国援助的新一批疫苗陆续运抵津巴布韦。在津接种的新冠疫苗中,95%以上为中国生产。“得益于中国的大力支持,包括津在内的众多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获得了防护效果好且能够负担得起的疫苗。”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近日在发表电视讲话时说,在津面临第四波疫情并与奥密克戎毒株作斗争的关键时刻,中方援助将有助于津政府更好地抗击疫情。
1月28日,中国援助的新一批新冠疫苗和注射器运抵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迄今桑给巴尔从国际社会获得的疫苗援助中,多数为中方捐赠。中国疫苗及时运抵,将使更多民众有机会接种疫苗。”桑给巴尔教育和职业培训部部长西迈·穆罕默德说。
此前两天,中国援坦新一批新冠疫苗和注射器运抵坦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卫生部部长姆瓦利穆表示:“中方的及时援助将助力我们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进程,保护民众生命健康。”
“中方向老方援助疫苗,充分体现了中国党、政府和人民对老挝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宝贵支持。”1月25日,中国政府援助老挝新一批新冠疫苗运抵万象机场,老挝政府总理潘坎在疫苗交接时说:“正是在中国帮助下,老挝才能超额完成2021年接种任务,并有信心实现2022年接种目标。我代表老挝党、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犹如‘及时雨’,有助于我们加速接种进程。”中国政府援助赞比亚的第二批新冠疫苗1月24日运抵赞首都卢萨卡,赞比亚卫生部部长马塞博在交接仪式上说,中国的援助体现了两国牢不可破、历久弥坚的友谊。
1月21日,中国援助白俄罗斯新一批新冠疫苗运抵白首都明斯克。白卫生部部长皮涅维奇感谢中方向白方多次援助疫苗,“中国疫苗非常值得信赖,我们将尽快向各医疗机构分发疫苗”。
展现担当——
助力多国撑起“健康之盾”
面对反复延宕的疫情,加快疫苗接种、提升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至关重要。中国在推动疫苗国际合作中始终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尽己所能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撑起“健康之盾”,共同为人类健康构筑“免疫屏障”。
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储运方便、可及可负担……中国疫苗展现的“硬实力”,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广泛认可。
南非卫生产品监管局2月7日表示,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已获批准在南非正式使用,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去年7月,中国科兴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在南非获准紧急使用。
“包括科兴疫苗在内的中国新冠疫苗,在预防死亡和重症、降低住院率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巴西布坦坦研究所所长科瓦斯说。1月20日,应布坦坦研究所申请,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决定批准为6岁至17岁人群接种科兴疫苗。科瓦斯表示,科兴疫苗在应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时展现出较强的保护效力。得益于中国疫苗,巴西的国家免疫行动可以启动和推进。
今年1月,智利采用科兴疫苗等新冠疫苗为民众接种第四剂加强针,优先为免疫力较差人群接种,预计2月将接种人群推广到55岁以上人群。“中国疫苗安全有效,有着减少感染、重症发生的实际效果。”智利公共卫生研究院代院长加西亚此前表示,持续获得中国疫苗的供给对智利防控疫情非常重要,“正是因为有了疫苗和大规模接种,我们有了抗击疫情的充足力量”。
和衷共济——
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中国继续通过疫苗援助、药物捐赠、联合生产等方式,破解全球疫苗“分配赤字”,构建多重抗疫防线,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已向144个国家和地区分发10亿剂疫苗。其中,中国疫苗交付量占近1/5。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哈切特表示,中国为推动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发挥了巨大作用,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与中方加强合作,将疫苗公平分配等目标变为现实。
中国携手各方启动的一系列疫苗合作新项目,也将使中国疫苗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惠及更多国家,持续为全球团结抗疫注入强大动力。
“中方向埃方提供疫苗等务实举措,充分彰显埃中团结抗疫坚定决心。”埃及代理卫生与人口部部长加法尔说。1月18日,中埃两国企业签署疫苗冷库项目合作协议,中国科兴公司将在埃及援建一座可储存1.5亿剂疫苗的全自动化冷库,建成后将成为埃及乃至非洲最大疫苗仓储中心。加法尔说,埃方愿与中方继续加强疫苗本地化生产、技术转移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合作,为非洲兄弟国家战胜疫情作出更大贡献。
自去年12月签署新冠疫苗半成品供应协议以来,缅甸工业部与中国国药集团正积极推进新冠疫苗等疫苗半成品分装新产线建设。缅甸工业部部长查理丹表示,中方大量疫苗援助有力支持当地抗疫。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新产线建设定能快速开展,为缅甸疫情防控提供更大支持,为当地民众筑起坚实健康屏障。
2022-02-14人民网
据悉,本品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春节期间,短短一周,救护车已送来十几个孩子,因为气管、呼吸道异物生命危急,罪魁祸首就是花生米、瓜子、核桃仁等这些常见的坚果类零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吴秀静表示。
吴秀静介绍,小孩好奇心强,多动,缺乏对事物危险性的判断能力,抓到东西就往嘴里吃;婴幼儿乳牙牙根未发育完全、磨牙尚未萌出、不能将食物完全嚼碎,吞咽协调功能不完善,喉保护性反射差,再加上进食时容易分心如哭闹、嬉笑、甚至奔跑等,这些都是儿童出现呼吸道异物的重要原因。
“呼吸道异物是儿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症之一,儿童呼吸道异物起病突然,危险性大,有发生窒息和死亡的风险,是一个严重、可能致命的问题。”吴秀静强调。
“异物吸入后从喉部、声门到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最严重的是异物卡在喉部或气管里发生窒息。”吴秀静表示,呼吸道异物吸入后,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阵发性呛咳及喘息,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紫绀,通常无其他基础疾病。严重呼吸道异物窒息的临床表现为,小婴儿无咳嗽、无哭声、无声音;儿童不能呼吸、不能咳嗽、不能说话;大孩子会有双手卡在喉咙处,惊恐状表现。“这些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否则会因窒息发生死亡的可能。”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略有不同。吴秀静介绍,小于1岁的婴儿,操作者一手托住婴儿下颌,前臂置于同侧大腿上,另一手手掌根对准婴儿两侧肩胛骨脊柱方向叩击后背,每秒1次,拍打5次,然后用手固定头颈部,两前臂夹住婴儿躯干,小心将其翻转至仰卧位,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躯干,一手托住头枕部,用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迅速轻柔地冲击按压两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深度2-3cm),每秒1次,重复拍背及压胸直到异物排出。
“大于1岁的幼儿及儿童,操作者站在患儿身后,用两手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儿剑突下和脐部的中点位置;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儿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吴秀静说。
2022-02-11人民网
孕妇夜间常有腿抽筋的情况,但其实,老年人也会经常发生夜间腿抽筋的情况,尤其是冬季夜间寒冷,腿抽筋的情况更为多发。
据介绍,低钙血症是血钙低于正常值的现象,属于钙代谢紊乱。由于钙发挥生理作用取决于游离钙(即离子钙),所以低钙血症一般也指低离子钙,也称游离钙低于正常值(<1.1mmol/L)。
那么,小腿发生抽筋,如何缓解?120提示,一是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压人中穴,直至穴位有酸胀感;二是立刻坐起,把腿伸直,然后用双手用力将脚掌往脚背方向掰;三是用拇指和食指按压脚后跟两侧,并用力上下搓动;四是发生抽筋后马上下床走动,忍痛用患足前掌向下蹬地。
如何防治老年人小腿抽筋?120提醒,如确是低血钙引起,主要是补钙,可内服葡萄糖酸钙片、乳酸钙等药物,同时要吃含钙量高而富营养的食品,如奶类、豆类、虾皮、海带等。另外,冬季要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避免寒冷刺激和过分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