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业学院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Hydrobiology
课程编码:0730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设课程教研室:水产养殖
学分:3.5学时:12
应开实验项目个数:4实开实验项目个数:4
适用专业、年级:水产养殖专业大二本科生
要求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鱼类学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研究有关生活在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分类地位及其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利用的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科学观点认识水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掌握水生生物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加强内陆水体的水质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水产资源,改进产品质量,为提高水体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一浮游植物观察(3学时)要求学生能详尽地描述浮游植物各大类群常见种类的特征,熟悉了解常见的浮游植物种类。
实验二浮游动物观察(3学时)
要求学生能详尽准确地描述浮游动物的特征,熟悉了解常见的浮游动物种类。
实验三底栖动物的观察与常见种类的识别(3学时)
要求学生能详尽准确地描述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的特征,熟悉了解
常见的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种类。
实验四水生生物的基本调查方法(3学时)
通过实地采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水生生物定性及定量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科学说明
实地采样、实验室观察配合装片观察
四、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
五、教材
《水生生物学》,赵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六、参考书:
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沈嘉瑞等:中国动物志。科学出版社,1979
陈义:无脊椎动物学。商务出版社,1954
堵南山:甲壳动物学(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7
七、备注
水生生物学实验讲义
目录
一、实验室规则
二、显微镜的镜检方法
三、实验一浮游植物观察
四、实验二浮游动物观察
五、实验三底栖动物
六、实验四水生生物的基本调查方法
七、附录
实验室规则
1.实验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课不得无故迟到,溞退。
2.实验时做到细致,认真,避免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
3.爱护公物,不随便动用实验室的仪器,标本。若损坏器材,立即向老师登记,若要借用实验器材,须征得老师同意。
4.每次实验后,须交实验报告,将所用器材放回原处,值日生负责清洁工作。
显微镜的镜检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在基础课已熟悉,不必赘述,观察浮游生物标本,镜检方法如下:
1.制片
(1)在制片前先将盖玻片、载玻片擦干净,用吸管吸取器皿中的标本液,滴一滴于载玻片上,然后用镊子将盖玻片沿着水珠的边缘慢慢放下,若发现标本液溢出或盖玻片内有气泡时,应将标本液吸回到器皿中,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重新制片,直至水滴恰好在盖玻片内,并无气泡出现为止。
观察丝状藻类时,先用镊子取3-5根藻丝放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藻拔弄均匀,然后吸滴一滴水,盖上盖玻片即可观察。
(2)每次使用显微镜之前,首先检查镜子的各机械部分和镜头是否有毛病,如发现有毛病立即向老师报告,及时进行处理。
(3)在使用显微镜之前,之后必须按显微镜的保养方法把它擦干净。
2.镜检步骤
将做好的片子置于镜台上,用物镜的低倍、中倍、高倍依次检查。注意:在用高倍镜头观察时,只需用微调旋钮,以免镜头压坏盖玻片而沾水,引起镜头发霉以至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实验一浮游植物观察
一、实验的目的和
观察并掌握浮游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而识别其常见种类。
二、观察材料
1、25号浮游生物网采集的鲜活标本。
2、固定保存的标本。
三、实验器材及药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盘、解剖针、小镊子、吸管、培养皿、纱布、擦镜纸、浮游生物网(25号),指形管、碘液、甲醛液、自备实验报告纸及绘图铅笔(HB、2H),橡皮等。
四、采集浮游植物的方法和步骤
1、首先,将25号浮游生物网系牢在竹篙顶端,在采集标本前,将浮游生物网浸入所采集的
水体中,将网洗净,然后提出水面,关闭网头旋钮。
2、采集时将浮游生物网垂直放入水中,排出网内空气。然后持网口与水面垂直,使网身与
水平行,以"∞"字形在水中匀速来回拖动浮游生物网,拖的次数视水中标本多寡而定。
3、将所得标本分装两个指形管,一管用甲醛液固定(100ml水样加4ml甲醛,或1000ml
水样加15ml碘液;另一管保持新鲜,以待镜检。
4、记录纸放入装有标本的指形管中(用铅笔书写),回室后贴永久性标签;并记录采集地点,
(一)蓝藻门
藻体的细胞小,无细胞核,色素分散在纲胞质中,无色素体,含有的色素除叶绿素、胡萝卜素外,还有多量的藻蓝素,使藻体呈兰绿色;同化产物以蓝藻淀粉为主,与碘液反应,藻体呈淡兰色。兰藻喜生长在含氮量高,有机质丰富,且是碱性的水中。
镜检常见种类
1、颤藻:藻体为不分支的丝状体。丝状体单生或结成团,细胞圆柱形,盘形,细胞内含物匀一或具颗粒,有时有假定泡,丝状体顶端直或稍弯曲,顶端细胞圆或帽状。丝状体中常产生若干透明的凹面体,丝状体由此断裂成藻殖段,新鲜标本可见藻体作颤动,滚动或滑动式运动。
2、席藻:丝球体不分枝,顶端稍尖细或大体是等粗的圆筒状;藻丝外被胶质衣鞘,植物体常相联成束状群体。
3、节氏藻:丝状体不分枝,呈柱状,直或成规则的旋形。藻丝等粗、细胞内含物均匀,颗粒状或具假空泡。衣鞘坚固,一般均伸出藻丝之外。
4、节旋藻:由圆筒形细胞,组成螺旋形的丝状体很是明显。细胞内含物颗粒状,有假空泡。
5、螺旋藻:也是由圆筒形细胞,组成螺旋形丝状体。但细胞间隔不明显,细饱内含物匀一或有颗粒体。
6、鱼腥藻(项圈藻):藻体直或各种形式弯曲,丝状体上的细胞球形,宽度常一至。奇异形胞为间位、厚壁孢子一个或排列成小链;远离异形胞或与异形胞直接相连。藻丝单列或汇集成柔软的粘化的团絮状群体。
7、念珠藻:群体团块状,由许多螺旋形弯曲的丝状体交织组成,异形胞一般端位。
8、微囊藻(微胞藻):群体呈球形团块状或不规则形或穿孔或网状团块,细胞球形或长圆形,互相紧帖。公共衣鞘均匀无色,细胞内含物具许多颗粒状泡沫形的假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