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的培养在《云岭先锋》;经验的积累在《云岭先锋》,行动的指南也在《云岭先锋》。20多年来,我自大学毕业开始,辗转多个工作岗位,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基层乡科级领导干部,《云岭先锋》作为良师益友一路相伴,让我听到了点子、挖出了“金子”、找到了路子,始终伴我健康成长。
听到了点子
80年代初,听岳父说,他在基层乡政府工作,那时没有互联网,在读书看报的年代,作为一名老党员,《党的生活》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是大家最喜欢的党建刊物之一。农村的致富经藏在这本书中,处理棘手事儿这里有解决的妙招儿,国家大政方针这里有通俗的解读。总之,好点子应有尽有。老人家翻着、记着、学着,感受着农民致富创业的纪实故事,见证着小村庄苹果满筐,梨花飘香的祥和气氛……每到年底,岳父都会找来针线把一年的书籍打孔装订成厚厚的册子,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加之搬过几次家,这些书籍找不到了,但那勾勾画画的好点子一直刻在老人家的心中。《党的生活》伴随岳父走出了他的那间书房,走出了他相伴的小屋,见证了各地区在党建引领下的可喜变化,知道了更多的国家大事,体会了更深的小城故事。2003年、2006年,岳父的两个女儿分别参加高考。当年满分为300分的文综试卷,她们都考了高分,考取了大学,读上了研究生、当上了人民教师,又都光荣地入了党。依稀听说,她们在父亲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党的生活》中关于时政的话题、研究生考试政治的论述题、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的范文等素材,对考试作答有很大帮助。
挖出了“金子”
2002年,我步入了大学的神圣殿堂。在组织的熏陶下锻炼了党性、提高了修养,并于2004年11月入了党。利用勤工俭学的机会,我成为了一名图书馆兼职馆员,逐渐养成了读党报党刊的习惯。老馆员是个严谨细心又和蔼可亲的人,他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学生党员,一定要认真读好《党的生活》等报刊杂志,读书如掘金,你很可能挖了很久而仍然一无所获;想要找到一点也得历尽千辛万苦。”每去图书馆,我都翻上一本《党的生活》,闻着油墨的清香,看看基层的故事,感受党和国家的变迁,体会生活的不易,摘抄人生的感悟……一晃大学毕业,我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申论虽没怎么复习,分数考得却不低,回过头想想,作为备战公考的“学伴”,《党的生活》的行文方式方法无形中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深深地领悟到,在公务员考试备考道路上,修炼好“内功”才能成为“闪光的金子”。《党的生活》这块金字招牌金光闪闪,让人受益匪浅。
找到了路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代代读者在《云岭先锋》的陪伴下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运筹帷幄,怀揣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肩扛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与《云岭先锋》相遇相知,同进步、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