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创立95周年之际,沃尔沃为中国市场用户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在前不久,沃尔沃专为中国区用户推出了全新的APP“沃尔沃汽车”,沃尔沃的想法当然是很美好的,除了整合原有的单一车控工具功能之外,增加了50多项“用车、养车、充电”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汽车车主在该APP里可支付充电费用,不再需要安装其他公共充电桩运营商的APP进行付费。
但是现实似乎并不如沃尔沃预想的那样,这块定制的生日蛋糕,中国用户似乎有些难以下咽。
打开沃尔沃的APP评价,你能看到大量的车主用一星宣泄着自己的愤怒,我曾经想试着总结一下用户的抱怨,但发现种类之多,范围之广,已经远不是APP里的某一个单项出了问题。
(有趣的是,有些五星也是抱怨)
这当然不是沃尔沃车主全部的心声,在短资讯平台上,你能看到大量的关于沃尔沃APP的吐槽贴,底下成堆的车主都在讨论如何才能用回老的APP。
这其实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个新的APP,并不是一个成品。
我相信没有一家车企是为了挨骂来做APP的,大家设计、推出一个APP的初衷,一定是希望能方便车主的用车生活,如果做得好的话,还能像蔚来一样形成巨大的私域流量用来反哺车企的企业文化。
但蔚来毕竟只用做好纯电动车的生态服务,而对于现阶段以燃油车为主的沃尔沃来说,想要同时兼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大类用户的服务体验,有些力有未逮了。
尤其是目前燃油车用户依旧是沃尔沃的主力用户群体,APP自然应当首先满足他们的需求。
沃尔沃APP首页
但是对于电动车用户来说,他们的用车场景更加复杂,场景需求也更加多元化。
这当然有一定道理,沃尔沃3月共售出58667辆车,同比下降22.1%。今年前三个月,沃尔沃的销量同比下降20.1%。但与此同时,沃尔沃在3月的电动化车型销量达到20838辆,同比增长6.8%,渗透率达到35.5%,其中纯电动车型渗透率达到9%。今年前三个月,沃尔沃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同比增长6.9%,其中纯电动车型渗透率达到7.9%。
电动化的浪潮不可逆,而沃尔沃至少没有被浪潮淹没。
尤其对于沃尔沃来说,闭环充电生态的搭建至少已经初见成效,通过直接与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三家中国市场头部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合作,沃尔沃汽车APP能覆盖中国75%以上公共充电桩资源,这个数字放在新能源车企里也能算是中游水平。
这相当于直接在APP上完成了链路闭环,让APP的车主真正变成自己的私域流量。
此前,沃尔沃汽车对外宣布,未来所有新车都将支持OTA升级功能,除了电动车型以外,还包括XC90、S60和V60等燃油车型。
OTA作为新能源车企的重要标签,意味着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优化产品的使用体验。每一款车在出厂时都做不到十全十美,正如同每一个APP在推出时肯定各有优缺。
但OTA的前提是,交付到用户手中的车机,已经是一个成熟、完整,仅需小修小补的系统,而不是零散、故障的元件。OTA并不是车企的遮羞布,初次登场也不该成为APP故障频出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