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芸香科柑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形状奇特似手,握指合拳的称“拳佛手”,伸指开展者为“开佛手”。
别称
佛手柑、五指橘、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五指柑
形态特征
佛手高达丈余,新枝三棱形,其枝条有粗硬的刺;叶长椭圆形,单叶互生,革质,有腺点,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全年可多次开花,花色以白色为主,此外还有红、紫等色;
果实肉白,无种子。
盛花期在4—5月间,果期为每年的6—10月,
生长环境
以扦插或嫁接繁殖,
佛手原产自印度,中国主要栽培在广东、四川和浙江等地区。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
喜光喜温暖,不耐寒,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
功能作用
一、药用价值
佛手花:疏肝理气,和胃快隔。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佛手果实:疏肝理气,和胃,化痰。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二、观赏价值
佛手谐音“福寿”,是多福多寿的象征。
中药药方
肝胃气痛:佛手花5克,丁香3克,黄酒50毫升。将黄酒放入瓷杯中,加入丁香、佛手花,把瓷杯放在锅中蒸炖10分钟,候温饮服。
呕吐:佛手花、春砂花各8克。分2次放入瓷杯中,以落滚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候温,代茶饮用。
食欲不振:佛手花15克,扁豆花10克,面粉250克。将两花共研细末,与面粉混匀,加水调和,切成面片,切成面条,分顿煮熟,随量食用。
.咳嗽:鲜佛手花50克,白糖100克。将佛手花用白糖胶制2~3天,取出晒干。每取2克,泡茶饮用。
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水煎饮。(《闽南民间草药》)
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治湿痰咳嗽佛手、姜半夏各6g,砂糖等分。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面寒痛,胃气痛佛手柑。新瓦焙,为末(黄色)。烧酒送下,每服三钱。(《滇南本草》)
治食欲不振佛手、枳壳、生姜各3g,黄连O.9g。水煎服,每日1剂。
治肝胃气痛鲜佛手12~15g,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延胡索各6g,水煎服。(⑥~⑦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