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的特点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猫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猫的国家里。

娜娜公主别提多么喜欢这只小猫了,反正你就是用太阳和月亮加在一块儿换她的小猫,她也肯定不乐意。可是,有一天晚上,小猫突然不见了。娜娜公主特别伤心,呜呜的哭声惊动了整个王宫。

第二天一早,卫兵报告说,有人带小猫来领奖来了。国王高兴极了,连拖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了王宫。可是一看就傻了眼,原来,面前这只“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的动物不是小猫,而是一只小山羊。

不行:第一张《寻猫布告》没把猫的特点说清楚。国王下令,马上去贴第二张《寻猫布告》。这回,布告上写着:“记住,小猫的特点是‘大眼睛,会上树,还会捉老鼠’!”

布告刚贴出不一会儿,又有人带着小猫来领奖。国王一看,又错了!这个“大眼睛,会上树,还会捉老鼠的,原来是只猫头鹰。

不行!第二张《寻猫布告》还没把猫的特点说唐楚。国王又下令,贴第三张!第三张布告是一幅画。上面写着:“瞧见了吗一—这就是猫!”

很快,又有人来领奖了,他们抬来一个大铁笼子,里面关着的那只动物和画上的猫一模一样,只是个头儿要大几十倍,脑门上还有一个“王”字。唉,又错了。这不是猫,是虎大王。

娜娜公主找不到心爱的猫,饭也吃不下,两眼哭得又红又肿,正坐在镜子前发呆呢!忽然,窗外传来一个奇怪的声音——“喵!”啊,小猫出现在窗台上,娜娜公主扑过去,紧紧地搂住小猫,快活地亲呀,亲呀……

国王在一旁拍着脑瓜,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喵喵’叫才是猫的特点呀!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2~3岁孩子的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对图书的理解能力较低,因而,给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材料应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孩子。而我们现有的图书大都适合3岁以上孩子阅读,不太适合托班孩子阅读。于是,我们在思考:托班孩子喜欢怎样的阅读材料?我们如何为托班孩子编制适宜的图书,并作了一些尝试。

1.画面要清晰

开始,考虑到托班孩子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只能理解单一事物的特点,我们尝试从托班孩子喜欢的动物入手,自制了一本关于《小猫会什么》的大书。在自制图书过程中,开始我们只考虑动物形象要大些,并且是幼儿常见的动物。但在第一次投放该阅读材料时,当我们按照画面内容提出“这是什么”的问题时,孩子看着画面不会回答。按理说这个问题只需要孩子看清画面就可以回答的,孩子为什么不回答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画面不够清晰,影响了孩子的阅读和理解。

2.形象要拟人化

当我们把重新制作的、色彩和清晰度都非常好的《小猫会什么》的图书再次投放到阅读活动中时,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图书封面上的动物形象与内页的动物形象不一致(封面上的是逼真的小猫形象,内页的是拟人化的小猫形象),影响了孩子对图书内容的阅读和理解。这既使我们意识到提供给托班孩子的图书一定要注意画面形象的一致性,也引发了我们对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画面形象的思考。于是,我们随机请了一部分孩子,分别向他们出示同种动物比较逼真的和拟人化的两种形象,然后问孩子喜欢哪一种,结果多数孩子喜欢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我们分析这主要是由托班孩子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决定的。

3.材料要可操作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托班孩子注意力发展的特点造成的,那么如何激发和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呢?我们又作了一些尝试,在自制图书中加入了游戏性和操作性的因素,把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制作成可活动的、可操作的,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如,在“小猫吃老鼠”的画面中,我们用一根线连着小老鼠身体,孩子只要一拉线,老鼠就会跑进小猫的嘴里。在“小猫爬树”的画面中,我们在大树上系一根线,孩子拉一拉线,小猫就上了树。在之后的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一直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因为可操作的、可活动的材料能不断激发孩子的兴趣点,符合托班孩子以“感知动作”为主的思维特点。

4.内容和结构要简单

有时为了完整地表达故事情节,我们编制的图书页面会比较多。在孩子阅读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图书内容过多,孩子往往无法坚持读完整本图书。通过实践和研讨,我们认识到,根据托班孩子注意发展的特点,4~5页的、内容简短、情节简单的图书比较适合他们集体阅读。如果图书内容实在过长,则可采取有选择地阅读等方法。

我读了《猫》这篇课文,让我喜爱上了作者的小猫。

我从小猫在院子里的话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把作者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花给糟蹋了,作者也没打它中体会出作者是多么喜欢这只小猫呀!

胜利路学校五年级:陈彦君

我最想念的小动物-喵喵

真好,我的朋友送我了一只小猫,它十分可爱。

我为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喵喵,因为她总喜欢“喵喵”的叫。他一身黑,远远一看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小黑球,但是它的眼睛黑中有一点绿,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闪亮。十分爱吃东西,不要看它身子小,但它吃的东西可多了,开始我不知道它吃肉,我只知道它吃鱼,刚开始我从冰箱拿了一块鱼肉,把它放在小猫面前,小猫闻了闻,转过头去好像在说:“我不吃这个”。妈妈一看马上从冰箱里拿了一个香肠放在小猫的前面,小猫在香肠上又闻了闻好像说这是什么东西,闻了一会后,它在香肠上咬了一小口,小心的嚼着,嚼了一会后,它才放心,开始大口大口的嚼。可能是刚才饿坏了,我看它大口大口的嚼的样子,不禁笑出了声。妈妈告诉我小猫现在还不能吃这个。

玩,是猫的一大特点,当然喵喵也不例外。我特意为它做了一个毛线球它很爱玩这个。当然小猫玩起来不免有一些淘气,喵喵也是如此,记得有一回,我看喵喵被关在箱子里难受我就把它放出来,可是它一出来就跑到这跳到哪的。没有办法我只好把他放到室外去一到室外,它就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它在草地上狂奔;它在草坪上跳跃;它在树上睡觉;好不快活。我还为它做了一个大房子——大纸箱子。我还在大纸箱子里放了棉花,每天晚上他都在大纸箱子里舒舒服服的睡觉。

忽然又一天,我带着小猫在路上散步,可喵喵不知道怎么了它一直向前跑,跑出去后一直没有回来,现在也没有下落,我还是时不时的想起它,他就是喵喵,我十分喜欢它,他是我唯一的宠物。

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和小动物相处时的感受如何?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与小动物相处的感受或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原文展示】

那猫

文/藤文

星期五下午,我早早地回到宿舍,收拾好东西,闲来无事,趴在窗台上发呆。这时,一只猫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在树荫下惬意地打着滚儿,还不时心满意足地伸伸懒腰,舔舔爪子。

“,过来。”我向它招了招手。它抬头看了看我,缓缓起身,趾高气扬地迈着优雅的一字步,长长的尾巴轻轻地挥舞着向我走来。它后腿一颤,微微一蹬,轻巧地跳上了窗台,和我面对面。

“喵――”它瞪大了眼睛望着我,眼中好像泛着泪花,作可怜状――它在乞食。我动了怜悯之心,从抽屉中拿出一包牛肉给它吃。

没想到,我放下牛肉,它并没有急着去吃,而是收了眼中的泪花,感激地看着我――它眼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让人心生怜爱。

它轻轻叼起牛肉,含在口中,“嗖”的一下跳下窗台,钻进了小树林里。

“这猫吃个东西还躲着我,亏我还对它那么好。猫就是奸臣,要了食儿扭头就走!”正当我准备离开窗台的时候,我听到了极嫩、极甜的一声“喵――”。那是小猫的叫声,我探出身子,望见那只猫把牛肉轻轻放在小猫嘴边,小猫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我看了看那猫,好瘦。它一定很饿,一定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小猫吃饱了,快活地跳着,闹着,那么天真无邪,那么活泼可爱。一只小虫飞来,小猫立即被它吸引住了,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蹦蹦跳跳地去追。那猫轻轻地唤了一声。小猫只顾玩,并没有听见。那猫便不唤它了,用爪子抹了抹脸,胡须一动,耳朵一转,跳上窗台,蹭了蹭窗框,用满足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摸了摸它的头,它眯起眼,翘起胡须,从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以表感谢。

小猫跟着飞虫跑远了,那猫立刻跳下窗台,去追小猫,走时,回头望了我一眼。

那猫,不是猫,是母亲。

【升格作文】

文\藤文

“,过来。”一只猫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趴在宿舍窗台上向它招了招手。

没想到,我放下牛肉,它并没有急着去吃,而是收了眼中的泪花,感激地看着我――我这才发现,这只猫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左眼黄色,右眼蓝色,像宝石,特别是它眼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让人心生怜爱。

“这猫,真是的,吃个东西还躲着我,亏我对它那么好。猫就是奸臣,要了食儿扭头就走!”正当我准备离开窗台的时候,我听到了极嫩、极甜的一声“喵――”。那是小猫的叫声,我探出身子,望见那只猫把牛肉轻轻放在小猫嘴边,小猫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而那猫却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小猫吃。它微微动了动胡须,好像在笑。

我的心颤了一下。

我想起妈妈说的一句话:“我不饿,你先吃,我最喜欢看你吃得很香的样子了。”当时年幼的我还想:“我吃饭有什么好看的?”而现在,我明白了:世间的所有母亲都是一样的。她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仅有一个理由――爱。

我看了看那猫,好瘦。它一定很饿,一定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但在爱、在本性面前,什么都可以摒弃。

小猫吃饱了,快活地跳着,闹着,那样的天真无邪,那样的活泼可爱。那猫走到小猫身边,用舌头轻轻地为小猫梳理毛发。小猫乖巧地倚在母亲身边,眯起眼:“喵――”那声音甜美得可以把心融化。

一只小虫飞来,小猫立即被它吸引住了,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蹦蹦跳跳地去追。那猫,还未给小猫梳理完毛发,轻轻地唤了一声,小猫只顾玩,并没有听见。那猫便不唤它了,用爪子抹了抹脸,胡须一动,耳朵一转,那神情,就是一个为顽皮的孩子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神情。那猫看了一眼孩子,确认它暂时不会有危险,便又跳上窗台,蹭了蹭窗框,用满足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摸了摸它的头,它眯起眼,翘起胡须,从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以表感谢。

【点评】

【升格启示】

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写作时,要注意:

一、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并能够运用联想,将物与人合理、有创意地联系起来;

秋天,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下,孩子们去了“杭州野生动物园”秋游,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动物。回来后孩子们议论着自己秋游过程中的见闻,滔滔不绝地相互讲述着自己所知道的小动物。本着孩子对于动物熟悉和好奇,为了不打消他们的这一份热情,如何让幼儿真正地了解动物,走近动物世界?考虑到小班孩子对动物的认知水平比较浅显,他们对动物的外形特征、皮毛颜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我们预设了“动物嘉年华”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找找、讲讲中来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动物,重点选择了容易亲近的小猫、小兔、小鱼、小乌龟这四种动物作为幼儿感知认识、体验和探究的对象,从而激发幼儿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情感。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喜欢小动物,学习观察接近小动物的基本常识和简单方法,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学习饲养小动物,积极参与小动物的探索活动,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感知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感受动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

4.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感受,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进行表演。

6.安静倾听同伴讲述有关小动物的趣闻,愿意与同伴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三、可供选择的主题活动

四、主题网络图

五、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幼儿园资源

1.活动区设置。

(1)益智区

a.投放各种动物图片,鼓励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小动物的名字。

b.投放七巧板,引导幼儿发挥想像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七巧板拼接,创造出小动物的形象。其中,孩子们对小鱼形象最为喜欢。

c.收集生活废品,进行创意想像,鼓励幼儿利用生活物品大胆制作小动物。

(2)科学区

a.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带兔子、乌龟和小鱼等小动物放置在科学饲养区,让幼儿在饲养、观察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掌握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糖果屋加工区

a.提供塑料棒、小吸管、超轻彩泥、树枝、泡沫球、茶叶棒等,让幼儿尝试制作“动物棒棒糖”。

(4)美工区

a.提供颜料、画笔、棉签、卡纸,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动物涂鸦动物。

b.提供记号笔、宣纸、墨水,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水墨画动物。

c.收集彩纸纸条,供幼儿进行撕贴画。

d.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塑造小鱼、小兔等小动物。

(5)表演区

a.提供小动物服饰、故事音频,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情景剧表演。

2.墙饰。

(1)主题墙

本次主题一共四个大模块,分别是以小白兔、小猫咪、鱼、乌龟为形象区分的四大模块,材料源于教室随处可见的废旧用品,从视觉效果上看,为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板块中不仅有孩子的作品呈现,还有活动掠影以及观察记录,为幼儿的学习提供直观、方便的素材,同时也展示幼儿的探究学习痕迹。

(2)展示区

将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小动物形象展示出来,供幼儿和家长欣赏。

(二)家庭教育资源

1.请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制作纸板海底动物,带来幼儿园供大家开展钓鱼游戏,增强孩子对海底动物的认识和喜爱,丰富知识量。

活动名称:我喜欢的小动物(科学)

活动目标:

2.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照片等,在班级创设自然角,饲养乌龟、金鱼、小白兔等小动物。

2.请有饲养经验的饲养员或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指导:

一、以组织“动物联欢会”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幼儿:“我最喜欢小鸟,因为它会飞”“我最喜欢小白兔,因为它有长长的耳朵”“我最喜欢小花猫,因为它会抓老鼠”“我喜欢小狗,因为她会看家”……

二、老师请出小动物或拿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特征

老师:“大家看看图片上有什么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幼儿:“燕子的尾巴像剪刀”“乌龟的背上有硬硬的壳,像一座房子”“螃蟹有八条腿,是横着走路的”“刺猬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刺”……

三、请饲养员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简单常识,让幼儿了解饲养小动物的基本方法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知道该怎么样照顾小动物吗?我们请饲养员叔叔给我们介绍一下。”

饲养员叔叔:“小白兔怕水,给它喂食时,注意不能让它沾到水;小金鱼的胃口很小,不能一下子喂很多的饲料,不然小金鱼就会撑破肚子;小乌龟冬天的时候会冬眠,只要两三天喂一次,把肉剁成小块,它最喜欢了……”

幼儿:“原来饲养小动物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让我试试看,我也想照顾小动物!”

四、提供条件,让幼儿与小鸡、小兔、小乌龟、小鱼等小动物接触,鼓励幼儿与小动物玩耍,给小动物取名,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名称: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语言)

1.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故事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心情,产生喜欢小猫的情感。

活动重点: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体验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情感。

1.挂图18号,磁带及录音机。

2.《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提问:你喜欢小猫吗?你喜欢什么样的小猫?你家有小猫吗?

2.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卡罗尔,她非常想要一只小猫,那么,她后来有没有得到小猫呢?我们来听个故事。

二、教师讲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

三、教师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开至“什么样的都有。”

提问:第一只猫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第二只猫是什么样子的?

叔叔是怎么样送猫的?

2.教师讲述故事从“打这以后”至结束。

这些小猫在卡罗尔家里干什么?

为什么要把这些猫送走?

送走猫的时候,卡罗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最后卡罗尔还有猫吗?它是谁?它为什么没被送走?

卡罗尔看到伯洛时是怎么样的?伯洛呢?

你喜欢伯洛吗?

四、幼儿阅读

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引导幼儿看看画面上有几只可爱的猫,说说它们长得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根据《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上的图画讲述故事。

活动名称:小猫学本领(健康)

1.幼儿掌握走、跑、跳、爬、平衡等动作技能。

2.幼儿能大胆创编动作,发展创造想象能力。

3.幼儿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并形成活泼开朗、勇敢的性格。

1.弓形门、垫子、塑料圈、平衡木、小鱼、塑料小篮。

2.录音机、磁带。

一、幼儿扮演小猫,做热身操

1.幼儿听音乐做小猫走路进场。

2.小猫醒来了,小猫来做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

二、提供各种器械,引导幼儿探索多种玩法,体验游戏的乐趣

1.小猫练本领:

(1)师:小猫已经长大了,该练习更多的本领了。妈妈看谁最勇敢,想得方法多,掌握得本领多。

(2)小猫自由地选择弓形门、垫子、塑料圈、平衡木等器械练本领。

(3)小猫互相观摩同伴的玩法,并选择有创意的动作练习:走、跑、跳、爬、平衡等动作技能。

2.游戏:小猫钓鱼。

(1)玩法:小猫勇敢地过草地(垫子)、走过独木桥(平衡木)、钻过山洞(弓形门)、跳过山沟,到河边钓到一条鱼又拿回起点的篮子装好,重新出发。

(2)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自创各种走、跑、钻、爬、过桥等动作,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三、听音乐做歌表演《走路轻轻》

活动名称:龟兔赛跑(体育)

1.幼儿练习跳跃和手脚着地爬的动作,提高四肢力量。

2.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

1.场景布置:比赛的跑道和环境。

2.活动前学习《龟兔赛跑》的故事内容。

3.奖品:五角星。

一、扮演角色“乌龟”,学做模仿操

师:乌龟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像妈妈这样趴着,我们一起锻炼身体吧!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爬行:小乌龟分散练习手脚着地爬。

师:乌龟赛跑中,小兔子比赛输了很不服气,他还要和我们乌龟进行比赛。宝宝们,我们现在来练练本领。我们怎样才能爬得快了?

教师观察幼儿的爬,帮助幼儿掌握手脚着地爬的动作要领。

2.游戏:龟兔赛跑。

幼儿分组扮演角色进行比赛。

规则:每组中的参赛赢者可为本组赢得一个五角星。比赛结束后看哪组的五角星多,那组就获胜。

互换角色进行比赛。

三、游戏:我像谁?

玩法:幼儿模仿动物的样子,请老师或同伴猜他扮演哪种动物。

七、主题活动反思

(一)主题内容具有生活性

动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事物,也是小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本主题内容的确定,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活动,推进主题活动的延伸与拓展,丰富和拓宽幼儿的新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

(二)活动过程突显主体性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好奇心是幼儿探索活动的前提和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幼儿的好奇心是基于对事物认知的兴趣,此时教师的角色应向促进者转变,把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尊重幼儿的选择和质疑,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有关主题活动的经验,帮助幼儿在充分展现个体潜能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课;趣味;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2页。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课件演示)春天天气真好,小猫和妈妈一起到河边去钓鱼,它们还进行了钓鱼比赛,我们一起来数数,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生:10条。

师:那么,猫妈妈呢?

生:20条。

师:你能根据它们钓鱼的条数来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

生: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多少条?

生:小猫比妈妈少钓了多少条?

生: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多少条?

师:真能干!这么多问题,你们会列算式吗?

生:会!

【设计意图:借助小猫钓鱼情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数小猫和妈妈钓鱼的条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使计算从“枯燥”变得“丰富、生动”。】

(二)体会算法,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师:谁来说说“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多少条?”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10+20=30(条)板书:10+20=30(条)

师:像“10+20”这样的算式叫做“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你是怎样算“10+20”的?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生1:数数的方法,10、20、30

生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生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生4: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学生若想不出可让他们摆小棒后说)

……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汇报,并到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那么,怎样列式算出“妈妈比小猫多钓几条鱼?”

生:20-10=10(条)

师板书:20-10=10(条)

师:像20-10这样的算式叫做“整十数减整十数。”(在课题上补上“减”)你是怎样计算20-10的?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小老师,到上面来说说。

生1:我是做减法想加法,10+10=20,所以20-10=10。

生2:2个十减1个十是1个十。

生3:2-1=1,所以20-10=10。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么,这个结果对吗?请大家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一生到投影仪上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2.摆一摆,算一算

分别出示40+20=,60-20=。请学生拿出小棒,先摆一摆,再算出来。请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可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充分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充分体会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计算方法与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相同。】

(三)以游戏为载体,巩固知识

1.钓鱼游戏

师:小猫和大家一起做钓鱼游戏。(课件演示)这儿有很多鱼等你们钓。大家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才能钓上来。想钓吗?20+60,70-10,50+20,50-40,30+60,80-50,20+60

2.接龙游戏

师:小朋友们算得可真快。钓好鱼后,猫妈妈带小猫去公园游玩,让我们也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吧。(课件出示火车开动的情境)

师:以6人为一组,共是8列小火车。每人按顺序完成一道题,做完一题,把笔传给下一个小朋友,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快?

90■

3.撞球游戏

师:小猫和妈妈来到了公园,在门口看到了几只小猴子正在玩“撞球游戏”。小朋友,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请小朋友算一算,如果算对了,大家就发出“呯”的撞击声,好吗?请几个小朋友回答。20+30,70-30,40+50,50-20,90-80,30+40

4.捉鼠游戏

师:玩好了“撞球游戏”,小猫和妈妈正要去荡秋千,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它们发现了几只老鼠。小猫和妈妈决定马上消灭它们。小猫说:“我捉得数小于50。”妈妈说:“我捉得数大于50。”比一比,谁先捉完。男生来当小猫,女生当猫妈妈,比一比,谁先捉完。

5.小猫找家

师:小猫玩得太高兴了,找不到妈妈了。它迷路了,怎么办呢?这时,它想起妈妈临走时,说过得数是40的算式就是回家的路,我们一起送回家好吗?(课件出示)请大家把得数是40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关键词:故事;媒体;插图;画画

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孩子提供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机会,在口语交际中,为学生创造敢说想说的教学环境,同时要注意结合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灵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低年级学生想表达、爱表达、会表达,并在表达中快乐成长。

一、通过续编故事,激发表达兴趣

教师创设了续编故事的机会让学生说话,学生个个兴致高涨,细致描绘,续编出精彩纷呈的小故事。这样的训练,丰富了说话内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让学生深刻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知错就改、谦虚学习的道理。

二、巧妙利用媒体,激发表达兴趣

由于口语交际话题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有些情境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创设,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口语交际内容,选择运用多媒介体为学生呈现交际需要的场景资料。教师要精心设计课件,努力使课件达到画面精美好看、声音悦耳动听、情境生动逼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感兴趣。师(出示课件):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大家看到了什么呢?生:太阳从东方升起,到处红彤彤的。师: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你知道些什么呢?生:老师,我知道又是新的一天了。生:老师,我知道又是天亮了。师:大家真棒,说得很好。看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图,你可以想到我们已经学的字吗?生(齐声):旦。师:我们应该知道“旦”的意思吧。生(齐声):知道。教师运用电教媒体为识字教学开创想象创新的天地,进入美好的教学境界。教师灵活地运用媒体,把“旦”字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联想,畅谈体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体会到“旦”是“天亮”的意思,记住“旦”字的结构,印象深刻。

三、灵活利用插图,激发表达兴趣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大部分课文配有插图,都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合理机智地利用文中的配图,指导学生仔细看清图画,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能大致讲讲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再进行图文对照,认真阅读课文,这样可以取得显著的阅读效果。如教学《小猫钓鱼》一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课文,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看看插图中介绍了什么呢?生:是小猫钓鱼。师:小猫是怎么样来钓鱼的呢?生:小猫看到蝴蝶,就去捉蝴蝶。生:小猫看到蜻蜓,就去捉蜻蜓。生:小猫看到什么东西,就去捉什么东西。生:小猫没有心思钓鱼。师:小猫钓到鱼了吗?生:小猫肯定钓不到鱼的。小学生对《小猫钓鱼》这个故事比较熟悉,有加上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学生说得有声有色,想象丰富。在学生充分解读课文插图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对小猫的形象学生印象深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引导动手画画,激发表达兴趣

在我成长的十一年中,对猫的看法一直在变,时而害怕,时而喜欢,时而讨厌,时而恋恋不舍。

年幼时的我,对猫的记忆更多的是恐惧和厌恶,这不光源于夜晚窗外传来的猫那凄厉的叫声,更源于我的一段恐怖经历。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晚上,我和妈妈遛弯回家,楼道里的灯坏了,显得黑默默的,在摸黑走到一、二楼拐弯处时,我突然看到一双令人畏惧、放射出极强的幽绿色的光的眼睛在黑暗中直勾勾地盯着我们,我好像一瞬间掉进了阴间般的寒冷,估计这就是哈利·波特在密室里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吧!我条件反射似的“哇”地大哭起来,这一下惊动了二楼的陆叔叔,他打开门,一道强烈的光线射到楼道里,我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个吓到我的罪魁祸首是一只令人讨厌的大花猫。妈妈和陆叔叔合力把猫往外轰,我也边哭边使劲跺脚吓它,可是它简直是成心跟我作对似的,刚撵下楼,它就又蹿上来,还对着我张牙舞爪,真是太恐怖了!所以从那以后,猫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两个字能形容,那就是“讨厌”!

让我对猫有了新的看法是最近我经历的一件事儿。前不久,爸爸告诉我他的同事喂养的一只野猫生下了一窝小猫咪。所以一放假,我就缠着老爸去看猫—只见这只大母猫一身不太纯的白毛,尖尖的耳朵下是一双黄黄的眼睛,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我去时它才生完小猫八天,懒洋洋地趴在软垫上,而它那可爱的四只小猫则乖乖地趴在它的怀里睡着觉。就在它离开窝去吃饭时,我终于可以仔细地观察这几个小家伙了:对比这几只小猫,它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外(老大除了爪子、肚皮和小嘴是白的外,其余部分都是黑的,所以我给它取名叫黑仔;老二头上长着一撮黑毛,其余地方全是白的,就叫它黑毛;老三头上长着两撮黑毛,我管它叫黑花;而最小的那只全身都是黄的,就叫阿黄吧),共同的特点是都有着一双像黑宝石样的眼睛,目光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扬起的小猫脸也粉嫩粉嫩的,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去疼爱它们。我仔细观察了半天,发现它们中的老大最憨,除了吃就是睡,养得也最肥,而另外几只就不那么老实了,它们只要醒着,就用它们那还很柔弱的小腿不停地爬,时不时地就爬到老大的身上,拿它当枕头,而老大还不以然地继续呼呼大睡,真是太有意思了!

写到这儿,我闭上眼睛,眼前又好像出现了小猫们的样子,真有点迫不及待想再次看到它们,等着我吧,周末我给你们带好吃的!

点金石:小作者先写对猫的感情时而是害怕时而是喜爱,再分写年幼时对猫的恐惧,现在对猫的喜爱,总分的结构运用非常严谨,条理分明。最难得的是对猫的描写非常准确,读来甚至让人有一种如在眼前的感觉。例如:“我突然看到一双令人畏惧、放射出极强的幽绿色的光的眼睛在黑暗中直勾勾地盯着我们,我好像一瞬间掉进了阴间般的寒冷,估计这就是哈利·波特在密室里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吧!”足见小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杨志芳)

得分:主题:内容:

结构:语言:

一、开门见山

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二、制造悬念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摸球游戏”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老师这儿有一个袋子,看一看猜一猜,老师的袋里装的是什么?”学生猜了后,又让学生上台来摸一摸,再来猜一猜。以此来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为了解开悬念,自然而然地就会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三、创设情境

1.生活情境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2.故事情境

有趣的童话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故事:一天,小猫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过了一会儿,小猫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小猫跑去捉蝴蝶,追了一会儿,没有捉到,小猫又跑回来,接着钓鱼。刚坐下来,它又发现了一只蜻蜓,于是,它又去捉蜻蜓,结果蜻蜓又飞走了,小猫只好又跑回来钓鱼。这时妈妈已经钓了3条鱼,可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小猫非常伤心,妈妈告诉小猫以后做事要一心一意,不然什么事也做不好。小猫不再伤心了,又继续钓起鱼来。可是天色已晚,妈妈只好领着小猫回家了。小朋友们,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用什么数表示呢?谁能算一算,小猫和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老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学会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3.谜语情境

4.游戏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提示、点拨,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启发、引导,激活内容,激活思维。

例如教得数是6的加法时,我没有马上开始讲课,而是充满激情地说,“先来一个游戏吧”,学生们猛然听到“游戏”,所有的目光立即投向我。于是针对教学“得数是6的加法”给学生做“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与老师拍手的次数合起来等于6,老师拍1下,小朋友拍5下;老师拍2下,小朋友拍4下……要是谁多拍一声或少拍一声,谁就得把这道题算一遍给大家听,让大家纠正。使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游戏之中。这项游戏既巩固了学生已学的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其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情趣。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课一开始,我发给每人一张座位卡,让他们去找自己的新座位,写清楚第几组第几个的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没写清楚第几组第几个的马上发现了问题:老师我找不到自己的座位。这时有小朋友说:他的卡片上写着第2组没写第几座,但是第二组只有一个空位,肯定就是他的座位。

四、组织竞赛

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7的加法时》,我拿出7个球和一个篮筐,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举行投篮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投的最多。四小组依次进行比赛,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接着统计每组投中几个球,没投中的是几个,马上就得出得数是7的加法的所有算式。

五、动手操作

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学习新知之前,安排这样一个操作环节,让四人小组的组长随手抓一些小棒,再把小棒分给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小棒分完。分完后,小组汇报分的结果,从分的结果中,学生会发现有的小组每人分的一样多,有的小组分的不一样多,从这里引出“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有效降低学法的难度。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立体式、多元化的艺术。传统的观点认为语文只是文字的组合,因而只需要解释文字、感悟内涵即可,教师只凭着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立足于三尺讲台。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儿童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逐日提高,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也日趋全面,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因循守旧,于是多媒体进入了课堂。它不仅能够把大量直观的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它还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各种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的确,高兴时学来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忘记,如果没有兴趣,学生参与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将是被动的。学到的知识,记忆也不会深刻。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而多媒体教学恰恰能做到这一点。如:在教学《小猫钓鱼》一课时,我在课堂上用电脑播放了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小猫钓鱼》的情境真实地再现了课文中的情节。在播放过程中,小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很怕看漏了什么,之后让学生谈论小猫为什么会钓不到鱼呢?大家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说:“是因为小猫去捉蜻蜓。”有的说:“是因为小猫去捉蝴蝶。”还有的说:“是因为他做事不钻心。”小学生因喜欢动画片而变得神情专注,对老师的问题也很感兴趣,这时老师适机地深入提问、点拨,学生就会畅所欲言,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多媒体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的教学既包含素质能力训练,又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的智慧和思维都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如:在教学《琥珀》一课时,由于琥珀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学生仅凭书上的插图很难对琥珀的形成和特点有清晰的准确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化,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查找有关这篇课文的资料。另一方面,我从网络上下载了有关琥珀形成的动画、图片。当学生看到这清晰的画面时,不由自主地睁大了眼睛,感受琥珀的神奇与珍贵。多媒体应用于教育实践,步入语文课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媒体用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要注意不能滥用。只有根据语文课本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挂图、书本,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中心小学校)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有效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如直觉、形象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思维能力;想象、联想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聚合思维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培养上述思维能力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效果特别显著。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简述自己的一些做法与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

创新思维对问题的解答方法不限于只有一种,通常有多种多样的办法,或者有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这就是思维的扩散性。而多媒体计算机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它可虚拟现实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拍即合。学生在计算机前操作,可自由地将各种媒体进行组合、扩充、整合,也正是在各种组合、扩充、整合过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以后,开始学习拼组图形,老师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设计出大小不同、放置的方位不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20个,长方形15个,正方形15个,圆15个。要求学生选择上述图形,在空白处任意组合图形,看谁组合的画面想象丰富,学生对这种形式的学习兴趣盎然,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屏幕上拼出一幅幅闪烁着智慧的图案。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运用CAT,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动画”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而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往往对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整个长方体立体图形,然后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动作效果,将其展开,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很清楚地掌握每个面的长和宽。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后,比较两者的表面积,由于同学们想象能力有限,因此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来,同学们一看就一目了然,并且效果很好。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直观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数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过也不能偏离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那种为运用而运用的做法,会造成教学的片面与失误。因为运用多媒体能很快将生动形象的画面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视觉很快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学校的素质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THE END
1.课7小猫咪1知道的外形特征了解生活习性.pdf课7小猫咪1知道的外形特征了解生活习性.pdf 2页VIP内容提供方:153***4985 大小:147.09 KB 字数:约1.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5-25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课7小猫咪1知道的外形特征了解生活习性.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4/8123137075005071.shtm
2.猫咪的外在特征及生活习性不同品种的猫咪的外貌外形有很多不同,但是整体的来说,猫咪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巴等五个部分,而且大多数猫咪是有被毛的,只有少数是无毛猫。猫咪属于夜行食肉类动物,比较贪玩。往下氧宠博士带来进一步认识猫咪的外在特征和生活习性。https://www.isdpp.com/xq-10868.html
3.小猫的外形特点猫咪的外形和特点是什么 猫咪是很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有四只脚,浓密的毛发,还有一条尾巴.猫咪的颜色分为很多种,像黄,白,灰,黑等,因品种而异.猫咪的特点是动作很灵敏,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跳来跳去,从低处跳上高处,或从高处跳下来.此外,猫咪的好奇心很强,看到地上有昆虫,飘动的叶子,蝴蝶等,都会忍不住去捉....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3c016042d74b66e62b80597c378c385.html
1.探索猫品种的多样性从优雅到活泼的视觉盛宴苏格兰折耳虎因其自然弯曲或折叠过耳朵而闻名,这让它们显得有些奇异又迷人。不过,这只是该品种众多独特特征之一。此外,它们还拥有宽阔、高耸的大眼睛,以及优雅流畅的手臂和腿部。如果你喜欢聪明机智并且容易训练的话,那么苏格兰折耳虎是一个绝佳选择,因为它们非常聪明并且善于学习新技能。 https://www.tepnz.com/zhi-shi/544027.html
2.了解你的伴侣50张独特体型和习性对比的不同家养猫儿画像欣赏猫咪年龄层分化 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之处: - 成熟期(1岁左右)幼犬往往更加活泼,有更多精力玩耍; - 老年期(10岁以上),则相对更加平静,对待人类更亲近,更容易被训练成为忠实伙伴; 环境适应能力 不同类型的心智反应方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轻松融入新的环境: ...https://www.godyood.cn/wen-hua/705493.html
3.看图识猫品种喵喵指南揭秘猫咪的五大外观特征喵喵指南:揭秘猫咪的五大外观特征 在世界上,有超过一百种不同的猫品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学习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图识猫品种,增进与我们的宠物之间的了解和情感联系。 1. 尾巴长度和形状 许多猫品种的尾巴是它们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比如,英国短毛(British Shorthair)通常拥有短而宽阔的尾巴,而波...https://www.lynecx.cn/chong-wu-gou/476817.html
4.小猫外形特点剖析(探秘可爱宠物的外貌特征)宠物训练通过对小猫外貌特征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可爱宠物的外貌特点。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对小猫的认识提供帮助。 一只可爱的小猫 作为宠物界中最受欢迎的一类,猫咪们因其可爱的外貌和温和的性格受到了无数宠物爱好者们的青睐。以小猫外形为主题的文章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头到尾为您讲解一只可爱的小猫。 https://www.pettb.cn/article-28933-1.html
5.幼儿园猫教案(15篇)这时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实物标本,再对猫和兔进行一次比较,重点是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通过比较不仅复习巩固了猫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和吃食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933882.html
6.猫咪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爱宠网猫咪的外貌特点多种多样,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但它们的外貌几乎都有统一的特点。关于猫咪的外貌特点,小编分点总结了以下内容: 身体结构:猫咪的身体通常呈修长而柔软的形状,前躯比后躯稍高。它们靠着强壮而灵活的肌肉,能够展示出惊人的灵敏度和速度。 https://www.lovepet.cn/a/maomibaike/pinzhong/2019/1214/11877.html
7.小猫的外形特点,小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具体如下:我家有一只猫咪,它叫咪咪。 它有一身棕色的毛,三角形的耳朵,它还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像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细而尖的长胡须总是那么好看,咪咪的爪子尖而锋利,走起路来尾巴一摇一摆的,威风极了!咪咪很。 小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 猫咪的外貌外形和生活特性描述如下:由于猫咪品种不同,因此外貌外形也有...https://www.su5.cn/article/346337.html
8.描写小猫外形特点的句子描写猫外形特点的好段50字 描写小猫的优美句子摘抄: 1、小猫它一身的羽毛洁白如雪,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美丽极了!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两颗黑色的小灯泡,闪...四年级猫的仿写-形容猫咪很萌的短句-发猫照片朋友圈配文字 超管 2020-05-02 131 描写猫的句子 蜷缩在椅子下的它,浑身雪白,葡萄般大...https://www.xdyy8.com/tag/mxxmwxtddjz.html
9.周记小猫的特性(精选13篇)把小猫咪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都详细地呈现给我们看,老师仿佛看见了那只可爱的小猫已经站在我的面前,我很想知道它睡觉时除了缩成一团,还有什么其它表现呢?可以在仔细去观察观察,好吗? 篇4:小猫的周记 我的哥哥给我了一只小猫,小猫的身体是黄色和白色的,漂亮极了,它的耳朵长长的,好像能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54501.html
10.阿瑟拉猫的外形特征?阿瑟拉猫是一种体型中等至大型的猫咪,具有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外形特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瑟拉猫的外形特征: 1.体型:阿瑟拉猫通常体型较大,肌肉发达,身体结构健壮。它们的体重可以相当重,有时甚至可达30磅(约14公斤)左右,这使得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稀有的家猫”之一。 https://www.8-gua.com/a/12157.html
11.小猫外形特点描写描写小猫咪的外貌特征?小猫外形特点描写-描写小猫咪的外貌特征?发布于 2021-06-09 10:18:07 描写小猫咪的外貌特征? 小猫它一身的羽毛洁白如雪,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美丽极了!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两颗黑色的小灯泡,闪呀闪。一条黑白相间的尾巴,躺在地面上悠然自得地摇着。小猫的小牙齿洁白洁白的。在嘴边有几根又长...https://www.lovechongbang.com/chongbk/6341.html
12.猫咪的特征成年猫咪的牙齿共30枚。幼年猫咪的牙齿共26枚。 猫的牙齿从两边往中间分别是: 上排——臼齿大臼齿前臼齿犬齿6颗门齿。 下排——大臼齿前臼齿犬齿6颗门齿。 猫的犬齿特别发达,尖锐如锥,适于咬死捕到的鼠类,臼齿的咀嚼面有尖锐的突起,适于把肉嚼碎,门齿不发达。 https://www.meipian.cn/4bqrv27n
13.猫品种鉴定精准识别各种猫咪的美丽特征看图识猫品种是一门结合了动物学知识、视觉辨别能力和观察技巧的艺术。通过仔细观察猫咪的外形特征,如身体比例、毛发质地、耳朵形状等,可以大致推断出它们所属的品种。这项技能对于爱好者来说不仅能增进对宠物的理解和欣赏,还能在展示比赛中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平。 https://www.syopoo.com/chong-wu-zi-xun/359490.html
14.如何描写小猫外形:萌翻你的写作技巧详解!尾巴的形状: 粗细、弯曲程度,都是值得描写的内容! 尾巴的动作: 兴奋时尾巴高高竖起;生气时尾巴炸成毛茸茸的一团;害怕时尾巴夹在腿间! 怎么写小猫外形才能更吸引人? 记住,写作的重点在于细节描写。别只是流水账式地堆砌小猫的特征,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小猫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如,你可以这样写:“它那双...https://www.shicehao.com/ce8d8e5af547.html
15.怎样分辨卡斯罗是否纯种?外形特征分辨纯种卡斯罗宠物百科外形特征分辨纯种卡斯罗 卡斯罗对主人非常忠诚,对家里的其他成员非常温顺,喜欢和孩子玩耍,对孩子的过分行为也很宽容。卡斯罗也很聪明,很容易训练。想购买到一只纯种卡斯罗狗狗的朋友需要对狗狗进行一定的特征调查,毕竟现在的狗市混乱,必要的挑选方法一定要知道,对能选到优质的纯种卡斯罗犬。http://www.taomaogou.com/bk/view_143246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