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到底能不能养猫?浅谈弓形虫感染新闻频道

原标题:孕期到底能不能养猫?浅谈弓形虫感染

“你有病”,通常是一句骂人话,不可以跟朋友说,不可以跟家人说。除了医生以外,最好谁也别用这个句子。

不过,以后的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7月25号,《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生物科学板块,刊登了一篇论文,文中提到,被弓形虫感染的人,更有可能创业,而弓形虫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创业热情也相应增高。

果真如此的话,跟领导说一句,“你被弓形虫感染了吧”,倒没有什么不妥。

问题在于,弓形虫是怎么入侵我们的大脑、改变我们的想法的呢?

不受重视的初遇

如果弓形虫可以接受采访的话,它一定会很委屈地说:“我早就做过自我介绍了,是你们不重视。”

1908年,法国学者Nicolle和Manceaux在非洲研究野生动物时,在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gundi)身上,发现了一种弓形的微生物。

一开始,他们以为这是一种利什曼虫,好在很快他们便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于是,用刚地(gondii)和弓形(toxo)两个词根,组成了一个新词——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

不过,也就止步于此了。

1908年是什么年代啊?在那之前,北里柴三郎正致力于提纯破伤风杆菌,在那一年,微生物学双壁之一罗伯特·科赫开始环球旅行,了解各国同行的研究,两年后,伍连德临危受命,奔赴东北,应对鼠疫疫情。全世界都把目光放在了烈性传染病身上,谁会在意弓形虫这种人畜无害的小家伙呢?

当然,好和坏都是难以伪装的。1938年,纽约市幼儿医院遇到一名奇怪的患者。患者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她是一名婴儿,才出生三天;其次,她出现了严重的抽搐,提示脑内损伤;最后,病理学家在对她做检查时发现,她的眼底存在损伤。

换句话说,有什么东西,跑到她的脑子里,引起了她的症状,而且,这种东西,极有可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这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例先天性弓形虫病。

起于猫,止于猫

要说人类有什么优点的话,大概就是有“主观能动性”。我们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某一事物。在发现了弓形虫与疾病的关联之后,全世界的学者都不敢也不肯等闲视之了。其发病机制和传播方式,很快就被搞清。

弓形虫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而其生活核心,则是猫。

弓形虫包囊被猫吞食后,可以在猫的小肠上皮细胞内发育,经三到七天不等,形成裂殖体,裂殖体又可以形成配子体,配子体有雌雄之分,在结合后,形成卵囊,进入猫的粪便中,随猫的排泄逃到自然环境里。自然环境里的卵囊,经过二到四天的发育,便具备了感染性。其他生物,猪、牛、羊、老鼠、人类等,倘若不慎接触卵囊,卵囊便可以乘势进入肠道,形成滋养体。滋养体就是前面提到的弓形形态,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两种。

速殖子可以入侵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寄居在单核巨噬细胞内,随其游走,扩散至寄主全身。如果运气好,进入心脏、肝脏、肌肉,速殖子可以在寄生的细胞死亡后逸出,继续入侵邻近的细胞,引起急性感染,导致组织炎症和水肿;如果运气较差,不小心进入脑和眼,速殖子的繁殖速度会下降,转化成缓殖子。

缓殖子,顾名思义,生长、分裂的速度,没速殖子那么快,抵抗力也没有速殖子那么强。不过,缓殖子可以形成囊状物质,把自己包裹起来,对抗宿主的免疫系统。与此同时,包囊会因缓殖子的增殖而变大,挤压器官,引起弓形虫慢性感染。

入侵脑细胞

虽然猫是弓形虫唯一的终宿主,猫的小肠上皮是弓形虫唯一可以进行有性生殖的地方,但是,多数人弓形虫感染,与猫无关——哪那么巧刚好碰到正在排卵囊的猫呢?世界上几次弓形虫爆发,都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有关,历次调查也表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弓形虫感染率都和卫生状况有联系,卫生越差的地方,感染率越高。

玩过《瘟疫公司》的朋友,肯定知道,想通过一种微生物毁灭世界,前期一定不要急于加毒力,应该先把传播能力点满。像天花那样,因为症状剧烈,很容易被人类针对;弓形虫,恰是占了毒力弱的便宜。据估计,全球大概有30%~50%的人感染弓形虫,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隐性感染,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孕妇、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和艾滋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孕妇,弓形虫早期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畸胎或死胎,后面三种人,免疫力比常人低下,可能会出现急性感染,引起弓形虫脑炎乃至死亡。

不过,弓形虫好像一直惦记着不受重视的事,总想着搞个大新闻。

2000年,Berdoy等学者发现,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不再害怕猫尿。老鼠怕猫,这几乎是常识,而猫又是弓形虫唯一的终宿主,老鼠对猫的惧怕,不利于弓形虫的传播。那么,感染的老鼠不再怕猫,会不会是弓形虫为了自身利益操纵的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弓形虫很快成为了21世纪科研界的宠儿。

先是有学者发现,弓形虫可以将多种信号转导分子注入到宿主细胞内,在多个方面干扰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随后,有学者发现,弓形虫可以感染宿主的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是什么?是重要的神经递质,是愉悦的源头,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前进的终极动力。

曲折中前进

与人类行为有关的研究更多,只精神分裂症一项,就有数十篇论文表明,弓形虫感染会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变现。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些研究呢?

以开篇提到的研究为例,Johnson等人发现,弓形虫感染率更高的国家,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更高。

这个研究可能是对的,因为先前有研究证实,感染弓形虫的男性,平均比未感染者高3厘米,学者推测,可能是弓形虫影响了睾酮分泌。而睾酮的高低,不仅影响身高,还会影响人的竞争性。

也可能是错的。因为Novotná等学者,对533名士兵进行测试时发现,弓形虫感染者对新奇的抵抗力更强。一般而言,越追求新奇的人,越喜欢创业,不是吗?有学者抽取了1972年到1973年间出生的千余名婴儿,分别在三岁、五岁、二十一岁等时候,进行评估,得出了负面的结果——弓形虫感染和行为改变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还有可能是无益的。前面说到,弓形虫感染率和卫生状况有关,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往往经济表现也差,经济不好,就业率自然上不去,不得不创业的人,肯定会增加。

从某种意义上说,弓形虫已经成功占领大脑了——它成了我们时常会提起的生物。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罗伯特·萨菠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弓形虫感染者,更有可能做蠢事。现在看来,这一结论太武断了。比如说,有研究表明,感染弓形虫的男性,衣服整洁度比普通人好得多。

行为研究,一方面,就像营养、癌症、智力等领域一样,需要考虑多种影响,研究起来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又像所有学科,有个曲折上升的过程。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新研究保持一点审慎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好。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把肉类冷冻过夜后再进行充分烹饪,彻底做熟,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弓形虫的概率。至于孕妇和免疫能力低下者,应该避免与生肉和猫粪接触,并定期进行检查。

THE END
1.英短蓝白猫寿命一般多少年英短蓝白猫寿命一般是在13-16年左右,短蓝白只是英短的其中一个品种,英短是其实是英国短毛猫的一种别称,而英短蓝白是一种英国短毛猫,毛色以蓝白为主的一种猫,它们的寿命长短会受主人饲养方式的影响。 英短蓝白猫寿命一般是在13-16年左右,短蓝白只是英短的其中一个品种,英短是其实是英国短毛猫的一种别称...https://mip.xiaokeai.com/cat/baike/70965.html
2.蓝白英短的优点缺点:猫是晚上睡觉还是白天睡觉可以和英短和人睡觉吗 猫一般白天睡觉时间长,这是因为猫本来就有在白天伏夜出来的习性。 在进入人类生活考试教材PDF前,猫以捕食夜行小动物为生。 以前猫白天睡觉是为了养精蓄锐,在晚上进行消耗大量体力的狩猎。 后来猫变成了宠物,但白天伏夜出的习惯作为狩猎习性的一部分一直保留到现在。 猫比人类睡眠多。 成年...https://m.syt126.com/pet/2023/20230303083003_357472.shtml
3.为什么不建议养蓝猫?蓝猫是英短猫,确切地说,蓝猫是英短猫的一种毛发颜色。英短猫的全称是英国短毛猫,除了蓝猫以外,英短的毛色还有蓝白、纯黑、纯白、金渐层、蓝金渐层、银渐层等。英短猫的体型十分圆润,面部很饱满,虽然毛发比较短,但是十分浓密,掉毛也是比较厉害的。因为英短比较懒,不像狸花猫之类的活泼好动,所以英短蓝猫成年以后...https://www.isdpp.com/issue-11269.html
1.蓝猫属于英短还是美短猫(它只是英短缤纷色彩中的一抹蓝)它的毛色系最初为B色(棕褐色),并且它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识别猫的品种之一的起源。英短猫有很厚的皮毛,能很好地抵御对他们的本土岛屿的条件。基于现实性的陈述,现代英国短毛猫是初始类型。 英短有40多种品种,最常见的是哪几种呢? 说起英短,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英短蓝猫或英短蓝白猫,这两种猫咪有非常多...https://www.welltone.com.cn/zqkj/22529.html
2.曼基康矮脚猫和英短蓝白哪个好养蓝白长脚的猫咪要好一些,长脚是正常的猫咪,矮脚蓝白属于基因缺陷,后期长大很有可能会生病,但是确实也外表非常可爱,如果喜欢,在养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养了就要好好照顾,决不可随意丢弃。 蓝白是猫的一种发色,很多人觉得矮脚很可爱,短小的腿走起路来特别呆萌,因此矮脚猫成为热门宠物。但是蓝白矮脚是由曼基康矮...https://www.douban.com/note/839792554/
3.最难绕口令绕口令,每个人都会说上几个。不过今天被这些绕口令弄得是一个头两个大,精神崩溃中,大人觉得这些可是史上最难的绕口令,尤其是最后几个,简直让人生无可恋,想要瞬间狗带。 最难绕口令1 1、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https://m.yuwenmi.com/yuwenjichu/raokouling/1128231.html
4.想摸鱼吗?这有一份指南南方plus@X:买了条斗鱼,放在小小的鱼缸里,因为晚上常常独自加班,时不时停下来看它游动,像悬浮在空中,也觉得起码有人陪我。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爱上养鱼?大概是因为养鱼算是养宠的简约模式。前期做好鱼缸管理,养鱼日常就可以简化为“喂食”和“观察”,足以拯救不少想要养宠的懒惰星人。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12/c4286991.html
5.最难的绕口令集合15篇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我手。 7、狗与猴: 树上卧只猴, 树下蹲条狗。 猴跳下来撞了狗, 狗翻起来咬住猴, 不知是猴咬狗, 还是狗咬猴。 8、白家伯伯: 北贫坡上白家有个伯伯, 家里养着一百八十八只白鹅, 门口种着一百八十八棵白果, ...https://www.yjbys.com/raokouling/360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