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李强: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02、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01、农业农村部开展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
02、农业农村部:采取十项举措推动农业灾后恢复生产
03、国家发展改革委:生猪价格退出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04、1—7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6230万吨同比增长15.0%
05、云南举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信息管理师资培训班
06、广东开展规模猪场贷款贴息项目入库工作
07、江苏印发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08、多家企业继续上调饲料产品价格
09、市场供应宽松生猪价格继续下跌
8月1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7.04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1元/公斤,较上周下降2.0%。降雨天气改善后,养殖场生猪出栏积极性提高,生猪市场供应宽松。需求方面,虽然已经立秋,但是消费需求没有明显改善,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预计后期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消费利好将逐步呈现,将支撑猪价上涨。
10、供需博弈鸡蛋价格震荡上涨
8月17日,鸡蛋价格震荡上涨。全国鸡蛋均价10.5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1元/公斤,较上周增长1.4%。新鸡开产量大,小蛋供应增多,补充鸡蛋市场,中秋节和学校开学备货开启,终端消费需求继续回升,供需博弈,鸡蛋价格震荡上涨。立秋后随着气温下降,蛋鸡产蛋率适度回升,增加鸡蛋市场供应,但中秋、国庆“双节”提振消费需求,预计鸡蛋价格将震荡调整为主。
11、消费需求下滑毛鸡价格高位回落
8月17日,毛鸡价格下跌。主产区毛鸡均价8.83元/公斤,较昨日持平,较上周下降6.2%。随着生猪价格回落,鸡肉产品消费需求下滑,屠宰企业采购积极性减弱,毛鸡价格高位回落。鸡苗均价3.27元/羽,较昨日下跌0.51元/羽,较上周下降23.6%。毛鸡价格下跌,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减弱,叠加前期鸡苗价格涨幅较大,鸡苗价格持续回落。
01、海大集团拟1亿元收购鄂东规模最大饲料企业之一浠水晨科65%股权
02、唐人神拟募资3亿元用于生猪全产业链数字智能化升级
03、正昌携手立华打造华年产36万吨高档猪料项目正式投产
04、乖宝宠物IPO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05、禾丰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2536万元同比转亏
06、大成食品年屠宰近1亿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式投产
07、牧原股份:2023年上半年亏损27.79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01、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食品价格指数略有回升
02、USDA: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皆下调
确保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粮食危机始终如影随形。极端天气、贸易保护主义和战争,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今年全球粮食供需总体紧平衡,但诱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因素再次出现。黑海粮食运输协议终止执行,乌克兰粮食再次退出全球粮食市场;厄尔尼诺现象引发极端天气,一些粮食主产国面临减产风险;印度、阿联酋、俄罗斯等国禁止大米出口,全球大米供应稳定性受到影响。各种因素交织叠加,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2023年全球将有超过3.45亿人处于危机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4300万人距离饥荒只有一步之遥。如何应对世界性粮食危机,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
粮食适度进口是调剂我国粮食供求关系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产丰收,库存充裕,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供求结构性矛盾仍存在,需要通过进口调剂余缺,优化供给结构。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我国粮食进口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亟需增强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提高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应对冲击和压力。
提高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要确保粮食“运得回”。当前大国竞争加剧,地区冲突不断,成为影响全球粮食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美国是海上霸权国家,牢牢把握着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全球海上交通咽喉要道控制权。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大行海上霸权,对俄罗斯实施贸易制裁和航运禁运,阻止俄罗斯粮食出口,严重威胁世界粮食供应链安全。要确保粮食运输安全,我国需要不断推进国际运输方面的合作,与各国携手加强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铁路、海运、空运一体的多元化立体运输网络。
01、玉米青黄不接价格小幅上涨
本周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当前玉米供应市场继续处于青黄不接阶段,叠加前期定向稻谷拍卖溢价和小麦等替代谷物价格走强,支撑玉米价格上涨。深加工和饲料企业仍以随采随用为主,终端消费需求低迷,制约涨幅。近期将有大量巴西进口玉米到港,以及南方春玉米上市补充玉米供应市场,预计后期玉米市场仍有回落空间。
02、美豆成本支撑减弱豆粕价格震荡回落
本周豆粕市场,美豆方面,因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大豆优良率提高且高于去年同期,叠加美国中西部产区降雨利于大豆生长,CBOT大豆期货市场震荡下跌。国内方面,海关检疫后的大豆陆续到厂,油厂开机率有所回升,豆粕产量随之增长,叠加美豆价格回落后成本支撑减弱,豆粕市场价格震荡回落。随着巴西大豆到港高峰逐渐过去,大豆进口数量下降,但天气转凉后生猪及家禽等对豆粕需求前景良好,支撑工厂挺价意愿,预计后期豆粕市场或将偏强运行。
03、市场成交转淡鱼粉价格小幅下降
本周鱼粉市场,外盘方面,新季预售鱼粉参考CNF2150美元/吨,较上周持平。秘鲁南部和中北部部分海域试捕结束,低于指定配额数量,外盘鱼粉价格坚挺。国内方面,我国港口鱼粉库存至14万吨以下,处于偏低水平,但市场成交减淡,国内贸易商挺价心态减弱,我国进口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18800~19000元/吨,较上周下降100元/吨。预计短期内鱼粉持货商以观望为主,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有限。
04、赖氨酸价格继续上涨
本周氨基酸市场,国内70%赖氨酸主流报价6.2~6.7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5元/公斤。98%赖氨酸主流报价9.6~10.2元/公斤,较上涨0.6元/公斤。近期市场需求增加,叠加玉米原料供应偏紧,赖氨酸市场价格继续上涨。
05、蛋氨酸价格偏强运行
本周蛋氨酸市场,市场报价17.3~17.6元/公斤,较上涨0.4元/公斤。近期原料价格普涨,蛋氨酸价格上调,蛋氨酸市场偏强运行。
2023年我国鸡肉产品出口量为55.41万吨,自2020年以来连续3年增长,较2022年增加2.2万吨,环比涨幅4.13%。而日本则是中国主要禽肉出口地区,2023年出口日本17.23万吨。2024年上半年日本进口中国鸡肉产品84056吨,同比增长7%。福建圣农、山东凤祥等为其主要出口企业,后面我国出口企业或将更多走向海外市场。
11月5日,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揭阳市揭东区人民政府在揭阳签订燕塘乳业粤东日产600吨现代化乳制品加工厂建设项目投资协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种业振兴行动的顺利推进,我国成功选育出“华西牛”“广明2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不仅摆脱了对国外畜禽种源的依赖,更逐步走向国际舞台,打破国际品种的垄断局面。
近年来,乳制品已纳入百姓日常饮食中,乳品消费也在不断提升。然而,自202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波动、生产成本上升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消费者对乳制品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对乳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产品创新和品质的追求。此外,行业内竞争愈发激烈,不仅国内巨头在加速布局,外资乳企、区域性乳企也在积极开拓市场,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趋于复杂化。
进入11月后,由于需求难有明显转强,生猪市场走货欠佳,养殖端看降心态增强,出栏节奏逐渐加快,生猪供应愈显充裕,猪价加速下滑。近期,卓创资讯监测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为16.99元/公斤,环比下滑0.18元/公斤,已跌破“17元”大关。猪价短时无上涨动力,但天气逐渐转凉,11月下旬北方灌香肠、南方腌腊或对需求形成支撑,届时或对猪价产生一定利多影响。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