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毛茸茸软绵绵的猫耳朵,谁能忍住不去吸、咬、rua、亲?
但,如果是下面这样的猫耳朵,你还敢亲吗?
前方高能预警↓↓↓
上图的症状叫做“耳血肿”,是出现在猫咪耳部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
术后的猫咪耳朵
出现在猫咪耳部的严重疾病不多,但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一些很难引起铲屎官们的重视小毛病导致的。像猫咪耳血肿这样的病,可能就源于——耳螨。
什么是耳螨
耳螨也叫耳疥虫(Otodectescynotis),作为寄生虫常寄生于犬猫耳道皮肤表层,偶尔还会感染其他部位,如颈部,臀部或尾巴。
显微镜下的耳螨
猫为什么会有耳螨
耳螨在幼猫中的发病率最高,成年猫有时虽然也会携带耳螨,但却很少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幼龄猫咪、环境变换引起应激、食物更换、相互传染、卫生过差等情况都有可能引起耳螨的数量增多,出现症状。
患耳螨的猫咪
由于耳螨会在猫耳道内产卵、进食和排泄。
因此,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就是猫咪耳道内有黑褐色至黑色的蜡样分泌物聚集,并且耳部会散发出臭味。
耳螨导致的黑色分泌物堆积
除了视觉和嗅觉上的冲击,患有耳螨的猫咪还会感到剧烈的瘙痒,引起甩头频率增加及过度抓挠头部和耳部。
这种行为就有可能导致猫咪脱毛和表皮损伤,而我们前面的提到的耳血肿最常见的成因就是由于耳螨导致的瘙痒难耐,从而长期过度抓挠耳部所引起的。
除此之外,严重的耳螨还会引起中耳炎,甚至会让猫咪患上斜颈等神经类疾病。
不光如此,如果铲屎官长期与患有耳螨疾病的猫咪亲密接触的话,也有可能引起腰部、手臂、小腿等部位皮肤出现短时丘疹及瘙痒的症状。
总而言之,耳螨发威,人猫都逃不过,所以一定要在最开始就重视起来!
遇到耳螨怎么办
如果猫咪出现挠耳朵,并且耳朵里有少量深色物体出现时,铲屎官可以选择先给猫咪洗耳并驱虫,并观察猫咪一周的情况。
不过,洗耳朵是个技术活,毕竟不是所有的猫咪都会乖乖配合的。这时候就需要铲屎官们开动脑筋,在保证猫主子心情愉快及自己不被误伤的前提下把耳朵给清理干净。
比如,可以在洗耳朵之前用毯子把猫咪裹起来,减少洗耳朵时猫咪乱动的几率。
之后就是在耳朵内滴入洗耳液揉搓耳廓根部,持续30s,使洗耳液于耳垢充分接触。再鼓励猫咪主动摇晃,使深处污垢随惯性摇出。
之后用棉签及柔软的纸巾给猫咪清理掉可以观察到的耳垢。
猫咪耳朵内结构复杂,铲屎官只需沿着猫咪耳朵内轮廓清理,不必过分追求清理到最深处的部位,避免棉签误伤到猫咪,并且动作一定要轻轻轻轻轻,千万不要弄疼了猫咪!
洗完耳朵后,记得给气鼓鼓的猫主子奖励些小零食,为下一次的“合作愉快”打好基础噢。
如果隔天清洗一次,并在坚持一周后症状仍未缓解,这时就需要带猫咪去医院进行耳镜检查或耳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
进行耳镜检查的猫咪
若最终确诊为猫咪耳螨,则需要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进行治疗。
耳螨是困扰众多猫咪和铲屎官的一种猫病,并且它给猫咪所带来的痛苦是长期的。因此,预防才是根本。
我们有哪些预防措施
01、定期驱虫
耳螨及其他外寄生虫都有可能导致猫咪耳部及其他身体疾病,作为预防耳螨的方法之一,定期给猫咪做驱虫必不可少。
记得要体内体外驱虫一起做噢。
猫咪滴体外驱虫药
除此之外,家里要常打扫,毕竟我们每天在外,鞋底或衣服都有可能沾染寄生虫。
因此,到家之后要及时更换,并将鞋或衣物放在猫咪接触不到的地方,不给寄生虫卷土重来的机会。
02、一只感染,全家排查
由于耳螨的传染性较强,若为多宠物家庭,其中一只毛孩子若患有耳螨,首先要把患了耳螨的毛孩子单独隔离,按照上述方法洗耳朵清理耳螨。
若其他宠物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则也需要分开单独隔离并清洗耳朵。若观察下来症状没有缓解,那就需要全家一起走一趟,去医院治疗了。
耳螨不是什么大病更不是顽疾,但也不是可以忽略的小病。只要发现得早,治疗方法正确,很快就能还猫咪一双清爽的小耳朵啦!
猫耳朵还是干净漂亮的好吸呢,吸溜~
本文宠物养护知识由宋佳琪(MasterofV.M,执业兽医师)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