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叼老鼠给主人,这是在报恩吗?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家猫宠物大熊猫野生动物驯养动物

每当发生地震时,网上总会出现不少“动物报恩”“动物救主”的新闻。其实,地震学界和动物学界早就形成了共识,动物无法预测地震。

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说,某些个体,比如犬只,或者猫咪叼老鼠给主人,有可能会受到动物本能的驱使,做出一些看起来是在“维护主人”“保护人类”的行为。这些情况其实都存在动物行为自身的逻辑,并不适合作过多的阐释。

对一些动物行为的误解

然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偏离事实的观点舆论,以人类的需求和情感对动物进行理解。

但是这样做是否有潜在的问题呢?当一个错的论证去服务对的初衷,这种为部分人津津乐道的“魔法打败魔法”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我认为,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存在很多方法和道路,但并不是所有方法都正确,不是所有道路都走得通。用错误的方式接近正确的目标,很可能是一种错误,也无法最终实现目标。我们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宣传环保和野生动物保护。

为什么不应该把人类的情感和需求

投射到动物身上?

①首先,这种思维所表现出的关心,往往与动物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很可能对野生动物并没有好处。

例如作为在野外独居生活的大型食肉类动物,大熊猫的个别圈养幼体在适龄脱离母亲照顾时,在网络平台上被误解为“强行拆散”,部分公众要求饲养机构做到“母子团聚”,这显然与大熊猫的自然习性相悖。

除此之外,老年大熊猫的正常体型被传为“营养不良”,而必要且符合伦理的身体检查被解读成大熊猫“遭受虐待”。这些“关心”除了给饲养机构带来工作上的负面压力外,并无益处。

②其次,就算是这样的舆论最终提倡的是正确的做法,其意义也非常有限,而副作用非常明显。

用人类的思维和感情去理解动物,本质上还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情感投射也许可以促进对一些野生动物的保护,但也可以妨害野生动物的生存甚至人类自身的利益。

例如,家猫是广受喜爱的伴侣动物,但是不少饲养者认为可以自由在室外游荡的散养生活符合家猫的福利。如果仅仅凭借“快餐式”的情感投射而去散养家猫,那么家猫会给本地原生物种带来无法应对的滥杀和随之而来的种群衰退,还会接触各种威胁自身的病原体和其他安全隐患,甚至促进人-宠物-野生动物间的疾病传播,贻害无穷。

③最后,哪怕对动物的情感投射完全不造成实际问题,以错误的思维感情进行认知和决策也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作为建立了文明的智慧物种,我们人类进行科学探索、了解世界,不正是想要知道世界本来的面目吗?追求真相,是我们智慧的本质和目的;我们的社会大众,一定有权利和能力去面对真相。

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一个人永远不知道哪天会做错事。不用正确的知识和逻辑来进行科普宣传,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真正可怕的谣言彻底打趴下。

这就是为什么不适合用谣言宣传正确的事:归根结底,这不是正确的道路,达不到我们想要把所有事情做对的目的。真实世界中并不只有一个物种要保护,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

当我们在一个话题上偷懒,以简单而错误的逻辑示人,那么当简单的逻辑和草率的情感充斥社会的时候,我们就是为有害的谣言准备了最好的培养基。传谣,我们就输了。

在物理课中,我们会学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有序状态的维持注定是需要耗费能量的。辨清事实、建设运转良好的理性社会,永远不会是最省力的路,也无法用最简单的情感来实现——而最简单粗暴、最不需要付出能量的路,通向谣言、混乱和社会的退化。

以己所欲,施于自然,远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全部;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情感和智力如此看重,如果我们对野生动物自由而野性的灵魂有真正的尊重,我们应该做更多——起码,我们应该了解真相,而不是盲目地投射自己的情感需求。

怎样做才更有益?

伟大的动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写过一本书,论证来自于自然荒野的人类具有天生的“亲生命性(biophilia)”。对野生动植物生命的本能喜爱,自然是我们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基础。

但是,在怀着这种情感的前提下,对野生生物及其环境的科学调查和研究才是我们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推动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实践的真正基础。思考和讨论真相,是正确判断、解决问题、减少痛苦的必经之路。

今天,对大熊猫、雪豹等“网红”动物来说,野外种群的健康存续仍然受到诸多威胁,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生境破碎退化、家畜和流浪动物侵占领地乃至直接攻击、人兽冲突等等实际问题,都有待于公众深入了解和推动改变。

生而为人类,我们最大的天赋是理性,我们的责任比简单的情感投射更大。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是从每一点真相、每一个愿意思考的瞬间开始。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THE END
1.猫害怕主人会怎么样表现?猫害怕主人一般会主动避开主人,当主人在家时,猫咪就会躲在沙发或床底,或者是一直呆在高处不肯下来。如果主人尝试去靠近猫咪,它一般会出现弓背、炸毛、瞳孔扩张等表现,如果猫咪觉得主人是要伤害自己,它甚至会伸出爪子来挠主人,然后在主人躲闪的时候趁机逃跑,并再次躲起来。另外,对主人没有信任感的猫咪会有精神焦虑、紧...https://www.isdpp.com/issue-15862.html
2.出远门没法带,请陌生人到家帮你照顾“小家伙”,你会尝试么?不仅仅是大婷和她的团队,在淘宝上,从事宠物上门喂养的店家还有不少。其中大多数以喂猫为主,也有部分承接照顾狗狗的任务。“许多主人对猫咪更加娇养,对狗狗就比较放养,所以也是猫咪的业务量会更大一些。”一名店主表示。https://static.zhoudaosh.com/92F35053669823C042D4DFBA84037B7D7D8B1A1E12B47A5F954B377B42F398EA
1.猫咪恨主人的十种表现猫为什么不喜欢主人猫咪害怕主人的特征→...反之,如果猫咪不喜欢一个人的话,它不仅会排斥你的接触,还总是想办法离家出走,是猫不喜欢主人的表现。如果平时主人很凶,对它不好,它也会的离家出走,快速远离这个伤害它的地方,这是猫咪害怕主人的表现。 抗拒主人的抚摸 猫咪虽然属于非常高傲的宠物,需要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但它们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冷,还是很...https://www.maigoo.com/top/422110.html
2.猫咪害怕主人的表现如果是公猫出现排尿困难,考虑是下泌尿道综合症的表现。猫咪下泌尿道综合症主要是膀胱结石、结晶、膀胱炎、尿道炎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公猫比较常见。如果猫咪还能尿出来,单纯的尿频尿血可以吃药以及配合吃处方粮调理。治疗原则是阻止结石生成以及促进结石排出,同时消炎调理膀胱尿血。如果猫咪已经出现尿不出的现象,建议...https://m.moguvet.com/question/1079096
3.猫咪如果出现这6种行为,说明它缺乏母爱了,现在知道还不晚!喵...很多宠主在养猫的时候,并没有注意猫咪的情绪问题。猫咪如果出现这6种行为,说明它缺乏母爱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社交恐惧症 缺乏母爱的猫咪可能在与其他猫咪或人类的社交中表现出困难。它们对陌生人有警惕心理,看到陌生人就很害怕。这需要主人耐心地帮助猫咪逐渐适应社交环境,并进行适当的社交训练。多让它跟人接触。https://moecats.com/51447.html
4.狗狗会吃掉主人的尸体吗?尝到血腥味后自动开始吞食嫌疑人就是你了:猫咪 图源:Giphy 在吃主人尸体这件事上,猫并没有什么好名声。一些急救人员称,猫吃主人的情况很普遍。伦敦大学学院的法医人类学家卡罗琳·兰度(Carolyn Rando)表示,猫在吃主人的尸体时,更喜欢啃食脸部,特别是鼻子和嘴唇这些部位。 “作为一名猫奴,我对这个事实毫不惊讶,”卡罗琳说,“如果你在睡觉...https://news.jstv.com/a/20170718/1500343006348.shtml
5.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它只是没良心罢了南方plus这段监控录像在网络上吸引了不少网友参与讨论,猫咪铜铃一样的大眼睛在黑暗中来回闪烁,既搞笑又有些诡异。有网友解释称,这展现出猫咪和主人关系的亲密,有可能是害怕主人身体不适,企图拍醒她,或者想进被窝,跟主人一起睡觉。另一些人则认为,猫咪是有灵性的动物,也许是感知到了摄像头没拍到的东西。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3/09/c490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