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作为生活用品,在中国已有很漫长的历史了。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家具从最简单的原始雏形逐渐演变为实用与审美价值都高度成熟的形态,每一件优雅、精美的家具都凝结了中华民族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明清时期更是我国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从雍正皇帝的《十二美人图》中一起来感受明清时期家具的魅力吧。
据专家考证,深藏于故宫的《十二美人图》出自于康熙末年,共分为《博古幽思》、《美人展书》等十二幅。这十二幅画卷中,每一幅都有家具,每一幅依据其不同的陈设而定名,它们分别是“博古幽思”、“立持如意”、“持表对菊”、“倚榻观雀”、“烛下缝衣”、“倚门观竹”、“烘炉观雪”、“桐荫品茶”、“美人展书”、“裘装对镜”、“消夏赏蝶”、“捻珠观猫”。
这套图又被称为“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原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
从神韵上讲,《十二美人图》中的家具,都透出一种秀美小巧的特点,摆在卧室中可以更加凸显出女性的柔美娟秀。就这一发现,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周京南揭出了一个《十二美人图》中的秘密——这些画作中出现的大量家具可以被归为“坤系列”家具!所谓“坤雅家具”就如同所谓的“坤车”、“坤包”一样,男士也可以使用,但物品本身是为女性设计,更加突出女性柔美、优雅的特点,并被女性所喜用。
多宝格
幽/古/博/思
仕女所坐的湘妃竹椅造型小巧玲珑,扇面形的设计更加凸显了女性的妩媚,还凭添了几分婉约的感觉,明显区别于男性坐的以宽大方正为标准的紫檀交椅。
其身侧环绕着陈设各种器物的多宝格也是一大亮点。多宝格又称“百宝格”或“博古格”,是专用于陈设古玩器物的。它是进人清代才兴起,并十分流行的家具品种。其作用兼有收藏、陈设的双重作用,与一般纯作箱、盒略有不同。它形式繁多,各不类似,并且制作精美,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工艺品。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宝格错落有致,上面摆放的各种瓷器,如“仿汝窑”瓷洗、“郎窑红釉”僧帽壶,以及青铜觚、玉插屏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贵气派。
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立/持/如/意
明清时,如意流行于社会各阶层,成为家庭陈设的必备之物。出于达官贵人玩赏和送礼的需要,此时制作了大量玉如意。有用木如意部分镶嵌玉片或玉骨的,但大多是用整块玉雕琢的玉如意。
仕女手持如意,立于天井内赏花。篱笆处繁花似锦,花团锦簇。书案
持/表/对/菊
仕女手持精美的珐琅表坐于书案旁,桌上瓶中插有菊花,点明了时值八月时节,背景墙面上悬挂着明代董其昌的诗句。
不远处几案上的西洋天文仪器与女子手中的珐琅表表明西洋物件已渐为宫中时尚。罗汉床
倚/榻/观/雀
室内仕女斜倚罗汉床上,宽大带有束腰和托泥,三面围子镶嵌大理石,罗汉床后为一绢绣的寿字屏风,正把玩着合璧连环,室外喜鹊绕竹鸣叫,女子目视喜鹊,不觉入神。
玫瑰椅
烛/下/缝/衣
清风徐徐,红烛摇曳,仕女勤于女红,坐在玫瑰椅上,正在烛光下行针走线。
图中这位女子所坐的玫瑰椅,造型简洁,靠背及扶手均为圆材,委婉纤细,与女性的温柔贤惠性格恰相辉映。
女子所用的“坤桌”不同于男性文人所用的画案,男性文人的画案一般都沉稳大气,给人以厚重的感觉,图中这张“坤桌”的髹漆彩绘花草则是以牵牛花与并蒂莲为主,外形端庄秀美,寓意百年好合、勤劳多子,很受女性的喜爱。
倚/门/观/竹
庭院中花草竹石满目,并摆放着香兰、月季等各色盆景,争奇斗艳,以婀娜的姿态点缀出俏丽的景致。仕女脚下盛放梅花的是一个花架,后方隐约可见是一造型精美的鼓凳。架子床
烘/炉/观/雪
女子半坐于床沿,掀起帷帐,观赏窗外雪景,场景的主体是一张架子床,门围子镶嵌镂雕祥云纹。
架子床后面半遮半掩一张拐子纹彩绘方桌,或可能是花架,精美而华丽。
面前炭炉炭火正旺,室外则是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白色腊梅凌寒绽放。鼓凳+书架
桐/荫/品/茶
女子手持薄纱纨扇,坐于一张景泰蓝六开光鼓凳之上,在茂密的梧桐树下静心品茶。
图中月亮门内有一黑漆描金书架,满含的书籍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儒雅的书香气息,而且与仕女手中的茶具相互映衬,表现出宫中女子的文化修养。方桌+天然木花架
美/人/展/书
仕女坐于绣墩之上,手持书卷,倚坐于一张方桌边上,这是一张有束腰双套环卡子花方桌,内翻马蹄足,桌面嵌大理石,似黄花梨材质。
掀起的门帘之后可见独具韵味的天然木花架子,以虬盘交错的树根随形而作,造型自然柔美,上面摆放的胭脂盒更是将它坤家具的特点显露无遗。天然木榻+鼓凳+小几
裘/装/对/镜
仕女身着裘装,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之上御寒取暖,坐于一张天然木木榻上,以多个树根拼接而成的卧榻并没有太多人工修饰,突出了家具的自然之美,而旁边与之搭配的湘妃竹鼓凳连接处都是用竹条固定,并没有太过明显的人工痕迹,与木榻搭配在一起正是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一手把持铜镜,对镜自赏,在其右侧小几之上放有一件长方形带拉链的奶壶,“但惜流光暗烛房”的无奈之情溢于眉间。坤桌
消/夏/赏/蝶
室内仕女手持葫芦,倚在一张湘妃竹制成的坤桌边静思,桌腿为劈料做法,以几支湘妃竹拼到了一起,如此一来就不会失去灵动隽秀的韵味而且承重性能也得到了保证,设计十分讨巧。
桌上陈设着棋盘和瓶花,把女性闺房里的雅洁安宁表现得淋漓尽致,栏外湖石玲珑,彩蝶起舞,萱草含芳。桌案+花架
捻/珠/观/猫
仕女于圆窗前端坐,轻倚桌案,手捻念珠,正侧目观赏两只嬉戏顽皮的猫咪。窗下钟声滴答,近处猫咪玩闹,时光便在这似有似无中悄悄流逝。
仕女手持珊瑚十八子手串,桌面摆放着铜铸方鼎式香薰炉和青田石印章,身后的壶门券口带托泥架钟架上放置着一只紫檀木画珐琅自鸣钟,这是来自西洋的家具陈设,旁边的天然木书格上整齐排放着昂贵的精装书籍。
细观慢品这些图画,可以发现里面均有丰富的家具陈设,且造型小巧娟秀。